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7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当你们欣赏完一场影片后,一定有很多感想,可以完成一篇观后感,写好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可以使我们得到成长和进步,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7篇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篇1

看了两遍《爱乐之城》。

看第一遍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影片的故事和情感,被里头表达的梦想和爱情所触动。但坦白讲,看的时候不够专心,因为老是被片中的一些桥段所吸引,在为那些流畅的镜头与优美的画面惊叹之余,会忍不住去琢磨:这一段是怎么拍的?摄影机是如何运动的?灯光是如何处理的?导演是怎么调度这一场戏的?

诸如此类的疑问,将我的思绪拉到银幕之后。即使幕前的许多细节非常打动我,也还是止不住地会去想影片拍摄的问题。

譬如开场那六分钟左右的公路歌舞,换成我来面对这一段的剧本,可能就会思考类似的问题:在不用电脑特效的情况下,如何呈现真实的高速公路拥堵?如何安排一百多名舞者完成各自的歌舞又实现一定的统一?怎样解决演员的服装与汽车车身的颜色,才会既让画面好看,又让氛围够热烈?该怎么调度,才能完成一镜到底的酣畅感?在这样人多、车多且又狭窄的空间里,如何让摄影机自如运动?

想想都难。

首先,要解决场地问题,需要找一段真实的、安全的、可以让你拍一两天(意味着需要封路)的高速公路,这不仅得去找这样的场景,还得完成一系列的审批;其次就是演员调度,他们的歌舞动作、出镜顺序、移动走位、与音乐的配合、与摄影机的配合等等,是一个需要精密规划的工作。

尤其是摄影机的运动,在不同的人、车之间穿梭运动,要考虑光线、构图问题,还得考虑一镜到底的效果,对摄影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下图这种倒还相对轻松)

我在看的时候,猜测开场那一段应该是经过了严格排练的,摄影师可能是用斯坦尼康拍摄的,但里头有好多镜头,又有明显的跨越隔离带与升降、转移的运动轨迹,单纯用斯坦尼康,怕是难以实现。

还有夜晚跳舞那一段,如何把洛杉矶的夜色拍得那么层次分明(蓝、白、粉、紫)、那么美?如何把两位主演的舞蹈拍得那样的流畅自然?包括结尾那一段穿越多个场景的歌舞场面,又是如何调度拍摄的?

这样的问题萦绕着我,让我对它的幕后拍摄故事愈发的感兴趣。回到北京陪家人游览了两天之后,便找了时间跑到影院,看了第二遍。

还是觉得好,故事好,情感好,音乐好,氛围好,表演好,服装、色彩、灯光、摄影都好,除了里头的价值观会遭遇不同的讨论之外,其他都很好。

比如故事:影片用春、夏、秋、冬来分章节叙事,不仅线索分明,情感也表现得更为贴切。男女主人公所经历的情感变化,就像四季那样,有萌动,有热烈,有凋零,也有冷寂。相对来讲,《爱乐之城》的故事很简单,两个有梦的男女青年,因为梦想走到一起,又因为各自的梦想而分离。

影片开始分别从各自的视角交代了瑞恩·高斯林与艾玛·斯通饰演的男女主角的背景,随后又合成一条线同步叙事,将两人从相恋到出现矛盾到分离到再相遇依次呈现出来,逻辑顺畅,节奏自然,如同四季变换,很好理解。

比如情感:许多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不禁泪目,大概是被里头的某些情感所触动,引发了共鸣。影片表达了两大情感要素:梦想与爱情。男女主角各自心怀梦想,一个想着传承和发扬爵士乐,一个想着成为一名演员,在本就充满梦境与造梦工厂的洛杉矶,二者相遇、相恋,最终分离。

相遇前,高斯林为了梦想,独自在城市奋斗,精神上独立丰富,无奈物质上近乎穷困潦倒,只好妥协去餐厅演奏、去趴体伴奏,但却从未放弃对梦想的坚持;艾玛·斯通为了梦想,不断地试镜,不断地鼓励自己,厌恶乏味的社交,醉心于表演,但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在咖啡厅当服务员,挤着时间寻找机会;逐梦之路并不顺畅,两人却都各有坚持,品尝过逐梦过程中的那些辛酸苦楚,才更懂得坚持的可贵。

于是互相能看到对方的闪光点,能互相吸引,彼此动情。相恋后,两人继续为各自的梦想而奋斗,过程虽然仍有艰辛,生活却更多欢乐。但终究还要面对现实,在艾玛·斯通与家人通电话的时候,提到的关于钱的问题,让听到谈话的高斯林有了些变化。他开始接受室友的邀约,弹奏能够取悦潮流的音乐,开启各种巡演。钱是赚到了,但却离自己当初的梦想渐行渐远,那并不是恋人所期盼的。

一顿争吵之后,男主开始反思自己所做的事情,女主遭遇事业上的打击,两人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即便是有过那么多的美好,即便是男主用一个试镜来试图挽回,两人的关系也不得不面临分离。

多年以后,二人再遇,各自都实现了当初的梦想:女主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知名演员,男主拥有了自己的爵士乐餐厅。但两人已经有了各自的生活,那些二人共同生活的美好的场景,只在想象里出现。眼前的现实是,两人四目相对,饱含难以言说的滋味。

遗憾也好,祝福也罢,曾经在一起的诸多美好,都已成过往。能够在四目相对时,依然露出笑意,彼此颔首点头,就是对过往最好的一种安放。

许多观众被最后十分钟所触动,在两人四目相对时忍不住落下泪来。大概也是想到了自己所经历的爱情吧,那些遗憾,那些曾经。当然了,也有观众表示不知道哭点在哪。这很正常,没有经历过为梦想奋斗的人不会被感动,没有经历过遗憾的爱情的人也很难被触动。毕竟,大多数感动,都源于电影里那些和自己产生共鸣的点。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篇2

很开心这部电影是我自己一个人去看的,也很开心这是部真正的电影,也是一部艺术品,看完后久久不能平息。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爱情电影没有之一,他满足了我对爱情电影最好的向往,一起坚持梦想奋斗,一起诗词歌赋,一起谈一场也许不轰轰烈烈但却刻骨铭心的恋爱。

女主角是在洛杉矶中万千追梦者的一员,她的愿望是当一名演员,于是她扎根在此,参加各种试镜,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小角色。

男主角是在洛杉矶中万千追梦者的一员,他的愿望是开一间爵士俱乐部,用钢琴弹自己喜欢的曲子。

但现实是残酷的,女主角总是试镜失败,只能偶尔在咖啡店打工养活自己,而男主角所喜欢的音乐受众太小,只能违心加入乐队,做着自己不喜欢的音乐。

两个追梦人在此相遇,彼此相爱,互相鼓励。

导演对长镜头和灯光的运用堪称完美,人美画美,我甚至舍不得眨眼。像好莱坞老电影致敬的情怀配上爵士音乐,让这部唯美的现代电影多了一丝复古的味道。

那一眼望穿秋水,星河中的漫步,夜光下两人翩翩起舞,困难中的互相扶持,在现实和梦想的抉择,我当然知道现实中的爱情绝不能像电影中这么美好,但这部电影好看就好看在它让所有人都相信这份爱。

看完后回味无穷想起自己的过去,最爱的人现在和自己不在一起,不爱了但也不恨了,相爱最深的两个人不一定是能走到最后的,可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我还想在音乐的旋律里再吻你一次,因为我把我美好的幻想都放在你身上的那份情是忘不掉的。

不必言谈,一个眼神足矣。而眼神里的不再是爱,是释怀。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篇3

时间回到1月24日,在最新的89届奥斯卡提名名单中,影片《爱乐之城》再度获得14项奥斯卡提名,吸引了众多电影爱好者的关注。

?爱乐之城》由奥斯卡获奖影片《爆裂鼓手》导演达米安沙泽勒执导,瑞恩高斯林和艾玛斯通联袂主演。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名单于当地时间1月24日晨在美国洛杉矶公布,《爱乐之城》入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配乐等14项大奖,现已追平《泰坦尼克号》和《彗星美人》的纪录。而在1月9日落幕的电影电视金球奖中,《爱乐之城》则一举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喜剧类男主角、最佳喜剧类女主、最佳剧本、最佳配乐、最佳原创歌曲七项大奖,以“7提7中”成绩打破了由《飞越疯人院》创造的历史纪录。

而在最新的第69届导演工会奖(dga)揭晓中,《爱乐之城》击败了《月光男孩》、《海边的曼彻斯特》、《降临》和《雄狮》等著名叫座影片,并且博得头筹。而在导演工会历史上,只有7个人在获奖后没能得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奖,21世纪以来有三人,分别是《卧虎藏龙》的李安,《芝加哥》的罗伯马歇尔和《逃离德黑兰》的本阿弗莱克,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揣测,作为一部“梦想 爱情”的典型好莱坞式歌舞片,《爱乐之城》很可能获得奥斯卡的一座小金人。

面对如此多的成绩,亲们是否对这部影片产生好奇呢?简单剧透下这部电影吧。

故事发生在当代的洛杉矶,寂寥的小演员米娅的志向是女演员兼剧作家,她沉迷老电影明星。她在华纳兄弟的片场当咖啡师,经常翘班去试镜,如果真的接到戏,哪怕再小的角色也会让她欣喜若狂。塞巴斯蒂安是一名系丝绸领带的爵士钢琴师,对艺术有着近乎洁癖的追求。他想开间俱乐部,但他所痴迷的音乐更适合博物馆,几乎没有人会愿意花钱去听。为了生存,他违心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乐队,在尖叫的观众面前摆弄音乐合成器。同样追求梦想的两人在这座城市里遇见彼此,在唱唱跳跳中坠入了爱河,相互慰藉扶持,一起追求毕生梦想。但在逐渐达成梦想的同时,艺术与商业、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朦胧博弈,令两人的情感也面临抉择和考验,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分歧后,他们彼此鼓励对方不要放弃梦想。

他们在奋斗的途中相遇,在梦想和现实的挣扎中相知相爱。一个看似平庸的“男孩遇上女孩”的题材,却让很多人找回了“电影存在的意义”。

影片讲述一位爵士乐钢琴家与一名具有抱负的女演员之间发生在洛杉矶的爱情故事。爱情桥段被巧妙地穿插进“冬”、“春”、“夏”、“秋”、“冬”五个篇章里。全片以一段公路爵士乐歌舞开篇,两位主人公米娅和塞巴斯汀在洛杉矶为各自的梦想打拼着,在追梦的过程中,他们因为梦想的共鸣而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并双双坠入爱河不可自拔,但因为梦想和现实的差距,选择中由于各自的理念而分手,数年之后意外的重逢了,梦想成功的女主角米娅却意外发现男主角塞巴斯汀梦想中爵士乐酒吧就活生生在眼前了,但是爱情已经走远,不仅回忆起当初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怀念男主角鼓励自己完成梦想的片段,眼眶湿润了。。。。。影片非常感人,但也有瑕疵,比如说落魄的男主角开着的古董敞篷的跑车和女主角的苹果手机产生鲜明对比,仿佛不是在同一年代,和剧情中人生失意的男主角的身份很不和谐。

说了这么多,亲们是否也想走进影院看看这部影片呢?不妨现在就行动起来吧!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篇4

这部电影评分好高,听说特别适合艺术者们看,不管是演员还是做音乐的、跳舞的,前期其实付出的确很多,特别是成名之前的黑暗期,很多坚持不下去半路转行的比比皆是,而男女主角的感情线也是很写实,最后他们都实现了各自的梦想,但并没有在一起。电影看了还是有感触的,但并没有很多影评写的那么好,或许也是应了那句话吧:仅献给追梦的人。

我自己本身也是舞蹈行业,也经历过无数个想转行、或者路上跑偏的时期。身边感触最深的是一对情侣朋友,男生是吉他手、女生是主唱,看起来金童玉女,实际上因为两个人性格不羁,年轻也不懂得如何谦让、包容,五年分分合合,最终分道扬镳。

说到爱情挺羡慕西方人的爱情观,在一起和分手,从来都是只关乎爱与不爱。当然这样说有点以偏概全,但是国内而言,如果男人功成名就,大部分女人会选择退隐成为其背后的精神支撑。然而女主还是坚持按自己的节奏去排练、演出,如果这事儿真发生在自己身上,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动摇?毕竟成全也是爱情啊,但我个人更喜欢这种双方人格独立的爱情关系。

当有一天事业和爱情摆在你面前让你二选一的时候,你选哪个?

其实导演在最后小塞的小酒吧里也给出过答案,另一种结果,一首钢琴曲的时间就是另一种人生。然而这也仅仅是南柯一梦,曲终女主跟她的丈夫离开了。

电影里面致敬了很多经典电影,不管是背景或是人物打扮色彩很浓郁,还有采用蒙太奇和倒叙插播,有时会让人觉得不知道哪个才是现实哪个才是梦境,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南柯一梦般的艺术快闪。

记得片中男主说过一句大概这样的话:la是一座充满机遇的城市,同时它也很残忍,不努力就意味着淘汰。相比起来,我觉得纽约更加纸醉金迷,它现实、但只要你能抓紧机会,你一样也可以功成名就。这种感觉跟国内的北漂、海漂、广漂一样,我们都是普通人,但都想要留在大城市。即使老家你能轻松供起首付、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做一份轻松工作足够开支就行,然而你还是拼命想要留在大城市,即使每个月交完房租还完卡数所剩无几,但这里有步履不停的电影和音乐会,有迅速抓住行业最新资讯,每天能够离梦想接近一点点。

谨以此片,和那些心怀梦想不放弃的可爱人儿,共勉。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篇5

对于高司令这回在电影里塑造的sebastian这个角色实在是让我惊喜的,对比那年开始尝试转型的《疯狂愚蠢爱》,这部片子似乎似乎更加能看到ryan扎实的全方位演技。

印象里的高爷永远是个眉头紧锁,心事重重的天蝎男,不喜笑,阴郁,神秘,性感,这种气质从当年的the notebook也或多或少能体现的出来,更不要提后面的《所有美好的事情》《蓝色情人节》《亡命驾驶》《半个尼尔森》了,永远一副臭脸能拽到宇宙天边,角色的类型大体上都有一些大同小异,也大部分还原了高司令本身的性格特点。今年的这部《爱乐之城》对于ryan又是一个全新的突破,seb这个觉得不仅性感,因为是不得志的文艺小青年又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可是又透露着俏皮风趣,比如和石头姐暧昧期的打趣以及后半部分配合拍摄画报时的桥段,都能看出来今天ryan的这个表演似乎比以往要更贴近人群,更加有血肉,更加讨喜。

seb这个角色为什么那么成功?因为他性格的真实性,也是我说过的血肉感。年轻人的潦倒不得志、遇到心爱的人还会假装嘴硬、为了赚钱被迫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固执的有着自己的梦想、被逼无奈的放弃爱人之类的种.种,其实都可以反射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现实之城里,不知有多少坐在台下的年轻人都从seb的每一面当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当然,还因为他帅气又有才华。

再说石头姐这次的出演,emma stone在我看来是个神奇的姑娘,她得脸并不算美,她得身材并不算极致的好,可是一套套衣服却能被她成功的降服,在任何场合几乎都是零出错的概率也是让人心悦诚服。石头姐的演技没的说,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这一次的《爱乐之城》只是更加巩固了这个真实爽朗的姑娘被推在好莱坞顶端的地位,原来这姑娘不仅演的好,穿的好,性格好,连唱和跳都那么好啊。

石头姐塑造的角色印象里一直是血肉感很强的一类,大概也是因为她善于出演情绪化较强的角色。这次的mia也不例外,和很多在加州做梦的美少女一样,她想要出名,热衷一切文艺美好的事物。mia与seb的性格特点其实如出一辙,真实透明,奋发向上。

mia的桥段最让我感到触动的片段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又与爱人发生争执,愤然离开洛城,狼狈逃回故乡的那一段,这种情绪对于年轻人来说实在是如同刚饮过的一杯苦酒,舌尖上还留着点点滋味。因为视镜中被人无端打扰,原因可能只是递一杯水,一个三明治;只说了一句话的镜头就跟你说“谢谢,再见”。面对未来,你所想到的只有被人的无视和生生的否认,这样的感觉你是否和她一样曾经有过?这种因为梦想而歇斯底里的疼痛被拉成了漫长的一年又一年,发展到骨髓里和性格深处,当你还在苟延残喘的挣扎,认为成功就在下一次,却不知道下一次就成了导火索点燃烧断你所有强撑的神经。

?爱乐之城》这部很多人说他俗气老套,对啊,它确实俗气又老套啊,它又在说一个个在加州奋斗迷茫的年轻人,这是多么无味创意啊,它又在说一对对怀才不遇的男女情侣在梦想和现实面前分崩离析的故事,这是多么老掉牙的桥段啊。可是无论他多么庸俗,可是他在一次次的片段里不断的冲击着你,告诉你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啊,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那么庸俗,有着那么多隐忍不堪的情绪和无奈。

感谢电影已经省去了大段的描述他们如何最后奋斗成功的片段,只用了“五年后”的画面来作为一个结尾,不然真成了《洛杉矶不相信眼泪》,对于结尾,它是那么让人心碎和又美好,心碎的是不能与你相守一生的痛汇聚在一个seb的一个眼神里,只愿陪你走过一段最难走的路,只愿在你记忆深处我一直是那个曾与你在山顶翩翩起舞的爱人。美好的是我们要感恩生活,《爱乐之城》给了我们一个幻想的空间,只要心中有梦,终有实现的那一天。

看完《爱乐之城》我并没有流泪,但却给了我深刻的思考和震撼,没有人会知道你当初做出的每一个选择会如何影响你现在的生活?没有人会知道当爱情失之交臂的同时,是否能换回一份成功的事业?我们所能掌控的人生大概只有是一餐一饭和一颗努力相信未来的心吧。

感谢你曾与我在璀璨的星空下共舞,感谢你曾陪我在晚饭后的钢琴边来一首合唱,感谢你愿意听我创作的每一首即兴爵士乐,感谢五年后当我想起这些场景,仍像当初一样。

“city of star, 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city of stars, there is so much that i can't see,who knows?that now our dreams, they've finally come true."你看,这首歌唱的是多么好啊。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篇6

我并不在意过元宵节,除了前些年组织同志们欢聚,近年都安静度过。但鸡年却因儿子远涛而过得有些不同。2月6日远涛来信说,他和小周在旧金山买票进戏院看了今年提名的《爱乐之城》《月光》《曼彻斯特》,都精彩。《爱》情人节会在中国上映,他很乐意在线买票请我找朋友作伴,去花城广场ua影院看,问我好不好。儿子在广州不时请我去影院看大片,知道我不用手机,不会网上订票,也不轻易去看电影。我复道:“今天是元月初十,过了元宵,才算过完春节。如果你在线买票请看《爱乐之城》,就是很有特色的礼物。我看了你给的图文,这电影有很多舞蹈,我会很爱看的。具体时间由你定,如果傍晚我们会提前到花城广场,可以拍摄些照片。先谢谢你!”儿子很快订好2月11日晚的两张票,于是我和朋友就去花城广场。先拍照,再吃快餐(晚上才吃汤圆),接着观影。

故事中,两个小人物相识相爱,却不可避免地因艺术与商业、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令爱情备受考验一波三折,最终并非中国观众见惯的大团圆。但我觉得,这倒让观众对爱情有更深刻的感悟。正如豆瓣一篇影评所写,片尾的闪回是米娅对与塞巴斯蒂安的一切的追忆和想象:要是初识的那个用琴声吸引了我的他没有撞开我离去就好了;如果在酒吧奇夫(那个做乐队的朋友)只是打招呼,没有向他提出邀约就好了;如果我的独角戏获得成功而他也在看就好了;如果我们可以如平凡情侣,变成夫妻,变成父母,然后拖着手一起依偎在爵士酒吧听我们的定情歌曲就好了。但就如之前评论说的:得失之间让人叹息的才是人生。

走出影院去坐地铁时,朋友给远涛发微信:“《爱乐之城》,很励志很棒的电影,结局有些出乎意料。再次感谢。”远涛复:“不客气,佳节快乐!”后再复:“刚又出去跑步回。很开心你喜欢电影!”噢,儿子在旧金山正是早晨呢。朋友又说:“嗯,坚持锻炼,身体棒棒。我是比较钟情欧美片。这种音乐剧类型的电影,表现手法很独特,刚开场就让人热血沸腾,加上演员演技一流,故事耐人寻味,结局出乎意料,发人深思欲罢不能。影院环境、音响效果俱佳,非常惬意的一次视听享受。”就以这段话作为本文结尾吧。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篇7

当歌舞剧看的话,是非常有singingintherain的感觉。

当然,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冬天的晚上,女主只穿小礼服街上走还不觉得冷(虽然好莱坞的冬天不冷,但明明白天还穿着羽绒服);两人到一个天文馆约会到一半忽然飘起来跳舞(可能是为了表现心情愉悦);电影院里,女主跑到台前找人,这么挡视线,居然没有观众骂她(可能观众素质实在超乎想象的好)等等这种逻辑问题,就不要太纠结。

两个追梦人大多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名成利就之后便会分道扬镳,所以电影的结局在我意料之内。

在他学会妥协,与讨厌的人合作,做不喜欢的音乐,整日为事业忙碌,有一天她问他是不是放弃梦想?

两人还为此起了争执,直到mia的独角戏惨败,演技被路人嘲笑,她不由得对自我产生怀疑,他俩的爱情也随之崩溃。

后来,当他重拾理想并成功开了一间club,彼时她也大红大紫,同样是一个舞台的距离,同样的一首曲子,台上台下却已物是人非。

叙事方式很特别,但我对电影的感觉一般。

我想我真的没法跟只为艺术而生的艺术家在一起,我一直认为只有你变得强大,有话语权有钱才无需顾虑别人的喜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就像张曼玉,她不需在乎大众喜不喜欢她的歌声、她的音乐,不论你欣赏与否,她想唱就唱,因为她不需要靠你吃饭。

当你穷困潦倒,自己都养不活自己时,还怎么实践梦想?

只有极少数的人在实现梦想的同时还能赚到钱,一般的人如你我给自己设下期限后,不行就认命,换另一个方式也能到终点。

当然不受生活胁迫、不向现实低头,即使三餐不继,也坚定不移奔向目的地的人,我是极为敬佩的,因为我做不到,我只会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找平衡点,争取两边都能兼顾。

最后是一连串的重新假设过程和结局,然而世上根本没有如果,那一首曲,是开始也是结束,从此是路人。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电影《桥》心得体会参考7篇

微电影心得体会范文7篇

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心得体会优秀5篇

姜子牙电影作文推荐6篇

爱国主义电影心得体会5篇

微电影桥心得体会最新6篇

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心得体会8篇

大班看电影教案5篇

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心得体会推荐6篇

红色的电影的心得体会5篇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