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兵马俑心得体会5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其实写心得体会是非常考验我们的文字功底的,心得体会是非常考验我们的思想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的,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游兵马俑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游兵马俑心得体会5篇

游兵马俑心得体会篇1

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法国总理希拉克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是我们来到西安旅游的第三天。虽然外面酷热无比,但我们还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兵马俑坑其实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硬件陵园,修筑时间长达38年之久。兵马俑分为三个坑,即一号坑、二号坑与三号坑。三坑呈“品”字型排列。

我来到一号坑,一号坑是最早发现的,呈长方型,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眼前的兵马俑令我震撼,我甚至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一个个真人般大小的士兵展示在我的面前。而且,只要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每个俑的神态、造型都不一样,有的好像在思索着秦朝的未来,有的好像在奋勇拼杀,露出一副万夫莫敌的架势,还有的好像在思念故乡的亲人,不知自己能否平安归乡……每个俑做工都是那么细致,就连小小的皱纹都雕刻得惟妙惟肖。不过,我发现有许多俑没有头,这是为什么呢?导游告诉我们,这种情况是因为兵马俑曾遭到过项羽的'焚烧,而许多好的俑都是出土后重新修复的。

参观完一号坑,我们就直奔二号坑。二号坑还没有出土兵马俑,这是因为原来的兵马俑是带有颜色的,但出土后不到十秒,颜色就被氧化了,为了保留色彩,只好暂时不出土,我们只能看到呈波浪型的泥土。

二号坑没什么可看的,于是,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去看三号坑。三号坑也是一个陪葬坑,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俑坑。

走出兵马俑历史博物馆,我为秦代工匠手艺的精湛而赞叹,别说是秦代,就是现在要做出这么多精致的兵马俑,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我还为秦始皇的奢侈而愤怒,这么多的陪葬品,花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啊!要知道,人们足足花了38年才做出这么多的兵马俑,这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时间。

兵马俑是当时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我为我们祖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而骄傲!

游兵马俑心得体会篇2

人曾说过:“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国。”清明时节,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古都西安,参观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的殉葬品——兵马俑。

秦兵马俑世界闻名,我内心充满了期待。刚走进景区大门,我的心就激动万分。听导游说,有兵有马为,野心勃勃的秦始皇,希望死后也拥有活着的荣华富贵,便派人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它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一张金子名片!

院内人山人海,有老有少,还有好多外国人。放眼望去,满眼翠绿。一排排松柏屹立其中,如同一个个忠诚的卫士。

我们先去了秦兵马俑的一号坑。这是最大的一个坑,一进门,就看到各式各样的兵马俑:有的半蹲着,神情严肃,好像在参见什么大将;有的昂首挺胸,信心十足,好像不把敌人看在眼里;有的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怎样打败敌人……

他们的头饰也各不相同:有的戴箸冠,有的戴云长冠,更多的则是束发挽髻,他们个个都被雕刻得栩栩如生。

接着,我们参观了二号坑。二号坑比一号坑小一点。在这里,我们看到有一个图片,提示这里有盗墓者留下的洞口。我和爸爸找了一会儿,果然找到了!这个洞参差不齐,导游说仔细看,可以看到有一个木棍支撑着洞,看来盗墓者比考察者这还早呢!这么珍贵的文化遗产却有遗失,真是可惜!

最后,我们来到了三号坑。这里的兵马俑较少,最显眼的就是那辆马车了,车有四匹马拉着,那马体肥膘健,威风凛凛,后面是一个站着的兵俑,他双手成空心拳状,紧握缰绳,眉飞色舞,神采奕奕,好像得知了什么喜讯,急着回去禀报。

看了这几个坑,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都有许多堵墙。经咨询才知道这是夯筑的承重墙,上面的凹槽是棚木的印痕,这真是处处都是知识呀!此刻我也明白了妈妈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秦兵马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泪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

它是炎黄子孙们的骄傲!这么有价值有意义的宝贵遗产,我们又怎么能让它在受破坏呢

游兵马俑心得体会篇3

秦俑,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不朽伟作。而我,作为一民中国人,更是倍感自豪!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去亲眼目睹这些伟大的艺术杰作。

经过了几小时的时间,辗转到了秦俑博物馆的收费处。没想到一个人就要收100元,这才搭上车,开始了新的旅途。

说句实在话,我以前也看过秦俑的照片,但真正参观时,才不由感慨: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阿!

秦俑坑嘛,我对其只用一个字来形容:繁!密密麻麻的秦俑一眼望不到头,远处的秦俑缩成了一枚枚灰点。

这些古代的武士,看起来似乎是有生命的——若是再有瞳孔,就和真人没有区别了。秦俑面部表情大多庄严肃穆,似乎不仅仅是个陶土人,而是敢冲、敢杀、敢于嗜血的强大军队!他们身上的尘土也为它们增添了无尽悲壮的沧桑之美。

二号坑,则让我更加感慨:灯光灰暗,沧夷满目。坑内秦俑大多残破不全,并且被覆着黑色的焚烧过的痕迹。有诗云:

生则张良锥荆轲刀,

死则黄巢掘项羽烧。

居然一怀在临潼郊,

隆然黄土浮而高。

在这个坑内,秦俑的表情在庄严肃穆中似乎更带着悲哀,残手断臂散落一地,再加上昏暗的灯光,似乎有些狰狞。

该是回程之时,我不禁低吟起一首诗: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归。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灰寒。

游兵马俑心得体会篇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特别喜欢跟着语文课本里的名山大川去旅游。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寻找一件当地有特色的物品留作纪念。色彩斑斓的蝴蝶、满面笑容的火山石爷爷……这些可爱的小纪念品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在书本中学习自然美景,在风景中体会文化精华。

新学期开学,翻开新的语文书,那篇《西安兵马俑》深深地吸引了我,课文详细地介绍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这些那些精美的图片让我对西安古城充满了向往。

国庆节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古城西安专门去参观兵马俑。进入博物馆,我站在高处鸟瞰,看到坑里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那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我被震撼着、感动着,手中的相机“咔咔”地拍个不停,用手里的相机记录着这里的一切一切……

从博物馆出来,我发现路边在卖按比例缩小的“兵马俑”模型,做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到它们我想,如果我买上一套带回去给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他们一定对这些“小号兵马俑”爱不释手。

从西安满载而归,我把拍摄的兵马俑照片仔细地整理出来,做了有关兵马俑详尽情况的幻灯片,并把一套兵马俑模型带到学校,跟语文老师建议我为大家介绍有关兵马俑的内容。在语文课上,我为同学放映幻灯片,向大家讲解:“身材魁梧,头带鹤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的是将军俑,神态自若;体格健壮,体形匀称,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的是武士俑,威武强壮;身着短甲,下穿紧口裤,左手握弓箭,右手执缰绳的是骑兵俑,紧张严肃……”同学看到一张张精彩的照片,仿佛身临其境,从不同角度欣赏到了神采奕奕的兵马俑,体会到了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同学们有的.聚精会神,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欢呼雀跃:“太棒了,真过瘾!”当我把小兵马俑模型拿出来时,同学们更是惊讶不已,他们没想到不仅能看到兵马俑的精彩照片,还可以亲手摸一摸小兵马俑。小兵马俑在同学们手中小心翼翼地传递,大家仔细地研究着这些造型各异的兵马俑发型头饰、衣着打扮。同学们感慨万千,这些兵马俑,不仅仅是一件件艺术品,更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象征着我们泱泱古国的灿烂文化。看到同学们欣喜万分的样子,我也高兴地笑了。我不仅自己大饱眼福,也让同学们分享了我的旅游快乐。课后,同学们纷纷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从不同方面了解兵马俑,学习到了许多课本外的知识。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学习不能局限在教室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方法来学习知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要学会分享,共同学习,才能更好地品味中国古老的文明。

游兵马俑心得体会篇5

20xx年7月16日,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在这七月流火的盛夏时节,我们十个南方日报世博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xxxx。经过一个下午的参观、采访,我对xxxx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对绿色低碳电能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平日里对电已经司空见惯、不以为奇,但在这次参观中却得到了真正深入而又明晰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许多电力原理和电力服务的情况。

首先,我了解了平常为我们的生活提供xx服务的xxxxx。这个成立于20xx年的大公司职工总数30万人。20xx年就跻身全球500强企业,随后排名逐年上升,20xx年已经列全球第156位。有很多顶尖的输变电技术在网内使用,世界上第一个±800千伏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单极已经顺利投产,目前xxxx是国内西电东送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发展后劲最强的电网,并为营造和平稳定、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作出了贡献。

其次,xxxx的先进技术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我为此激动不已。在参观期间,南方电网的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关于节能环保的最新技术成果,对此我有很大感触。节能环保是身处21世纪的人们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气候变暖

所带来的一系列气候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以前我以为环保就是低碳、低碳就是环保,然而通过参观南方电网我明白了环保可分为很多类型,而低碳只是其中的一种,低碳的目的是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所谓低碳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指的是各国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工作人员那里还了解到,在节能环保方面,中国做的还很不够。在中国,大部分的发电站还是通过火电的方式发电的,而火力发电大部分用的是烧煤的方式。煤是一种高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可燃性物质。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会产生

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可见煤对大气的污染是严重的。用煤来发电在我看来是下下之策,因为如果用卡车来运送发电用的原材料一辆卡车拉一年的不够一个火电发电厂一天用的,而如果是核电站,一卡车铀235吨足够一个核电站用一年的了。

我想未来的世界大部分的电能应该来自于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核能。在所有发电方式中太阳能和风能是最环保的两种,这两种发电方式对环境可以说是没有污染的。另外用氢能发电也是未来有可能使用的发电方式因为氢燃烧的产物为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未来是由我们来创造的,未来如何是由我们来决定的,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关系到未来,所以我们应该从所有事情入手来实现环保,大到发电站的发电方式小到开冰箱门的次数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我希望未来中国能真正的实现环保,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低排放,只有这样环境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我希望未来的生活全部使用电能,因为电能是利用率最高的能源之一,而电能应该全部有太阳能和风能来得到,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全部实现低排放或负排放,天是蓝蓝的水是蓝蓝的,大地是绿色的,那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未来。而要想拥有这样美好的未来,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尽力节省每一度电,尽力去研发更多更好的优质能源,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游兵马俑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岳西游心得体会参考6篇

游乌镇的心得体会7篇

游泰山的心得体会6篇

岳西游心得体会精选7篇

红色游心得体会通用8篇

农村游的心得体会7篇

泰国游的心得体会8篇

游南京的心得体会8篇

游家乡心得体会800字7篇

游鸭绿江心得体会8篇

游兵马俑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7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