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学习心得,我们能够更高效地吸收新知识,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对每一次写心得的认真对待,我们的写作能力会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显著提升,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追寻红色记忆心得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追寻红色记忆心得篇1
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本鬼子从炮楼出来不断袭击邻村老百姓,进村后,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敌人的炮楼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鬼子一出炮楼就会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发现,他们连忙告诉村里的老百姓,赶快下地道,敌人进村后,什么也发现不了,可是,民兵连长高传宝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一声令下,四面开火,敌明我暗,战术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敌人在逃往炮楼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从地下向神兵一样杀出,打得鬼子溃不成军。最后,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队长。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读了这个故事,我有我有了深切的感受,我知道了以前的人民是怎样打败日本人的,知道了他们的辛苦。__年后的今天,回望__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的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他们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如果说,生命如花,岁月如歌,那么历史呢?历史就可以说是激荡生命、贯穿岁月、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的浩浩长河。
在这浩浩长河中,中国共产党集合了一大批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如:__、周恩来、刘少奇、邓中夏、向警予、蔡和森、张太雷、罗亦农、瞿秋白等等,他们犹如璀璨群星,光华夺目。
读完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红军长征。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其间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芫人烟的草地,行程约25000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这使我想了__写的一首诗,叫:“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大渡桥横铁索寒……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的崇高品质使我敬佩,他们刚毅勇敢,热爱祖国,坚贞不屈,扶危济困。我要学习红军的精神,将来报效祖国。
追寻红色记忆心得篇2
为了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5月25日-29日中心组织了遵义红色之旅,让我们追寻革命足迹,体会革命精神。在为期五天的培训中,我们实地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旧址、娄山关战斗遗址、茅台镇四渡赤水之三渡渡口,瞻仰了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听取了遵义会议和会议精神专题教学,观看了舞台剧《伟大转折》等等。在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我们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篮。在烈士纪念碑下,仔细聆听了有关邓萍烈士的英雄事迹,为革命烈士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感动。在娄山关战斗遗址,亲身体验了小尖山、大尖山的长征路,亲身感受了当年战斗场景的激烈和红军翻山越岭的艰险。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了解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择点,是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一个伟大革命进程。在茅台镇,参观了当年红军四渡赤水中第三渡的茅台渡口和四渡赤水纪念馆,仔细聆听了四渡赤水的历史始末和毛泽东同志如何在第三渡和第四渡中运筹帷幄,将红军困局转危为安的精彩故事。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深切地感受到革命的艰辛,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激发了我们要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加倍的努力工作。这次红色之旅我有几点体会:
在新时代,我们仍需要学习借鉴革命年代战争的经验。一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定革命的必胜信念,保持和发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二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照抄搬,搞教条主义,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最根本的经验;三是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坚持革命先辈的独立自主,要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探索出改革发展的新道路。
这次“红色之旅”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机会。更是一次从思想、党性认识上的重大洗礼。在重温党的伟大历史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我自己当今的信仰和未来生活的冷静思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该发扬光荣传统,要把这次红色之旅当作人生的一次新的起点,要用崭新的精神面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不断鞭策自己,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为建设“高效、便捷、一流”的政务服务工作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追寻红色记忆心得篇3
又一个清明节来了,这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静静的来到了墓前,然后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
俗话说:苦不苦,想想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的确,我们每天上下学也只不过几千米或几百米,比起这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又算些什么呢?许多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干活与学习了。”但想起革命老前辈过草地、爬雪山都挺过去了,我们还怕吃这么一点儿苦头吗?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些为未来,为祖国而牺牲的烈士们,他们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唐朝诗人杜牧写过一首名为《清明》的诗,当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得非常传神。每每读到这句诗都会让我想起:狼牙山的五位壮士,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的小兵张嘎,用身躯挡住敌人子弹的黄继光,聪明勇敢又懂事的小萝卜头……没有他们的英勇献身,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有了他们才有我们的今天。我觉得那些革命烈士们并没有死,而是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受到人们的敬仰……
就因为革命烈士们做出了许许多多的奉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所以他们会受到万人敬仰。而那些中国人的背叛者则会是遗臭万年……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
追寻红色记忆心得篇4
又一岁清明,没有断魂的纷纷细雨,却迎来了明媚的春光,坟茔边的绿草依依,草叶上的露珠折射着七彩的光华,远方在如血的朝霞中初生的太阳为半边天幕平添一份悲壮的意味——江山如画,而这画卷正是用无数先烈们的的鲜血为颜料、白骨为画笔成就的。在这样一个以缅怀和追思为主题的.日子里,我们虽然不能站在烈士们的墓碑旁为其默哀,却可以在心中为他们祭奠,向他们讲述祖国今日的昌盛,用行动继承他们的遗志,以告慰无数革命烈士在天的英灵。
兴国之策,薪火相传。建国后,连年战乱对国家经济的影响逐渐暴露,匮乏的资源落后的技术与庞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如此恶劣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了王进喜、钱学森、钱伟长、李四光等一批民族英雄,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为国家分忧,分别在石油开采、国防军事、地质勘探等领域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留下的“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等名言一直激励和警示着一代代的后来人努力奋斗,不忘国家,并最终形成了传世的“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国之路,任在我肩。如今,中国的经济潜力和广阔市场逐渐显露出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然而,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目前的国情与国际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遗愿还有许多不相符合的地方。作为民族新一代的栋梁,继承传统,富国强民,我们责无旁贷。而这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践行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开始,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在家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自觉承担一定家务,为父母分忧;在社会上,文明交往,礼貌待人,注重礼节,爱护环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先修身,才能更好地治国平天下。
追寻红色记忆心得篇5
在红军指挥员的出色指挥下,英勇善战的红军不断取得突破性胜利,最终摆脱了敌人的围剿。我们生动的红色经典故事中回顾那些惊心动魂的时刻。
?梯子岩上尖刀排》一文是《红色经典故事》中的一篇文章,虽然普通但是我的最爱。
梯子岩海海拔1400米,两侧都是高耸云里的悬崖峭壁,特别是梯子岩渡口地形极其险要,敌人就是因为这个特点,所以只派了一个民防团驻守。红三团充分了解这一带的地形后,决定挑出38位水性好的优秀战士,组成尖刀排,然后从梯子强渡乌江……
“勇士们悄悄接近敌人的碉堡,见里面亮着一盏昏黄的油灯,再仔细一观察,一个懒散的敌哨兵正搂着枪在灯下打盹儿呢。几个战士破门而入,一刀就结束了他的性命。紧接着,战士们又摸到了敌人睡觉的地方,窗口,门口都守住人,乱枪齐发,手榴弹落地开花,许多敌人在睡梦中归了天!几个来不及穿衣服的家伙刚要摸枪,就被勇士们一枪一个打倒在地。”我非常喜欢这一段,因为这一段文字展现出了我军战士的英勇,侧面烘托出了我军作战指挥的英明。我觉得敌人之所以如此轻松,是因为梯子岩渡口极其险要,然而出乎敌人意料的是,红军入天降神兵,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我从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勇敢无畏的精神。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我那活泼、可爱、勇敢的小表妹。有一天,大人们把我和姐姐送到表妹家,然后全部出去了。一到表妹家,姐姐就捧起书来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而我和表妹便到院子里打起了羽毛球。正当我们玩在兴头上时,羽毛球便飞到了高高的的亭子上了,我俩摆弄了很久,都弄不下来。正当我束手无策时,表妹弄来了一个梯子,对我天真的说:“姐,我从梯子上爬到亭子上,你帮我扶着好吗?”“不行,太危险了,让我来爬吧!”不等我说完,表妹就开始爬了,我没办法,只好扶着……表妹爬的速度十分惊人,不一会儿便到了亭子上,我见她小心翼翼地往前爬,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羽毛球抿的十分紧的小嘴一下就弯了……表妹的勇敢令我敬佩万分!
正是因为红军战士们的机智和勇敢,才把敌人赶出中国,才有现在这美好的中国!让我们都成为那机智,勇敢的人吧!
追寻红色记忆心得篇6
伴随着浓浓的春意,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即将走进四月。唐朝大诗人杜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可能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学习过,诗中就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每年一到清明节,晚辈们都会在长辈的带领下,为先祖扫墓,纪念先祖。学校也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
今天,我们拥有舒适的生活条件与优越的学习环境。花园般的校园,宽敞而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还有循循善诱,无私奉献的老师……要知道这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新世纪的少年儿童,该用怎样的行动来缅怀先烈呢?
其实新的世纪早已给清明节注入了新的内涵,清明节不单单是扫扫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活动来传承感恩的精神,学会在生的世界感谢我们的父母以及所有爱我们的人。
同学们,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在家庭做孝敬父母、关怀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学校做团结友爱、创新进取的好同学;在社区做讲究文明、保护环境的好公民,以实际行动把这种文化传统、感恩精神发扬光大,不仅是在清明节日,更能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让感恩精神永伴你我!
追寻红色记忆心得篇7
重回“历史现场”,走近“红色文化现场”,你有哪些触动?先锋文汇“抛出”的这个题目,一定拨动了大家内心深处那根柔软的神经。“炙热的红色是烈士的热血,耀眼的金黄是人民的信念。”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激励我辈奋发图强,在“红色文化现场”感受的“红色味道”令人回味无穷、无法忘却。
“红色味道”是“纯”的,它绝对忠诚而不掺任何杂质。余泽鸿革命烈士故居位于革命老区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梅硐镇,是“宜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内设有余泽鸿生平事迹、生产生活陈列室和相关红军革命文化陈列室,详细记录了余泽鸿同志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在长征途中,为掩护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实现战略转移,他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与强大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坚决地完成了党中央、中央军委交给的光荣任务,用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在长征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余泽鸿同志的英勇牺牲源于他的一心向党、对党绝对忠诚,年轻干部应当__、牢记使命,做到知__、跟党走、尽党责,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砥砺前行、勇敢追梦,奋力跑好手中的“接力棒”,成就自己最有价值的人生。
“红色味道”是“浓”的,它追求真理而富有家国情怀。朱德旧居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是“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宜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馆设有“驻军川南、剿匪安民”“志同道合、安家南溪”“读书批注、相夫教子”“舍家报国、书信励志”四大篇章展以及一幅幅珍贵的壁画、老照片,通过高科技动态展示屏生动地再现了朱德元帅在川南地区战斗、学习、生活的场景;一篇篇精细的学习批注、发黄的家书,让人深切感受到朱德元帅爱亲、重情、明大德的崇高品德和__、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年轻干部应当怀当先之志,树远大理想,将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身入”基层、“心入”群众,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减灾、经济发展等“战场”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敬业奉献,在“乘风破浪”中去赢得群众颁发的“金字招牌”。
“红色味道”是“烈”的,它不屈不挠而敢于英勇斗争。赵一曼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的翠屏山腰,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它通过陈列赵一曼烈士的珍贵实物、历史照片、文献资料,还原了赵一曼同志从一名宜宾的大家闺秀成长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的革命故事以及抗击日寇、壮烈殉国的生命历程。赵一曼同志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率领部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被捕入狱后,她受尽酷刑折磨、宁死不屈、为国捐躯的壮举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年轻干部面对工作中的难题,应当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拿出一马当先的勇气、敢于创新的魄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气,做勇于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在挫折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展现新时代年轻干部的担当作为。
“红色文化现场”的“红色味道”是感人的、是深刻的,在时光的长河和人民的记忆中历久弥香,激励着我们继承先烈遗志,守初心担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
追寻红色记忆心得篇8
创业难,守业更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__、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平战役纪念馆,在一个个“小展厅”中重温那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历史、永志不忘的红色记忆、革命英烈浴血奋战的红色坚守,把革命英烈在“四战四平”中表现出的崇高无私、不怕牺牲的精神传承。
“战史厅”里,在一幅幅图片影像中重温那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历程
参观完序言厅,映入眼帘的便是战史厅。透过一幅幅图片影像,我们从一战四平时,东北民主联军从国民党军队中奇取四平的“四平解放战”走到有“四平保卫战”之称的二战四平,再到东北联军返工,国民党军队坚守,伤亡惨重的三战四平之“四平攻坚战”,以及四战四平时的“四平收复战”。解放、保卫、攻坚、收复,其中的每一段,都是热血与烈火交织的革命战争画卷,都承载着先辈们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四战四平”等战役是扭转东北战局的关键,为东北解放奠定坚实基础。战史厅,是对史实的回顾,更是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的生动教材。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铭记历史,在红色文化上补足精神之“钙”,在激活红色基因上坚定更理想信念,在弘扬红色精神上激发爱党爱国情怀。
“支前厅”里,在一组组生动雕塑中重温那段永志不忘的红色记忆
步入支前厅,首先看到的便是人民支前的景观复原,一组组生动雕塑,是人民支援最好的见证。景观复原雕塑是当时场景的再现,也是那段红色记忆的载体。通过展示着手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东北根据地人民对东北民主联军的战勤支援,重点展示北满和西满根据地人民对四战四平的有力支援,让身处展厅内的我们,仿佛真的回到了那时那景,遇到了那事那人,回到那段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始终与广大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站在一起,并肩作战的时光,看到群众的援助、听到人民的认可。人民之伟力是取得战争胜利之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人民。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在带头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同时,要不忘群众恩、常念群众好,时刻心系群众,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英烈厅”里,在一件件实物展品中重温那段革命英烈浴血奋战的红色坚守
在英烈厅里,不仅有英模谱,还有四平战役中双方使用的武器设备、电报、文件、奖章、锦旗以及战时使用的器具等。一件件实物展品、一幅幅影像资料,把当年那场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和催人泪下的烈士悲歌生动地呈现,既介绍四战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几支主要参战部队的历史、四平参战概要,也着重介绍了东北民主联军为四平解放所付出的重大牺牲情况。东北民主联军四战四平,虽然这支英雄部队百炼成钢、威名远扬,但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没有他们的英勇无畏、不惧牺牲,就没有当年战争的胜利,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把革命英烈身上的崇高无私、不惧牺牲的精神传承好,把东北抗联精神传承好,在爱国奉献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当好先锋、做好表率。
从战史厅到支前厅再到英烈厅,一组组生动的雕塑、一幅幅图片影像、一件件实物展品,是对东北解放战争中四战四平那段历史的见证,更是对革命英烈们浴血奋战、崇高无私、不怕牺牲的传承。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在深入学__、新中国史中,__、勇担使命。
追寻红色记忆心得8篇相关文章:
★ 画红色观后感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