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字教学教案5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是老师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提前起草的文字报告,只有将教案写得更加生动,才能引发同学们对于课堂的兴趣,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让字教学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让字教学教案5篇

让字教学教案篇1

一、背景概述

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要求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现代幼儿艺术教育则强调精神创造的意义;强调艺术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我选择了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美丽的色彩,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宽松的环境,尊重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考虑。通过手掌拓印、蜡笔涂画等多种美术活动形式,让幼儿去体验、感受色彩的美丽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感。

二、汇报过程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印画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学习用多种手法进行印画,感知色彩、图案的美。

(二)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四种调好的水粉色。

2、白纸、玩具印章、瓶盖各若干。

3、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感知色彩,巩固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准备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你们认识吗?有了这些漂亮的颜色,你想干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师:小朋友,你们的午睡室每人都有一条漂亮的花被子,可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却只有白被子,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把它们的白被子变成花被子,你们愿意吗?

(1)师示范讲解

用印章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分散拍印在纸上,用完的材料要放入原来颜色的盆中,手脏了在抹布上擦干净。

让字教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火警电话119,报警电话110,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2、懂得自我保护。

3、巩固认识0-9数字。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自我保护》视频。

2、电话号码字卡(能认识119、110和一些相关标识的衣服以及警车、消防车)

活动过程:

一、拿出10个数字字卡,让小朋友们拼出火警电话和报警电话。

二、请小朋友们指出消防车和警车。

三、请小朋友们拼出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四、选择性观看视频

a、(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一:在外面走丢了怎么办;(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走丢了应该怎么办?

b、(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二:陌生人敲门怎么办;(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陌生人敲门应该怎么回答?

c、(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三:我要保护自己的身体;(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别人要触摸自己的身体你该怎么回答?

d、(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四:不要随便跟别人走;(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别人叫跟他走要去吗?应该怎么回答?

e、(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五:学会大声求救;

(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求救的时候是喊什么?

让字教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2、引导幼儿了解如何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照相机拍摄的一些幼儿溺水的图片或视频。

2、周围环境中一些不安全的场所图片。

活动过程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很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可是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热就悄悄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告诉你们,以前有好几个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他们好可怜,老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很伤心。

2、防溺水教育小朋友们,我们怎样使自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幼儿在节假日千万不能去玩水,下河游泳。

(3)我们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幼儿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我们不能自己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4)老师谈谈事例,幼儿讨论几名幼儿到讲河边钓鱼玩,有两名幼儿掉到河里溺水死亡。这些小朋友哪里做错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5)说一说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3、小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保护自己。不能独自到河边、海边、井边去玩,必须要大人陪同。遇到危险的事,要大声呼救!

教学反思:

活动前,我准备了相关图片,以直观图片让幼儿了解在水边玩很危险以及如何避免溺水。导入活动时,我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谁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才不会发生溺水事件;然后通过出示不同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的溺水危险,逐图出示,让孩子先讨论后回答,问孩子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应该注意什么,该怎么做。简易的图画,简易的语言可以让幼儿更加方便理解,加深印象。

让字教学教案篇4

一 课堂导入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这句话我们都非常熟悉,说的是经典的艺术形象在被人接受的过程中具有多义性,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塑造。我们今天,就要学习莎士比亚笔下经典戏剧《哈姆莱特》的选段。通过学习感悟,来看看哈姆莱特在大家眼中会是怎样的形象。

我们在学习文学作品时,经常会说到“知人论世”,就是说我们想理解一部文学作品,要先了解它的作者,对于外国戏剧也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先了解一下莎士比亚。

二 作者简介和戏剧介绍

1 莎士比亚,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创作了诸多经典的戏剧,我们比较熟悉他的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除此之外,他笔下的四大悲剧分别是《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和《哈姆莱特》,四大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终成眷属》,还有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本·琼生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唤起了人的觉醒,人们重视个性与思想解放,同时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私欲膨胀社会混乱的情况出现。莎士比亚对人生和时代作出深入思考后,着力塑造了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莱特》正代表了莎士比亚对这种理想与进步背后隐患和人性弱点的反思。

2简单介绍课文选段之前的情节。

丹麦王驾崩,守夜卫兵看见老王幽魂出现,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叔父克劳狄斯服丧未满,即娶其兄嫂继承王位。哈姆莱特与幽魂对话,获知叔父谋害父王之真相,哈姆莱特装疯卖傻为证实真相,导演一出老王被毒杀短剧,请新王与新后观赏,叔父当场色变,母后以为哈姆莱特疯了。哈姆莱特在质问母亲的时候误杀了大臣,也是自己恋人的父亲波洛涅斯。奥菲莉亚遭情人失踪及丧父之痛失足落水而死。新王克劳狄斯送哈姆莱特去英国,哈姆莱特半路回来。课文情节在此展开。

三 自读课文,熟悉内容,

1 校正字音

枭(xiaō)首 棕榈(lǘ)树 戕(qiāng)害 蟊(máo)贼 篡(cuàn)夺

玉玺(x?) 繁文缛(r?)节 嗜(shì) 杀 战栗(lì) 吮(sh?n)吸 万恶不赦(shè)

2 注意生词

孟浪:①鲁莽;轻率 戕害:伤害;残害

3 理清人物关系。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它主要通过剧中人物台词来体现和推动情节发展,而情节又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由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而产生的人物的行动和事件。借助于台词来把握戏剧情节是我们学习戏剧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人物对话多,有时读完后情节不能清晰地呈现在读者脑中,而分析人物间关系可帮助我们熟悉剧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走向。

哈姆莱特:丹麦王子,人文主义者。 老国王:哈姆莱特之父,被弟弟克劳狄斯杀死。

王后:哈姆莱特之母,在老国王死后不久,嫁给老国王弟弟克劳狄斯。

克劳狄斯:哈姆莱特之叔,谋害自己的哥哥,并要置哈姆莱特于死地。

霍拉旭:哈姆莱特好友 波洛涅斯:保守的大臣

雷欧提斯:波洛涅斯之子,原为哈姆莱特友。 奥菲利亚:波洛涅斯之女,哈姆莱特情人。

四 通过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戏剧情节梗概

1 让学生复述课文主要情节。

明确:哈姆莱特回国后,向好友霍拉旭讲述叔父阴谋害自己及自己脱险经过。新王利用奥菲利亚兄长雷奥提斯丧父失妹之痛,与之共谋比剑时涂剧毒于剑锋,酒内下毒,加害哈姆莱特,不料被皇后误饮,雷奥提斯自己亦为毒剑所伤,临死告知哈姆莱特真相,最终哈姆莱特与仇人同归于尽。

2 学生划分戏剧情节的层次,指出划分依据。

板书 :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老国王 王后 新王克劳狄斯 大臣波洛涅斯

哈姆莱特 阴 谋 雷欧提斯 奥菲利亚

比剑

悲 剧

同归于尽

第二课时

一导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这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台词,是由哈姆莱特发出的感叹,它引发着一代代人的思考,我们知道这句话背后有怎样的意义吗?哈姆莱特他究竟在思考什么?这节我们就来探讨台词的隐含意义。具体来讲,戏剧台词体现人物的思想和个性,并且具有动作性,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我们重温课文的重头戏——比剑部分,看看台词之后隐藏着什么。

二 重读课文重点部分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节比剑部分。

三 分析讨论

1 通过问学生小问题探讨情节发展。

(1)国王是真心想要使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和解吗?他是真心希望哈姆莱特胜利吗?

明确:不是。他只是做好表面文章,为达到其借刀杀人目的而隐藏起险恶用心。

(2)哈姆莱特为什么爽快答应和雷欧提斯比剑?他在比剑之前对雷欧提斯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

让字教学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终于爬上了天都峰。在学习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本课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课文条理,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解决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爬上天都峰的过程。

3、培养学生汲取他人长处和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三、教学重点。

理解天都峰高、陡的特点及“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的艰难。

四、教学资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激趣。

上课时我们学习了第3课的生字新词,知道了天都峰的高和险,那么文中的“我们”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1、(师故意将课题误写成“登天都峰”)让学生指正题目中的错误。

2、释疑:课题中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

3、老师搜集了些有关天都峰的图片,下面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

(多媒体播放天都峰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天都峰有什么特点?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来描写天都峰的呢?

(通过辨析“爬天都峰”与“登天都峰”的优劣,引出天都峰“高与陡”的特点;再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对天都峰的险峻峭拔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2自然段。

(1)看屏幕上的图和文字,指名读,读出“又高又陡,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

(2)说说课文是怎样把天都峰的“高”与“陡”写具体的?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a、高:“抬头望”、“这么高”、“云彩上”

“我爬得上去吗?”――――(犹豫、怀疑)有什么好处?

b、陡:“笔陡”、“天上挂下来”、“发颤”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情。

(4)小结。

写天都峰的高与陡,正说明爬上天都峰非常不容易,那是需要勇气、力量和决心的。

(对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也是中低段学生学写句子的有效途径。)

2、学习3—5自然段。

那么,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想要爬上峰顶的除了我和爸爸,还有谁?那是一位怎样的老爷爷?你怎么知道他也是来爬天都峰的?

(1)课件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2)思考: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言下之意就是“和我一样”。)

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小结:

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陡,我年纪这么小,老爷爷年纪那么大,却都来爬。我们是互相惊叹,互相钦佩。表现了这一老一少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朗读。

读出两个人之间互相羡慕、佩服的语气。

(一个“也”字,在文中并不显眼,但通过点拔,进行挖掘,使学生感觉到这个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3、学习第6—7自然段。

受老爷爷的影响,我开始爬天都峰。那么,我是怎样爬的?

(1)课件出示句子,填空。

我()向峰顶爬去。

a、“奋力”是什么意思?

b、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我“奋力”爬山的?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手脚并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爬?

(2)我们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奋力向上爬,结果怎样?

a、“终于”是什么意思?

b、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怎样的心情?

c、谁能再用“终于”造个句子?

(3)拓展,启发想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假设你是文中的“我”或老爷爷,在爬山途中,你会怎样去鼓励对方?

爬上峰顶,“我”和老爷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又会有哪些感觉?

4、学习8—10自然段。

(1)出示“我”和“老爷爷”的对话。

a.分角色读。

b.讨论:“我”谢“老爷爷”什么?“老爷爷”又谢“我”什么?

c.“居然”一词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d.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懂得了什么?

(2)出示“爸爸”的话,说说其中的含义。

(三)、课堂小结,领悟道理。

1、谈谈你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2、师总结:战胜困难,要有勇气和信心;与人相处,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3、爬天都峰

(四)板书设计

让字教学教案5篇相关文章:

鱼社会教案精选5篇

小班小猫鱼教案5篇

小班社会我上小班了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918教案精选5篇

哭和笑小班音乐教案优秀5篇

小学植树节活动教案5篇

体育生教案模板优质5篇

安全用电大班教案5篇

中班语言《秋》教案参考5篇

大班数学6与7的分与合教案精选5篇

让字教学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8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