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企业渡过危机,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当包括信息通报和媒体应对策略,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实验室应急预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实验室应急预案篇1
实验室是我校进行教学、科研工作使用和保管化学危险品的要害部位之一。各类具有易燃、易爆、氧化、剧毒、放射性物质,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稍有不慎,即能引起人身伤亡事故和对社会造成危害。
为此,除了对实验室进行必要的技术预防,警卫守护,以及对要害部门人员思想动态的掌握之外,还必须对因该部位而引发的刑事案件和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变措施,做好事故发生后的补救和善后工作。
1、一旦发生化学药品伤人刑事案件和灾害性事故,学校安全保卫人员要迅速赶赴现场,通知校医室,并向主管领导汇报,发生严重事故报警110、119、120
2、政教处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抑制事故扩大,疏散无关人员,避免对人员造成更大伤害。
3、校医室负责紧急救护工作。
4、办公室负责车辆调度,器材物资供应,并将危重病号送往医院抢救。
5、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勘察,着手对所获得材料、物证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判明事故性质。
6、事故查清后,写出定性结案处理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和人员伤亡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调查经过、对调走的证据材料的分析、对事故性质的认定和结论,以及对事故制造者或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7、学校办公室将结案处理报告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实验室应急预案篇2
在实验室操作应按规程进行,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必须设有卫生箱,要配备各种药品,进行临时救护。
一、一般伤害事故的急救
1、割伤:在伤口搽红药水或龙胆紫药水,然后用纱布包扎。
2、烫伤:在伤口搽烫伤药膏或用浓高锰酸钾溶液擦灼伤处至皮肤变为棕色,再擦凡士林或烫伤药膏。
3、强酸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5%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冲洗,再用水冲洗。
4、浓碱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醋酸液或硼酸溶液冲洗。
5、眼灼伤:先用适用消除此种化学试剂的其他试剂冲洗,再立即请医师诊治。
6、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应立即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解松衣服。情况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
7、毒物进入口内:用5——10毫升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中,内服后,用手指深入咽喉部,促使呕吐,然后立即去医院治疗。
二、触电急救
1、脱离电源:迅速切断电源,拔掉插头等。若导线搭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木版、竹竿等不导电的物体做工具,迅速挑开,绝对不允许用金属工具。
2、人工呼吸法:迅速解开触电人身上防碍呼吸的衣服,放在干燥平整、空气流通的地方。必要时采用俯卧压背法或口对口(鼻)呼吸法。
三、防火与灭火
1、实验室必须具备防火设备,如砂箱、贮水桶、薄毡、麻袋、石棉布等。
2、灭火器要定期更换。
3、使用加热设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随时检查实验室电路,避免用电发生短路。
5、若发生火灾,应阻断通风、切断电源总开关、把可燃物移至远处,迅速启用防火设备,用适当的灭火工具灭火。
实验室应急预案篇3
实验室消防安全工作是实验室的重要工作之一,为确保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提高师生应急防护救助能力,维护学院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由校保卫处消防科和学院学工办共同组织本次消防培训与灭火器演练,特制定此消防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灭火器演练,培养师生面对火灾时紧急疏散和应急组织灭火救护的'能力,强化安全意识,完善预警机制。
二、参加人员
20xx级全体研究生及尚未参加过消防演练的其他年级研究生。三天的演练中,选择参加其中一场即可。根据报名记录和活动参加记录,可获得“安全教育实践”的学术报告认证。本次活动是全体研究生的必修环节,未完成将影响开题。
三、演练方式
采取理论讲解和实际灭火操作演练结合的方式。
(1)消防理论培训(高田会堂);
(2)消防器材使用演练(辅楼广场);
注意:理论培训前会发放消防培训测试题,同学作答后,在灭火器使用演练结束后现场交给各组组长,以试卷提交情况进行认证(组长会在演练队伍最前面收取,请同学自带笔作答)。
四、演练时间
第一场:20xx年12月19日(星期一)12:30-13:45
第二场:20xx年12月20日(星期二)12:30-13:45
第三场:20xx年12月21日(星期三)12:30-13:45
五、活动报名
每场演练活动报名上限为280人,报名开始时间为12月9日8:00,报名截止时间为12月10日15:00。学工办将根据报名情况进行小组划分,确定组长负责协助演练组织。
六、演练纪律要求
(一)参加演习人员按时到达现场,服从统一组织、确保安全;
(二)演练人员需严格执行规程操作,严禁用灭火器对人喷射,以免造成损伤;除演练使用灭火器外,严禁其他时间私自动用灭火器。
实验室应急预案篇4
一、案情设想:
1、罪犯纵火
2、电源起火
3、意外失火
二、现场处置方案
1、发现火情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和分管领导和部门电话。
2、立即切断电源,撤离易燃、易爆物品,打开所有出口通道。
3、使用灭火器及其它灭火器材,奋力灭火。
4、抢救受伤人员,重要财产:如现金、贵重物品、帐册等。
5、保护现场,维护秩序,防止外人趁火打劫。
三、救援行动方案
单位干部职工发现火情或接到报警通知时,应尽快赶赴现场,立即组织人员实施扑救。若纵火罪犯未离开现场的,应采取以下措施:
1、应给予制服。
2、罪犯逃跑的,不要追击,记住其主要特征,及逃逸方向,交通工具的车种、车型、颜色、牌号等。做好现场保护,同时迅速报告案情,协助破案。
四、人员分工
1、受灾部位由保卫科人员负责切断电源,抢救财产及现场维护。
2、火灾第一发现人当不能及时扑灭火势,负责报警并立即报告领导及时组织人员扑救,实施应急措施。
3、办公室在紧急事故发生时,应作为快速反应救援力量,在接到报警通知时,要立即组织人员直赴现场,奋力扑灭火灾。
4、灾情现场的施救指挥员,由现场班子成员负责指挥,如班子成员不在场,由火灾发生主管部门负责人指挥,如负责人不在场,由在场的党员干部或工龄长者负责指挥。
5、所有干部职工在接到单位灾情通知时,应无条件立刻赶到受灾地点,服从现场指挥,全力参加灭火救灾工作。
五、注意事项
1、当发生火灾后,现场人员应奋力抢救,特别是现金、档案卷宗等贵重货物,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如现场情况危急、险峻、确实无法实施抢救,应撤离人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实验室应急预案篇5
为强化我县核酸检测能力储备,提升核酸检测应急能力,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县域内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满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检测的各项需求,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紧抓近期工作重点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0]298号)要求和我省、我市关于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在坚持“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的基础上,县域内一旦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统筹调配各方核酸检测力量,3天内完成县域内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任务。
二、工作原则
(一)分级响应分区管理。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视疫情需要启动应急检测响应,确定采样对象范围,统筹安排核酸采样顺序、时间和采样地点。高风险地区及重点人群按照1:1标准进行采样检测;中风险地区人群按照5:1标准进行混采检测;低风险地区人群按照10:1标准进行混采检测。
(二)统一调度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坚决服从县应急指挥部和县卫健局集中统一指挥。按照应急征用管理相关要求,对设备、实验室、物资、人员等涉及核酸检测的所有力量进行集中管理和按需调度。
(三)集中采样送检。城市以小区、企事业单位、特殊场所为单位,农村以村、组为单位开展集中核酸采样,实现检测对象少跑路,就近、就便迅速接受核酸检测。核酸采样、运输、检测严格执行生物安全要求,规范操作,确保采样、送检、检测全过程安全,检测结果准确及时。
三、工作内容
(一)提升检测能力。我县人口按照全员检测20.2万人的任务目标测算,3天完成检测,采用新冠病毒核酸10:1混采检测技术,每日应混检6.73万人,目前全县核酸检测每日10:1混检能力缺口5.63万人。为确保县域内一旦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3天内完成县域内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任务,采用分片负责的方式由县级医疗机构牵头与省内具备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签订购买服务协议,按照10:1混采检测标准,任务分解如下:一是县人民医院暨县天津中医院与第三方机机构签订购买服务协议负责兴州街道办、郭镇、金家河镇、西淮坝镇、白水江镇、徐家坪镇、马蹄湾镇辖区每日共完成不少于4.1万例的混检任务(包括本机构现有检测能力);二是县第二人民医院与第三方机机构签订购买服务协议负责观音寺镇、仙台坝镇、两河口镇、黑河镇、横现河街道办、五龙洞镇辖区每日共完成不少于1.2万例的混检任务;三是县妇计中心负责乐素河镇、白雀寺镇、硖口驿镇、接官亭镇辖区每日共完成不少于1.43万例的混检任务。上述3家县级医疗机构要立即联系第三方机构,于10月24日前完成购买服务协议的签订。
(二)提升采样能力。县级三家牵头医疗机构要根据责任片区提前对辖区内镇办卫生院,民营医院所有临床医生、护士、检验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以及个人防护理论和技术培训,做好全员技术储备,成立满足检测工作的多支应急机动采样队伍,确保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各医疗卫生单位可迅速根据检测需要和任务分配,按照县应急指挥部和县卫健局统一调配,在县域内各指定采样点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集中采样工作。按照每支采样机动队3人(信息登记、采样、储存转运)每小时采样50人,每8小时轮换一次,每天工作3个班次预算,全县共需建立不少于168支应急机动队采样队伍,采样人员不少于504人。采样所需耗材及防护服等物资,由县应急指挥部和县卫健局根据需要统一管理调配。
(三)明确采样检测流程
1.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检测响应,确定采样对象范围,统筹安排核酸采样顺序、时间、方式(上门采样或集中点采样)和采样地点。
2.设置临时集中采样点,镇办、单位、村(社区)、村民小组负责通知检测对象采样时间、地点,并做好现场采样的.组织和配合工作。县指挥部调度应急采样队伍赴各采样点进行采样,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现场安全秩序和安保工作。
3.各应急采样队按生物安全要求及时将检测标本送核酸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各检测机构迅速开展核酸检测,按要求报告检测结果,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四)做好物资储备。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县内检测机构和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的检测试剂由县应急指挥部和县卫健局根据需要统一调配。按照集中物资统筹调度的原则,确保检测设备不空转、不停运。各核酸检测机构要按照每日常规检测量试剂需求,保证30天正常运行的储备量,做好核酸检测用相关试剂的储备工作。局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组负责储备采购一定数量的核酸采样帐篷、采样人员防护装备、采样管、生物安全转运箱等核酸应急采样、送检所需相关设施设备。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
按照疫情防控需要,根据疫情可能波及的人群范围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是疫情精准防控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继续加强核酸检测实验室能力建设。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尽快谋划新建核酸检测实验室,已建成的单位要在现有检测能力基础上进行扩容,不断提升自身应对突发聚集性疫情或爆发疫情的防控工作能力。全县各医疗机构要统一思想、加强协作,3家县级牵头单位要按照责任片区任务分配,迅速和责任片区镇办卫生院、民营医院沟通协商组建应急机动队采样队伍,开展人员培训,原则上镇办卫生院和民营医院每个单位抽调人数不得少于10人,于10月24日前将各自责任片区的核酸应急采样队伍人员花名册报县卫健局医政医改股。各镇办卫生院和民营医院要配合好3家县级牵头单位,积极选派人员,组建队伍,开展培训。
(二)强化措施,落实储备。
在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预案要求提前做好人员、物资、技术储备避免局部疫情出现甚至暴发时,因核酸检测能力严重滞后,给疫情防控和群众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三)加强管理,提高实效。
各核酸检测单位要大力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培训,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人员培训方案》、《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稀释混样检测技术指引》、《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等文件要求,对相关检测人员加强标本采集、保存、运输、接收、检测、报告等全流程培训。强化核酸检测能力储备和生物安全管理,确保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规范运行,杜绝医院感染事件发生。
实验室应急预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