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笔写心得体会之前,我们要树立好自己的内心思绪,对个人情感有了深刻的见解之后,才能将体会写好,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和平心得体会10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和平心得体会1000字篇1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了。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
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
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和平心得体会1000字篇2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连提四个“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掷地有声,振聋发聩。这四个“无论”,不仅高度评价了援朝英雄的民族风骨,也寄希望于新时代的建设者、奋进者——赓续抗美援朝精神,以大无畏的勇气和姿态,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无畏“山高”,锐意开拓,做智勇双全的战士。70年前的那场战争,条件极为艰苦,敌我力量极为悬殊。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志愿军战士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机动战术,迅速改善装备、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能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创造出以弱胜强的一系列新经验和新战法。改革开放以来,以深圳特区建设者为代表的开拓者们摸着石头过河,敢闯新路、勇立潮头,在重重困境中拼搏出一条光明大道,在探索创新中寻找到正确答案。今天,内外部环境的压力交织,难啃的“硬骨头”很多,既要冲锋陷阵,也要运筹帷幄。但只要中华民族破旧立新的智慧不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守正创新、奋勇向前,就能攻坚克难,开创战无不胜的新局面。
无畏“路远”,众志成城,做勠力同心的战士。毛泽东同志曾揭示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一真理在每一项伟大事业中能得到充分的印证——朝鲜前线的胜利,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积极响应;我国全面小康的实现,需要万千家庭同心协力,汇涓成海;中国梦的实现,更须和衷共济,接续奋斗。伟业由英雄引领,而历史靠人民创造,无数矢志不渝的个体诠释忠诚、彰显执着,方能建立不朽功勋。正因如此,更应将“发展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谨记于心,不断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共同擘画共和国的壮美蓝图。
无畏“水险”,胸怀大义,做舍生忘死的战士。忆往昔,朝鲜战场上涌现出“将不畏死,兵不惜命”“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的壮烈景象,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始终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奋不顾身,浴血奋战,立起了一座座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看今朝,“舍小家为大家”的抗疫精神何不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延续?不怕牺牲,向死而生,无数冲锋陷阵的抗疫英雄,何不是以“慷慨舍身”的外化行为,淬炼出“为国为民”的内在本质?无论是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或是筚路蓝缕的创业时期,还是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都需要无畏的“逆行战士”,怀“心之所善”,“虽九死其犹未悔”。
斗转星移七十载,神州大地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深深熔铸进中华民族的血脉的抗美援朝精神都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忘强国之志,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尖刀战士”。
和平心得体会1000字篇3
不久前我刚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抗美援朝》的抗战事迹,这篇文章讲述了1950年6月间,美军悍然侵朝鲜,打到中国边境线,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安全,彭德怀率兵赴朝鲜,五战五捷定大局,将美军赶回“三八线”。读完文章后,文中的抗美援朝烈士们的故事传说就像短片一样在我脑海中浮现,一位位英雄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保家卫国,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也领悟出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和精神。
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
邱少云在执行391高地反击任务时,和战友们埋伏在距离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不料有一颗炮弹在他身旁爆炸,引起了大火,火一直蔓延,直接烧到了邱少云身上。可是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保证战友的安全,他忍受巨大痛苦,让熊熊大火夺走了自己的生命。战友们都说邱少云没有死,他在烈火中永生!是啊,他们说得多好啊!邱少云为了党和人民,虽然在烈火中葬身,但是他的意志,他的心,永远在烈火中永生!
英勇献身堵枪口的黄继光
1952年10月19日,黄继光所在的部队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几次冲锋都没有成功,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主动要求参加攻坚小组,负责消灭这个火力点,在战斗中,一名战友牺牲了,另一名战友也负伤了,黄继光又受了重伤,可他依旧不顾一切地爬到敌人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为大家争取了时间,创造了机会,最后光荣殉职。
不畏惧生死的吕松山
吕松山原来是一个技术工人,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当上了一个战斗连队的小组长。那一年十月的一天,快接近黄昏的时候,攻击信号打响了。吕松山这个小组的任务非常艰巨,就是要摧毁敌人的核心工事。他们冲进去的时候,敌人的子弹“嗖嗖”地飞过来,好多同志都负伤了,可是吕松山还是坚持了下去。他朝敌人的战壕里一发一发的打枪,不让敌人出来。终于,敌人投降了。可是还有几个胆小的美国鬼子窝在战壕里,趁着这时打中了吕松山的肩膀,吕松山咬咬牙,在把所有的敌人都俘虏后,终于支持不住昏了过去……
在整个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先后有三十多万名英雄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很多烈士都没有留下照片。今天,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他们的形象,更多的英雄甚至连名字也不为百姓所知,可是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世界最可爱的人。
每当回想起抗美援朝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我就感到十分惭愧。作为一名共青团员,21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难题总是容易退缩,而抗美援朝英雄们为了世界的和平,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相比之下我遇到的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再说,正是因为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么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
俗话说:“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我们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坚强勇敢,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和平心得体会1000字篇4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0年前,年轻的他们,为了保家卫国,离开家乡,跨过中朝边界,用鲜血乃至生命维护了正义、和平。如今,70年前那场战争的硝烟已散,但英雄们的名字仍熠熠生辉,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亦将永垂不朽。70年前,他们谱写了一曲抗美援朝英雄战歌,如今,请允许我们为其唱首赞歌。
一首《我和我的祖国》诉尽了他们的不舍。“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祖国河山如诗如画。然而,70年前,为了和平,为了守住这大好河山,他们背井离乡,离开亲人、离开祖国,他们有多热爱就有多不舍。“悠悠赤子情,拳拳报国心。”他们将这满腔不舍化作了与敌人奋战到底的磅礴力量,化作了压倒一切敌人的伟大气概,化作了跨越时空的伟大精神,化作了那顽强拼搏的最可爱的人的难忘故事。用身体挡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战斗到只剩一人一枪仍然坚守阵地、最后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在烈火中永生年仅26岁的邱少云;长津湖畔,一整连官兵以战斗姿势受冻牺牲,成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的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将这份不舍化作了舍生取义,换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一首《为了谁》诉说了他们的初心。“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抗美援朝英雄们说过:“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70年前,守护家园,让亲人免受战争之苦是他们的初心。正是在这初心引领下,他们殊死搏斗、向死而生地不屈斗争,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志愿军战士宋阿毛绝笔诗上写到: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守护亲人、守护祖国、守护荣誉是他的初心,也是千千万万抗日战士初心的缩影。他们用行动呵护初心,转变成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他们用鲜血染红初心,让战旗美如画;他们用初心点亮生命,让大地春常在。他们坚守初心,在民族危难之际、人民深陷水深火热之时挺身而出,舍生取义,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巍然屹立。“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将热血抛洒异国的他们,国家不会忘记,党和人民不会忘记。
赞歌致英雄,吾辈当自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危难面前总有人会挺身而出,攻克难关,点亮希望的灯,照亮前进的路。英雄光耀时代,时代呼唤英雄。新时代的我们应像英雄模范那般,鼓足勇气、树立志气、充实底气,做到有勇有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壮丽凯歌。
和平心得体会1000字篇5
近日,铭记历史,致敬英雄!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热播,拉开了我的“红色”记忆。我的舅爷是一名志愿军战士,也是一名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烈士,从小就听外婆讲述舅爷参加抗美援朝的故事,舅爷的英雄形象一直陪伴着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舅爷的写照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在自己后来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了很大鞭策和鼓舞,使我受益匪浅。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发我从军报国。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舍身忘死、浴血奋战,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抗美援朝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小讲着“红色”故事,唱着“红色”歌曲,受爱国主义熏陶的我,立志长大后要像舅爷一样保家卫国。2002年,我如愿以偿地来到祖国边疆,当了一名武警战士,从新兵训练到连队生活,从训练场到处突战场,从执勤一线到维稳一线,在新疆“7·5”处突任务中冲锋陷阵,在抗震一线中诠释使命,我先后荣立了两次三等功,荣获了武警部队优秀士官人才奖等荣誉,用实际行动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用优异成绩报效祖国。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鞭策我成长进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当听到这个时代最强音,我都会心血澎湃,意气风发,有着使不完的劲,流不完的汗。记得刚入军营时,自己身体弱,训练成绩不太理想,为了争先创优,我把抗美援朝的精神放在心中,鼓舞自己,努力克服天气的寒冷,在训练间隙给自己加小操,刻苦训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新兵结业。回到地方,每当工作受挫,遇到困难,精神不佳的时刻,我总会打开手机听一听《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因为这首歌会给我带来生机和活力,重新点燃我干事的激情,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鞭策着我不断成长进步。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我建设家乡。2019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的抗美援朝精神当作座右铭,快速转变角色,把困难当敌人,激发强大动力,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脱贫攻坚战等工作中,勇上一线,圆满完成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任务,工作成绩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时刻激励,让我能够在家乡更好地建功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和平心得体会1000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