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时间,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教育目标、学生背景和资源可用性,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下册美术船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美术船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课以《五彩的烟花》为题,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灿烂辉煌的瞬间。教材选择以油画棒或蜡笔(这两种作画工具学生可自由选择,以下为了叙述的方便只写油画棒这种作画工具)和水彩涂色相结合为主的作画方法,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的作画能力,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能力和良好习惯。教材中提供了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作画步骤,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基本技巧;提供了张凭《忽报人间曾伏虎》的国画作品,让学生领略画家对烟花的感受;四幅烟花照片和两幅学生作品都表现得色彩夺目和富有情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感性知识,为他们的创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 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激趣。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五彩的烟花》。
2、欣赏。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
3、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
4、创作。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5、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
6、拓展。
(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
一年级下册美术船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能把手的外形描下来并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爱上美术。
教学重点:
通过手形的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
教学难点:
能激发创造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
教学程序: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手拍拍》,认识“小小手”。
提问:我们能用小手做一些什么事情?
2.小结:手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生活、劳动、学习都离不开它。
二、指导学生通过游戏、尝试、体验,形成感知。
1、师生互动,进行一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带领学生变换出各种有趣手形。
游戏规则:教师或一个学生各种有趣手形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其余学生跟着做出同样的手形并说“我就跟你这样做”。比一比谁变的花样多,反映快。
2、指导学生学习描画手形的方法。
(1)提问:你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将刚才做的有趣的手形描画下来吗?
(2)一两名学生上台尝试。
(3)教师点评比、修改、示范。
3、引导学生观察所描画的手形,大胆联想。
(1)提问:这些手形,象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物象。
(3)转动所描画的手形,让学生说说又联想到了什么?
4、请几名学生上台尝试将所描画的手形“变一变”
教师点评,修改、示范。
小结: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小小手,想象画成好朋友。
三、指导学生欣赏范画,学习方法。
1、通过课件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画。学生说说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摆手形——描画手形——想象——添画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1、说明作业要求:动一动手,把手的外形描下来,添画成有趣的图形。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学生作业。
1、将学生作业,集中展示在黑板上。
2、学生介绍自己所“变成的好朋友”
3、指导学生从“想象是否有趣”“添画是否生动”两个角度说说你满意的作业。
4、给你同学的作业,提提小建议。
5、教师点评比作业,总结:我们可以用小小手打扮世界,小小手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一年级下册美术船教案篇3
课题:分蛋糕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的题目是“分蛋糕”但实际是圆形的分割、重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在重组画面时要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蛋糕的范图、各种颜色的纸、多媒体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和吃过的蛋糕的种类。
活动二:
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的范画。请学生先讨论再说一说,还可以设计出什么样的蛋糕,蛋糕上还可以画什么?
教使用多媒体演示几种描绘蛋糕的方法,并说明绘画要求。
活动三:
各组将教师发的范画按本组的人数做随意形状的切分,要每人分到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看哪一组分的巧妙。
利用多媒体来表演“切蛋糕”及切开后蛋糕重新排列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活动四:
分组做画蛋糕、切蛋糕、重组蛋糕的游戏。
做得快的小组还可以做分西瓜、分菠萝等切分圆形物体的游戏。
活动五: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纸盒制作立体的蛋糕。
教学评价:
1、是否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在重组蛋糕时能否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3、能否在课堂上和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具有合作精神。
札记:
一年级的学生好像对于蛋糕味道的记忆更深刻,对外形的记忆还比较清晰,但具体的花纹就不太清楚了。所幸我找到了几幅好利来蛋糕的宣传图片,上面有各种各样的蛋糕的大照片,甚至有六层的结婚蛋糕。这些图片给了学生很大的创作启示,而且在演示怎样“分”、再组画面时就用这上面的图片来示范,学生感觉就像在分真的蛋糕一样,心情很激动。在创作时也能够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新课程、新教材要求教师多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欣赏作品,这些欣赏作品从哪里来,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实际上生活中许多的画报、宣传图片甚至是报纸、杂志上的彩色大幅广告都是我们用来欣赏的好资料,只要教师肯做有心人,善于发现、搜集,就不愁找不到足够多、足够好的欣赏资料了。
一年级下册美术船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习春雨不同的画法。
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
3、了解简单的自然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样子。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线画出春雨的感觉。教学程序:
一、播放下雨的视频
1、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小雨沙沙。
2、沙沙沙,沙沙沙,小雨落在田野里,花儿开,草儿长,沉睡的大地醒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雨的温柔与可爱吧。板书课题:小雨沙沙
二、学习用点和线画雨
1、欣赏雨的图片
雨是什么样子的?回忆一下,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小雨,有什么感受?你对小雨的印象是怎样的?
2、画雨
请3个小朋友来画一画毛毛雨、小雨和小雨点。
师点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画的毛毛雨是什么样子?
小结:雨有不同的形态,用点和线能画出雨不同的样子。
三、欣赏雨中植物的图片
1、春雨落在田野里,神奇的事情发生啦!
生:小竹笋冒出了可爱的小脑袋。
师:小雨给了它什么呀?小结:生命雨露
2、如果你是一朵花儿,能表演一下喝雨水的动作吗?
教师从头、手、身体和面部动作进行引导。
四、画一画花儿喝的动态
1、出示教材步骤图1
添画面部表情,花的身体和手。
2、比较学生的练习作业
添画面部表情时,你们发现了几种画法?你认为哪一幅表现出了喝水的动态?
五、展开联想师:小动物、小植物们可聪明啦,你们知道它们还用什么方法来吮吸雨露呢?
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业。
2、作业点评,互评。
总结:春风细雨温暖了大地,滋润了万物。我们要更亲近自然,保护大自然。
一年级下册美术船教案篇5
教材分析
?阿姨叔叔真忙》本课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自己生活的周围辛苦工作的劳动者,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苦与乐;基于此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真真切切感受到劳动者的辛劳与奉献精神,以绘画表现形式记录人物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对辛勤的劳动者产生感激之情,懂得敬重他们,学会并内化形成尊重他人的道德品性,实现美术教学对生活回归的终极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叔叔阿姨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
教学难点:
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开画纸、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多种美术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
教学过程
1、交流作业,出示课题,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范作和课题《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讲叔叔阿姨的故事。
(3)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
2、表演体验,感受观察。
(1)教师表演一些忙碌样子的动作,请学生猜一猜。
(2)学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感受观察并说说忙碌的动作特征。
(3)教师演示用线条快速记录人物动态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画一画动态线。
3、小组讨论,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1)出示课题:《叔叔阿姨真忙》。
(2)探究怎样表现主题:4人小组讨论,说说探讨表现主题的方法。
(3)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教师小结:可重点抓住叔叔阿姨的动作、外形(尤其是服饰特征)、工作或生活场景特征,表现出叔叔阿姨从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
(4)欣赏学生、画家的作品,着重感受动态线,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表现“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题。
(5)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
4、自由创作。
(1)趣味创作,以添画练习或用拼接纸画画的方法描绘叔叔阿姨真忙的动态。
(2)根据人物动态画好外形,尤其是服饰,再添画环境特征进行直接创作。
(3)学生创作绘画时,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5、作品展示,交流拓展。
可自评、互评,将作业带回家赠送给叔叔或阿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一年级下册美术课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一年级下册美术船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各种形态的线条,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手法来自于生活,艺术中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认识不同形态的线条会产生多种感觉,提高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3.学习用线条的不同形态表现思想情感,探索艺术的共性。
二、教学重点:
认识线条的不同形态
三、教学难点:
了解线条表现出的'情感,学会用线条的不同形态表达思想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每一位同学小时候大概都玩过这种游戏,它可以是一个人单独操作,也可以是两三个人共同操作。让学生利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毛线,自由选择游戏方式。在翻线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线条变化的不同形式。
2.欣赏幻灯片
幻灯片的内容涉及到建筑、服装、雕塑、动物等。
天安门城楼:红柱子——竖线
民族舞蹈动作——波浪线
老虎虎皮——虎皮纹线
教师边带学生欣赏边让学生回答,这些线条的特点是什么,不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3.让学生观察思考,在你的身边,在大自然中,哪些方面存在着线条表现出的美。(可以将这些线条的存在形式进行分类)
例如,斑马身上存在着线条的表现形式,(动物)
竹林中也有线条的存在,(植物)
还有北大桥、烈士塔等等(建筑物)
教师总结:
a.线条无处不在b.它可以分为视觉的和听觉的线
指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视觉的线
4.学生思考,课本上《红色娘子军》和《飞天》都是舞蹈图片,但它们给人的感觉确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去认识用不同形态的线条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5.阅读,阅读课本30~35页的图片,欣赏图片中指示的线条,并谈一谈自己的感觉。
6.听文章画线,要求学生用笔在纸上画出如下意境:
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风;
调皮的小鸟,投进了一粒小石子,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狂风掀起了一层巨浪。
7.作品展示,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8.课堂作业。
可出示两种作业形式,供学生进行选择,
作业①
用线条作画:我的生活(或情绪)。规则:老师请出一位同学,然后请他的好朋友用线条描绘出这位同学的心情。
作业②
用线条画出我的爸爸或妈妈。课后把自己画得画带给爸爸妈妈欣赏,并将他们的评语收进艺术档案夹。
札记:示范时,我画了一幅《我在草地上看书》,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情绪。通过师生共同作画,学生初步理解了如何利用线条来表现画面,独立作画时也就轻松多了。
一年级下册美术船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起来的时候,透过泡泡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并通过讨论相互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引导学生试着用各种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及泡泡与人、建筑、动物等各种物体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是否能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
2、是否能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是否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新颖的特征。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每人带一只可以吹泡泡的物品,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塑料袋。
2、老师准备色彩纸,图钉、气球等。
教时数 :
1教时
授课人: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组织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观察泡泡飞动的情景。边玩吹泡泡游戏边观察:你在飞起的泡泡中看到了什么?
三、新授
风儿把泡泡抱在了怀里,泡泡把我们抱在了怀里。有的小朋友觉得泡泡是五颜六色的,泡泡是透明的,泡泡飞到哪里,就会有景色在泡泡里,就像凸透镜一样。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泡泡被风吹起来了,它吹到了哪里,你希望它里面有什么景色呢?
假如泡泡飞到了我们常州,你最希望里面是什么景色?
我最希望里面有我们常州美丽的景色,恐龙园,红梅公园,文化宫广场……
这些美丽的景色我们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欣赏书中图例1、2、3除了用绘画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呢?可以用气球、塑料袋、图钉等材料来表现泡泡的特征,还可以在这些物体上装饰、美化,表现泡泡新颖有趣的特点。欣赏图例4、5、6
四、布置作业
先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泡泡的特征。
注意点:表现出泡泡里面的景色。颜色要丰富。构图要饱满。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六、讲评
七、小结
教后小结
一年级下册美术船教案篇8
一、课前准备教学
1、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
2、请学生每日观察并记下种子的成长记录。(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学生种种子,每日做记录。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汇报自己两周来观察记录下的种子的生长情况。
2、教师播放影片课件:总结、观察、欣赏种子成长的过程。
(种子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一个生长时期色彩、形状都会有所不同。)
学生回忆汇报
学生观看。
三、讲授新课(观察与想象)
1、教师出示一粒种子:
你们认识这是什么种子吗?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种子。如果老师现在将它种在土里,几秒钟后它有什么反映吗?
我们看,“绿拇指”也在此刻种下了一粒种子,顷刻间会怎样呢?(多么神奇呀!这粒种子顷刻间生根发芽、越长越高,冲破了城堡的窗户,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2、观察想象:
面对着我们眼前这一棵棵刚刚发芽、长叶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么地方?(出示课题)长呀长,它将长成什么样子?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你将会做些什么?它在成长中会碰到谁?它会开花吗?会开什么样子的花?会结果吗?会结什么样的果?(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想象。)
3、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指名个别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给其他学生以启示。)
4、动画欣赏再次启迪学生的想象。
让我们来看看“绿拇指”种下的这种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吧?
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呢?
5、请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在指名将自己的想象讲给同学们听。-学生回答:这么短的时间,种子不会有什么反映。
学生看动画片。
学生独自想象思考。
学生边汇报边用肢体语言形容。
学生欣赏动画片,再次进行联想。
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汇报自己的想法。
四、作业要求:
1、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画一幅植物生长的画。
2、展示范画(水彩笔画的、油画棒画的、二者相结合的。)给学生以绘画的启迪。
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绘画,解决学生绘画中的问题。学生绘画
六、小结评价:
1、学生介绍自己的画面。
2、颁发“勤劳种植”奖。
3、颁发“种植创意”奖。学生介绍自己画面和互相评价。
一年级下册美术船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