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其实就是介绍电影的一种方式,能否吸引更多的人观看就看所写的观后感是否吸引人,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奇迹笨小孩观后感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奇迹笨小孩观后感篇1
电影里的男主角20岁就显得比别人懂事许多,言行举止看起来比同龄人早熟10年,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残酷的世界,没有人有义务帮他,什么事儿都得自己一个人扛,遇到麻烦事儿得拎着两把菜刀亲自上前线冲杀。在濒临绝境的时候,身无分文拦下了一个大单,顶上全部身价去对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这种事在改革开放那会儿,实在是太常见了。改革初期太多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热血青年,尤其是湖南江西贵州的居多,陆陆续续来到了深圳。
他们没有太大的'理想,他们只想改变贫穷,只想让自己的父母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自己的弟弟妹妹能够有钱上学,很多城里人不理解以前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的压力,他们身上肩负着反哺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毕竟那时候不是某个人穷,而是全国人都穷,一个个都一无所有,只有下定决心去搏一把,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无数小人物从零做起,一点点做大,最终构成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复兴。
如果你是个一无所有的人,你可以选择在你老家一辈子不出门,如果你不甘心做咸鱼,你可以去深圳这样的城市博一把,失败了不要紧,大不了回去重来呗,奋斗嘛,不寒碜。
还有太多的国家,他们没有深圳这样充满斗志的城市,太多年轻人本来有才华,想去冒险也没地方去,只能一辈子呆在自己的家乡种田放羊。
电影里出现了多次那种对比,深圳的高楼大厦和密密麻麻的城中村,高大建筑上悬挂着的擦玻璃的“蜘蛛人”,玻璃墙里就是白领,那种冲击感,很多初到北上深的打工人应该也体会过多次,导演应该也体会过,所以才能拍得那么真切。
最后我被片尾的纪录片戳到了,万丈高楼平地起,来世还做深圳人,这背后是无数人的汗水和心血。
奇迹笨小孩观后感篇2
?奇迹笨小孩》一个关于努力与创造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温情与感动的故事。
没有降智的剧情,没有天降神兵,只有受苦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创造的奇迹。
我自己可以三刷的电影,故事常看常新,一点儿都不觉得无聊。
好似《请回答1988》,情节熟悉到可以背下来,却还是会隔三差五重温。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对于配角的群像刻画非常成功,仿佛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人背后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二刷的时候我对学校门卫室的孙爷爷很感兴趣,他的话不多,除了门卫室,他没有家。他的人生会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昨晚把《我不是药神》补完课了,听说很揪心,因此一直没敢看。看完以后却觉得,还好。比起《我不是药神》,这一次的《奇迹》明显在进步。
?我不是药神》更多是对于这个社会的愤怒,《奇迹》多了温暖与幸福,文牧野导演自己也在成长吧,一个人的成熟在于“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经历苦难,仍然怀揣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善意与希望。
文牧野导演对于小人物有着深深的同情与爱,《奇迹》里,每一个小人物都有名字,比如房东、华强北的店老板、景浩的赌鬼老乡…唯独坏人是没有名字的,因为他们不配,也因为抛开错误的路,他们可以重生拥有全新的身份。
这是个简单的故事,却经得起细细品味。
世界那么大,万丈高楼平地起,而起早贪黑的人却那么渺小,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个普通人。
剧中主角们即便是弱势群体,但那种对生活的希冀真的很有力量。在黄昏下奔跑的那个少年,像你,像他,也像我。
人生有两条要走的路,一条是必须走的路,它决定了我们生存的基础。另一条是想走的路,它代表了我们理想的升华。把必须走的路走好,然后去走自己想走的路,寻找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奇迹笨小孩观后感篇3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是一个少年的青春奋斗史,是给予每一个笨小孩的启示。
故事的开始是年仅二十岁的手机维修小店老板景浩与妹妹独自生活。由于父亲抛弃妻子,母亲几年前病重离世,景浩自然已不再读书,开店、租房,与妹妹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
无意间从朋友手里买下了一批废旧手机,决定从中取得商业经济链。而这一切的原因是沉痛的,妹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要在八岁之前手术,这就需要一大笔钱,并且他只有两年时间局限了。似乎老天在与景浩作对,正当他决定一赌买下废旧手机后,以旧抵新商业链被废除了,也就意味着景浩赌输了。
他带着沉痛的内心对待生活,但这时,一丝希望的光芒洒向了他。景浩当即怀着期待的心找到了一家公司老板,希望可以与他们合作。但由于老板要出差,推迟了他的交谈,可景浩知道,妹妹的病不能再等了!他立即买票,要与老板赶上同趟火车,他一路行驶超速,被车撞倒后,又忍痛爬起,他的胳膊在滴血,但他的意志是坚定不可移的!终于,他找到了老板,老板给他时间限制,且不出本金,如果产品质检合格,则可与他交易合作。
景浩牢牢抓住了在悬崖边上他唯一的希望。他租下一间小铁屋,招聘了“特殊”的厂工,他们是耳背的女服务员,是刚出狱的拳手,是网吧里的游戏迷,是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这个仅有十几人的队伍组成了“好景手机厂”,大家都努力、细心地拆修每一个细小零件。他们在景浩最困难时不关心工资,只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一晚,一些违法洗金犯将这些废旧手机偷去,景浩不顾一切地追上车,与违法犯罪在车内厮打,他不再冷静了,他的生命也被自己忽视了,他只想要救妹妹!最后,他摔下了车,手指折弯了两根,但那些货物被拦下来了,他似乎认为一切都值得了。
奇迹笨小孩观后感篇4
我们去看电影《奇迹笨小孩》,本片是由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的励志影片。
故事描述了20岁的小伙子景浩,父亲不知去向,母亲病逝,给他留下年幼妹妹。他辍学后一边开着手机维修店,一边照顾妹妹上学生活。不仅如此,妹妹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手术治疗,面临高昂的医疗费用。
为不耽误妹妹治疗时间,他不得不冒险进了一批问题手机,希望通过自己翻修后出售,没想到市场变化很快,政府监管介入,手机全部咂在手中,他想出办法,希望通过拆手机零部件卖给大厂,说服大厂接受他的主张,凭着执著精神与努力,赢得大厂赵总的认可,争取到合同,但对方没有定金,所有风险需要自己承担。
他现在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他想尽一切办法找人合作,寻找厂房,只有按时间对付合同,才有翻身机会。他不惜变卖小店所有家当,招聘培训工人。过程十分艰难,中间还有来找茬打架的,有不法分子来开车偷盗的物质的,有员工不理解甩手不干的,总之遭遇各种苦,真是一言难尽,但景浩想着妹妹手术费,不得不面对一切困难。
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拆机零部件任务完成质量达标,合作厂家按合同约定接受货物,财务危机解除,合作厂家再次给他们大订单机会,男主命运也从此改写。
这个电影带来什么启示呢?我想人活在世界上,就是要面对各种苦难的。不是这个苦,就是那个苦。在任何时候,不要放弃希望轻易认输躺平,要奋斗拼搏。人活一世就是一个责任问题,责任驱使你不断向前,逃避责任就是失去成长机会。
最近几年,年轻的易烊千玺演过多个角色,都有类似的情节,小小年纪便开始背负责任,在责任的驱使下,虽然面对各种困难挫折但勇敢向前。电影中凝聚着一种奋斗拼搏的精神,彰显一种个体责任价值,应该是当代年轻人好的精神食粮,值得推荐。
事实上,又何止是电影中男主,许多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奋斗的年轻人都有类似的经历,经历的苦难类型或许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一样的,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奋力向前拼搏。或为了生存或为了发展或为了家人,总之需要勇敢面对不确定各种挑战。
千千万万个奋斗个体汇聚成时代发展的洪流,成就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昔日小小渔村变成今日大都市。奋斗创造出奇迹,我想这就是导演想表达的主题思想吧。
奇迹笨小孩观后感篇5
故事发生在20xx年的深圳,20岁青年景浩为治疗妹妹努力奋斗,最终创造了奇迹。
“致敬新时代每个拼搏奋斗的你,我们都是奇迹的创造者。”这是电影最后出现的一句话。奋斗,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无论是辍学照顾妹妹还是兼职挣医药费,亦或是创办“好景工厂”,男主景浩都无不饰演了一个奋斗者的身份,然而,剧中奋斗的内涵远不止于此,无论网吧大神刘恒志张超,想安静生活的梁叔,还是残疾母亲王春梅,像他们这样置于茫茫大深圳的小人物,都经人海中沉沦后最后探寻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他们是小人物,也是了不起的奋斗者,赵总是大人物,但也不过是从当年的小渔村摸爬滚打努力奋斗走到了今天这一步,他亦是了不起的奋斗者,剧尾,景浩走向产品发布会的舞台,也是这部电影向我们昭示时代的轮回,你可以是普通人但通过奋斗也能走向成功的彼岸。电影的镜头多次给到蚂蚁,我们便是那一只只在风雨中飘零的蚂蚁,我们可以被一次次打压,但我们永远不会停下脚步。
这部电影是小人物的奋斗史,但我依然感受到了除奋斗外,又一引领男主创造奇迹的因素,他的人格魅力,一种可以让周围的人都变为伙伴的力量。每次陷入低谷,总有一道光照亮他前进的道路,驱散内心的迷茫,这道光是老梁答应景浩当他随时可能倒闭的工厂主任,是工友们得知厂长无力发工钱一穷二白时,主动把自己家当厂子的安慰,是看似严厉的越哥得知景浩带伤工作三天多给的几百块工钱…这一道道光是来自他人,也是来自景浩自身的善良,他带着这份善良温暖了他人,反射的光热也着照亮了自己。
看电影前,我猜测所谓“笨小孩”是如《阿甘正传》中阿甘一样智力底下的男主专注于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业,并为之奋斗的故事,而这部电影却出乎了我的意料,男主是主动辍学的学生,有想法,有目标的人,总能找寻机会解决困难,是个聪明人,然而他也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冲动,而“愚公移山”,但也是他的这份愚笨,铸就了他内心的执着,朝目标一往无前。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是落入洪流的细沙,但只要我们坚守住心中的那份奋斗与善良,朝着理想执着奋进的执着,总能让世界看到我们的光芒。
奇迹笨小孩观后感篇6
午后,和闺蜜一起看了《奇迹·笨小孩》,作为送给自己的立春礼物。很戳心也很温情,看完觉得像雨过天晴看到彩虹一样,太不容易了,终于熬出来了。有几点感触:
1、苦难的意义
父亲抛妻弃子不知所踪,妈妈因病去世,妹妹尚幼还患有先心病,本来上着大学的景浩为了照顾妹妹,只能先放弃学业,开始挣钱养家,又当爹又当妈地照顾妹妹。可以说,这种家庭境遇对景浩来说就是一种苦难、是沉重的负担。在这样的境遇中,有的人可能会愤愤不平,我也还是个孩子,凭什么让我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为什么这么多的不幸都落在我头上,我怎么这么倒霉?妹妹又不是我的孩子,凭什么我来养?
但是景浩没有这样想,他选择了默默承担起这一切,在妈妈病榻前,他已经下决心要照顾好妹妹。为了给妹妹治病,要筹集至少三十多万,而且是在一两年的时间内,他也认了,拿命去拼去挣。
我猜,从景浩的角度来想,如果说是负担,那也是甜蜜的负担。妹妹已经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牵绊了,也是他活着最大的意义。他和妹妹两人相依为命,妹妹那么可爱懂事体贴,为了让妹妹活下去,他愿意付出自己的所有。所以,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这份苦难的背后也是幸福。对于苦难,接纳它,承受它,穿越它,在残酷的生活中可以迸发出自己也预想不到的潜力,在长久的拼搏后终于梦想成真时,才会倍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才会更加深沉地体会到幸福的滋味。
2、孤注一掷的勇气
景浩为了在一年半内给妹妹筹到至少三十多万的手术费,不得不孤注一掷。没有本钱,贷款十万买货做翻新机是赌;为了争取到跟大公司老总谈合作的机会,拼了命地在40分钟内赶上火车也是赌;小偷用卡车偷手机,为了阻止他们,更是以命相搏;老总不给定金,需要自己负担房租、工资等成本,四个月内交货,质检合格率还得85%以上才能成交,更是一把豪赌。他都下注了,虽然很冒险,但他能怎么办?他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妹妹因为缺钱没法手术而活不下去。所以他只能放手一搏。
能够创业成功的人,一定有两把刷子。就像景浩,虽然年龄小,但他敢想敢干,有股子拼命三郎的狠劲儿,也有着商人的精明头脑。不是一战成名,是历经多战百战方能成名。生活就是最大的对手,会抛出来一个接一个的困难、挑战、挫折。就像《长津湖·水门桥》中感叹的,哪场仗不困难?越困难越要打。
我也有过孤注一掷的选择,跨专业考心理学就是,而且是选择了报考全国最好的心理学院系。长达一年半的备考,完全自学,尝尽了孤独、焦虑、绝望等种种滋味。切身的体会是,在孤注一掷地拼搏时,最重要的是信念,是希望感,是与命运掰手腕子的倔强不屈“我就不信了!”,是偏要逆天改命的嘶吼“我命由我不由天!”
景浩能有孤注一掷的勇气,也是因为他对自己有信心。他是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手机维修技术出众,还能修家电;也能吃苦耐劳,干过包括蜘蛛侠在内的很多零工;对自己带领一帮人拆零件也有信心,他之前就写过不少拆机教程,积累了不少经验;对拆机零件再利用这件事也有信心,因为他已经将拆下来的零件做过质检,拿到了质检报告,而开厂子只不过是把这件已经做成的事儿再重复几千几万遍。所以,这份孤注一掷,其实是有扎实的基础的,是有胜算的。
我有跨考心理学的勇气,也是因为对自己有信心,对这件事儿有基本的把握。从小到大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热爱学习而且有学习能力;英语专业打的底子,吃老本也够考研用,可以省下复习英语的时间;看心理学的那些理论书籍都能看得跟小说一般津津有味、各种顿悟拍大腿,这种学习的乐趣会驱使我不断坚持下去;最难的就是实验统计测量这些研究方法类的课程,但好在我是理科背景,就算是啃天书也好歹有基础知道怎么去啃;虽然报的是全国最好的心理学院系,看似是最高难度,但其实也有精明的概率计算,当年北大只有十几个名额,北师却有五十多个名额,从概率上来说也是报北师更保险啊。
景浩愿意赌上所有的身家,是为了凑钱给妹妹看病;我愿意承担考研失利则既没有保研也可能找不到好工作的结局,是因为对英语没有继续深造的兴趣,而发现有心理学这门学科后,觉得极为兴奋,这就是我想要进去一探究竟的新世界。
所以,看似孤注一掷的豪赌,其实都是因为前面有一个令人奋不顾身的诱惑,手里的筹码又有足够的份量,于是才有勇气放手一搏,拼尽全力跟命运掰一回手腕子。
3、都是打工的,何必呢?
李平,硕士毕业后来到深圳工作,某公司的经理,对景浩这样的打工仔很看不上眼,但就像景浩说他的那样“你不也是打工的么?”学历高点、穿着光鲜亮丽些、在大公司里工作,就有什么了不起了?就不把景浩这样的底层打工者放在眼里了?
殊不知,在旁人看来,像李平这样只知道在领导面前“是、是”而没有多少创新意识和独立判断能力的人,还不如景浩这样既敢闯敢干又能吃苦耐劳的草根呢。都是打工的,生活都不容易,何必看不起更底层的?多一些尊重体谅,能帮忙时就帮点忙,促成合作,不便于帮忙时也至少说点温暖的鼓励的话,别总是居高临下看不起人的派头。
就像《开端》里所揭示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环环相扣互相影响,会引发蝴蝶效应,一句恶言可能掀起日后的波涛汹涌,一个善举也可能化解多年的仇恨。
奇迹笨小孩观后感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