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需要紧密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案中要融入社会实践的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美工坊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工坊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雪花的颜色和形状。
2、能用手指蘸上白颜料,点画小雪花。
3、体验点画小雪花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美术》每人一本,白色颜料六盘,冬天背景图两张
活动过程:
一、观察背景图
1、(出示背景图)这是什么季节?(冬天)
2、你从画里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下雪了)
3、小雪花是什么颜色的?小雪花像什么?(白色)
4、冬天天气非常寒冷,很多地方都下雪了,雪白雪白的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可好看了。你们想不想把小雪花留下来啊?老师这有个魔法,可以把小雪花留下来哦。
二、魔法下雪
1、施魔法的时候需要这几样东西的帮忙哦(出示白色颜料、手指)
2、施魔法时需要把我们的袖子撸起来,这样我们的魔法才能够完成哦。画雪花时先用手指从盘子里蘸上白色颜料,在盘子边上点一下,然后点画在画册上,这样飘落的小雪花就画出来了。(师边说边示范)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多画一些雪花。
2、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美工坊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每年的10月31日是外国的万圣节,这是国外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也是充满神秘的节日,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感受这一独特的节日气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除了让孩子感受以外,我还和孩子一起讨论有争议的“鬼”这个话题,让孩子正视它,培养孩子的胆量和分辨能力。
活动目标
1、 通过扮演,进一步感受万圣节的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
2、 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 创设一个“鬼屋”
2、 幼儿打扮成各自想象的“鬼”
3、 水粉颜料、毛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进入“鬼屋”,和客人们玩“猜糖果”的游戏
二、互相介绍万圣节,玩万圣节的游戏
1、 教师: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2、 教师:万圣节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请个别幼儿来讲述)
3、 教师小结:万圣节是外国的一个庆祝秋天丰收的节日,传说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死神会把鬼召集来吓唬人,胆小的人会非常害怕,而胆大的人就会扮演鬼,讲鬼故事,点上南瓜灯来做游戏,玩的可开心了。
4、 教师:真的有鬼吗?
(幼儿讨论)
5、 游戏:魔鬼、魔鬼在哪里?
三、制作万圣节面具
1、 教师:你想象中的鬼会是什么样的?
2、 万圣节里人们都来画鬼脸驱邪,今天我们都给自己话了个鬼脸,我知道大家都很能干,那么帮客人们也画个鬼脸,好吗?
3、 幼儿操作画鬼脸。
四、游戏:勇敢者的游戏。
附:万圣节的来历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叫“鬼节”,又称万圣节。
如今万圣节的意义逐渐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氛围成了主流,西方人喜欢以古灵精怪的造型组织狂欢,而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被描绘成可爱和滑稽的面具。大班的孩子们和老师就开展了这次万圣节活动,很多戴着面具的幼儿正在玩乐,传统意义上的万圣节,孩子们要去人家的家门口按门铃,然后问大人要糖,装在自己的口袋满载而归。但我们今天的活动中,让孩子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把自己讨来的糖果去分给弟弟妹妹们,和他们一起过节。这些孩子大都打扮成各种各样的造型,一个男孩穿着黑色的长袍,顶着尖尖的高帽子,面部被一个黑色的面具覆盖,正随着音乐起劲地蹦跳着。一旁的小女孩则一身白纱,脸上戴着一个蝴蝶形状的面具,手里拿着一把纸糊的扫把,还有打扮成花仙子、奥特曼、小公主等等造型,都是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准备的。
美工坊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认识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
2、能积极的参于到活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并能有礼貌的交往。
3、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预防疾病。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二、教学准备
1、准备好类似医院的场地。
2、为幼儿普及医院以及医生的知识经验。
3、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医院标志,白大褂。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对医院的兴趣,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1)人生病了怎么办?到哪儿去看病治病?
(2)谁看病?谁护理病人?
(3)认识医院标志,认清大夫听诊器、体温表,并看清使用方法。
2、请3~5名幼儿游戏,按自己的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医生、护士、病人)。
3、医生、护士戴上帽子,等待病人进来,请几名幼儿去看病,鼓励小朋友勇敢地与医生密切配合。
4、游戏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医生按一定的程序给病人"看病"。
(1)先给病人挂号、排队。
(2)医生热情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仔细地用听诊器等为病人诊治。
(3)护士护理病人,教育幼儿不把打针看成可怕的事,了解护士的辛苦。
5、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其他幼儿进行观摩,并轮流进医院游戏。
6、游戏结束时,教师对服务好的医生、护士给予表扬。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情况,认识了一些医疗器械,个别小朋友对医院的恐惧感逐渐消除。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会一直忘记自己手中的仪器是干什么的,教师适当的给予提醒。还有部分幼儿说到打针就怕即使是假的,通过这次活动,部分幼儿觉得打针也不是很恐怖。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也加深了预防疾病的意识。
小百科:医院一词是来自于拉丁文原意为“客人”,因为一开始设立时,是供人避难,还备有休息间,使来者舒适,有招待意图。后来,才逐渐成为满足人类医疗需求,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收容和治疗病人的服务场所。
美工坊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冬天下雪,体验玩雪的乐趣。
2、学习撕纸粘贴,掌握简单的粘贴方法。
活动准备:图画纸大小各一原形纸三角形纸水彩笔胶水
活动过程:
当我们进行到第二个子主题“雪”的时候,碰巧下了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那天,我们提前让孩子们带了好多玩雪的工具象小铲子、小桶、小推车等。孩子们都很兴奋,拿起那些小工具开始行动起来。有堆雪人的、有拿小桶扣雪馒头的,当然更多孩子喜欢铲雪,准备铲出一条路来让大家通行。
在我们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始一起堆大雪人。身子堆好了,雪人的`头遇到了困难,王千惠堆了好几次头还是没法固定。“老师,我不会了!”“那咱们想个办法吧!”有的孩子用手攥了个雪球放在上面“太小了”,后来,我们用小桶扣了个雪馒头,放在了上面。雪人的鼻子是用小叉子做的。雪人堆好了,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
活动反思:幼儿高兴之余,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延伸活动就是粘贴小雪人,为了让幼儿更深的记住雪人的样子和玩雪的乐趣。
美工坊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趣味性,愿意按故事情节发展进行创作。
2.尝试用纸棒旋转的方式画圆,学习用相连的、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形来表现小鸡的造型。
3.体验画面翻转出现小鸡形象时的惊喜,并能对画面内容进行简单装饰。
活动重点:
用大小不同、相连的两个圆表现小鸡的身体和脑袋。
活动难点:
添画适当比例的小鸡脚和嘴巴。
活动准备:
纸棒、纸杯、塑料托盘及一次性托盘、中性笔、淡蓝色纸、
黄色颜料、胶棒、小花、小草及太阳卡片、桌布、抹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活动:师生问好;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圆园一家亲》,小朋友们可要仔细听好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边讲故事边作画。
师:小圆妈妈转呀转呀来到了草地上,小圆爸爸也转呀转呀转呀地来到了草地上,小圆妈妈和小圆爸爸相亲相爱,他们俩紧紧地挨在一起。小圆宝宝也来到了妈妈的.怀抱里。
提问:刚才你们听到了故事里都有谁?谁先来到了草地上,根据幼儿回答内容,教师作画(两园的位置和上次不同)。
2.请一位小朋友把故事内容在复述一遍,教师根据内容作画。(两园的位置和上两次不同)。
3.创设情境:播放背景音乐刮大风,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师:突然刮起一阵大风,他们翻了个跟头。请幼儿观看画面内容,你看到了什么?
提问:小鸡在哪里?我们在装饰一些小草,小花,小虫子等。画面会显得更漂亮。
4.回顾故事内容,。按故事情节出示图片
教师边引导幼儿复述故事边出示相应的图片。(共六副图片)。
5.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幼儿作画。
(1)小朋友们也想画吗?我们来看看都需哪些操作材料,教师逐一介绍材料,重点介绍纸棒,握笔及用凸的一头容易画好,握笔时尽量握在下方,要轻轻蘸一下颜料,画完一个圆在轻轻蘸一下再画下一个圆。
(2)分组操作,交待规则及要求
幼儿分成两组,站到桌子跟前,再次熟悉材料。把袖子撸起来,尽量不要把颜料弄到手上及衣服上。幼儿作画。教师再次复述故事,并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幼儿画完后教师接着讲故事,突然,刮起一阵大风,他们打了一个滚,简单装饰画面。(颜料及棉棒中性笔撤离)需小班组的老师帮助。
6.展示幼儿作品
(1)幼儿装饰完毕回到座位上,需小班组老师配合,将作品粘贴到卡纸上。
(2)分享幼儿作品,并做相应动作。
延伸活动:鸡妈妈和鸡宝宝到外面捉虫子。
美工坊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