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出优秀的事迹材料,我们一定要认真对个人事迹进行分析,在职场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相当熟知,我们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
邱军,生前系甘肃省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在脱贫攻坚战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挂职,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千方百计引进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华池县整体脱贫,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广泛赞誉。2021年1月8日,不幸病逝在工作岗位上,把生命献给了华池这片红色热土,年仅39岁。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邱军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国家强调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大爱与忠诚为鲜艳的党旗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红色,也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奋力拼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0年11月
就在华池县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邱军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住院后,他的病情愈发加重,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2020年12月1日,刚做完手术的他向护士要来纸和笔,写下了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嘱托,“把自评报告交宋部长”,“明年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最后的话,他留给了妻儿,“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我去买,给你们做……”
邱军离开的时候,才39岁,或许,他是带着些许遗憾走的,盼着给妻儿做顿饭的简单愿望,终究没能实现,还有那双心仪已久的皮鞋,妻子帮他买来了,可由于他的身体已经发肿,终究没能穿上……但邱军,应该也是带着安慰走的,来到华池的这两年,他的脱贫蓝图一一变成现实,2020年年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等来了华池县5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实现了整县脱贫的历史时刻!“我要珍惜回馈乡亲们的机会”
2018年12月,邱军主动请缨,经过集团选拔,来到华池县,挂职副县长。“我要珍惜回馈乡亲们的机会。”邱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华池是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华池县南梁为中心,建立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里干旱缺水、资源匮乏,直到2019年前还戴着“穷帽子”。“贫穷不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邱军曾对同事说。
“邱副县长天麻麻亮出发,夜幕四合才返程。”华池县政府办公室干部魏建飞记得,初来华池,邱军水土不服,嘴唇皲裂、起皮,却工作忙不停。一个多月,邱军走遍了华池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不仅理清了思路,还学会了当地方言。
几番走访,数次调研,邱军打算在城壕镇发展奶牛养殖。想法一说出,便引来一片质疑。镇上人这样评说,既没养殖经验,也无启动资金,“不切实际,纯属空想。”邱军不争辩,只是埋头干。他引进养殖企业,对接销售市场,打通上下游。“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群众没了后顾之忧。”华池县扶贫办干部闫育刚说,当年城壕镇养牛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0年,邱军多方筹措资金,在城壕镇新建了一座肉牛养殖场,引进国内龙头企业托管代养,使农民年底能分红,带动了6个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黄土高原并不意味着贫穷”
近处是山,远处还是山。一道道黄土梁,看不到树,也没石头,带状的塬,残缺不全。“黄土高原并不意味着贫穷。”望着荒岭上长得欢的沙棘,邱军动了心思。
在邱军积极协调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入138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城壕镇庄科村范台组流转土地55亩,新建钢架大棚62座,并配有灌溉机井,“邱副县长打算发展沙棘育苗,然后移栽到荒山岭上,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庄科村党支部书记阎鑫说,村里一共育苗620万株,贫困户来务工,人均增收1.5万余元。
城壕镇余家砭村的燕刚、燕丽兄妹,父亲早逝,母亲瘫痪,兄妹二人守着母亲,靠低保、种地度日。2018年底,邱军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定点帮扶单位,让千余名像燕刚、燕丽这样的农村贫困青年,有了一技之长。燕刚取得了焊工资格认证,找到了一份月薪数千元的工作。“邱大哥让我家的生活一下亮堂了。”燕丽说。
一人学会技能,全家摆脱贫困。2019年8月,在邱军推动下,华池县27名高中生到陕西西安学习交流。邱军还对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及所属企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先后有175名大学生、23名贫困农村青年实现稳定就业。
“他的心里全是扶贫和工作”
华池县出产的白瓜子、黄花菜、小杂粮等农产品,口感纯正品质佳,却因山大沟深,交通不畅,大量农产品“养在深山人未识”。
“电商或许大有作为。”去年丰收节,邱军亲自直播带货,收获3700多单,销售收入突破20万元。在邱军带动下,党的十九大代表王雅丽、民间工艺大师赵星萍等纷纷走进直播间,推荐家乡土特产。
“他的心里全是扶贫和工作。”同事这么评价邱军。去年11月17日,正在写总结的邱军,身体突感不适,但他并未在意,喝了水后,继续工作。然而,没多久,不适加剧,疼痛难挨,被送往县医院。经诊断,是主动脉夹层a型。后因病情严重,连夜转往西安西京医院。
病情日渐加重,邱军连话都说不出。在重症监护室最后的日子里,他写写停停,呼吸沉重,笔端如游丝,一个个字,像是画出来的。邱军缓了缓,鼓劲在纸上写下:“千万不要告诉奶奶。”陪护的家属和同事,早已泣不成声,邱军用最后的力气写道:“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我去买(菜),给你们做。”
邱军走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为群众幸福倾心付出,为脱贫事业无私奉献,以生命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心中有多少责任,脚下就沾有多少泥土。都说扶贫是件“苦差事”,可邱军却主动请缨,他说,“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正因他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百姓致富,才能够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在华池县挂职扶贫的两年多时间里,邱军与家人相聚的次数屈指可数,他发的65条朋友圈里,其中64条是关于扶贫的,只有一条留给了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
在这朋友圈下,邱军的统一回复更是感动了所有人:脱贫攻坚胜利在望,乡村振兴后继有人……短短的一句话,饱含了一位父亲、一位扎根山区的扶贫干部最大的愿望、最深的期许……
邱军曾说,发扬好“南梁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他在实干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奋斗中赓续光荣传统,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年轻的邱军兑现了自己的诺??
生于斯,长于斯
吾国吾土、吾家吾乡
故乡的泥土就是初心的归处……
今天,让我们谢谢他
感谢他用这份奋不顾身拼搏的赤诚
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全都洒到了
脚下这片多情的土地……
今天,中国已经庄严宣告
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而全国近300万战斗在最前线的扶贫干部、
第一书记仍然以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精神、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精神、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为老百姓点亮幸福明灯,
为乡村振兴接续奋战!
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
8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邱军同志先进事迹,追授邱军“时代楷模”称号。当晚9时,庆阳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各种渠道收看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奋力担当作为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邱军同志的感人事迹,深切缅怀邱军同志。大家纷纷表示,要向邱军同志学习,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学习他胸怀大爱、无私奉献,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把学习党史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投身老区发展和祖国建设。
“邱军同志以生命赴使命,他将永远活在老区人民心中。”南梁干部学院副院长徐振伟说,邱军同志时刻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积极担当,创新作为,将央企优势和地方实际相结合,抓项目、育产业、解难纾困……他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用生命和行动对传承和发扬南梁精神作了最生动的注解。
华池县乡村振兴局干部闫育刚说,邱军给自己留下许多深刻印象和难忘回忆。“邱军同志在华池的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一心扑在工作上,为群众的事情耗尽了心血。每每看到他的事迹,脑海中都会浮现很多回忆,总感觉他一直都在。”闫育刚说。
华池县城壕镇庄科村的主导产业沙棘和金丝皇菊,是邱军一手促成的。“邱县长争取资金给桥沟组修建了一座漫水桥,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村里老人至今都感念邱县长的好。”庄科村党支部书记闫鑫仍清楚地记得他与邱军第一次见面的场景:邱军像兄长一样拍着他的肩膀说,“只有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才能把工作干好。”
开展群众工作,需要用脚步去丈量,用真心去感知。“邱军同志始终与老乡同甘共苦、心手相牵,凭一颗赤子之心、一股干劲韧劲,一步一步走进老百姓的心里。”庆阳市委机要和保密局报务科科长、环县天池乡曹李川村原驻村干部辛荣钰说,邱军同志带着遗憾走了,却给脚下的土地带来了温度和希望。
邱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首壮丽赞歌。“邱军同志经常在访贫问苦,两年里,他把群众的困难和需求牢记心头,帮助解决了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当地群众常常感念在心。他虽然走了,但他焕发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庆阳市乡村振兴局农村帮扶科科长南元平说。
庆阳网友纷纷留言追忆:“您不是华池人,却胜似华池人!”“您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老区人民会永远记得您!”“您的精神永存,将激励更多党员干部竭力奋斗、热血奉献……”
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3
在中国化工集团的同事眼里,他是块头大、嗓门也大的“大邱”。无论在新疆大黄山还是内蒙古康乃尔,无论是技术岗位还是管理岗位,工程现场总能听到“大邱”洪亮的嗓音,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工作。
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的百姓眼里,他是“不是华池人、胜似华池人”的亲人。争取项目、直播带货、入户解难……这位挂职副县长不是个摆架子的“大官儿”,倒像个踏实肯干的乡亲。
他是邱军,中国化学工程集团青年干部。在华池挂职副县长的两年间,他辞家别亲、舍身忘我,把一腔热血献给了老区群众,助力华池县2019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而他,也把青春热血和宝贵生命永远留在了华池。2021年1月8日下午,因抢救无效,邱军带着无限遗憾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和亲人,年仅39岁。
“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
1981年,邱军出生于安徽省淮北市一个普通家庭。2001年,他考入安徽建筑大学,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邱军入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的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7年成为东华公司项目管理部副主任。
2018年12月,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37岁的邱军主动请缨来到华池县。彼时的华池,既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六盘山特困片区县,还是甘肃省18个干旱困难县之一。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79户35596人,贫困发生率26%。
从八皖大地到黄土高原,离开了熟悉的工作环境和亲人朋友,面对着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邱军却没想过退缩。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
华池的一草一木,见证着邱军服务乡村的信念。刚到华池的那些日子,邱军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大山里,只为摸清把准贫困现状。每到一个乡镇,他都要与乡村干部座谈交流;每到一个村子,他都要看住房、看饮水、看产业发展;每到农户家里,他都要问收入、问教育、问医疗、问困难。
若是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他就步行前往。很多时候吃完早餐,吃下一顿饭已是夜幕降临。白皙的脸被晒黑了,嘴上干起了一层又一层皮,衣服上经常沾着土,黑皮鞋到了晚上就变成了“灰皮鞋”……一个多月时间里,他走访调研了华池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手里的扶贫笔记记得密密麻麻,他还学会了华池方言。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扎实的走访调研,邱军不仅掌握了扶贫的第一手资料,还和群众打成了一片。
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4
“如果养5头奶牛,你只掏一万元,剩余由帮扶单位补贴,不仅配套铡草机、牛棚,等牛出栏后有企业保底价回收,遇到风险还能享受保险……”走进华池县城壕镇新建的养殖场,养牛户几乎个个都能给记者说一遍养牛经,而这曾让邱军费尽思量。
经过走访调研,他发现华池县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场,有优质的水源和空气,但是传统固化的散养模式,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养一头牛一年最多收入2000多元。
“肉牛咱还能养活,奶牛咋能伺候好哩?”邱军的提议,让庄稼汉们愣了神。
从分户散养转向规模化养殖,谈何容易?没有钱,邱军去争取产业扶持资金;没知识,他组织开展培训;没销路,他引进龙头企业与群众合办养殖场。
不管在田间地头,还是窑口院外,只要群众对奶牛养殖有关切,邱军都会一字一句讲解政策、算对比账。
为进一步消除乡亲们的后顾之忧,他又对接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鼓励企业与农户抱团发展。
2019年底,城壕镇养牛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0年,邱军又推出托管代养,不仅让群众变“股民”享受分红,还带动6个村集体增收60万元以上。
邱县长说的“发牛财”,真的实现了!单一产业“有吃头没盼头”的旧生活,一去不复返!
然而,邱军仍在苦苦思考:这一座座横亘在家门口的荒山,如何变成绿水青山,再化作金山银山?
一次调研,邱军偶然发现了在沟渠壑缝里零星生长的沙棘。
这是一种干旱地区常见的植物,具有不错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圆实的野生果子,收进农民的箩筐,经过县城的加工厂,就能变成味美甘甜的沙棘饮料。但是,野生果实稀疏、个头小,喂不饱全县的沙棘产业。
邱军又找到当地出产的沙棘籽油,跑去外地的专业机构鉴定,得出“生物活性成分多,开发前景良好”的结论。
时不我待,说干就干!2019年,他积极联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入138万元,启动沙棘扦插苗培育试点。
“邱县长不知道来调研了多少次,他说沙棘苗就是我们山里人的金凤凰。”城壕镇庄科村党支部书记阎鑫说。
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5
2020年11月17日,天气阴冷。11时,正在办公室撰写材料的邱军突然感到一阵眩晕,直冒冷汗。
一杯红糖水,不管用,再喝葡萄糖,还是难受,魏建飞强拉他去了县医院。由于病情严重,邱军被连夜送往西安西京医院抢救,从此再没能回来。
在县医院输液时,他叮嘱提前做好启动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临时党支部主题教育活动的准备;转到西安西京医院做完手术,刚能开口说话,他就追问帮扶工作的自评报告有没有呈交;脑出血之前,他还艰难地喘着粗气,嘱咐魏建飞把工作用的笔记本从县里捎过来……
有多少深藏于心的牵挂,就有多少事无巨细的操心。
虽然不是生于斯长于斯,但是这个出身农家的挂职干部,对这片位于六盘山特困片区的土地,实在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期望。
“贫穷不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2018年12月,响应中央企业定点扶贫工作的号召,已是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东华科技中层干部的邱军主动请缨,从1200公里外的安徽合肥,来到这个黄土高原的偏远山区。
华池县是老一辈革命家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开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地方。但是山大沟深的地理特点、十年九旱的自然环境,始终困扰着老区人民,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上任第一个月,邱军就走访了全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200多个贫困户,一家一家问,一户一户记。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他就步行前往。一天下来,三餐并作两顿,一双黑皮鞋沾满了土,成了“灰”皮鞋。
整整一个冬天,刀子般的风皴裂了他的嘴唇,啃上几口硬馍,起皮的口子又迸出了血丝。可他依然乐呵呵地,开着车到处跑。
短短两年间,邱军几乎走遍了华池县的每一道山川梁峁。从沙棘苗产业到奶牛饲养场,从为乡村学校安装的崭新路灯到为贫困青年开设的“订单式”技能培训……在老乡的炕头上,他理清了帮扶的思路,找到了扶贫的药方。
因地制宜发展的奶牛、肉牛养殖业,让贫困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沙棘、金丝皇菊种植项目带动户均增收15000元;白瓜子、黄花菜、黑木耳、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已带着“华池”品牌飞出大山。
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6
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邱军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这位优秀基层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深刻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时代内涵,是全省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2018年12月,响应中央企业定点扶贫工作的号召,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邱军,主动请缨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任庆阳市华池县挂职副县长。从千里之外的安徽省合肥市,到孕育了南梁精神的革命老区,短短两年时间,他几乎走遍了这里的每一道山川梁峁,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扶贫工作中。从推动奶牛养殖到发展沙棘产业,从带头直播带货到打开产品销路,从组织技能培训到改善乡村教育……邱军带领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千方百计引进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华池县整体脱贫,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2021年1月8日,邱军同志不幸病逝在工作岗位上,把生命献给了华池这片红色热土,年仅39岁。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燃尽芳华践使命,终将热血证初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牵挂着县里的工作,在重症监护室还写下纸条:“明年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这是最深情的嘱托,也是最深沉的牵挂。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舍小家、顾大家,把生命的光热化作希望的种子,无私奉献给了他乡的这方热土。从邱军同志的身上,我们真切看到一名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折射出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蕴含着牢记宗旨、服务群众的为民情怀,见证了勇挑重担、开拓创新的奋斗意志,充分彰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境界。邱军同志曾说,发扬好南梁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无私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是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榜样,是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勇担使命、奋发有为的优秀党员干部代表,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楷模。
邱军同志的身影,铭记在我们心中难以忘怀,邱军同志的精神,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催人奋进。全省党员干部都要向邱军同志学习,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把学习党史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奋力担当作为,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7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追授邱军“时代楷模”称号。邱军先进事迹经过广泛宣传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从英雄模范身上汲取奋进力量,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努力把学习党史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邱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为老区人民如期顺利脱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刘双燕说。刘双燕连续9年驻村扶贫,被邱军的事迹深深感动。她表示,邱军时刻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不负使命的铮铮誓言。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习邱军一心为民,奋力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
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东华科技监事会主席、技术总监张绘锦,对邱军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十分钦佩。每当遇到困难时,邱军总是能用沉稳的态度面对困境,用风趣幽默的话语化解矛盾,用脚踏实地的作风处理问题,默默付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时间和精力。“他用脚步丈量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激励着我们东华人奋力拼搏,倾力奉献,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新时代的奋斗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他始终把事业扛在肩上,把群众放在心上,一腔热血献给革命老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大爱与忠诚为党旗增色。”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党委副书记王玲说。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以邱军同志为榜样,学习他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把学习党史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邱军主动请缨,从化工行业尖兵变成老区的扶贫战士,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们年轻人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努力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张雅婷说。她告诉记者,要以邱军为榜样,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成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他是我们家乡人民的骄傲,放弃安逸舒适的城市生活,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挂职,凭一颗赤子之心、一股干劲韧劲,带领群众摆脱贫困,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濉溪县文明办督导中心主任张文杰说。他表示,学习邱军就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葆奋斗热情,勇担时代重任,努力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