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计,以满足他们的学习目标,教案可以是临时制定的,以应对特定的教学情境,也可以是长期规划的一部分,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杯识字教案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杯识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打开书60页。
二、看图学词学识字。
师:看看图上画有哪些东西?
生:图上画有一个桃子。一个桃。
生:图上画有一篮梨子。一篮梨。
生:图上还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一只猫。
生:还有一只凶猛有大老虎。一只虎。
2、多种方式认读这几个词语。
生领读,自由读,分组读。
一、读韵文,继续学词识字。
1、自由朗读韵文,自己想办法读通韵文。
2、交流在朗读中遇到的困难和自学识字,记字方法。
生:“人”字上面加一横成了大。
“人”字下面加一竖成了个字。
生“口”字下面加一撇一点成了只字。
“小”字去掉下面的小钩钩,再加一撇成了“少”。
“分”字上面加个“人”字,下面是个小刀的“刀”。
3、认读生字“猫、桃、边、多、和”并口头组词。
4、再次自由朗读韵文。
杯识字教案篇2
1开火车
教师带好头饰扮火车头,边做火车轮转动的动作边说儿歌:"我的火车马上就要开."幼儿问:"谁上车?教师:"请带X字宝宝的小朋友快上车."拿相应字卡的幼儿跟在教师后面,一起做动作,说儿歌,请其他幼儿上车
2谁来跑
全体幼儿手拉手站一圈,一边按顺时针方向走一边说儿歌:"幼儿园里真热闹,小朋友们来赛跑,X老师当裁判,点到谁,谁就跑."说完儿歌,教师举两张姓名卡,大家认读,两名幼儿顺圈跑,看谁先跑到自己的位置,游戏可反复进行
3切西瓜
幼儿挂好字卡,围一圈手拉手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在圈里,边说儿歌"切.切.切西瓜,切完西瓜分大家,一切切到你们俩."边用手挨个切幼儿的手.儿歌说完,被切到的`两个幼儿快速说出自己的字卡是什么字,谁先说出谁就当切西瓜的人,游戏重新开始
4照相机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套小字卡,大家面向教师坐好,集体说儿歌:"我有一架照相机,照出照片真像你.我来给你拍个照,马上把照片送给你.教师出示一张大字卡.幼儿用双手做拍照状,嘴里说:咔嚓!然后在自己的小字卡中找出相应字卡举起来.
5小孩小孩真爱玩
把字宝宝贴在黑板上,幼儿集体说儿歌:"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教师指定一位小朋友:"摸摸XX字宝宝跑回来."
杯识字教案篇3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出示挂图(本来吴老师自己制作了课件,由于电源不稳定不能用)
问:看到这张图,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过年
图上都有些什么?
周蕾:包饺子、蒸馒头
虞灿:吃糖
引导学生看图
2、回忆自己过年时的高兴的事情
胡振宇:玩花炮
谢天赐:甩花炮
罗非凡:堆雪人
李昊:打雪仗
师:总而言之,过年是非常的高兴。今天我们学习识字四,课题是什么?
学生:忙年(师板书)
三、朗读课文
1、人们是怎样忙年的?自己把课文读2遍。
2、指名朗读,回忆以前提出的要求:声音响亮、把字读准。
刘晋朗读,学生评价
3、再自由读课文
指名读(吴泽盛)
齐读
老师读(读完后学生鼓掌了)
齐读(比较好)
师:表扬大家
四、认读生字
师:看一看,课文中有几个生字?会认字有几个?
老师将生字卡贴在黑板上,“我贴一个,大家读一个”
(第一排)馒、糖、酒、粥、腐
(第二排)初、扭
(第三排)宿
全体认读
问: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排?
唐琳雅:可能是……
唐鹏:第一排都是吃的,第二排与吃无关
万鹏:第一排都是吃的,第二排与身体有关(师:“扭”表示身体的'动作,“初”与身体无关)
师:哪个字是你最熟悉的,说说看?
学生:米+唐=糖
理解“糖瓜粘”
谢天赐:糖里面有瓜的味道
万鹏:有糖,还有瓜
周蕾:有糖、有瓜子
老师解释,讲《祭祀灶王》的故事
问:还有哪个字你最熟悉?
柳烨:扭,提手旁加上一个“丑”字
师:“丑”的反义词是什么?
学生:美
取下会认字,认读
师:生字宝宝都到课文里去了,再读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配上动作读课文
指名读(胡振宇)
学生读课文,万鹏上台做动作
学生起立,齐读课文,要求配上动作
学习会写字
出示卡片、认读、组词(郑琬茹、彭方武、付升)
课后记:
因为是识字课,所以把教学主要定位在识字和写字上,读课文只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通,以读文来帮助识字。对课文的内容也就没有深入地去考虑。
一上完课,靓靓就特意找到我,跟我谈课。她提了两点建议:一是老师可以谈谈自己原来过年的感受,现在的学生对过年没有太多欣喜感觉,老师的体验可以接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二是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过年玩乐的时候,父母们是怎样忙碌的,帮助学生体会“忙年”中的“忙”。
说得真好啊!特别特别感谢靓靓!
杯识字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通过识字游戏,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汉字知识的愿望,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 锻炼幼儿积极思索,大胆发言,勇于在人前表现自我的能力。
3、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准备:
1、“小泡泡找妈妈”游戏教育一套。
2、英语磁带一盘、呼啦圈四个。
教学过程:
(一) 识字游戏:《小泡泡找妈妈》;
1、 教师出示“迷宫图”,讲游戏情景:“小泡泡找不到妈妈了,他很着急,小朋友你们能帮帮他吗?”
2、 教师讲解玩法:支色子,挑战回答问题。答对了,小泡泡就往前走色子上显示的步数。
3、 带领幼儿做游戏。
(二) 识字游戏:《识字律动》;
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老师放音乐,小朋友在呼啦圈周围跑,音乐一停,就走进附近的圈中,老师说圈前的字卡内容,这个圈内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中。
2、 带领幼儿做游戏。
(三) 活动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游戏的幼儿,鼓励全班小朋友向他们学习,布置课下作业。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低幼喜欢做游戏,教师适时地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会将原本枯燥的识字变为幼儿乐学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全身地投入,真正让幼儿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了识字教学的目。
杯识字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收录了五条关于团结协作的谚语。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并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学习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
三、设计思路:
1.创设教学情景,进入谚语王国,认识谚语朋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视识字方式的多样和识字形式的趣味性。
3.架设生活与文本的桥梁,结合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4.多种形式的朗读,发展语言,还学生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经历感知、思考、置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
四、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认识“移、柴”等十个字,会认会写“挑、折”等八个字,其中“容、易”比较典型,需要重要强调。
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发现识字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谚语有一定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五、学习重点分析:识字和写字
六、学习难点分析:识字和写字指导
七、课前准备:1.课件
2.苹果字卡:“搓、绳、斤”
3.筷子一把
4.写字卡“容易”
八、学习过程:
课前交流:我说三句话,如果你同意就鼓掌,如果不同意就摇头好吗?1.我是你们的朋友.2.你们是我的朋友.3.咱们班的小朋友爱思考,爱发言,非常能干.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创设进入谚语王国的情境,通过进入“天气谚语城”,复习学过的三句天气谚语。
2.激趣导入:第二座城堡里有五位谚语朋友,可是这座城堡没有名字,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能给它起个名字的。
(通过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并设下“起名字”的悬念,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识字五》。)
二、初读谚语,趣味识字:
1.同学提出要求:请你给大家提提读书的要求吧!
老师给同学提要求:自由朗读,认为读好了就坐好。
2.学生自由读。
3.同位之间读谚语,认生字,互相交流识字好办法。
4.趣味识字:
a.生字朋友排好队来迎接我们了,来我们来叫叫它们的名字。(指名读,齐读这些加拼音的字。)
b.出示“搓绳”,做动作来理解。
c.出示“斤、近”,说说你的发现。
d.玩“快乐列车”的游戏:(读不加拼音的字)
生字宝宝坐上了“快乐列车”,和我们一同开往“谚语城”了,大家高兴吗?
(通过富有童趣的识字游戏,在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下,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积极性,他们通过自主识字,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识字水平进一步提高,时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三、读中感悟,巩固识字
1.看,我们来到了谚语朋友的家了。(课件出示这五则谚语)你会读吗?(出示我会读的图标。)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集体正音。
4.你喜欢那一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学习这五则谚语)
a.人心齐,泰山移。
1.指名读。2.出示“移”通过做动作来理解:大家移一移你的小板凳,很容易吧!如果是一块大石头,你能很轻松地移一移吗?如果是一座大山呢?凭借你自己的力量,你能很轻松地移一移吗?3.放《愚公移山》的故事,说说你有什么感受?4。再读第一句。
b.“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1.指名读,分排读,齐读。
2.出示“谋、柴、焰”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交流后打个手势告诉老师。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然后总结: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识字好办法。如果把这些办法都总结出来,那么,我们的识字办法真是又多又好啊!
4.再读谚语。
c.“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1.做实验来理解:一女生来折一根筷子,一大力士来折一把筷子,看看结果。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3.引申词语,进行积累: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
4.男生女生合作读,齐读。
5.巩固识字:“容易”的反义词是什么?“折”为什么是提手旁?
d.“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1.自由读,指名读。
2.猜字游戏:“搓、绳、斤”,巩固生字。
e.“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1.指名读,你喜欢哪个词?
2.当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春天来临,迎春花开了,还有哪些花开了?当看到满园春色时,你的心情怎样?那么,就读出你的高兴吧!
3.“一字开花”游戏:
师:“独”字有这么多的朋友和它在一起,它就不再孤独了。它会感到很快乐!
四、整体感知,加强理解
1.出示五则谚语,问,你想怎么读这五则谚语呢?
(鼓励学生拍手读,男女合作读,小组展示读,齐读等方式。)
2.鼓励学生给城堡起名字。教师随即用电脑打出。
五、游戏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蚂蚁运食忙:一群勤劳的小蚂蚁正忙着运食物,来储存过冬的粮食。它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终于储存了许多粮食。这回还带来了许多生字朋友,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2.观察“容易”在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并进行自我评价。
六、课外延伸:
大家去搜集更多的谚语朋友,然后把他们送到“天气谚语城”“农业谚语城”“团结协作城”中去。
(开放型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形成搜集资料和积累的好习惯。)
杯识字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字意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7,主要是看图学习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二、看图识字
1、出示第一幅图
(1)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亭“字,这个字谁会读?指导读准后鼻音。这个字像什么?
(3)这个字你能记住吗?用什么方法呢?
2、出示”鸟“字和鸟图
(1)“鸟”字的样子像求像图上的小鸟?写“鸟”字时要注意什么?
(2)小结:”亭“就像亭子,”鸟“就像小鸟,我们把这种根据图形的样子造出的字叫做象形字。你们还知道什么象形字吗?
3、出示第三幅图
(1)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停“字,”停”是由”人“和”亭”组成的,表示人到亭子里休息。“停”这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一个人到亭子边)
4、出示第四幅图
(1)图上这个人在干什么?
(2)出示生字“闻“,指名读。
(3)是什么意思?
(4)如何记住这个字呢?
5、出示第五幅图
(1)这只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鸣“,这是什么意思?
(3)小结:“鸣“这个字是把“口”和“鸟”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我们把这些字叫做会意字。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看清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描红。
杯识字教案篇7
教材解析
本课共由12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组成,这些词语描绘了秋色美丽和丰收景象。词语分三组,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地朗读词语。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媒体使用课件课时安排1/2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秋天吧!
2、演示:播放课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呈现三组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谈感受。
二、对话平台
自读。
1、凭借插图和拼音引导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找学习伙伴互助读词语,互相正音。
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自主认读。
指读
1、教师范读。边演示课件边范读,学生边听边欣赏。
2、分组练读,引导学生正确读词。(让学生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3、多种形式汇报读。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忆生字的。
朗读。
1、学生自由练读。要读得正确、读出美感。
2、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配上《秋日的私语》的钢琴曲,引导学生体会意境,谈感受。
3、小组练读,点评。
5、汇报读。看谁读得最美、最有感情。评为“金色童音奖”。
教师富有感情地渲染,将学生带入美妙的秋天世界,激发学生了解秋天的热情,乐于参与。
凭借辅助手段,营造轻松氛围,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识字热情,突出主体作用。
教师范读让学生学会欣赏。多形式的练读,在复现过程中加深记忆。识字方法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互助识字,加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
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有助于加深理解,形成个性化的感悟,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
杯识字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