用真实的情感写好事迹材料,让人物的付出和牺牲感动每一个读者,引发共鸣,咱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态度端正,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自强不息的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自强不息的事迹篇1
xx,女,16岁,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她,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她,乐于助人、活泼开朗;她,爱好广泛,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20xx年9月,新生xx刚入学军训,操场上似乎只有嘹亮的口号、整齐的步伐和同学们挥洒的汗水。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演练,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与爬起,使她充分地感受到了十年磨一剑的辛酸。然而,她没有抱怨,更没有放弃,而是克服身体不适的困难,坚持不懈,最终因动作标准,意志坚韧,以排头兵和旗手的英姿,走在我校军训大阅兵队伍的前列。由于她表现积极,被推荐为19级酒店管理2班班长。
她关心他人,总是把集体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为学校为班级服务,是她的使命;从我做起,严格要求,是她的格言。她经常为同学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融入班级,融入了学校。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她认真负责,不论是专业展演,还是礼仪迎宾,凡是学校、老师交给的任务,她总是带领专业团队,风餐露宿,圆满完成任务,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作为班干部,她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协助老师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她是老师和同学们的骄傲。20xx年7月,在同学们享受暑假时光时,她勤学苦练,在洛阳市中等职业技能大赛中餐宴会比赛中,不胆怯,不服输,英姿飒爽,赛出了自己的成绩,赛出了自己的风格,最终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9月,xx由于积极组织礼仪队等成绩,获得文明礼仪之星和校级三好学生。10月,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技能大赛中餐宴会摆台比赛中再传佳音,获得省赛一等奖,晋级国赛选手,获得免试上大学的资格。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生活、成长的道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但她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她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为歌,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她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充满希望的画;她正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自强不息的事迹篇2
小李:功山镇初级中学226班学生。他自理自立、吃苦耐劳、沉稳朴实;他刻苦努力,成绩不断上升,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他尽力替父母分担家务,还承担着照顾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和年幼妹妹的责任。在父亲不幸去世后,他没有被压垮,反而更加坚毅,更加努力的帮母亲操持家务,挑起家庭重担。
在寻甸县功山镇初级中学,有一位毫不起眼的同学。说他毫不起眼,实在是太准确了:和班上以及校内那些自诩为或被誉为“帅哥”的男同学相比,他相貌平平、衣着普通、言谈举止淡而无味,甚至可以说是腼腆拘束,根本没有那些“帅哥”衣着光鲜、言行潇洒的“范儿”;他学习成绩勉强算是中等偏上,上课也只是一副温吞样,既不积极主动提问,也不会违反课堂秩序……总之,他既不像学习成绩优异那些同学,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也不会像学习成绩低下那些同学,会受到老师们的催促;更不会像经常“惹事”那些同学,会受到学校和老师的“看管”。他就是班级以至学校里最普通的那类人,最容易被老师和同学们“忘记”的那类人。
可是,这个从入学就丝毫不会引起老师和同学注意的学生,这个毫不起眼的男孩,却逐渐打动了老师和同学,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尊敬、感动。
这个毫不起眼却越来越让大家感动佩服的同学,就是功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226班的小李。
1998年9月,小李出生在功山镇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村子处于喀斯特地形的滇东北山区,多石少水,土地狭窄贫瘠,交通不便,经济收入低下,村民家庭普遍贫困,小李的家庭更是这个贫困村中的典型贫困户。小李的父亲李柱友是家中的长子,既要负担年老多病父母的生活,还要养育儿子小李和女儿李燕,也要指导和帮助尚未成家的弟弟妹妹。可以说,小李的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
由于家庭贫困,小李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和沉稳朴实、坚韧不屈的性格。小李从小就是大人眼里最为懂事的孩子。同龄的小伙伴们还整天在父母怀里撒娇哭闹时,小李就在许多方面学会了自理自立。
上小学后,他越来越懂事了。他把对父母辛劳的感动转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深受邻里、亲友的夸奖。由于农活很多,小李就在课余时间协助父母下地干活、上山放牛,打猪食割马草;从山上或地里回家,小李又帮助父母洗菜做饭,照管妹妹。他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单独负责煮好全家人的饭。小李的爷爷奶奶年纪很大了,身体不好,小李在周末回家或假期里,为爷爷奶奶添饭夹菜、打水洗脚、披衣烫药。小李对同龄的小伙伴关怀备至,虽然他不善言谈,但和小伙伴的关系很融洽,对村中的父老乡亲,小李恭谨谦和,经常主动帮忙,左邻右舍的人说起小李,都说他“懂事”、“听话”,“很有本事”,“当得个大人”。
由于家庭贫困,土木结构的房屋破旧不堪,小李的父亲就利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打算多积攒一点钱重新建盖新房。由于长期辛苦劳累,小李的父亲不幸在20xx年12月突发脑溢血,英年早逝,这对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小李的爷爷奶奶和母亲一想起这事就忍不住哭泣,但小李总是当面劝慰爷爷奶奶和母亲,说自己一定会好好读书,撑起这个家。这个坚毅的男孩子,当着大人不流眼泪,可是,一想起父亲,他也会在半夜偷偷起来,躲在院子的角落里悄悄哭泣。面对父亲不幸去世的惨痛事实,小李没有被压垮,没有丝毫消沉,他反而更加坚毅,更加努力地帮助母亲操持家务,更加努力地学习。他劝慰母亲说,现在国家政策好,自己读初中、妹妹读小学都免书学费,国家还有生活补助费,将来读高中读大学还能申请救助和贷款,所以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叫母亲不要担心。
由于从小养成了坚毅不屈的性格,小李在学习上也表现出不服输的性格。家庭贫困,农活繁杂,加之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小李的学习几乎得不到家庭辅导,学习基础薄弱。小学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中等偏下。但靠着一股不服输、不屈从于命运的劲头,小李不断刻苦努力学习。在学校里,同学们课余时间嬉笑玩耍,小李却利用每一个课余时间坚持复习预习;课堂上,他的表现看似木讷沉闷,实际上,他不放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他波澜不惊的表现后面,却有着一颗对知识无比渴望的心。
由于刻苦学习,小李的成绩不断上升,每次学期末检测,他的成绩都会上升30个名次左右,他从初中入学时的中下等成绩,到七年级结束时的中等,到八年级上学期,他已经上升到了班级和年级前列。特别是语文方面,他不善言辞,入学时语文成绩不好,作文更是写不好,而经过努力,他的语文成绩已经在班上名列前茅,甚至还写出了优秀的作文,发表在学校校刊上。父亲去世后,小李更是把丧父的悲痛化为学习的动力,他在德智体方面的进步,越来越大。
小李虽然是毫不起眼的,但他坚毅奋发的性格,又是那么的不平凡!我们相信,这个小男子汉,一定会实现他的梦想,取得成功!我们为他祝福!
自强不息的事迹篇3
现在说起小萍,都知道她是我国的舞蹈艺术家,她的《雀之灵》《孔雀公主》《两棵树》《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等享誉世界,成为舞蹈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舞蹈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小萍成名背后所经历的辛苦,而她对自己的辛苦又另有一番认识。在一次电视采访节目中,小萍为观众展示了她独特的辛苦观。
小萍的童年是在山村度过的,从小她父母离异,作为家中长女的小萍,开始承担很多家务活儿,还帮大人做繁重的农活儿,放牛、上山打柴、采茶、插秧、捡麦穗、舂年糕、织布,几乎所有的农活儿,童年的小萍都做过。听小萍微笑地谈起童年,主持人诧异地瞪大了眼睛,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美丽瘦削的舞蹈家,童年时还做过这么多农活儿。主持人问小萍,那么小,就做这些农活儿,一定觉得很苦吧?小萍笑着回答,不苦啊,这是生活需要啊,认识到这一点,就一点也不觉得苦了。比如你上山打柴,想到将柴打回家,就可以把饭做熟,你就会很快乐的。
上世纪70年代,小萍被招入一家歌舞团,成了一名舞蹈演员,开始了她美丽的舞蹈事业。从小没有经过任何正规训练的小萍,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她的舞蹈基础很薄弱,而一个舞蹈演员,需要身体的软度,压腿、练把杆,这都是最基础,也是最艰苦的训练。小萍每天坚持练功到深夜。当时,生活条件很
差,每个月只有7元钱伙食补助,经常吃水煮白菜,上面浮着几滴油星。主持人问小萍,生活条件那么差,练功又那么累,一定觉得很苦吧?小萍笑着回答说,不苦啊,你所做的事情,都是你喜欢做的,是为你的舞蹈事业打基础,这是一个美好的过程,怎么能叫苦呢? 为了原生态歌舞《藏谜》的创作,小萍带着她的舞蹈演员们,整整磨合排练了一年,在成都,她们终于第一次将这台大型歌舞搬上舞台。到达成都后,距离正式演出只有一个星期了,而节目的整合和走台还没有完成,时间太紧了。为了不让期待已久的观众失望,小萍和她的舞蹈演员们抓紧时间进行走台练习,整整一个星期,小萍全身心地投入最后的排练,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听到这里,主持人忍不住又问她,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啊,那段日子一定很苦吧?小萍笑着回答,不苦啊,这都是为了自己的作品嘛,你看到了这个事实真相,就不觉得它是一件苦差事了……
主持人三问苦不苦,小萍都说不苦,并且给出的理由各不相同,但实质都是一样,那就是苦的背后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上山砍柴不苦,是因为可以把饭做熟;练功不苦,那是为事业打基础;每天只睡一个小时不苦,那是成功前夜的付出。这些认识足见小萍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一个目光长远的人,一个理智又富有激情的人。
自强不息的事迹篇4
小黄,11岁,xx省xx市xx县第七小学六年级(5)班学生。他是一个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懂得感恩的优秀少先队员。
在爸爸、妈妈和亲人的眼里,小黄是个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懂事体贴、自立自强的好孩子。关心爱护每一位家庭成员,能主动分担家务,不怕苦不怕累;在亲人遇到困难时守护相助,尽心尽责;对长辈有礼貌,对长辈有耐心、有爱心。
他把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经常受到邻里、亲友的夸奖。由于爸妈工作比较忙,懂事的毅敏每天放学回家就主动认真地做作业,从不让大人操心。做完作业就开始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洗碗,扫地,拖地,收拾房间。
有一次,爸爸去了南昌培训学习不在家,刚好妈妈生病了,晚饭也没吃,躺下就睡,他发现后心急如焚,立即煮了碗面,送到妈妈床前,然后为妈妈端上开水,送上药。又搬来凳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守着妈妈,直到妈妈感觉好多了才安心去睡觉。毅敏不仅是对妈妈这样,对家里人也是这样。爷爷奶奶有时身体不适时,毅敏就成了他们的好帮手。三餐之前都为他们备好碗筷,亲自请他们吃饭,亲自为他们盛饭、添饭。
小小年纪的小黄还能记住爸爸和妈妈的生日,当爸妈过生日或他得知其他亲人过生日时,他都会事先制作一份小礼物,给亲人们一个惊喜。一张精致的贺卡,一个创意的模型,让亲人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幸福当中。
在学校,小黄是同学的好榜样,老师的好助手。他是一个乐于为同学服务,会关心,会分享,会合作,懂得仁爱,友善待人,兴趣广泛,品学兼优的学生。他荣获20xx年度xx县“优秀少先队员”称号,20xx-20xx学年度连续5年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20xx-20xx学年度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干部”,20xx-20xx学年度和20xx-20xx学年度在学校贺卡制作比赛中分别荣获二等奖、一等奖,20xx-20xx学年度在学校朗诵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xx-20xx学年度在学校手抄报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xx-20xx学年度在学校数学计算比赛和解决问题大赛中分别荣获三等奖,20xx-20xx学年度被学校评为“和美家庭”。小黄同学深知荣誉代表过去,只有虚心好学才能不断进步,所以他从不骄傲,团结同学,尊敬老师。
小黄不但在各个方面表现优秀,而且是一个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懂得感恩的优秀少先队员,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贴合一名尊老爱亲美德青少年的标准。坚信他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更加努力、更加优秀!
自强不息的事迹篇5
大家好,我叫xxx,女,汉族,出生于1995年6月。现就读于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房产与工程管理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我是个一个生命力旺盛并且爱笑的鞍山女孩。
“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这是我对自己的期望
从我三岁记事开始父母就总在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最后,母亲离开了这个家。我跟随着父亲生活。他每天忙于抽烟喝酒打麻将,很少管我。年幼的我,饿了就去小卖部赊吃的,困了就在树桩上睡觉。有时,我被邻居的奶奶们发现,被抱到她们家。她们帮我洗澡,还给我做饭吃。几个月后我生日那天,母亲回来看我。我整个人傻傻地不说话,泪眼婆娑看着母亲。母亲见到这样的情形跟父亲要我的抚养权,父亲却不肯放弃我的抚养权。后来,母亲净身出户,还带走了我这个“跟屁虫”。
我和母亲去了姥姥家。她家住在辽阳的一个小县城,小小的院子里只有一件平房。家里除了姥姥、姥爷还有80多岁的太姥爷和当时尚未结婚的舅舅。全家只有舅舅一个人有工作,姥爷偶尔去干临时工或者打更。那段日子虽然艰苦,但我每天都很快乐。当然,有时怀念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日子,想我的父亲,想回鞍山。再后来,舅舅结婚了,有了孩子,所以日子更不好过了。慢慢地姥姥身体越来越不好,每天都得吃药,我得上学,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母亲只能和姥爷去外地打工,留下我和姥姥在家。舅妈时常跟姥姥吵架,说姥姥不管弟弟,成天管我这个“外姓人”。每天,我都生活得小心翼翼,就怕一个不注意又得引起一场“家庭大战”。7岁时,我开始下地里干活,所有的农活我都会干。和其他的小姑娘不一样,我的手很粗糙。小学的时候邻居家的孩子都坐车去上学。而我是一个人骑自行车上学。同样的路程坐车10分钟,而骑车就需要40分钟。我得起的比其他同学早半个小时,才能保证不迟到。还记得小学六年级时有一天早上下很大的雨,我依然骑自行车上学,到学校的时候已经迟到了,全身都湿透了。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清楚地听见一个同学说:“你看,我说她肯定不能打车来吧!”不知为什么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我一步一步地走回座位忍不住哭了……
生活上的艰苦令我感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但并不能磨灭我对未来的信心。可谁成想又一个噩耗传来……
我14岁那年冬天,刚过完年,父亲病危了!父亲嗜酒,从我记事起他就酒不离手,因此得了小脑萎缩和酒精中毒,已经到了没法控制的程度。虽然我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但我看到他去世前看着我那种不舍得眼神,那一刻,我在心里默默祈祷“爸,你别离开我,我不想让你走!”爸爸最终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那一刻我瘫坐在地上,浑身丝毫没有一丝力气。我知道我失去了世界上最爱我的人,“父亲”这个词将会被我永远埋在心里。父亲离世后,奶奶要走了父亲留下的房子,从此再没有记忆中的家。在舅舅跟舅妈吵架的声中,我渐渐长大了……
上初中后,因为户口问题在姥姥家那边就读不能报考重点高中。妈妈找我谈了这个问题。我对妈妈说宁可条件差一点,哪怕喝粥吃咸菜,我也要回鞍山去念书。于是我和妈妈就又搬回了鞍山,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母亲找不到固定工作,只能打零工。有的时候租金不够,便跟别人合租一处房子。不忍看着妈妈那么辛苦,我每个假期也都出去打工,先后做过饭店服务员、超市促销员、影楼小蜜蜂、超市收银员、广告宣传员等。可以这么说,鞍山市能找到的、不需要太多技能的工作我都做过。很多跟我一起工作的人感觉我这么小就打工很不易,因此对我照顾有加,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应该被特殊关照,总是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我甚至认为这些辛苦工作的日子都是最快乐的回忆和最真实的收获。这就是我,一个磕磕绊绊长大却依然坚强乐观的我。
“多付出才可以更努力,多努力才可以更成功”这是我自己的座右铭
终于上大学了。我对大学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我相信这是一个改变我命运的时候。经历千辛万苦才换来的受教育机会,我怎么能不珍惜!我想进学生会锻炼能力;想得奖学金贴补家用;想学习党的知识早日成为党的一员。对我来说,大学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宝贵得很。我舍不得浪费时间,努力抓住身边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
军训期间,我就因为乐于助人、热心班级建设而成为了班级负责人。除了班级的大小事情外也多关心我班同学,增进大家的交流,提高同学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一年一度运动会上我参加了110米栏竞赛,获得了小组赛第一决赛第二的好成绩。我参加班长竞选、学生会选拔,在大家的支持下,先后担任班级班长、系学生会主席和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职务。
刚进学生会就开始忙着准备系里的颁奖晚会,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早上6点出发去五爱市场定衣服,挤地铁,挤购物的人,还得讲价,早早出门,天黑才能回来。同时进行的是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的形象大使,我也报名参与,从最开始的初选到最后的决赛,我都尽情的展示自己,除了3分钟流利的演讲外,还有一首大海啊故乡演唱,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这时颁奖晚会也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候,我除了表演小品朗诵唱歌外,还负责服装的租定和物品的采办。周末休息的时候就去忙着采办了,晚会当天我负责后台工作和催场,当顺利结束的时候我体会到了付出的收获。
第二学期的到也来迎来了换届选举,我认为自己有能力可以胜任,于是就递交了竞选学生会副主席的申请,我再一次不负众望成功当选。在担任副主席的日子里,我跟着主席学习处理管理系的大小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工作量太大还不太适应,也出过很多错,但我并没有逃避,没想过退缩,我是那种越挫越勇的人,所以慢慢的可以做到周全,主要筹划了“爱我校园,文明离校”的活动,呼吁学哥学姐和在校同学爱护我们的学校,也让即将离开校门的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不舍,让他们感受到城建学院永远是他们的家。再后来我们学院有心理健康活动月,无论是不是我系主办我都积极组织同学参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自己通过“心理健康形象大使”选拔活动的成功举办收获了很多沟通经验。
大二新学期开学,我荣幸成为了助导并且负责所有“助导”的总协调。在带新生的过程中我亲眼看到辅导员老师们的辛苦,也想到去年我自己的辅导员就是这样了解每一个同学、关注重点同学。所以每当我为新生协调解决一件事,都会觉得很自豪,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有的时候也有新生的一些负面情况,我都会初步了解问题根源,及时向老师汇报。
“莫贪莫纵,自持自醒”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自从成为“助导”,我在生活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让自己对得起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在班级工作和学生会工作中任劳任怨。我的付出很快换来自己意想不到的荣誉,入校以来我曾先后荣获20xx-2015学年度上学期“院单项奖学金”、20xx-2015学年度优秀团员,与我的队友一起获得学院“成才杯”排球赛女子团体一等奖、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三等奖、心理健康游园会二等奖、系海报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我也在同学的启发下大胆创新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我和其他几个院学生干部在一起学习策划和研讨,举办了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主题系列活动。其中的红色知识竞赛,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紧接着,作为发起者,我与系里入党积极分子同学一起带队参观了二战遗址和战俘集中营。目前我正在为院学生会学习部第一届《我是演说家》演讲比赛做准备。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可以锻炼个人的能力还能带动身边同学一起进步!我们虽然是专科生,但只要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丰富自己的头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甚至成功的人”并非是不可企及的事!
这就是我,一个有着旺盛生命力永远笑对生活的女孩!
自强不息的事迹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