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后,大家一定都产生了许多新鲜感悟,这时就需要写好读后感,写读后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行,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西游记写读后感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西游记写读后感篇1
?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神话小说,本书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书中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好吃懒惰的猪八戒、老实忠厚的沙和尚,还有他们的师傅——心地善良、一心向佛的唐僧。
我感受最深的人物就是唐僧了,他虽然没有三个徒弟本领大,但他有一颗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心,在取经的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非常强大的妖怪,可是为了取得真经他从不畏惧,勇往直前。唐僧之所以能够走到西天取得真经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他有颗恒心;二是他有三个好徒弟。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智商和我相不差,可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比我认真多了,做任何事情都很有毅力,我在玩时她在学习,当我背英语单词烦躁的不想背时,她仍然在认真学习,结果,她不仅学习比我好,兴趣班也比我好,因此我常常受到妈妈的责备。
我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唐僧这种精神深深的引导着我。将来我要做的事还有许多,要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不能像我看的一本书中的一只小猴子,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得到,结果长大后一无所成。要想功成名就,一是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二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西游记写读后感篇2
从古至今,有许多名言赞美书中的知识,如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又如高尔基所说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等,因此我喜欢书、喜欢阅读!我最喜欢的书莫过于《西游记》,书中曲折而又光怪陆离的情节、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主要讲述唐太宗委托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玄奘法师在取经途中收了三个徒弟,师徒四人一路上除魔降妖、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了真经。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因为他嫉恶如仇,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他可是取经路上的好帮手呢!有一回,取经途中遇到一个妖怪,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成村姑、妇女、老爷爷,唐僧和猪八戒都被她的假相给蒙骗了,多亏孙悟空火眼金眼识破,三次棒打白骨精,不然唐僧和猪八戒早就没命了。
写到这儿,我回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有一次我看见舞台上在表演跆拳道,觉得很酷,特别想学,于是叫妈妈报名了。刚开始练习的时候都还好,压压腿,弯弯腰,打打拳,我并不觉得难,练了一年多,我感到练习越来越累,真想放弃。后来,我读到了《西游记》,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不仅路途遥远,最难的是一路上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面对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各种各样的真假善恶。有时下雨没地方住,还得住在破寺庙里,风餐露宿,那么多困难他们都没有怨言,而我只遇到一点点困难就坚持不了,真是惭愧极了!于是我答应妈妈好好练跆拳道,不半途而废!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明白,遇到任何困难,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西游记写读后感篇3
猪八戒是最可爱的人。
这一回,他正式要闪亮登场了。
吴承恩是一个大家,他非常喜欢猪八戒,所以他给猪八戒的出场方式就和孙悟空不一样,孙悟空上场,仅仅写到,有怎样一个石头,怎么怎么地一崩,一个石猴就出来了。而对于猪八戒,他先垫场,写风景,写孙悟空和猪八戒老丈人家的奴仆争吵,写猪八戒老丈人的介绍,等等。这一切,都类似于京剧中的重要人物出场,首先是锣鼓响,不见人出来,好不容易人物要上场了,幕后才“哎呀”一声叫板,叫板半天,人总算出来了,却背对着观众走碎步。这和《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出场有些类似,贾宝玉正式亮相,先是让冷子兴演说了一番,把读者胃口吊足后,隔了几回,他才粉墨登场。作家这样写,除了艺术方面的考虑之外,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个作家对自己笔下人物的喜爱和重视。
从《西游记》的字里行间,你完全可以体会到吴作家对猪八戒的偏爱,所以他对猪八戒的用墨最多,用笔也最费心,塑造的形象也最成功。你看看,就凭猪八戒的表现,他当什么都可以:官员、政客、秘书、小老板、地主、文化系统的干部、记者、打工族、家庭“妇男”、好情人等等。总体来说,猪八戒就是那种包含了人性中所有正邪因素的“完人”,谁见了,都会认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人见人爱的人。
但是,好人没好报。猪八戒在高家表现的确不错,给高家种地,收割,干个不亦乐乎,但就因为饭量太好,遭到老丈人的嫌弃。猪八戒对此也委屈,说,我虽然能吃,但也能做呀?由此才閙起了家庭矛盾,把媳妇藏起来,索性显现出妖怪的本来面目来。由此可以看出,猪八戒是一个喜欢过正常家庭生活的人,是爱老婆的,是想有一个家的。在他身上,小农意识的确很严重,我想,女人如果选丈夫,能有猪八戒这样的人,一定是她一生的福气。但命运决定了,猪八戒的幸福生活是短暂的,他不受这个家庭的欢迎。当然,高老汉也有高老汉的委屈,就因为女儿嫁了个妖怪,一下子把门风给玷污了,弄得亲戚邻居都不和他家来往。毕竟,人是社会的人,让社会把你一个孤立起来,这日子的确也没法过。
好在,孙悟空来了,他是最喜欢兴风作浪的人,见了妖怪,岂有不捉之理?自然要上演一出“捉妖”的闹剧。但在“捉妖”这场戏中,吴承恩在细节上有一点小小的瑕疵,如果不细心,你会看不出来:孙悟空要了解猪八戒的来历,就编了个谎让猪八戒自己谈,这会,猪八戒才谈了谈自己的出身和姓名:“我家住在福陵山云栈洞。我以相貌为姓,故姓猪,官名叫猪刚鬣。”试想想,高翠兰和猪八戒结婚几年,估计,刚开始的时候,猪八戒是不说真话的,但当他显露出妖精本相的时候,最先吃惊的应该不是高老汉,而是高翠兰,她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丈夫到底是什么妖怪,并且,她也完全有盘问的条件。他们夜夜在床第之间,猪八戒又是一个怜香惜玉的人,两个人玩高兴了,难道高翠兰就不会问,你到底是什么人?叫什么名字?是怎么样成了妖精的?当然,你也会说,高翠兰让猪八戒吓坏了,她不敢问。但这样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因为,猪八戒是好色之徒,他的床上功夫一定不差,男女之间,当鱼氺之乐行到高潮处,两个人还有什么不能说的?难道非得等孙悟空来问才合适?这点,张爱玲的《色戒》对人性的解读就做得很好,吴承恩应该向张爱玲学习。
这一回是过场戏,猪八戒的精彩处在下一回。咱下一回再说。
西游记写读后感篇4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西游记》这本书里面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花果山里,有一块仙石里蹦出了一个石猴,而这个猴子跳进瀑布找到水帘洞,被猴群称之为“美猴王”。美猴王为了使自己长生不老,就去拜师学艺。美猴王的师父为它起名“孙悟空”,因为孙悟空调皮、捣乱,所以被赶了出来。
孙悟空去东海龙王那借武器,最后拿走了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孙悟空想要练就火眼金睛,就去了天宫偷吃了仙丹,太上老君发现后,将它关在炼丹炉里七七四十九天,挣脱之后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唐僧是东皇大帝的弟子:金蝉子转世。在取经路上,救下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变成了他的师父。因为孙悟空为了救被村民抢走的唐僧,被唐僧赶走。唐僧被妖精捉走,孙悟空去救他,他们又踏上了取经之路。他们路过高老庄,唐僧又收了一个徒弟:猪八戒。他们取经路上遇到各种妖怪,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差点又被唐僧赶走。
东海龙王的儿子龙王三太子吃了他们的马,就自己化身唐僧的小白。他们路过流沙河,遇到了沙悟净,最终沙悟净也成了唐僧的徒弟。取经之路困难重重,孙悟空三打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师徒四人成功来到佛祖那取得真经。唐僧、孙悟空他们成了佛;猪悟能和沙悟净成了使者;白龙马成了菩萨,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盘绕着。
西游记写读后感篇5
读了《西游记》这本名著,使我深受启发。他让我深深的知道:成功是一个多么仍人羡慕的字眼啊!想要成功,那一定得持之以恒。
?西游记》这个故事中,四位主人公——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河尚,他们四人都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取得真经。孙悟空武艺超群,猪八戒能挺身而出,沙河尚忠孝两全,他们三人齐头并进,一起护送师傅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他们开始了这一段艰难而又艰辛的旅程。他们历经了千辛万苦,经过了无数的艰难,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尝尽了酸甜苦辣,终于取得真经。
这其中的苦与累是一般人所无法想像的,他们之所以能战胜它们,是因为有一种坚强、勇敢、不服输的精神在支持着他们。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可以放弃齐天大圣,猪八戒能放弃天蓬元帅,沙河尚可以放弃河神,这种精神更是难能可贵了。故事中的唐僧永远唠唠叨叨,吩咐徒儿做这做那,但自己却很懦弱、迂腐,最大缺点是心肠软,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会因人妖不分而把孙悟空赶走。而且动不动就纷纷落泪,魂飞魄散,骑马坐不稳翻个跟斗跌下马鞍。但是他却有坚强的意志,不为财色所迷惑,不为死亡而征服,在徒儿的帮助下最终取得真经。
成功者身上所具备的那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我想,有付出就一定有成就,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有付出就一定能收获希望与美丽。
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西游记中的那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
西游记写读后感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