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用心,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教案中要包含适当的练习和评估方式,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曲老师教案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曲老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所有教师的节日。
2、在活动中感受老师对幼儿的爱,幼儿对老师的爱,并能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对老师的爱。
活动准备:日历、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通过谈话了解教师节是哪一天
边谈话边小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是所有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大学老师共同的个节日。
提问:为什么要创设教师节呢?
二、感受老师的爱
1、播放课件(如老师教小朋友上课,给小朋友分饭,和小朋友做游戏等,使幼儿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
2、提问:老师都帮助小朋友做过哪些事情?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教师适时帮助幼儿组织语言。
3、师:你喜欢老师吗?为什么?
因为幼儿以分组的方式充分交流,表达对老师的爱,教师巡回指导,丰富幼儿谈话内容。
3、师:你应该怎么样爱老师?关心老师?
三、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对老师表达热爱之情
1、鼓励幼儿对老师说一句悄悄话,特别是胆小的幼儿,抱抱他,亲亲他,帮助他勇敢表达。
2、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用演唱、表演节目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
3、教师肯定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并且表达对每名幼儿的爱
曲老师教案篇2
学习目标
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身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热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身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曲老师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明确自己想要描写的是哪一位老师,了解这位老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2、挑选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
3、学会通过细节凸显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挑选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
2、学会通过细节凸显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几张人物漫画;班上几位老师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人物漫画)同学们都看过人物漫画吧?(看过)
里面的人物形象有趣吗?(有趣)
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没错,漫画里的人,特点非常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让人觉得可爱又有趣。
2、如果要给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出示班上几位老师的图片)(学生自由发言)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把我们可爱的老师“画”出来吧!(板书:“漫画”老师)
二、启发思路
1、各位小画家们,请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位老师为他“作画”呢?(学生自由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①引导学生先说出要描写哪一位老师;
②这位老师有什么突出特点,比如:外貌、衣着、性格、喜好(此处可作细节描写);
③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学生回忆,有没有什么典型事例可以体现该老师的这些特点,有的话,选择一两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写下来。(注意:事件必须要能够突出人物的特点)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位老师,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板书:xx老师突出特点:……)学生先把思路整理出来;
(1)以语文老师自身为例,给学生讲解如何刻画形象:(学生归纳)特点:
①外貌:清秀的脸大大的眼睛戴着眼镜高高的鼻子
②②性格:很温柔,有时候也很严厉,但同学们都很听她的话
③喜好:爱说笑,上课很有趣喜欢穿淡雅颜色的衣服
(2)(学生回忆)事例:
表现性格的.典型事例: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学在别人的课本上乱涂乱画,导致那位同学的笔记都看不清了,老师十分生气并严厉批评了这位同学,这位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帮别人补好了笔记,从此以后也学会了爱惜别人的东西。
表现喜好的典型事例:老师上课很有趣,因为她很喜欢跟我们开玩笑,我们的课堂既精彩又活跃。比如有一次一位学生在上课时喷花露水,搞得整个教室都是奇怪的味道,老师说了一句歇后语:你这是在公共厕所里跳高——引起公愤(粪)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细节刻画:语言幽默)
2、结构安排:选出两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必须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两个事例刚好安排一个详写,一个略写。
3、学生自由习作,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找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重点在是否讲清楚所写的是哪位老师,事例是否能体现人物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恰当等。
五、小结
学生通过选择自己熟悉的老师,运用典型的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和特点,掌握刻画人物的技巧。
六、延伸
将你的作文与你的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画出对方作文中所刻画的老师形象,看看你用文字“画”出来的老师,能不能真的画出来。(看出是否刻画到位)
板书设计外貌
细节描写穿??
性格形象突出
“漫画”老师喜好一目了然
典型事例凸显人物形象
教学反思
1、学生在写作文之前,必须对想写的老师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篇习作要求学生第一步必须先留心观察所选对象,找出最突出的特点;
2、学生在选择事例时,必须注意,事例要典型,要能凸显人物的形象特点,让人一眼便能看出所写的对象是谁。
曲老师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大胆尝试用动作表演歌曲。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发声练习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播放器、大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发声游戏引入。
引导语: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我们来玩问候游戏。
二、熟悉歌曲,理解内容。
1.引导幼儿谈论教师的工作:教师每天都做了些什么?怎样关心小朋友?你们觉得老师像家里的谁?你们爱老师吗?
2.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请幼儿欣赏。
提问:听了歌曲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歌曲里说了些什么?
教师小结,帮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再次播放歌曲,让幼儿欣赏,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三、跟唱歌曲。
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跟唱。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可以用那些动作来表演歌曲呢?
3.教师筛选幼儿的动作,用简笔画记录在大纸上,制作成舞蹈动作图谱。
4.引导幼儿学习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5.引导幼儿集体表演歌曲。
曲老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三八”节是妇女节,是妈妈、老师等所有女人的节日,体会她们的辛苦,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
2、使幼儿了解教师对小朋友的爱,培养幼儿爱老师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观察过老师的工作。
2、学会唱歌曲《我为老师唱支歌》。
3、物品:自制小礼物,材料,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预备活动
1、手指游戏
2、出示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自制小礼物。
二、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请幼儿猜一猜:老师准备的小礼物是要送给谁的?
2、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要送老师礼物呢?
3、 “三八妇女节”是谁的节日呢?
4、教师小结:三八妇女节是18岁以上的所有成年女性的节日。是妈妈、老师等所有女人的节日。
三、引导幼儿围绕节日话题说一说
1、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讲解妇女节的来历,让幼儿简单知道,从前人们看不起妇女,即使她们参加劳动、干了很多活,也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她们觉得很不公平,于是妇女们联合起来,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游行,最终争取到了公平。为了纪念这次有意义的活动,就把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劳动节。
2、引导幼儿体会老师的工作: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是谁照顾你的,教你们学知识的?老师是怎样照顾你们的?教你们学了哪些本领?
3、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吗?
4、小朋友在妇女节这一天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
5、教师小结:引导幼儿体会老师对小朋友的爱,教育幼儿要听老师的话,要尊敬老师,爱老师。
四、为老师唱首歌
幼儿爱老师,为老师唱首歌,教师弹唱,请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美工区:制作节日小礼物送给老师。
曲老师教案篇6
活动背景:
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了三年,这三年中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将要离开幼儿园之际,不能忘记亲爱的老师,是老师辛勤的培养,孩子们才健康、活泼地成长。
活动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发对幼儿园生活地依恋,对老师的敬爱。
2、唱出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唱准附点音符。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回忆,讨论幼儿园生活。
2、练习诗歌:《毕业献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歌兴趣。
二、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有感情地范唱,幼儿初步感受旋律。
2、复听,幼儿拍手表现旋律,突出三拍子强弱弱的特点。
3、再听范唱,理解内容。
4、分句教学歌曲2—3遍。
三、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完整演唱歌曲,随歌曲旋律拍节拍。
2、启发有感情地演唱。
四、幼儿自由结伴,随歌曲旋律边唱边用优美的动作表现。
活动反思:
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激发了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流露出了对老师的敬爱、依恋之情,个个表达要做一名遵章守纪的小学生。幼儿初步掌握了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曲老师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