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它们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审查,教案需要包括充分的时间管理,以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进行,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鸟和猫绕口令语言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鸟和猫绕口令语言教案篇1
活动教学目标:
1、能在图片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读绕口令。
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顾、布、醋。
3、喜欢说绕口令,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5、乐意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鹰、兔、爷爷的头饰;有关图片、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课题:
“小朋友知道什么叫绕口令吗?”
教师小结:绕口令就是由很多发音相近的字来组成,然后用很快的速度把它念出来像儿歌一样朗朗上口的小诗歌就叫绕口令。
二、观看情景表演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观看一段表演,看完后告诉老师讲了些什么事情?”
老师和小朋友回忆一下在表演中看到了什么:
1、一位爷爷他姓顾(请个别幼儿说一遍,全体再说一遍)
2、他上街打醋又买布(强调为什么叫打醋,买布来做什么?)
三、教师完整地朗读绕口令,幼儿欣赏一遍
1、请幼儿逐句将图片放在相应的句子格上。
2、图片摆好后,幼儿结合图片朗读绕口令两遍,第二遍时老师打节拍伴奏朗读。
3、幼儿再完整地欣赏录音一遍
提问:儿歌的名称是什么?《打醋买布》
四、游戏
1、老师用卡纸将部分图片遮住,看幼儿能否读出来,在逐句遮挡更多,幼儿再试着朗读。
2、幼儿集体再朗读一遍,同时教师将遮挡的卡纸去掉。
五、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接龙游戏比赛,幼儿听清节奏后进行接龙比赛,看那一组读的全对。
六、纠正幼儿常读错的句子。结束
鸟和猫绕口令语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发准字音狗(gǒu)和猴(hóu),能口齿清楚准确流畅地朗诵绕口令。
2、了解绕口令的句式特点,感知绕口令的韵律和节奏。
3、感知绕口令内容的趣味性,体验同伴合作朗诵绕口令的有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朗读绕口令,音调准确,语言流畅。
难点:能快速朗读绕口令,字词发音准确。
配套课件:大班语言绕口令课件《狗和猴》
活动准备:
狗、猴头饰。
活动过程:
二、理解绕口令,梳理句子
1、师:我们刚才听到的这首儿歌叫做绕口令,让我们再仔细的听一次,狗和猴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再次朗诵。(慢速)问:你听到了什么?追问,能用儿歌中的话来说吗?(幼儿回答,老师借用图谱理解绕口令内容)
3、师朗诵。完整呈现图谱。
三、尝试朗诵绕口令
1、看图谱,朗诵绕口令(师大声)
师:我们看着图谱把绕口令念一念。
2、对字音进行引导,再次朗读。(师小声)
师:刚才孩子们都能完整的朗诵出来,真棒。请看这一句……一定要念准了,我小声你们大声。再念一次
3、(解决刚才遇到了困难)拍手慢速朗读一次
师:请小朋友们小手拿出来,边拍手边念绕口令。1234准备开始(老师起节奏)……
4、拍手快速朗读一次(没发准的字音可再次纠正)
师:表现不错。如果再快一点你们行吗,我们来挑战一下。小手,1234准备开始……
5、再次快速拍手朗诵
师:我们可以再快一点吗?1234准备开始……
四、手指游戏师:我们把它改成手指游戏,一起来动一动我们的手指。先看我做。
五、接龙游戏
1、请你们和我一起接龙游戏游戏:我念前半句“桥东走来”你们念后半句“一只狗”。我们来试一次,准备开始。
2、加大难度:我念一句:桥东走来一只狗;你们念一句:桥西走来一只猴。小手,准备开始。
五、表演
1、合作练习
师:请两个小朋友一起做手指游戏练习儿歌。练习的时候可以玩手指游戏和接龙游戏。
2、分组表演
师:请你们表演,其它几组认真听,他们念得怎么样?
3、评价
师:(选个别幼儿)说一说,他们朗读得怎么样?(一组比一组要求可以更高)
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回家后把这首绕口令朗诵给自己的家长欣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5篇《瓜儿大绕口令大班语言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秘最开心的事情。
鸟和猫绕口令语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绕口令儿歌《傻子和狮子》。
2、感受作品中诙谐有趣的意境。
3、让孩子能区分翘舌音和相似音。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儿歌《傻子和狮子》。
2、儿歌中出现的狮子、虱子、傻子、石子、柿子、梳子的制作道具。
活动分析: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词语,请孩子们认识并读清不同的发音。请孩子们按给出的几个词语造句,自己编制出一个故事情景。
老师将孩子们编制的2个故事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孩子们找出故事的结果,教会孩子们完整的绕口令《傻子和狮子》。
一个傻子拿着扇子踢着石子啃着柿子遇到狮子拿着梳子一把抓出十只虱子虱子傻子石子柿子通通进了狮子肚子
游戏活动:
活动1过程:
请两个孩子上台扮演傻子和狮子,配合不同的道具,把故事情节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孩子们看着表演,念出儿歌。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游戏,都乐意充当“傻子”和“狮子”。
活动2过程:
老师请5个孩子上台,给孩子们一个主题,让他们一个接一个的用肢体语言表演儿歌中的角色,请最后一个孩子和在座的其他孩子猜猜所表演的是哪个角色。从而巩固孩子们对这首儿歌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回家将这个儿歌教给爸爸妈妈,请孩子们和他们比赛谁能将这首绕口令儿歌用最快最准的语速发音读出来。
幼儿百科:狮子(学名:pantheraleo;英文名:lion):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鸟和猫绕口令语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的活动中理解绕口令所表述的内容,能初步学念绕口令“狗和猴”,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2、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
活动准备:
课件制作、手指偶(狗和猴)、圆舞板等。
重点难点:
初步学念绕口令,分清字音“狗”“猴”“头”。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理解内容
1、引发话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小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播放课件,幼儿观看、想象
3、幼儿交流:
(1)故事里有谁?
(2)狗和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4、小结:原来狗和猴都想让对方先过桥,他们互相谦让,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二、感知体验
1、欣赏绕口令
(1)说绕口令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2)老师说绕口令
(3)你听到了什么?
2、老师戴上指偶,再次绕口令
2、在纸偶的提示下幼儿学念,帮助幼儿纠正字音
3、幼儿戴上纸偶练习绕口令
三、演演练练,快乐体验
1、幼儿表演(自主选择纸偶表演或圆舞板)
借助于圆舞板打出节奏,引导幼儿逐步加快速度。
2、结伴练习
鸟和猫绕口令语言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学说绕口令,能正确发出绕口令中得每个字的读音。
2、能用打击乐器简单地配到绕口令中,激发孩子对用节奏伴奏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图片、打击乐、课件三、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好!(老师好!)
2、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它生活在哪里?
(小朋友自由地说一说)(恩,你说得真完整!)(谁他!)
3、今天有几只小动物也来到了我们小(1)班,大家欢迎!一一看第一个来到我们班的小动物是谁?(老虎!)
4、老虎生活在哪里啊?(小朋友通过观察图片说出老虎生活在山上)
5、一边说一边出示图片,那我们用一句好听的话说一说:山上一只虎
6、第二个小动物让孩子猜个谜语,如果你们猜出来,它就会和我们小朋友见面啦!听好了谜语:长耳朵,短尾巴,只吃萝卜和青菜。
7、小朋友们真聪明,兔子来了,大家一起和它问个好!兔子在哪里玩啊?出示图片。
8、谁也会用一句老师刚才那样的话来说一说兔子!
9、小朋友真能干,再说一次。
10,、“吱吱吱,吱吱吱”又是谁来了呢?
11、我们一看小老鼠生活在什么地方?出示图片谁会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12、小朋友看,谁来了啊?小鱼生活在哪里啊/13、出示图标;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水里一条鱼。
14、你们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你就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15、小朋友说得真不错,表扬表扬自己。
16、小朋友听最后一句是怎么念的:出示图片,虎、兔、鼠、鱼,大家别说错。现在我把黑板上的图片连起来说一说,你们想听吗?
17、教师念绕口令,小朋友也来看着图片试一试念一遍,好吗?
18、小朋友念得真棒,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来念一念,老师问一句,小朋友答一句,好吗?听好,山上几只虎?山上一只虎。草里几只兔?洞里几只鼠?洞里一只鼠。水里几条鱼?水里一条鱼。最后我们一起念,虎、兔、鼠、鱼,大家别说错。
19、小朋友刚才你们表现很不错!现在又要用另一种方式来说了,我念到虎这个字时,会用一个动作来表示老虎,你们知道了吗?试一试吧,山上一只虎(小朋友做老虎的动作)
20、看到你们做动作,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做呢,开始吧。
21、刚才我们念的儿歌好听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绕口令,数数歌,小朋友一起来说一说!
22、绕口令还能加上拍手的动作来念一念呢,听,教师示范用拍手的节奏加到绕口令中去。
23、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啊!
24、刚才小朋友表现得真不错,把小乐器都引来了,看,是谁啊?(圆舞板)圆舞板说,我也要加到绕口令中去说一说,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2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6、谁来说一说把圆舞板加在每一句话的哪里呢?(小朋友说,教师加图片!)
27、我们来加进去试一试!
28、谁还有加得不同的吗?(小朋友说一说!)
29、刚才小朋友加得都不错,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试一试,想想还能不能加出更好听的!
鸟和猫绕口令语言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在看看、讲讲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尝试讲述绕口令,学习发清读音相近而且易混淆的音:虎、鹿、猪、兔、鼠。
2、初步掌握绕口令的讲述方法,激发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具:背景图与插入角色(虎、鹿、猪、兔、鼠);相声演员表演绕口令的视频。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指偶(带有方位图的手套和带有刺毛皮的动物指偶)
教学过程
(一)、看看、找找、说说
1.在这片美丽的地方你们看到了什么?(搞清方位)
2.这里躲着一些小动物,在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等我数到三,再把眼睛睁开(幼儿闭眼的同时,教师抽露动物的头部)。
3.“一、二、三!”找一找,在什么地方躲着谁?(以幼儿的话自己说,教师用儿歌词句小结。)
4.大家数一数,有几只动物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5.我会用一个字来说这些动物的名称(示范:老虎,我会用一个字说"虎")。谁的本领大,也会用一个字来说?(集体练习相似音)
(二)、听听、念念老师把动物和我们捉迷藏的事编成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动物歌》。
1.教师示范朗诵。(平常速度)
2.幼儿练习。
(1)看谁本领大,会看着图片,自己读这首儿歌。(教师按照顺序点图,帮助幼儿自己练习儿歌)
(2)重点练习五个动物名称的发音。
(三)、知道绕口令的特点
1.现在老师来念《动物歌》。这回请你们仔细听,老师念的时候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快速示范,让幼儿在感受的基础上念得更快)
2.你们会像老师一样念得又快又对吗?(请个别幼儿表演)小结:原来儿歌里有些字的发音很像,很难读,念这些字时,舌头动来动去很拗口,念得快容易出错,这种儿歌,我们叫它绕口令,绕口令虽然难念,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学,经常练,舌头就会变得很灵活,就会练得又快又对。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声演员他们的表演。
3.播放相声演员表演绕口令的视频。(让幼儿从规范的表演中得出绕口令的特点)他们表演得好吗?好在哪里?(又快又对)他们也是慢慢练才会越说越棒的。
4.引导幼儿又快又对地念绕口令。(用拍手的节奏)
(四)、示范仿编过渡语:小动物说小朋友的本领真大,会把捉迷藏的事念成绕口令。这次小动物要重新换个地方躲起来,看谁本领大,能找出来,还能用绕口令的句子进行回答。
教师更换动物躲藏的位置。(虎鹿对换,鼠兔对换,猪不变)
1.一、二、三,眼睛睁开来,找一找,在什么地方躲着谁?
2.老师把小动物捉迷藏的事,重新编成了一首新的绕口令。(示范编的同时,暗示幼儿按方位学习仿编)
(五)、在动手操作中学习仿编,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的本领真大,学会了自己编儿歌,老师很高兴,现在奖励你们每人一套指偶,请你们自己和小动物玩捉迷藏的游戏,一边玩,一边编一编。
2.幼儿人手一套学具,自由摆放动物,自己用儿歌的语句进行表达。
3.请两名幼儿(与教师排序不一致的)表演自己编讲的绕口令。
还有好多小朋友想玩一玩,念一念,我们把它们带到区角里去玩吧!
附:绕口令《动物歌》
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草里一只兔,洞里一只鼠,屋里一只猪,大家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虎鹿兔鼠猪。
鸟和猫绕口令语言教案篇7
活动目标:
初步学会绕口令,努力发准"涛、跳"等音。
活动准备:
相应图片
活动过程:
1、玩游戏。
a请你跟我说,我就跟你说。
(老师怎样做,孩子就怎样做;老师怎样说,孩子就怎样说)
b教师请个别幼儿学说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四十四块石头","四十四头狮子","四十四只柿子"
2、出示图片,引出绕口令《毛毛和涛涛》。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念一遍《毛毛和涛涛》,请幼儿说说刚才老师念的儿歌与平时念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3、介绍绕口令的特点:绕口令其实也是儿歌,只不过有的字发音很像,很容易读错,是用来帮助小朋友练习发音的。(学习词语:绕口令)
4、用稍慢的速度念一遍,让幼儿了解内容。
5、利用教具让幼儿重点练习容易混肴的音。
6、分别拿掉跳高和赛跑的图片,让幼儿有节奏的说一说。
7、请幼儿用家乡话说一说,和家人一起说一说。
鸟和猫绕口令语言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