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漏的读后感5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写读后感是一种读书的乐趣,因为它让我们更深刻地体验到了书中的情感和情节,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理解不同文学流派和风格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课文漏的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课文漏的读后感5篇

语文课文漏的读后感篇1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20课《学会看病》,读完这篇毕淑敏作家的文章后,我不禁有所感悟:原来世界上有一种爱叫磨炼。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当儿子生病时,妈妈不但不管,反而让独生子自己去看病。

我认为母亲的做法是对的,因为我们现在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都是衣来张口,饭来抻手的,在家里都不干活,家长宠着我们。有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急得不得了。我们有什么事情也依赖家长,从不自己做,像这样的话,就会恶性循环下去。

有一次,我在家里看动画片正看得起劲时,妈妈让我去买两个柿子,因为妈妈的脚很疼,我就不去,于是妈妈生气了,把电视给关了,我只好不情愿地云了。走在路上,我非常生气,回到家里,却看到了妈妈担心的面孔。

文中母亲的作法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做不到的,这位母亲真的可以是称为“模范母亲”的了!其实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所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爱。

语文课文漏的读后感篇2

语文课要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我们的语文老师的认识在理论上都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然而,虽然我们的老师们认可了这一理念,但真的走进实际的语文课堂,却依然感觉新走的有时还是老路子,不少老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解读讨论上。一堂语文课下来,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长进。

这样的语文课基本就可以认定是在“教课文”。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和这样的`教学说再见,对于大部分的语文老师特别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还是一件难事。

针对此问题,去年徐校长向我们推荐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我们边读边思考,边思考边尝试着在自己的课堂上转变,一年下来,感觉受益颇多。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主编,采用专题行动研究,围绕语文课如何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这一当前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结合小学各年级具体课例,告诉了我们怎样来实现这种观念的转变。

这12个研究课例,瞄准的都是当下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课堂热点问题,大致分成四类:

①阅读课如何用课文来教语文。

②语文课如何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③如何围绕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④基于目标的习作教学设计。

实际上,在这四类问题中,如何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或许是当下老师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我们刚入职的青年教师,面对课文制定教学目标时,常常是拿捏不准,想想这也重要,那也重要,解读文本时发现课文中字词句短篇,还有人文教育等,一个都舍不得丢弃。于是教学设计时往往安排许多训练点,一会儿人文教育,一会儿知识点堆积训练,弄的课堂臃肿、繁冗,教学难有实效。常常还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下课铃就响了,总是感叹:“为什么时间总是不够用?”反思自己,面对诸多问题,可谓是混沌一片!

关于这一方面,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实际的内容参考。

吴忠豪教授认为,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语文基础知识:拼音、汉字、常用词语、常用句子,标点符号,简单的修辞,常用的文体等。

(2)语文学习方法:理解词语句子,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和文章中心,理清文章表达顺序,各种文体的阅读,除了读的方法,还有写的方法和听说的方法等。

(3)学习习惯:预习,使用工具书,积累摘录词句,质疑提问,收集资料,细心观察生活,收听广播电视,看书读报等。当然语文课程内容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教育内容,好在现在每篇课文对人文教育内容规定非常明确,不需要我们进行太多的思考。

在《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中,吴忠豪教授选择了一个个前后对比的生动的案例,告诉了我们如何才能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让我们知道了,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仅仅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不能局限于教师对文本的主观解读,也不能只考虑年段的目标要求,而且还要以学生为本,要严格按照儿童认识规律来确定。

其实最难的还不是说课程规定的总目标和各年段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白纸黑字写在文件上的,这可以认真学习。然而这个课时目标太重要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得靠课时目标的达成积累。这得需要我们自己确定编写,所以问题往往就出在这个环节了,有时一些教师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用的教法和老教师基本一样啊,怎么效果却大相径庭?这就是注意点不同。新教师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怎么教上,而资深教师会花精力研究课时目标的设定。就拿我们二年级上册课文《曹冲称象》来举个例子,课后练习第二题课本是这样设计的:

读第四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那么我们首先就要想:这个训练点到底是想让我们训练什么的?到底是培养孩子哪方面能力的?这里的“读”是目标要求还是教学手段?细心的老师可能注意到了,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做手工”和语文园地中的写话“我的玩具”,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按照顺序说或写,那曹冲称象第四段就是要我们利用这个例子来训练孩子有序表达,培养孩子有序表达的能力和培养孩子思维的周密性,所以我们本段的教学就要仅仅围绕“有序表达”这个点去设计思路,用顺序词也好,用关联词也好,提供主要信息也好,都是在“有序表达”这个目标下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课程内容的开发,然后才能确定教学目标。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这点也想要,那点也要抓,一样都不舍得丢掉,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过多的训练点。原本想面面俱到,最终却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根据课程内容来选择教学目标,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不等于课文内容。课文内容会随着不同的课文发生变化,但是课程内容,指向语文这门学科,指向课程标准,是相对稳定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指的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生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掌握可以终生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

只有选择了恰当的课程内容,我们才能制定出更加适宜的教学目标。同样的,教学目标的选择,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懂得有舍才有得!各年段的课程标准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风向标,只有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才是符合学生需要并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从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

我们学校这点就做得很好,每次听评课时,徐校长就经常提到:一堂课不能什么都要抓,我们能一课有一得就很了不起了。这样目标更明晰,老师就会少做些无用之功,孩子们也学得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训练了哪方面的能力。

光确定个教学目标就有这么多学问,语文教学真是项大工程啊!不过要想让老师们能够有效地选择教学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直接与老师们的个人水平有关,与老师们的备课深度有关,与老师们的教学态度也有关。看来我们还得细细地去研读这本书,认真地去研究我们的课堂,研读我们的教材,提高我们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再远的道路也需要我们一步步地去探索,而在这探索之路上,只有学习和实践才是指引前行的明灯,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在实践中答案才能了然于心。

这本书中的其他几个章节也在触动着我的灵魂,比如“理解与并重的阅读教学”、“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设计和习作教学设计”等,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所以,我们觉得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有必要再重读这本书,希望我们每读一遍都能从中悟出一些语文教学的真谛。

崔峦老师说过:“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只有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才能更好达到这一境界,也才能让学生在语文方面达到更全面、更深远的发展。相信,只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在不断的更新理念下,我们的语文课堂终究会实现美丽的转身。

语文课文漏的读后感篇3

在王朝的御厨里,有一只骄傲的铁罐和一只谦虚的`陶罐。铁罐非常瞧不起陶罐,还经常奚落它,看不起它。而陶罐不放在心上,还想与它和好,把它当作好兄弟。可铁罐就是蔑视它,羞辱它。最后御厨塌了,两只罐子掉在了地上,被埋在土里。很多年过去了,人们挖出了陶罐,擦干净和它当年在御厨时一模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这时陶罐并没有忘记铁罐兄弟,而要求人们去挖铁罐,这时的铁罐早已氧化的无影无踪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学习铁罐那种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要学习和发扬陶罐谦虚的精神。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光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想到这儿我又想起了老师曾说过的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语文课文漏的读后感篇4

在语文书的115页上,有着这样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了我们祖国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叫作“圆明园”。在当我翻开这一篇课文时,我的心中突然间感到一种无法形容的感觉,那种悲伤和仇恨一起交织在我的脑子里的感觉,不可言喻......

圆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由圆明园,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浓缩了我国各地最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全园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颂,这一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五十多年的时间才建造出。圆明园中有许多建筑,比如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这样如此庞大、精致美丽的'圆明园,怎么不能称得上我国的皇家园林呢?!

可是到了1860年时,让无数人愤怒的事情发生了!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闯进圆明圆,他们把一切能拿走的东西通通掳走,一件不剩,拿不走的,就把它们砸破,敲碎。同时,为了销毁罪证,在10月18日到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放火烧了圆明园,大火一直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天空,我国这一园林的珍贵宝物,艺术的瑰宝,建筑的精华,就这样被大火烧的灰飞烟灭。我对敌人有着无比仇恨!我国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就这样被侵略者们毁于一旦。

这些侵略者对我国圆明园的所作所为是如此残忍和灭绝人性,是我们应该铭记终生的事情!侵略者太可恶了!

如今的圆明园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我感到悲伤和惋惜,但是它还是我们祖国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永远无法改变!我要好好读书,长大以后为祖国奉献自己才能,为祖国付出,让祖国更加发达!

语文课文漏的读后感篇5

5月20日,我读了《搭石》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写了“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当地村民自觉摆搭石让别人通过的事。这篇课文表面上是写搭石,实际上是借搭石表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课文语言朴素秀美,意境深远,通过平实的叙述展开情节,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喜爱!

通过读书我体会到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后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可贵的品质,比如盲道上有一辆自行车,我们要主动把它移开;不如一位同学没带书和文具盒,我们要主动借给他;比如一位老人或妇女来到公交车没有位置,我们要自觉给他让座;还比如一个小孩或老人摔倒了我们要去把他扶起,一位老人过马路我们要去扶他过马路……很多人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我们多多留心就一定会做个好学生,让别人喜欢,社会上如果全是这样的人,我们的生活该变得多美好呀!

我喜欢《搭石》这篇课文,更喜欢里面的人!

语文课文漏的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600字5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500字5篇

教师语文备课新心得体会5篇

2022暑期教师研修心得体会小学语文5篇

语文的心得体会600字5篇

语文教师听课体会范文5篇

小二语文教学计划5篇

省培语文骨干教师心得体会5篇

蒙氏语文培训心得体会参考5篇

小学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2022精选5篇

语文课文漏的读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