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们展示语言艺术的舞台,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写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术类作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类作文篇1
镜鱼涅槃化石美术展,可是画化石否?
进了门,一排排宣纸吊下一栏新的答案。海百合,似是植物,却是动物。这一来,它便有了动物的天性——动态美。又点缀上植物的静态美,好似潘多拉魔盒,有善、有恶、有美、有丑。又见“我们仨”,却似有三人勾肩搭背走去……
整个画展的重头戏——“梁氏关岭鱼龙”,跳动在我的眼前。其由三张宣纸连接而成,尾却比头长,每条骨都细致地刻画在前。它占领了一面墙,恭立为王。
别的不说,我喜欢胡杨。胡杨在展厅中最独特,只有它题了大字,也有小型的简介。沙漠脊梁——胡杨,我喜欢它可耐40多度高温,与仙人掌媲美;我喜欢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用水墨画画它,有什么比水墨画更适合它呢?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地勾画出它所有的轮廓。我与它的诗意久久缠绕在一起……
观画,常在镜鱼。
美术类作文篇2
我的学生们都喜欢我,因为我是一个有创意的美术老师。
今天,我要上一堂独特的美术课。
现在正是春天时节,我和我的学生们来到梧桐山,远望梧桐山,连绵起伏,一片绿荫!
我对同学们说:“各位同学,现在,咱们来到这郊区大自然课堂上课,同学们一定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此时,你们先观察一下这里的美丽的风景,待会儿再好好讨论,找找最美丽的风景线。”
于是,同学们就各自去观赏自己发现的风景美点。
因为是第一次这样上美术课,大家开心极了!于是呢,自然观察得十分认真,愉快地去感受大自然的神清气爽,朝气蓬勃地做挥笔作画的准备!
不久,同学们观完风景,大家集中在原地。这时,学生甲甄可曦问:“老师,我们应该怎么作画呢?”我就说:“简单!现在是春天,把你们所看到的景象一一画出来,比如说,你们在看景象时,所联想到关于春天什么的也可以画进来,如春雨绵绵、鸟语花香、花草齐盛、绿树成荫等等。只要是关于春的,都可以画,现在,想画春天的山就在这儿画,想画春天的水的就去仙湖,香花春天的花草就去丛林,大家开始行动吧!”
于是,同学们分头,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坐下各自画开了。好像没有一个人静坐不动,或者是打打闹闹,我感到十分满意。
很快就画完了,就连不想画的,也都拿出了自己的真功夫,我把同学们的画平地上。草地上,同学们的画和自然风景构成了美丽的画面,仿佛增添了许许多多美丽的色彩,大家们都乐了,个个赞不绝口。我看到,学生们都对我的课程很感兴趣,觉得有意思。
我的创意美术课受到学生欢迎,都说,这真是一堂有趣的美术课!
美术类作文篇3
我们所说的“艺术”,已用于总称古今中外图像中的精品。图像与文字是人类记忆的载体,且前者早于后者,倘若没有史前文明和传世的图像遗物为史证,我们就无法完整地理解往昔。由此而论,艺术就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可视历史,艺术有历史。
1497年唐寅《山居图》扇面山水
1489年,比利时画家梅姆林《圣乌尔苏拉神龛》,木上镀金油画。
然而,艺术的立根之本是美学价值,唯有传世图像中的杰作才配得上“艺术”之名。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独立的价值。有人曾说,艺术就是艺术,犹如水就是水一样,它的美学价值无须依赖其他事物而存在。不过,如果我们想更好地欣赏个别艺术作品,还是要首先理解它所源自的人类艺术的全貌,只有在这个历史全景中,才能凸现具体作品的创造性特质。在这本《艺术史二十讲》中,我们力求勾画出一幅中西美术的发展略图,为读者欣赏永恒的美术杰作提供参照背景。
当人们面对丰富多彩的传世杰作时,经常会提出一个问题:既然每件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那么,“艺术有历史吗?”
我们现在所用的“历史”一词,包含着进步的观念。18世纪的欧洲思想家发现,人类的历史是由野蛮向文明进化的历程,这种信念已渗透人心,当我们运用“历史”概念时,我们不由自主地赋予它这样的含义:一切事物都随着时间的进程而由低级向高级进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等等都雄辩地验证了这个进步的观念。19世纪诞生了现代历史学科,艺术史(historyofart)也相应而生,它很快成为与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并驾齐驱的学科,旨在对人类的传世视觉作品进行系统的学术探究,即通过人类的审美创造产品理解人类的历史和美学价值观。在这个研究过程中,艺术史家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要回答“艺术何以会有一部历史”。在历史研究领域,如果一个新发现的史实推翻了某个定论,那可说是研究的进步,在科学上更是如此,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便使牛顿的理论成为了历史。然而,这种进步的模式并不适用于解释艺术的历史。
艺术是人类精神王国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是精神和物质相互结合的审美产品。从艺术的纯粹技术角度看,我们也可以将之描写成一部逐渐进步的历史。从原始民族用自然矿物质颜料在岩石上作画,到中国人在绢素和纸张上作画,再到欧洲人发明油质颜料,引进人体解剖学和透视法,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仿佛使人能亲临其境的现实错觉,直至当今运用电脑等新工具制作新媒体艺术,无不说明艺术的技术如同科学一样,取得了不断的进步。艺术史家可以从艺术技术、技巧和材料运用的角度构建一部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的作者贡布里希以再现技术的进化为主线,勾画了从古希腊到19世纪法国印象派的西方艺术的历程,并特别强调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他们复兴了古希腊艺术的发明,力图创造三维空间的视觉错觉。19世纪的印象主义画家将这种努力推向极致,试图捕捉自然景物的光影变化,描绘出如其眼睛所见的真实景象。
欧洲艺术家不断完善的再现技术,乃是人类文明中一项伟大的成就,这项成就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思想、科学和历史的面貌。然而,不断更新的技术和媒介并不能创造出不朽的艺术杰作,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艺术具有不可言喻的审美特质。其美学价值超越时空、超越技术、超越个人偏好而千古不易。在人类创造的领域中,艺术是一个不以时代进程而论价值的领域。
1497年,墨西哥《布琪亚抄本》,鹿皮图画。
1489年,缅甸艺术家所作《驴头魔鬼》,彩釉图像。
21世纪制造的轿车,在技术和性能上一定优于20世纪初的汽车,但若将轿车当作设计艺术品,那么,从审美价值上看,情况可能正好相反。英国劳斯莱斯的创始人之一亨利·莱斯曾说:“车的价格会被人忘记,而车的质量却长久存在。”这种质量比之艺术品质,在时间的坐标上,就没有随之演进的历史。相反,艺术的创造往往共时地展开,并呈现出令人惊讶的景象。如果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我们很难想象下述五件作品的创作年代仅隔数年:意大利画家曼特尼亚的《哀悼基督》、缅甸艺术家所做的《驴头魔鬼》,以及比利时著名画家梅姆林的《圣乌尔苏拉神龛》均作于1489年。而短短几年之后,墨西哥画家为《布琪亚抄本》描绘了图画,中国文人画家唐寅画了《山居图》。
这五件同出于十年之内的作品,在表现技巧和风格上有天壤之别,我们无法用相似标准去评判它们,但它们都是永恒的杰作,正如《艺术史二十讲》希望向读者表明的那样,其永恒性源于伟大的艺术作品的特质。中国古人早在5世纪就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迹有巧拙,艺无古今。”(《古画品录》)艺术不分先后,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作品的好坏。据说现代派艺术先锋毕加索在观看拉斯科史前岩画时就惊叹说,人类的绘画在30000年里没有什么进步!
艺术虽无历时发展的历史,然而,当我们回顾人类三万多年里无比丰富的视觉创造成果时,却必须采纳某种有序的讲述形式。其实,任何知识领域,也包括历史学科,都是我们为理解广袤无序的自然和人文宇宙而发明的智性形式。“历史”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指对人类事件的“探究”。我们即在此意义上概括艺术的历程,为我们更好地欣赏独一无二的永恒杰作提供一个历史框架。
众所周知,世界艺术大略分为两大体系,一则源于古希腊的西方艺术,二则源于中国的东方艺术。虽然当今学术界已对此提出疑义,但为方便起见,《艺术史二十讲》还是将西方艺术和中国艺术的历史分别加以论述。在世界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的艺术家都创作了具有自身独立价值的艺术作品,在认识到这个事实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上述两个艺术体系在世界艺术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观望这两座巍巍的高峰,有助于理解所有的美术。
然而欣赏美术作品不只具有审美的意义,它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及其历史的理解。艺术审美品质中的一个要素是创造性。人类生而具有创造的天赋,所以西方流传着“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尽管如此,现实还是提醒我们,未必人人都能创造出艺术杰作。而正是从欣赏传世经典之作中,人们可以学会如何发掘和运用自己的创造潜力,像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将之转化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1日09版)
美术类作文篇4
盼星星,盼月亮,我每天念叨着的美术节终于慢吞吞地向我走来了!看着操场上各种漂亮精美的画,我心里既激动又兴奋,摩拳擦掌地准备出发了。这时候,广播里说:"请不要在大操场逗留,后果扣分处置。"我听到后,只好回到教室里上课等待第五节课的到来。
到了第五节课时,老师给我们发了几张奖票,就排好队来到了大操场。我一边走,一边好奇地张望着。这时,老师大声说:"解散!"我赶紧牵着姜睦韾的手,像皮影区跑去。来到皮影区,我赶紧找起我自己的皮影来。这时,姜睦?对我大叫:"快看,快看!我的在这儿!"我跑过去,真的在那儿。我的眼帘中忽然看见了一个熟悉的皮影,我走过去仔细一看,这不是我正在寻找的人吗?顿时,一股声音顽皮地钻入我的耳朵,原来是成妍伶啊。我走过去,她说:"嘿!投一票,为班级争光!"我听了,对她神秘的一笑,投下了三张奖票。
我又来到了素描区,仔细的看了起来,用十分"专业"的口吻说:"这些话画的特别传神,我猜,这一定是同一个人画的吧。""姚思恩,这写着呢,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一个人说,我反头一看,原来是雷杏玲啊。这时,下课铃响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到了教室。
啊,这次的美术节真好玩,不知道下一次美术节什么时候才能开展,我真期待呀!
美术类作文篇5
常听人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和创造美。真的,我对这个说法有了深深的感触。这不,下午那堂美术课自己还在回味。”
第二节课刚下课,就听到同学们议论纷纷:“等会美术老师来了要坐好啊,不然翘首以盼的美术课就泡汤了。”还有同学说:“哇,下节是我最喜欢的美术课!”上课铃一响,同学们马上静息,等美术老师来的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说:“这节课我们要用植物籽摆图案,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创造一幅最美的画。”我带的植物籽粒可多了,有黄豆、黑豆、红豆、绿豆和碗豆了,还有大米、小米和黑米。大家都在开始做了,我还在欣赏自己的豆子。这时,有声音传过来:“熊星翰,能借点你的豆豆吗?”我回过头看,哦,原来是苏旭在招呼我。“行啊,尽管用,反正我带了很多的,没带豆的都找我啊!”我得意地答话。
我先将自己的画涂上白乳胶,再把那些不同颜色的豆子一粒一粒地,很小心很小心地往上贴,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把那些可爱的小家伙贴歪了。慢慢地,慢慢地,一幅伟大的作品就在我的手里成功诞生了,我很顺利地就摆出了一幅很漂亮的画。
原来看到别人的作品,真觉得很神奇。自己动手做,也算得是不错的。不信,你也来试试?
美术类作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 梦想类的作文8篇
★ 发言稿类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