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发感想写成的文章,值得我们写观后感的电影一定是充满教育意义的,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励电影观后感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励电影观后感篇1
第一遍看的时候,并没有感触太多,甚至觉得有点名不副实。但是再次观赏,千与千寻,包含了太多太多。细细品味,才深知其精妙。果然是大师!
成长
宫崎骏说过:“所有的成长到最后总是一次旅行”,《千与千寻》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在鬼气森森的街上,父母因为贪吃奉献给神明的食物,被变成了猪。千寻离开了父母的庇佑,孤身一人闯入一个陌生的世界,为了解救父母,也为了解救自己,不得不学会独自成长。但是成长的路上当然少不了“贵人”的相助,像八爪鱼一样的锅炉爷爷、性格率真耿直的小玲姐姐、涌泉相报的无脸怪,一群可爱的小煤球、喜爱宁静生活的钱婆婆,当然,更少不了男主角白龙,这些生活在神魔鬼怪世界里的人物同样具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在千寻最无助的时候给了她帮忙和关怀。
千寻是幸运的,她既没有在溺爱中沉沦,也没有在绝境中沉陷,那一点点的苦难,来得刚刚好。她眼中的世界会有艰辛,但却不失温暖,她能够倚靠自己,却也没有失去对人世的谅解。
最后的最后千寻由最初的那个任性、爱哭鼻子、不懂礼貌的女孩,逐渐成长为独立,勇敢,坚强,懂得尊重的人,并透过自己的善良和决心拯救了父母和白龙,赢得大家的喜爱、认同与尊重。
爱与感恩
不管生活看上去有多么可怕,就像千寻刚到这个阴森可怖的魔幻世界的感觉一样,其实还是有很多好人,充满了爱。黑暗来临,华灯初上,各种神魔鬼怪飘荡在千寻的周围,所有的都对她这个唯一的人类虎视眈眈,但是之后,锅炉爷爷的疼爱,小玲的帮忙,蚕神的体贴,还有之后大家一齐亲手制作的那条发绳,以及最后,每个人都为千寻成功破解魔咒赶到如此的开心……这些都证明了世界上不是缺少爱,只是缺少发现爱的眼睛,缺少一颗感恩的心,刚开始时小玲说她迟钝,但是之后小玲说她要收回这句话。这既代表了千寻的成长,也映射出了千寻善良的本质,这个瘦弱的十岁女孩身上有着博爱的光芒,所以才受到那么多人的关照——要想得到爱,先要付出爱,她用宽容而关切的心去应对遇到的人,包括对无脸怪,对被误认为腐烂神的河神,对坊宝宝,对白龙,都是一样。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但是所有对你好的人你都务必感谢他们。这样自己活着也满足,别人也觉得对你的付出是值得的,继而会更加爱护你。
励电影观后感篇2
近日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电影《孔子》,我看完之后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深深地被震撼了,对孔夫子的伦理道德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而我却认为孔子思想里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等精神。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他以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
当孔子看到当权者只懂得用酷刑来统治人民的时候,他不顾自己的危险依然提出了废除活人殉葬制度。这在当时是十分危险的,这不能不体现出他的仁爱之心。而当子路将漆思弓救到他的家里时,他表现的是那么镇定,没有一丝畏惧,这又是他大义的体现。当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时,他第一站来到了卫国。卫国南子问孔子:“夫子常说,仁者爱人。不知夫子的这个人,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这时孔子无语,但是从他恭敬和淡定的表情当中,我解读出了《论语》当中的一句话:“君子尊贤而容众”,南子又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孔子答曰:“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南子又问:“诗经三百首,大多都是在讲男女之间的情爱,夫子又该怎么解释?”孔子答曰:“诗经三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情思深深,但无邪念!”面对孔子的圣德,最终南子恭恭敬敬道出了这样的话:“世人也许容易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到孔子在痛苦中所领悟的境界!”可见孔子的君子之礼是博大的。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在夹谷会盟上,孔子以不战而驱齐国数万之众,不得不佩服孔子的智慧。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孔子。当季氏将亡之时,他终于明白了孔子的真确,他决定将孔子请回鲁国,这就是孔子身上的信。
在周游列国路上,他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受尽磨难。在逃离齐国时“接淅而行”,在鲁国分不到祭肉,在陈蔡被围差点饿死,在宋国差点被树砸死。他却荣辱不惊,为了理想中的仁礼之国,像永不停息的日月星辰一样自强不息,这不正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吗!
励电影观后感篇3
写在前面: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整个社会还是很封建,对女性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还是很严重。
这部电影和原著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电影是不同于文本的视觉艺术,所以在影片中用了插叙和倒叙的方式来讲诉简爱的故事。但是这不是我想要论述的重点。由于两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差距自然存在。我更关注的是原著中对简爱的个性描述在影片中的展现。
这部影片我之所以推荐也在于此,它对简爱这个人物的刻画还算是原汁原味。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整个社会还是很封建,对女性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还是很严重。而在简爱身上就体现着这种反抗性,对男权的反抗,对不平等的社会的反抗,在书中这方面的内容体现得更为突出。但是在影片中,这方面的内容展现得稍弱,不注意会理解为只是一个爱情故事而已。简爱与罗彻斯特之间的爱情,是不能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爱情画上等号的。它带有尊严和自由的印记。
也许会有人不理解,如果爱一个人不应该是在对方最需要自己的出现吗?为什么简爱在了解罗彻斯特的痛苦之后却选择离开?前一问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要出于适当的情境之下。简爱如果选择留在罗彻斯特的身边可以说,她是很爱对方的,可是她将失去自由和尊严。在那个时期的英国是一夫一妻制,所以她将无名无分。这也意味着失去自尊。众所周知,结婚之后,女方将改成男方的姓氏,这种举动也意味着失去自由。简爱并没有逃脱出世俗的框架,虽然她力图追求和男性一样的平等,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她还是让步了。所以她所能做的只是逃跑。当圣约翰要求娶她妻子的时候,她最终逃不过自己内心的冲动,回到罗彻斯特身边,但是这次她可以放心的在爱人身边,因为对方已经一无所有,甚至残疾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是平等的,是彼此需要的。罗彻斯特的妻子自杀了,对他们来说世俗的障碍已经消失了。
自由和尊重是爱情的前提。这是他们之间的爱情教会我的东西。也是这部影片给我的最大收获。总说二十一世纪是民主和开放的时代,可是每天都会出现的各种离奇古怪的新闻,让我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女性更加作茧自缚,更加封闭和软弱。夏洛蒂勃朗特所处的那个时代,女性正在积极争取自由和解放,而几百年后的女性反而追求依附于男性的生活。这是历史的反复性吗?
这个时代的确很开放,所以找不到道德标准;这个时代也很宽容,所以各种人都有解脱的借口。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信任的丧失,真爱的泯灭。很多人痛恨小三和情人,很多人都不会对这种人投入真正的感情,所以他们也采取相应的对策,为自己的后半生攫取更多物质上的保障。当大家撕破脸的时候,美其名曰“各取所需”。难道小三和情人就没有真心吗?当然不是的。就拿现代画派的鼻祖毕加索来说,他可是情人满天下啊,虽然这样讲有点夸张,但事实上他的情人真的很多。但是他的情人即使是无名无分也是心甘情愿和他在一起,为他生孩子,即使她什么都得不到。甚至最后连对方的真心都失落了。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与爱人波伏娃,一生维持着朋友兼恋人的关系。这是一种无形如蜘蛛网的关系,没有自尊和对自由的渴望,如何可以维持?
不是因为他们是伟人所以可以做得到,而是他们做到了,所以更加伟大。如今中国有很多人看似很开放,追求男女平等,追求爱情的开放和自由,却没有抓住它们的精髓,东施效颦,越走越远。现在的女性有什么资格说没有能力独立、自尊和追求自由,现在的社会在法律上、在舆论上都是提倡民主和自由的。比起那些女性抗争的年代已经好得太多了。
不能单纯责备如今男人的花心和控制欲,也不能单纯地谴责潜规则,孤掌难鸣,有人愿意助长风气,也是无可奈何。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还是得消除这种风气方可。
励电影观后感篇4
在寒假里,我看了一部十分好看的日本电影——《龙猫》,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小月的母亲生病住院了,父亲带着她与她的妹妹小梅到乡间居住。她们对那里的环境都感到十分新奇,也发现了很多趣味的事情。她们遇到了很多小精灵,来到了属于她们的环境中,看到了她们世界中很多的奇怪事物,更与一只大大胖胖的龙猫成为了朋友。龙猫与小精灵们利用他们的神奇力量,为小月与妹妹带来了很多神奇的景观,令她们大开眼界。妹妹小梅常常挂念生病中的母亲,嚷着要姐姐带着她去看母亲,但小月拒绝了。小梅竟然自我前往,不料途中迷路了,小月只好寻找她的龙猫及小精灵朋友们帮忙,最终,小月和小梅搭乘着一辆大大的由猫精灵变成的车顺利的回到了家。
小月的年龄和我们大家都差不多,可是她却尽自我的本事来帮忙这个家,又懂事又活泼,可是此刻的我们呢?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不但不帮忙父母,还说这说那,用我妈妈的话来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很少有人帮父母干活。
有一点值得注意:在故事中,大龙猫的出现从始至终都仅有小月和小梅看到过,甚至在小梅拉爸爸来看龙猫时,不但龙猫连树洞都不见了。龙猫真的有吗?还是仅仅是幻想和做梦?最让我感慨的情节是小梅独自去探望住院的妈妈,途中迷路了,为了找她,心急如焚的小月坐上了龙猫召唤的有十条腿的龙猫公车,当猫车在田野间飞驰,从大人身边驶过时,大人们却只感觉有一阵风吹过。是什么遮住了大人们的眼睛,让他们视而不见?此刻的我们,眼睛里还能看到童话吗?
看完这部电影,我体会到了:我们必须永远坚持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看到这世界的五彩缤纷,看到世界里的奇思妙想!
励电影观后感篇5
3月28日,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我们观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我从耳闻中得到了真切的感受,杨善洲同志退休不退志,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使得我内心感动到久久不能语。杨善洲,一个响亮的名字彻底震撼了我得心灵,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他被人民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
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交给国家。
杨善洲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杨善洲是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在全国推出和集中宣传的先进典型,被中央组织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我作为一名基层水利干部,深深感到学习杨善洲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必须做到“四个必须学习”。
必须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地坚定信念。杨善洲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我们水利干部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必须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他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簿,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我们水利干部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在水利工作中不贪不占,确保人员安全、资金安全、工程安全。
必须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我们要戒除享乐主义的思想,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持家,勤俭为国。
必须学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他又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向杨善洲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精力献给党和人民。作为基层水利工作者,要扎根基层,扑下身子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杨善洲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为党员干部特别是直面人民群众的基层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杨善洲为镜子,找差距、增动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干聚民智得民心的民生水利工程。
通过学习杨善洲的事迹使我体会到,做好水利事业必须先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必须端正心态,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作为水利系统党员干部,更应该以杨善洲为榜样,进一步加强干好水利为人民的理念,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教育身边的水利干部职工,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以达到“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
励电影观后感篇6
在欧洲,结婚七年被叫做铜婚(copperwedding),相对于刚结婚时的纸婚(paperwedding)状态,七年的时间,将这份婚姻——或者说感情——磨砺的坚韧而且绝不褪色。同时,在中国,结婚七年的夫妻大抵都会碰到一个代代相传的难题,我们叫它,七年之痒。
大抵在西方人眼里,婚姻是义务和权利结成的纽带,甫一结婚,彼此的联系还很淡然,后来时间弥久,有了共同的房子,有了熟悉的气味,有了第一第二第三个孩子,习惯了每天一睁眼就能看见对方的样子,这样的连结也就越来越紧。而在东方,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牛郎织女的童话长大的,我们固执的认为爱情、感情才是连结彼此关系的本体,我们认为彼此相爱的两个人也专属于对方,我们对西方公平交易式的婚姻嗤之以鼻而又心存敬意,我们矛盾,但是这就是我们的爱情可爱的原因。
所有坠入爱河的情侣都会对七年之痒竭力抗拒,但是却无法否定它的存在。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觉得爱情是我们在一起全部的动力,爱情给了携手斩除一切障碍的所有勇气。但我们忘了我们生活这如此现实的一个世界里,爱情并不能给我们所有需要的东西。《裸婚时代》有句话说;“细节打败爱情。”当我们为在一起却吃不上饭而发愁时,当我们突然有一天发现对方原来有那么多的缺陷时,当我们吵架、每吵一次就在心里刻一道怨恨的伤痕,当我们发现对方原来有那么多的小脾气,我们觉得爱情死了,我们觉得对方背叛了自己。
女主角——黄小仙——有一个谈了七年的男朋友,七年,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隐喻,在这个草长莺飞,爱情渐死,一切都在为现实考虑、那些曾经被我们的爱情蒙住双眼而看不到的隔阂慢慢凸显的时间,黄小仙的男朋友和她最好的朋友走了。冯佳期未必有小仙漂亮,也未必有小仙那样刻骨铭心的爱,但她是现实的,陆然和她在一起时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他觉得这个小鸟依人的姑娘满足了他的尊严,于是他劈腿劈的无需解释、理直气壮。在这个时代里,没有婚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的爱情,背叛,实在是太轻太轻的字眼。
客观来说,我是理解陆然的,我相信黄小仙这个大大咧咧、嘴毒心却善的姑娘曾经真的是他一生的梦想,我相信当他背着自己女朋友和她最好的朋友约会时心里也曾受过何等的煎熬,我相信爱情的死亡不是没有原因的必然是有数不清的伤痕一道一道加深印在他的心上。我以前写过“感情是由一句晚安、一条短信、一个温馨的吻,一点一点的维系”,感情同时也会由一次次不留情面的拌嘴、骂架、争斗,一点一点的消散。
我们把爱情想的太崇高太伟大太无所不能了,我们以为爱情可以把对方变成自己口袋里的pocky,我们以为爱情会把对方变成自己的私有物品,我们以为只要有爱情我们就可以不留余地就可以猛戳对方的轮胎就可以真正的实现“打是亲骂是爱”的真谛了。可是我们错了。
我看着陆然在那里痛斥黄小仙作为一个女朋友说话多么多么狠毒多么多么不留情面多么多么不懂得尊重他,我是同情他的。我清楚地知道七年的感情会发生多少多少的事情,也知道多少多少的裂痕才能撕开七年的爱情。但作为一个男人,我觉得窝囊,自尊这种东西,不是别人能给你的,也不是别人几句话就能剥夺的。镇不住自己女朋友那只能说你没气场。到头来把所有错撂一干净把屎盆子全扣女孩头上,我为这种男人感到恶心。
我看着黄小仙发疯似的追着那辆出租车,竭力想把自己放成一个谦卑的姿态,这个姑娘爱的太深了,但是她错了。卑微的爱情只会惹来对方的践踏,如果在这场战争里失去了尊严,那么只能惹来对方更深的反感和头也不回地离开。
谁没爱过呢谁没遇见过当成自己一辈子的梦想的女孩
西方的心理学把一段婚姻的成功寄托在三个方面:尊重、宽容、信任,而中国却把一切希冀于爱情,合适吗
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这同时也是一部关于尊重、宽容和信任的'电影,我确信我看到了导演滕华涛和作者鲍鲸鲸想展现的那个世界。
电影里有黄小仙长跑七年多灾多难重疾暴毙的爱情,也有大老王为家庭奋力工作却致使离异的爱情,有钱的人坚信用钱可以买得到爱情,相亲的人觉得八分钟可以确认一份感情。黄小仙的爱情我不想再谈。而在很多影视剧乃至小说甚至现实里,大老王的爱情都是一个很典型的桥段。其实大老王是一个很温暖的人,在原著里这个喜欢骂人的boss会在员工做错事时请她喝普洱茶看小津安二郎的片子,现实中可能再遇不见这样的人。我记得《男人帮》里莫小闵曾经有关于“一个女人到底想要什么”的经典论断。在心理学的角度上,女人是感性生物,男人是理性生物,女人行事时看重完成它时的过程,男人则依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这个结论的来历比较丢人,是网上盛传的一篇《搭讪宝典》里所记录,但是整体正确。男人以为自己的努力都是为了女人未来的幸福所以女人应该且一定要理解他而感性的女人却觉得男人忽视了她的存在,这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除非有一方先开始改变,在双方都坚信自己没错的时候,可能会毁了一段美好的感情。
除非有钱人花钱雇我评论他,否则我从不主动评论有钱人,我从来没有钱过,自然也就不知道有钱人究竟会是个怎样的心理。魏依然的理论可能在他看来无懈可击,看上去与西方的责任论如出一辙,但实在混蛋意味十足。但我不去评判它,我不想说诸如“爱情被金钱染指、涂上了金黄色的涂料也就变得俗气”之类的酸溜溜的话,这本身就是没钱的人说的最多的俗话。
八分钟能做什么八分钟能做很多事,但惟独不能确定你一生的伴侣。当剧中黄小仙猜测一见钟情的情侣数能达到二十对时我真为这个姑娘的天真和乐观感到欣慰。其实要我来猜,我觉得一对都不可能。一见钟情这种事我以前相信,以后也会继续相信,但我不信这种事会落到我的头上。姑娘,8分钟的时间,你读我,我读你,平摊下来每个人就四分钟,你读的懂我么你连序章都看不完吧你知道我平时会有什么习惯我喜欢什么音乐讨厌什么花么别说是你,就连我自己,我读了自己二十一年,我都不曾真正的了解过自己,更何况你只有四分钟,我不曾否认自己智商很低,但也没把你智商想的那么高。八分钟约会,要么是笑话,要么是饥不择食到了一定程度。
片子里有一对金婚的老夫妻,金婚是好事情,扫盲的说起来金婚就是结婚五十周年纪念日,半个世纪,何其不易。老太太在病床上跟小仙讲老先生年轻时出轨的事情,老太太无疑是睿智的,对付小三的方法别具一格,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这里我想谈的是宽容,前面提过西方学的观点,宽容是幸福婚姻的一个重要基点。老太太的宽容换来了此后相敬如宾夫妻恩爱的五十年,我相信老先生那之后再做什么不上场面的事情的时候都会想到家中娴静的妻子的面容而心生退意。两口子,为什么要经常为屁大点的事情吵得天崩地裂你死我活呢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听了那么些年听得耳朵生茧听到想吐,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我相信老先生谈及金婚现场时一脸的满足不是假的,我相信老太太过世时老先生悲痛欲绝的表情不是假的,老太太带着一块满载爱的巧克力魂归天堂,我在座位上哭了。
人生就像巧克力,这句话是阿甘说的,而幸福其实也像巧克力,人生的巧克力,奇异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而幸福的巧克力,则满足于,你知道当你想吃巧克力的时候,哪怕是在天堂里,也会有一块专门为你准备的。
励电影观后感通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