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观看完一场影片后,应该有不少感触,可以书写一篇观后感,为了更好的抒发自己观影后的感想,我们可以及时写份观后感,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八佰读观后感最新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八佰读观后感篇1
近期有一部名叫《八佰》的电影上映了,于是我和姑姑就赶往电影院观看。
电影开头就讲述的是战争的残酷,一帮来自各地的人们被征集去保护上海,可到了上海才发现残破不堪的上海已无人烟,日军的袭击把征集来的人们吓得到处跑,我都有点看不起这帮人,这么贪生怕死,这么没骨气,气的我都想打他们,他们成了逃兵,可他们又误打误撞的被捡进了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弟五二四团,来到了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进行镇守,日本鬼子连续四日不断的袭击四行仓库,四行仓库死伤无数,国民党军人明知道凭这些人是赶不走日本鬼子的,可他们还是选择牺牲自己去拯救大家,去守着这最后一块阵地,国人的援助,送来了国旗,让他们燃起了希望,即使要面对更猛烈的袭击,也要在楼顶庄严的升起国旗,让它在风中飘荡,带给所有中国人希望,看到他们为了保护国旗一个一个的被枪杀,甚至连贪生怕死的逃兵也都参与进来,扛起支撑国旗的重任,后来为了延续中国的希望他们选择冲桥,一个一个的冲,一个一个的被杀,最后对面的友人大声的为他们呐喊,为他们加油,对他们伸出了双手,影片结束了,我还沉浸在里面出不来……
在这些贪生怕死里的逃兵中有几个典型人物,小小年纪的小湖北,有想法的哥哥,怕死的老算盘等等,他们看着苏州河对面的天堂,他们羡慕对面的人,他们在地狱里绝望,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逃离地狱,可终归回到了四行仓库,他们在四行仓库经历了连续四日的日本轰炸,看着军人为抗日救国,舍弃生命,身绑炸弹纵身跳跃下去炸毁日本的攻击,他们的精神感染了这批逃兵,他们变得一次比一次勇敢,我也被他们的爱国精神感染,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力气,我要努力学习,要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八佰读观后感篇2
今天上完了周末补习班,妈妈答应我的要求,带我去看新上映的电影《八佰》。
电影开始之前的氛围让我震撼,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盯着屏幕,现场气氛安静,虽然还没有开始,甚至屏幕还没有亮,大家都非常期待,因为中国军人值得被期待。随着安静的氛围,电影开始了,片头的故事就非常激烈,被冲散的队伍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休息,可是却看到了日本人对中国军人处刑,刑法恶劣,不忍直视,被发现后也没能逃躲毒掌。
仅有的400军人在四号仓库,意味着中国军人要面对四万日本军人,他们为什么要选择留在仓库,就是为了身后的平民,为了他们中国军人没有退缩,勇敢抵抗。四意味着死,中国军人也有家,有妻有儿,可是他们肩负重任,在他们眼里只有国家,把生命于不顾,把身体当作一张纸,一个抗日工具。
一河之隔,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原本的农民也逐渐大胆,拿起枪对准敌人,拉起坂口。谁都会期盼天堂,就如现在的我们,没有中国军人的守护,我们可以在中国生活的舒舒坦坦吗?不可能的。军人也不想死,但是他们死了,死的人就会更多。中国军人在那么小的仓库里面对敌人的百万大军,日本人用车,用芥子毒气,用战斗机……可是中国军人只有一把枪,一副精疲力竭的身体,但是却可以守住好多天。电影中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湖北,年纪可能和我差不多,甚至更小,可是他并不害怕,他的那一句话让我触动:老子不怕——一个正直上学堂的孩子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他原本可以在家里好好学习,可是天有不测风,日本的侵略导致他们无论可退,只好为了国家做点什么。诸子长大成人,仍以为军,为父报仇,为国尽忠,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耻辱。
?八佰》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是属于历史的每一个人的故事,也是现在我们所要铭记的的历史。通过观看这部电影,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发奋图强,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报效先烈,让先烈们知道,中国不但保住了,而且更强大,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我们中国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八佰读观后感篇3
管虎抗战题材新作《八佰》8月21日在全国上映。这部影片根据真实的上海淞沪会战末期,谢晋元团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事实改编,再现了八十三年前那段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历史时刻,通过独特的视角、多纬度人物角色、宏伟的战斗场面、逼真震憾的场景、音效,赢得一片赞誉,好评如潮。
20xx年9月8日下午,南通路网中心组织全体党员观看《八佰》电影。
影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战士们为保卫仓库,浑身绑满了手榴弹和炸弹高喊自己名字排队从顶层跃下,与敌军同归于尽,他们自报家门跳下楼以身殉国时,每一个名字和每一个跳跃的身影都炸出若干鲜血和泪水。其中一位战士陈树生在一件白汗衫上给母亲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女童子军杨惠敏用油布包了一面大国旗,在枪林弹雨之下,游过苏州河,将国旗送入国军手中;誓死保护战旗能够矗立不倒,前一排的战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战士前仆后继……
“捐躯赴国死,视死忽如归”。国难当头,八百名壮士为了主权为了民族而斗争,为了祖国而奋不顾身,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不屈不饶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今天和平的时代是这些无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八佰读观后感篇4
电影《八佰》中,至少有三个角色将情感表达诉诸传统戏曲。一个是小湖北,他多次幻想自己的哥哥端午是骑在白马上赵子龙式的人物。另一个是李晨扮演的山东兵,爱好唱皮影戏,当欧豪扮演的端午把捡到的皮影修好还给他时,两人还聊起赵子龙和光复汉室等三国演义话本。再就是团长谢晋元,他背后河对岸租界里的戏台上,起初一直唱《走麦城》,四行仓库鏖战后换成了《长坂坡》。上述片段构成影片中一条看似不起眼的重要线索。
那么,这条线索有何作用?《走麦城》《长坂坡》等传统戏曲,在元末明初日渐兴盛,是中国式市民社会的通俗文化。这种通俗文化伴随中国社会近现代化,到清末民初在全国范围达到比较高的普及程度。在抗战初期,文化现代化远没有实现时,调动小湖北、端午、山东兵这些普通国家认同感的,依然是戏曲这些传统文化资源。
因此,小湖北等人口中的光复汉室,是其对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文化心理反应。影片也是通过这些来表达中华民族不能亡的同仇敌忾。所以,片中传统戏曲看似下里巴人,其实连接着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
图片
市民社会的通俗文化在二战前后,逐渐演变成大众文化意义上的通俗流行文化,开始与现代传播媒介紧密结合,例如电影和电视等。二战结束后,这种通俗流行文化更加商业化。好莱坞也正是在二战后,从通俗流行文化领域开始向外滋蔓,进而掌握世界范围通俗流行文化的话语权。
当前全球范围的新一轮通俗流行文化浪潮,主要通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直播、短视频和游戏推动,通俗流行文化的中国经验,也已经开始在许多领域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世界各国间的文化竞争日趋激烈。从《八佰》中的传统戏曲,到今天的直播、短视频和游戏等,其背后是通俗流行文化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发展脉络,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关乎一国的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软实力。
八佰读观后感篇5
相信《八佰》延迟上映是为了让观众看到更好的历史重现。
今晚我去看了点映的《八佰》,管虎导演等人的心血之作,满怀期待,坐在厅内的座椅,我心有些激动,也有些沉重。
难得影院没有广告,我进去刚坐下,一个沉闷声,让我立马正襟危坐。
开场的背景音很隆重,我相信大多数人既然去看了,就代表你尊重这段历史,所以我能感觉到自己立马被带入到那个场景中。
没有太多的前奏,开场被冲散的士兵们,各寻出路,希望遇到可以收留他们的队伍,但是很多人被当作“逃兵”而被杀害。
而剩余的士兵们则被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给收留着,因为被当作逃兵,所以这些人被要求做着危险的外围加固防守任务。
战事一触即发,所有的人都在坚强地抵抗日本兵的袭击,攻击,交战。
然而单纯的士兵们以为这是一场简单的防守抵抗战,却不知道这场战争早已经被当作一场政治斗争。
枪林弹雨、毒气弹、炮火连天、惨叫声、哀嚎声……
声声不断……
随着战友的一个个牺牲,日本兵的不断攻击,而国民军的枪支、手榴弹对日本兵的攻击不再起到伤害时,陈树生,他将炸弹捆绑在自己的身上,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他从四行仓库跳了下去,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
那一瞬间,我的眼泪喷涌而出。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舍得,但是他舍生取义,他相信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也会给国人,会激起对岸的人们心中的护国情怀。
更多的人跳了下去,终于日本兵不再攻击,这一战又赢了,可是真的赢了吗!
对岸的人从一开始的看戏,到后来的鼓励,后来的援助,后来的呐喊,后来的……
我知道这数字四百升为八百的战士们,赢了。
旗帜代表一个国家的荣誉,是国家的象征,他们完全可以忍耐两日,不用竖起这面旗帜,但是他们没有退缩,对岸的人们在看着他们,天上基洛夫飞艇里面的各国主要人员在看着他们,他们不能退缩。
将旗帜高高地举起,让天下人都看到,势在必行。
而这一行为很明显激起了日本兵的怒意,这么多天的围攻,依旧没有攻占四行仓库,显得他们日本兵的无能。
一场激烈的炮火之战一触即发。
规定不能使用重炮的原则,也被日本兵破坏,如此不讲信用,谎言连篇,也是最终日本兵失败的重大原因;毫无底线的触犯他国,侵犯他国,更是注定日本的失败。
端午因为过于关注日歼机的撤退,而没有注意到自身已经中弹。
撤退那晚,谢团长说:“我们这个民族病了,别人这么欺负我们,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够争气吗。”
特派员说:“他们的勇气,改变不了结局。”
是啊,人力悬殊,可以以少胜多,可武器装备都没有硬气的,拿什么去拼,只这一身血肉和这一腔热血。
冲桥结束的很仓促,八佰红色大字出来的时候,我有点震惊,不过很快也欣慰起来。
看电影最重要的不是看,而是看过之后对你带来的感受;看透电影本身给你带来的意义;这场电影,这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对你带来多大的触动,我们需要认真思考。
特派员说:“只有你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八佰读观后感篇6
8月22日老师组织我们班的部分同学在德百的影院一起观看《八佰》这部新上映的抗战电影,时长大约156分钟。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一九三七年的凇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天4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开始一群人去往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保卫上海,租界那里有很多德国人,他们租了中国的国土。那些人去往上海,快要到达时,这群人遇上日本鬼子,他们逃的逃,躲的躲,还是没有逃过敌人的屠杀。 他们到达四行仓库,被安排完毕后,有一群平民来到这里。他们被送往租借这个安全的地方。他们和敌人战斗了4天4夜。
中间有个片段让我难以忘怀,郑凯演的陈树生要绑着手榴弹跳下去,在历史上陈树生是一位抗日英雄陈树生当时在四行仓库也有这样对抗敌人,只有用种量砸进盾牌的隙缝,才能真正的摧毁敌人。
从1931年至1945年,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在长达14年的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争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辱的伟大篇章。十四年的抗战中中华民族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
?八佰》这部电影让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激动和感动,兴奋与悲壮。我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全程精神紧绷,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苏州和隔开的或许是两个世界,但中国人的心不会被分割,会更加团结,这震撼人心的战斗必将唤醒更多的中国人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
八佰读观后感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