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字教学教案优秀5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在撰写的时候,教师务必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教案是老师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提前完成的教学文书,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让字教学教案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让字教学教案优秀5篇

让字教学教案篇1

书法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科技进步,电脑的普及,书法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现在的学生不仅对书法陌生,就连基本的铅笔,钢笔字都写不好甚至达到了无法与人交流的地步,学生的书写水平已成为一个大家关注的话题。如何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书写能力更是每位教师面临的问题。深追原因有四:一是学生对写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会写字即可。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暇颇及“字”的质量,侧重点不同,平进放松。三是家长没有字的概念,意识,只注重分数。四是练字比较枯燥,进步较慢,学生没有兴趣。种种原因归结起来,起作用的还是内因。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学校举办一个书法兴趣小组,现就初中各年级的活动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的

本小组以激发学生练字兴趣,通过学生练习地书,为学习软笔书法做铺垫,通过软笔书法带动硬笔书法。同时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把学校的特色教学深入一步,使两者完美结合,以期达到以点带面,提高全校的书写水平的目的。

二、活动时间

开始时间:20__年3月

总结展出:20__.年12月

为其一年

初中各年级各年级各班每月一节钢笔书法课 ,教材由任课教师自己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主创编

三、活动地点

美术活动室。书法室

四、活动形式

集中统一培训。教师巡回示范 巡回辅导 ,成果展出

五、活动内容

学习楷书,本学期重点练习起笔、运笔、收笔的基本规律,楷书基本笔划(点、横、竖等)的写法,独体字的写法,合体字的基本组合规律。

六、活动步骤

1、、培训成员

初中各班全体同学

2、学习内容

第一阶段 学习软笔书法基本知识。起笔、运笔、收笔基本笔划的写法,穿插在字中练习。

第二阶段 进一步巩固基本笔划,练习独体字。

第三阶段结构练习,以独体字为主,注重笔划变化。

第四阶段 合体字组字规律,笔法的变化。

第五阶段 合体字组合规律,书写规则。

第六阶段 综合练习。

3、举办书法比赛

一是检查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比赛以正规的形式,场所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展台,以此带动全校的书写热潮。二是为“迎新年”书画展寻找一些资料,也是对全体初中学生书法成绩的展示和肯定。

让字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各数位都能被整除的)的除法。

2.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进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重点:

笔算两、三位除以一位数的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笔算两、三位除以一位数的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

出示信息窗2——领材料

真实的画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布匹、线轮、竹条。通过工人师傅的对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解决“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鹰风筝”,“72个线轮是多少盒”等一系列问题,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引导学生融入情境,看到工人师傅领的材

料能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把学习新知贯穿在帮助工人师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学生合作探索

1、探索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

“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鹰风筝?

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学生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口算或估算的方法。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以上方法加以肯定。对于用竖式计算的学生,教师要抓住机会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解决第二个红点提出的“72个线轮是多少盒?”这一问题时,可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第一次商后余下的1怎么办”等问题,教师可以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学具来理解算理,加以解决。教学第一个绿点标示的问题“86米绿布能做多少只孔雀风筝?”时,要充分的放手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然后通过汇报交流具体算法,进一步巩固笔算的方法。教学第二个绿点标示的问题“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会发现两次商后都有余数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然后独立解决。

三、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2题小船靠岸:练习时学生可以笔算,也可以估算,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第3题为学生呈现了有关大天鹅的一些真实信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巩固了除法的口算和估算,又让学生了解了大天鹅的一些常识。

让字教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并掌握出行应遵守的交通规则,懂得自觉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是安全出行的基础和保障。

2、增强安全避让行驶中的车辆的意识,逐步养成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3、初步形成对存有出行安全隐患区域的防范意识和安全自护意识,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的安全、和谐、与快乐。

4、强化法律意识,乐于做一个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的文明公民。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师生谈话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知识竞赛

1、教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揭示活动主题与活动方式。

2、结合安全出行的主题,给自己的小组起组名并展示参赛口号。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比赛,注意要让学生全员参与,竞答形式可以分“必答”“抢答”“指名答”等多种。

4、选出优胜小组和“最佳安全小博士”。

5、总结。

三、模拟演练

1、出示生活中人们步行出行的视频,问学生看后发现了什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全班集体交流(结合上节课所学,甄别视频中的人的行为是否合理、安全等)。

3、学生代表模拟生活中遇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不遵守交通规则行为的案例,师生共同分析。

4、设置某一出行情境,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出行场景模拟。比一比,看看谁是安全步行的小能手。

四、案例沙龙

1、教师讲述课文中“某某小朋友乱吃腹痛”的惨痛案例,揭示主题:我们如何才能不让悲剧再次发生呢?(不吃三无月饼,不乱吃零食等)。

2、幼儿在教师带动下交流自己所见、所闻的交通悲惨的案例,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3、请学生来做“小交警”,分析事故成因,提出预防方案。

4、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让悲剧不再发生”的倡议书。

五、小报设计

1、师生共同回顾前期活动内容,交流收获与感受,引出课文的拓展知识。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所收集到的有关交通法规知识,摘出与我们日常上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张贴在黑板上,做到资源共享。

让字教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 在指偶的帮助下,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演唱歌曲,并尝试边唱边做动作。

2. 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萌发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3. 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红、蓝颜色的小鸟指偶若干。

2.小鸟的叫声、伴奏音乐。

3.卡纸剪成的大树若干并贴在小椅背上。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树林里玩一玩吧。

(播放背景音乐,师幼愉快地走进活动室)1.声音引出两只小鸟。

师:哇,小树林里可真美呀!猜猜还有谁会来这里玩呢?我们来听一听吧!

(1)听上去像是谁来了呀?

(3)再来听一听是不是小鸟呢?

(4)真的是小鸟的声音哦,我们请他们出来好吗?(依次出示红鸟、蓝鸟)其间提问:这是只什么颜色的`小鸟?(红色),哦,又飞来一只,这只是什么颜色的呀?

2.认识两只小鸟的名字。

师:红色的小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个招呼。

师:蓝色的小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冬冬,和冬冬打个招呼。

二、幼儿欣赏理解歌曲1.今天丁丁和冬冬要到这里来玩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是什么意思?

咦,它们躲到哪里去了?来把它们喊出来吧!

2.现在我变成一棵大树,丁丁和冬冬要在树上玩游戏,看清楚它们是怎么玩的哦?

(1)教师配上动作完整朗诵歌词。

提问:看清楚他们是怎么玩的吗?先是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呀?(教师手势)它叫?它叫?谁先飞走了?然后谁飞走了?小树好孤单,它对小鸟说什么?(丁丁回来吧,冬冬回来吧,快快回来吧!)请幼儿帮助大树一起喊小鸟回来。(教师配上动作)

(2)幼儿跟着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歌词。

好玩吗?我们也来玩一玩吧,现在你们变成一棵大树。准备好,两只小鸟来了。

重点练习那句"快快回来吧!"

小结:两只小鸟回到树上了,又见面了,他们相亲相爱地在一起,真快乐。听,他们又开始玩游戏了。

3.教师随钢琴音乐慢速地演唱歌曲一遍。

4.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慢速演唱,同时用教具演示提示幼儿,鼓励幼儿用动作提醒自己记忆歌词。

2.幼儿按意愿扮演丁丁和冬冬,分别站在老师的右手和左手边。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重点是对歌词的理解记忆。

3.教师再次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重点是演唱的声音。

四、幼儿套上指偶表演歌曲

1.每位幼儿套上指偶,明确角色。(配上伴奏音乐)

2.师幼演唱歌曲一遍。

3.师幼完整连贯演唱歌曲一遍。

4.幼儿独立演唱歌曲一遍。

五、教师引导、小结。

1.你们喜欢丁丁和冬冬吗?为什么?

2.小结:丁丁和冬冬这两只小鸟真懂事,听见大树的一声呼唤,就马上飞回来了,而大树也会在下雨天为小鸟撑起一把小伞,他们会你关心我,我关心你,相亲相爱在一起,以后我们小朋友也要象两只小鸟一样相亲相爱。

现在我们飞到小树林外面去玩玩吧!

3.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动作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情景表演,让幼儿在游戏表演中学唱歌曲,学会和同伴结伴游戏。在表演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都很开心,知道要根据歌词的内容有礼貌地按要求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导地位。

教材的选择:《两只小鸟》是一个韵律比较欢快的音乐。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两个好朋友为什么会各自飞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且结合自身的动作暗示,让幼儿在第一次倾听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学说歌词。这个环节中,我发现这首歌曲的歌词对小班孩子而言是有一定的体验的,所以在学的时候,孩子很乐意去说、去唱。这次活动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也很能抓住小班孩子的兴趣。

教法的安排:在学习《两只小鸟》的时候,我巧妙地运用了示范,第一次我用两只小鸟的手偶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在观看的同时理解好朋友之间应该相互谦让,没有朋友会很孤单,同时激发幼儿学唱歌曲。这一环节中,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发展情部。最后引导幼儿自主表演,让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据歌词来做动作,让孩子更好地,更直观地感知歌词。

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过程中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最后孩子们自己带上纸偶完整演唱歌曲时,手上纸偶的角色分工不是很明确,边唱边做动作有点顾不过来,所以显得有点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经验,将教学活动组织得更好。

让字教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懂得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

2、增强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件发生。

3、懂得一些简单的溺水急救知识。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宝贝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的很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可是,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热就悄悄地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告诉你们,他们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他们好可怜,老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更伤心。

二、防溺水教育:

(一)宝贝们。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发生溺水事故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河边、池塘无盖的水井边戏水、游泳、不能结伴到池塘边玩耍。

2、教育幼儿千万不能去玩水,下河游泳。

3、我们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幼儿不慎掉进河里,不能自己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人来相助。

(二)、观看课件,师幼共同讨论:

这些小朋友哪里做错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说一说:

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不要到水池边、池塘边、井边玩耍,放假期间不要远离父母,不要独自玩耍,在幼儿园里时刻不离开老师的视线,不独自乱跑。

小结:

1、通过这节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保护自己,不能独自到河边、井边、水池边玩耍。必须要大人陪同,遇到危险的事要大声欢呼救。

让字教学教案优秀5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工作总结优秀5篇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8篇

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优秀5篇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下学期优秀5篇

春天的雨教案优秀5篇

幼儿园优秀教案优秀7篇

幼儿游戏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冷与热教案优秀6篇

美术鹿的教案优秀6篇

小班宽和窄的教案优秀8篇

让字教学教案优秀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8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