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6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教案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上,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质的教案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写,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乘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乘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6篇

乘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价值,能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本课件、练习题卡。

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准备题,诱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迁移、类推,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融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解决新课。教学中,突出“五让”的特色: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与。以上的“五让”,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大约10分钟)

1、谈话引入。

2、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明确题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20元买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解题的思路。

3、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文具的单价不仅仅是整数,还有很多小数的情况。 小明今天运气就非常的好,赶上了文具店庆周年降价促销的活动,价格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大约16分钟)

1、自主探索,尝试练习

使学生明白:虽然,文具的单价发生了变化,但是解题思路没有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如果用分步计算的要鼓励学生根据解题思路再列出它的综合算式。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题思路的一致性,括号在综合算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一次性用综合算式解答的同学要加以及时的表扬。

2、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四个算式,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设计意图: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解决整数作条件的问题,再解决小数作条件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所列出的整数算式和小数算式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大约10分钟)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我设计了四道闯关练习题。

第一关、我会算。

368+32×5-88 15×(107-35+18)

30× [480÷(24-8)] 530+12×25 ÷60

通过练习,巩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第二关、我会解决。

让学生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大约4分钟)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乘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实际情景,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具准备课件: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特色设计

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一、导入

笔算下面各题。

24÷4+16×5-3746+50×[(900-90)÷9]

小红用8米长的彩带做一些花,如果每朵花用2/3米彩带,小红能做多少朵花?

二、教学实施

(一)出示例3。

1、老师整理情境中的信息。

2、学生明确题意。

3、学生分析题目并解答

4、提问:可以列综合算式吗?小组讨论并汇报,如何列综合算式。

板书综合算式。

5、分析运算顺序。

请同学们观察,这道题目中有哪几种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学生试算,两人板演。

7、全班交流订正。

8、思考:在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提问:6楼到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层楼的高度?(多找几个学生来说自己心里的想法,寻找出最好的解题策略后再让学生进行计算)

2、教材第35页第9,10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有什么想要告诉老师和同学的吗?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乘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例4

教学要求: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地运用定律进行简算,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运算技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125?0.8=0.1

75.8?0.758=100

7.49+12.51=20

100?0.01=10000

248.54?48=.54

7.24?2.4=4.82

0.25?18?4=18

0.46?52+0.46?48=46

2、简便计算下列各题。

5.25?12+4.75?12

0.25?8?0.125?0.4

12?0.25

1.25?1.46?0.46?1.25

问:你是根据哪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二、新授。

1、揭示课题:在四则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2、出示例题:1.8?2.58+1.8?1.42+0.5

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学生尝试计算)

1.8?2.58+1.8?1.42+0.5

=1.8?(2.58+1.42)+0.5问:你根据什么定律得到这一步的?

=1.8?4+0.5

=7.2+0.5

=7.7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可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可使计算正确、迅速、合理、灵活。

3、基本练习。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4、补充例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技巧训练。

学生试算:3.72?5.92?0+40?0.25

=0+10=10

(1?0.39)?(4.82?0.82)3.92?0.3+1.44?1.2

=0.61?4=1.176+1.2

=2.44=2.376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在计算过程中可根据题目及“0”或“1”数字的特点,使计算既合理又正确、灵活。

三、巩固练习。

1、改错:

2.4+7.6?(8+1.4)4.76?(1.8?0.8?4)?0.5

=10?9.4=4.76?(1?4)?0.5

=94=4.75?0.25?0.5

=4.75?0.125

=4.625

2、课堂练习。

练习十第5题

课后

乘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运算,并能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运算顺序,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引新

二、教学新课

三、

四、作业

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8÷2+9÷318÷(12-3)

2、引入新课

1、教学例1

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上下练习。

引导观察计算过程,说明递等式书写的规范过程,并说明理由。

2、组织练习。

练一练1

说顺序后练习。

3、例2

说运算顺序,这里除法的两步按照计算法则要怎样算?

观察转化成乘法后的算式,想一想,是不是可以简便运算?

上下用简便算法。

问: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练习;

练一练2

这里除一个数要怎样算?

用简便算法。

说说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是怎样算的?

说说运算顺序,要注意什么?

练习111~3、4、5

课后感受

混合运算学生做起来很简单,只是在简便运算上还要注意灵活运用。

乘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篇5

一、知识回顾

(1)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

(2)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同号、异号、相反数)

二、新课导入

计算:-5-(+3)+(-7)-(—15)

解:原式=(-5)+(-3)+(-7)+(+15)=0

另解:原式=-5-3-7+15=0

强调:①省略“+”②省略“()”③更简化

读法:①读代数和;②直接读+、-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三、例题讲解

例计算下列各式略

小结: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⑴写成代数和;

⑵观察有无相反数;

⑶运用交换、结合律达到同号相加或同分母运算或凑整

⑷写出结果

四、学生练习

可以在黑板的下方进行。

讲解评析、纠错订正。

数学思考:

计算:1-2+3-4+5-6+7-8+…+99-100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a、b、c分层次布置。

乘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篇6

教学内容:

简便计算第39页例4练习十第5-10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有中、小括号的运算,在混合式题运算中能自觉地使用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

教学重点:

混合运算式题中怎样使用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具准备:

小黑板,卡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如果有中、小括号的,要先算(),再算();遇到除法的商除不尽时,一般()。

2、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座练)

7.4×1.3-4.68÷0.9

[10-(0.2+16.7×0.7)]×0.01

教师针对性评讲,着重让学生说说脱式时哪一步用约等号,哪一步用等号,为什么?

3、口算:说出下列算式根据什么定律,性质进行简算。

7.5-0.26-1.74+2.50.25×13×4

18-2.7-9.332×0.125

3.5×3+3.5×74.5×20-3.5×20

二、新授

1、谈话引入。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课题)

2、教学例4。

看一看,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试一试,让学生自己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教师指出;这道题虽然不能把整个题简便计算,但是式子里有两步可以简便,能简便计算的要尽量使用简便方法。

看课本第39页的例4,提问:虚线框框里的算式表示什么?

3、做一做第39页

指名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评讲。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应该随时注意,能简算的自觉简算。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第5题

先独立练习,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有没有简便算法。

2、练习十第7题

这三道题,主要训练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和使用括号。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再集体订正。

3、练习十第8、9、10题

指名分析题目,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四、课堂(略)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第6题

板书设计: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乘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6篇相关文章:

双减政策研修总结8篇

幼儿数字教案中班教案6篇

幼儿数字6教案6篇

小班宽和窄的教案6篇

雨和雪教案通用6篇

大班《路》教案参考6篇

青团手工大班教案模板6篇

美术鹿的教案6篇

大班《路》教案推荐6篇

雨和雪教案推荐6篇

乘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8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