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上的家读后感参考8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阅读后,我们对作品的艺术价值产生了深刻的读后感,通过读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更加成熟地成长,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荒岛上的家读后感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荒岛上的家读后感参考8篇

荒岛上的家读后感篇1

这本书可以直接拍成美国剧情片,都不用改剧本了。

它的确具有一副畅销书或电影常有的样貌。

比如,一开局就是人生危机、一地狼藉,而后因人或因事逐渐振作的这种先抑后扬的情节走向;

比如,没有一个人是没用的、没有一处伏笔是虚晃的、没有一句话是点缀的`这种紧致的情节凑理;

比如,用一些小悬疑勾起你的好奇,然后围绕一个核心逐步给你真相的这种编织结构;

比如,浪漫基调、代入感、令你能够马上按照文字去想象、切换画面的精准感;

男主a。j就像很多美国文学、影视作品里的男一号一样,很龟毛,并不友好,但是善良、有爱。读着读着我不由地用钱德勒的形象去填充了a。j;而玛雅并没有被详细生动地塑造,因为不需要,她不是主角,她只是一个核儿,围绕着她,人与人的关系被连缀起来,整个故事逐渐完整地拼接起来,书店的生活、小镇的日常、爱情亲情友情生动地流转起来。

这是很好的故事,温情而不煽情。并不想在你的心上挖洞,令悲伤从洞口倾泻而出。只是让你在平静中感受一些爱与别离,得到与失去。

最后,一句题外话:愿人间无癌。愿我们与爱的人永不会那么被动地、无可奈何地死别。

三月春花又开,只是去年此时在玉渊潭赏花的父亲已不在了。

荒岛上的家读后感篇2

这本书讲了书的故事,岛上书店,书店老板,出版社业务员,写书的作者,失窃的书,还有无数的书名贯穿全书;这本书讲了阅读的故事,书中每个章节的题记是主人公的读书笔记,还有许多与读书相关的片段,一段段关于阅读品味的谈话;这本书更了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沟通,讲了爱如何改变人的故事。两个爱书的男女因为阅读品味一致而情投意合,相互爱恋,克服重重困难在一起。因为爱一个弃婴,一个孤僻的男人不再封闭自己,不再愤世嫉俗,他开始敞开心扉,与其他人去交流,去建立关系,于是他看到了人们的善意,交上了贴心的朋友,也将书店的生意越做越好。

这本书让我看到爱与被爱,付出与接受在我们生命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也让我看到无人为孤岛,人们是如何通过爱相互关联的。它能拯救陷于孤独绝境中的我们,它能让我们感受到存在本身的美好,它也许也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之一。

我相信,这本《岛上书店》爱书之人会喜欢,它有着有趣又动人的故事,真实感人的情感,优美活泼的语言,多元丰富的内涵等诸多好书元素。故事从一开始就非常扣人心弦,让人一路读下去,充满阅读的快乐。

很喜欢书中主角费里克说的一句话,“我们不是我们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读的东西,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是爱,我们所爱的事物,我们所爱的人。所有这些,我认为真的会存活下去。”

荒岛上的家读后感篇3

大一上学期,读了许许多多的小说,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给我留下的感悟最多的便是加布瑞埃拉·泽文著的《岛上书店》。

先介绍一下作者吧!加布埃瑞拉·泽文,美国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英美文学系。她的《岛上书店》一书在20xx年以最高票数获选美国独立书商选书第一名。

当然,最初想要看这本书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是什么什么的第一名,而是封面上的一行字:“没有谁是一座孤岛。”那时,我初入大学,离开了相处三年的高中同学、知心伙伴,犹如身于孤岛,被世界抛弃了一般。那么,为什么这本书封面就告诉了每一个看见它的人:“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呢?

抱着这样的疑问和些许期待,我阅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a.j.费克里,人近中年,在孤岛上经营着一家独特的书店。然而,命运从不眷顾他——爱妻去世,家中最值钱的一本书被小偷盗走,他的生活穷困潦倒,无人关怀,犹如荒草丛生的孤岛。就在此时,一个被弃女婴闯入了他的生活,一点一点吹散了费克里人生的阴霾,又将身边人的命运紧紧相连,最终费克里走出了人生的困境,有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我看到费克里在养育女婴时,不断地去询问亲人如何照顾孩子,亲手为玛雅换尿布,教她看书,育她成人。在这一过程中,他走出了妻子离世的阴影,遇见自己的真爱,一直在最后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即将离世时,内心也从未消沉。只因女婴玛雅的到来,让费克里学会了去爱,去为一个人付出,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最终走出人生谷底。同时,玛雅也吸引了岛上众人的目光,纷纷给予这个小生命关怀。那么,在你生命最艰辛最困苦的时候,你是否会如费克里一样去接受一个突如其来的“包袱”,在辗转中为别人付出关怀与真爱?你看到他人跌落人生谷底时,是否又会去倾听他人心声,用人性里最柔软的暖云将他人怀抱? 《图书馆日报》有评:“这是一本关于生命、救赎以及第二次机会的小说。有趣、温柔、感动人心,不时提醒我们阅读与爱的理由。”当一个人伤心失落时,当一个人深感孤独时,或许能让他真正走出阴云的,是爱,是继续生活的决心,而不是一味地自怨自艾,一个人消沉。而当身边的人忧郁悲伤时,无论那个人是否与你相熟,如若给予他哪怕是一些关怀与理解,不仅仅他能得到救赎,你会发现连你的生活也开始明亮起来。

爱与被爱都是人的权利。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关爱,渴望他人的理解。就是因为希望得到爱,我们应该先学会先去从自己的内心产生爱,先学会给予,或早或晚,我们终会有所收获。

本书的每个章节均已短篇小说的名字命名,足以见作者对书籍的热爱。而小说中,因为老板和女孩,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之前从不看书的警长都逐渐沉浸于书里的世界。书籍,是人的心灵之友,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一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又抑或是看到梦想的自己,寻到自己心灵的慰藉。或许,这也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想要让读者体会的。 最后,以书中的一语结尾:“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

荒岛上的家读后感篇4

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直想读的书了吧。毕竟它的宣传语“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一下子就击中了我。正如其介绍,这是一本关于爱与救赎的书,能带给人温暖与感动。但或许是翻译的原因,在我看来这本书多少有些平平无奇,配不上它所得到的赞誉。就像之前读的《追风筝的人》,都有点儿“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可能是有关于爱的书总是会让人有共鸣,所以它们才如此受欢迎。

作者坚信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书,而一个人喜欢什么书也能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她对这一点的处理十分简单粗暴,比如警员就喜欢凶杀和侦探小说,爱好体育的消防员就喜欢体育明星自传。不敢苟同。看得出来作者是真的爱书而且博闻强识对各个作家及他们的代表作如数家珍。但是在读的过程中那么多不熟悉的作家作品排山倒海而来,多少有些不舒服,影响阅读体验。

但是,我喜欢书中那些人们因为书而相遇相知的描写,我读了一本书心有所感,想让你也读,然后告诉我你的感受,这种感觉可真好。虽然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并不像它宣传的那样好,但是很多地方还是会让人有共鸣。给人以温暖与会心一笑。

最后贴一段我喜欢的话:"因为从心里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不值得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值得是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你会被爱,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独。你会选择不再孤单下去。”

荒岛上的家读后感篇5

“阅读爱好者”宁愿沉浸在《岛上书店》这样绯红色的梦幻之中,安慰自己“逆流而动”的阅读也有一种英雄气概,独立书店则透过门口的“宣言区”为自己加油打气。更多的人是迷恋“阅读”这种浪漫文艺的动作,而不是读书这种偷懒不得,一本一个脚印的智力劳动。

与书相遇,与人相遇岛上书店是梦幻童话

在这样一个近乎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唯一的优质文学”带给者是一个高冷孤傲的书店老板,而他的个人好恶、文学偏见左右着岛上居民的阅读视野,他无视读者的抱怨,对嘀咕“书价太贵”的读者冷嘲热讽。他既苦恼于收入微薄,又对任何可能引起普通人兴趣的书嗤之以鼻——“我厌恶电视真人秀明星请人捉刀的小说、名人的图文书、体坛人物的回忆录、搭电影顺风车的版本、新奇玩意儿以及——我想不用说——关于吸血鬼的书。”

不错,正如书中所说,在这个年代开书店的人都有几分英雄气概。而老板因车祸去世的妻子也说过“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家书店,就算不上一个地方。”然而,这位孤岛英雄却并不怎样讨人喜欢。没办法,谁让文化的风景凋零到书店已经不再有人参与竞争,以至于一个我行我素、将自己的品位强加于人的书店竟然能够存活。想象一下,如果小岛上只有这样一家面包房会怎样

如果不是玛雅出现,这家酗酒鳏夫“摇摇晃晃”经营着的书店将继续成为岛上一个无伤大雅的存在,一个文学不灭的符号,一条和大部分小岛居民毫无交集的平行线。

然而,这个被遗弃在店内的小女孩改变了老板、这家书店的命运轨迹。为了让玛雅阅读,他开始进货不喜欢的绘本;为了给玛雅更好的照顾,一向独来独往的他也开始与邻居妇女攀谈,进她们爱看的书,吸取她们养儿育女的经验;还办起各式各样的读书会。

如果说之前的岛上书店只是老板和妻子用于实现理想的个人书房,此刻,它才变成一个人与人相遇的地方。

对于一家书店来说,这真是一个梦幻般的小岛。那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把读书衬托得黯然失色——“八月人们都会感到很无聊,为了解闷干什么都行,甚至去听作家朗诵”;那里的家庭主妇不是聚在一齐嚼舌家长里短,而是读一切名字中有“妻子”的小说;那里甚至有一个“警长精选读书会”,是小岛书店举办的参与人数最多的图书聚会。

在这样一个为读书人“量身定做”的童话中,bookrulesall,书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如,在约会中,一个人的阅读品位有着“一票否决权”;追一个女人也要留意翼翼地揣摩她的阅读历史;而作家的狂热粉丝要么成为他的妻子,要么成为偷情的第三者……所有感情的起落兴灭,所有剧情的转折跌宕背后,都站着一本书。

荒岛上的家读后感篇6

这是一本20xx年出版的书,但刚看到名字时总给我一种悠远的感觉。这本书登上了很多榜单,也被许多人推荐,不过真正吸引我的,还是封面那一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吧,即使我们内心再孤独,不愿与纷繁社会有太多交际,但总有某个时刻,需要爱人的一个拥抱来接纳在世间游荡的自己。

岛上的店主实在孤傲,对待世界的温柔都用在了妻子身上。而当妻子不幸意外去世之后,他便没有了再和世界相处的耐心。他开始喜怒无常,酗酒,因为喝醉酒会和妻子再次对话。即使妻子会埋怨他“你为什么对别人发脾气?”,他也只是委屈巴巴地说:“因为我们的一个老朋友去世了,我不喜欢这样,这个世界上认识你的人又少了一个。”这是我见过的最小心翼翼的深情。

直到后来,玛雅的出现让他重新有了生活下去的意义。一个被遗弃的小姑娘就活生生出现在了书店,没有依靠,却似乎与这个书店有着莫名的缘分。收养玛雅,完全毁了他打算把自己喝死,把生意做垮的计划。这其中最令人恼火的是,一旦一个人开始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在乎一切事。他开始学着做一名父亲,给玛雅做饭、换尿片、读睡前故事,他还开始接受邻居妈妈们的帮助,让玛雅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朋友。他给了这个被遗弃的孩子一个家,也给自己重新融入这个世界找了一个理由。

后来因为书,他和出版社的推销员产生了爱情。我不够爱书,我不太能理解仅靠书就建立的深情,但既然作者写出来这样的故事,我就愿意相信存在这样的美好。即使最终书店主人因为疾病离开了,但由书编织的这个故事,还是让人羡慕。这本书里写的孤独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却都因书而得到了自我救赎,重新收获对生活的热爱。

这本书给我的最深感受是,所有人对于生命的热爱都是周而复始,高高低低。我们总会在遇到挫折和打击时忘记生命中有那么多的美好。不管是爱书、爱音乐、爱绘画,都是在给生命一个出口,在遇到生命中的阴霾时帮我们走出迷雾,重获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我总是爱看鸡汤文,因为我愿意相信作者笔下的故事和人们心中的美好。

荒岛上的家读后感篇7

一本好书首先应该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岛上书店》畅销的原因应该是它所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挚的情感,我们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会感觉世界还是温暖的。而这种情感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已经显得那么稀缺。

故事发生的场景是一座小岛。这意味着和外界的疏离与隔绝。可是,书店却是一个把人们连接在一起的地方,并且,书本的力量是巨大的。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是,书店的主人a.j.出场时却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不能让我们感到有丝毫的希望。他无法从妻子去世的伤痛中走出来,终日借酒消愁;书店里唯一的一本值钱的书也失窃了,他愈发心情糟糕。在这座与世隔绝没有什么亲人和朋友的小岛上,他似乎万念俱灰。他曾经说:“我一个人住,也没有值得维系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让人绝望的情感,它能够耗蚀人的热情,使一个人的精神濒临于崩溃而无处诉说。

这像极了现实的生活。我们很多人都仿佛生活在一座孤岛上,内心无比荒凉。

只是,他还有一点点阅读的兴趣,还有着自己对于书籍的判断力,而这正是故事的转折点所在。

可是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即使是读书,他也与别人的意见格格不入。他根本听不进去女主人公阿米莉娅的意见,尽管她也是一个对书籍有着独特眼光与判断力的人。她对自己书目上的书从来不撒谎,不爱的'书,她从来不会说爱。两个人的相识并不愉快。

转变开始于一个孩子被放到了这家小岛书店里的时刻。人们都关注这样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警长来了,一大堆的家庭主妇也觉得应该就抚养孩子给a.j.一些可行的建议。人们的心灵开始被这个可爱的生命所激活,自然,书店也得到了拯救,a.j.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走出了心灵的孤岛。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和别人,和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是爱。在这座小岛上的唯一的书店中,爱心传播开来。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家书店,就算不上个地方了。”

“没有书店的地方算不上是个地方。”

“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

a.j.收养了这个孩子,她叫玛雅,她在书店里长大,她很早学会了阅读,她在爱中成长。

警长和她的姨妈知道玛雅的身世,但他们保持了沉默。他们自己也走出了生活的泥泞。

阿米莉娅也嫁给了a.j.,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的。

时光流逝,在生活越来越好时,a.j.患上了脑瘤。他曾想过放弃治疗,因为他想把钱留给阿米莉娅及玛雅,让她们有更好的生活。这里作者描述了一个场景。

“他跑过了伊斯梅家的房子……他也跑过了丹尼尔丧命的地点……他跑过了以前的舞蹈房……他跑过了玛雅的小学,跑过了她的初中,跑过了她的高中……”

像电影镜头一样,很多年过去了,可他们心中早已不再是荒漠一片。

在母女俩的坚持下,在爱的力量的支撑下,a.j.做了手术。可是,他还是去世了。就像他曾经说起过的,“最后的最后,我们成为一部人生作品集。”

a.j.的葬礼之后,伊斯梅和丈夫接手了这个小岛书店,继续把爱传递下去。正如他们说的:“我不相信有上帝,我没有宗教信仰,但这家书店对我来说,是最接近我这辈子所知道的教堂的地方,这是个神圣的地方。”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这本书巧妙之处在于每个章节都有某一本书的描述或者语句,书籍把这本书联系了起来。有很多这样的书,《莎士比亚书店》也是如此,作者在介绍书店,作家及和他们的交往;《作家们自己的房间》,作者追随作家们在世界各地的踪迹在介绍他们的创作历程;《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把无数的读书爱好者联系在了一起。更不必说还有那么多的作家们的书评了。

书籍的力量是巨大的。

荒岛上的家读后感篇8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书上的这样一句话引出了我浓浓的好奇: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句话呢?我因为这句话,买了这本书。当拿到书后,书的腰封上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初见这句话时,这难道是本讲风雨过后会见彩虹的书吗?或者说是心灵鸡汤的人生范本?随后,我便开始了对此书的阅读。这本书的开头并没有如他封面的内容那么让我感兴趣,甚至可以说书的开头是很难懂的,无法明白他到底在讲什么,再加上书中会出现很多长长的名称使我很难对此书感兴趣。我突然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句话——外国人制造出的笑点也是我们无法产生共鸣的。

书中讲的是一位男性书店老板与一个遭遗弃的孩子,一位女性出版社推销者的故事。书中的男性书店老板名叫 a.j.费克里。这个男人不是本地人,他与出生在本地的妻子妮可相识于大学,毕业后一起回到了妮可的家乡艾丽丝岛,用她的一笔钱开了这家岛上书店。可是他的书店不景气,爱妻车祸丧命,价值不菲的古董书也被盗窃,他觉得自己跌入了人生谷底,每日都在酗酒苟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能在昏沉的酒精中麻痹自己苦难的半生,然后就此离去。你仿佛都能从书中嗅出他的酒味、感受到他的颓废,头脑中总是显现出一个穿着棕色的条绒西服、满脸胡茬的待在一个昏暗的房间的人,说不定还是个秃顶,当然这些都是我的幻想。本想书中的他会就此颓废老去。

当书读到第43页时,一切都开始变了,出现了不一样的风景。这一切变化都来源于一个遭遗弃的孩子——玛雅。他收养了这个孩子,成为了一名父亲。一旦一个人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玛雅一点点融化了a.j.费克里如荒岛般的内心,他变得温和好相处起来,不再是个堕落的鳏夫而是个绅士,是小岛中文学素养最高的人,是一位最好的爸爸。因为玛雅,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同时,玛雅也成为了连接他和小姨子伊斯梅、警长兰比亚斯、出版社业务员阿米莉娅、小镇上的居民之间的纽带,将他的.生命与许许多多其他的人串联起来。使他学会了去付出,学会了沟通。再也不是一个沉浸于自己阅读世界的书呆子,他成为一个愿意与人分享好书,分享阅读感受的小岛书店老板。本以为故事会这样开心的发展下去,所有的人会和书来个美丽的邂逅,可是现实很残酷,这位改头换面的书店老板却被诊断出患了罕见的癌症,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器官衰竭然后离世了。对这样的结局我很感伤,因为我是一个很喜欢美好结局的人,不喜欢悲伤的结局。每次看到这种让人伤感的结局时,我总是感到遗憾,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呢?这样一个改头换面的人,为什么要让他再次陷入黑暗中呢!可是,回过神来,却在想费克里的离世,或许并不仅仅只有伤感,他在离世之初,他是没有遗憾的离开的。因为在他生命结束之前,他学会了爱,他也感受了别人对他的爱。正如 a.j.费里克在本文的结尾所说的一句话:我们不是我们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读的东西,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是爱,我们所爱的事物,我们所爱的人。所有这些,我认为真的会存活下去。

a.j.费里克因为爱度过了自己最艰难的一年,人生开始变得有信仰,有追求了。他的生活中有了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他学会了与人沟通,勇敢的去面对自己的爱情。在现实中也是这样,无论是对亲人还是朋友,你只有去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如果你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才会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爱是相互,有了爱的人,才能坚持着度过自己最艰难的时光。

一本书看完。总觉得遗憾,不能在继续陪伴主角走下去,可人生就该是这样吧,看完一本又要打开新的一本,走入另一个人的人生,陪他一段路,去感受他的情感变化。有时快乐过,拥有过,珍惜过,无怨无悔就够了。

荒岛上的家读后感参考8篇相关文章:

教师在教学上的心得体会8篇

学习上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

教师节上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

教师节上的心得体会5篇

春节收心会上的讲话稿5篇

学习上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最新6篇

精神文明奖上的先进事迹6篇

酒会上的发言稿范文7篇

315读后感400字参考8篇

荒岛上的家读后感参考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