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案应该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使教学过程更加顺利进行,我们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复杂程度,调整教案的深度,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欣赏的教案模板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欣赏的教案模板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欢快的曲调,了解并拍出3/4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跳跃的声音唱好歌词。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跳跃的声音唱好歌词。
难点:了解并拍出3/4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活动准备:
ppt课件、歌曲动画、小蜗牛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小蜗牛,创设小蜗牛去旅游的情景,在小蜗牛旅行的过程中理解歌词
1.猜谜语引出小蜗牛。
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小客人,请你猜猜它是谁:说它是牛不是牛,背着房子到处走。
2.认识了解小蜗牛。
你见过蜗牛吗?它长得什么样子?它爬起来什么样子?到底是不是小蜗牛呢,我们请它快出来吧!
3.创设情景小蜗牛去旅游的情景。
小朋友,快看,春天来了,大自然变得好美呀!我们一起去旅游好吗?”
4.初步理解歌词。
小蜗牛开始出发了,出去旅行高不高兴呀!小蜗牛边走边说:我是快乐的小蜗牛。小蜗牛走到哪房子就要背到哪:背着房子去旅游。看,小犄角伸出来了:伸出两只小犄角。伸出小犄角是为了干什么呀?对,一边看来一边走。
5.熟悉歌词。
来,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学学小蜗牛吧!
二、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体验并拍出三拍子节奏特点
1.初步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
看了这么多美景,走了这么多地方,小蜗牛有点累了,停下来休息一会吧!听,有小朋友把小蜗牛去旅行的故事唱进了歌里。
2.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歌曲好不好听呀?但这首歌里小蜗牛走路是有节奏的,你听出来了吗?看,这是蜗牛妈妈和两只蜗牛宝宝。蜗牛妈妈这么大,走路的声音应该怎么样?老师打一下响板。那蜗牛宝宝这么小,走起路来怎么样?老师晃两下沙锤。所以三只蜗牛走路的声音应该是这样的(老师演示),像这样第一拍是强拍,后两拍是弱拍的节奏就是三拍子的节奏。
3.练习三拍子的节奏。
(1)幼儿每人一个响板,两个沙锤尝试一下节奏型。并一起给歌曲打节奏。
(2)太棒了,小朋友都成小演奏家了。除了用乐器,我们可不可以用身体的一些部位来拍出强弱弱的节奏呢?尝试一下。(手、肩、肩或手、腿、腿)
三、引导幼儿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用跳跃的`声音唱好衬词
1.我们现在试试用这种感觉的节奏来唱唱歌曲吧。
2.小蜗牛旅游时很轻松,很快乐,应该唱得轻快。当唱到“咿呀而哟,呀咿而哟”时,要唱的连贯优美一些,就像柳树姑娘在随风起舞。现在我们再来演唱一遍。
3.小蜗牛唱的这么开心,小朋友们又给它加油了,你们听!你听出来和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4.加衬词演唱。
(1)老师唱歌曲,小朋友唱衬词“呦呦”,衬词要唱的跳跃一些,就像皮球一样有弹性。
(2)小朋友唱歌曲,老师唱衬词“呦呦”
(3)男孩唱歌曲,女孩唱衬词“呦呦”,老师指挥
(4)小朋友加上衬词完整唱一遍
四、熟悉第二段歌曲
1.熟悉第二段歌词。
(1)休息好了,小蜗牛又开始天南地北的去旅游了。小蜗牛在旅行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事情呢?我们来看一看。
(2)音乐中小蜗牛遇到什么困难了呀?它害不害怕?它是怎样做的?引导幼儿说一说歌词。
2.演唱第二段歌曲。
第二段的歌曲旋律和第一段是一样的,我们跟着来唱一唱。
3.跟伴奏唱一遍。
五、小朋友做“小蜗牛”一起去旅游,随音乐结束活动
小朋友,如果生活中遇到困难,你们怕不怕?我们也来做勇敢的小蜗牛去旅游吧!(小朋友贴上蜗牛图片)让我们唱着歌出发吧!
教学反思:
1课前导入得太直接,不够贴近生活化。
2教学教具过少,没有挂图。
3师生互动过少,课上应该穿插多种游戏进行。
音乐欣赏的教案模板篇2
设计意图:
音乐欣赏在我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如何选择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事关重要,所选乐曲既要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所理解,又要让幼儿感受到旋律的美,能够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海底世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小朋友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法国圣桑的名曲《水族馆》旋律优美,结构简单,我想通过启发能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海底世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此我选择此乐曲开展欣赏活动。
活动目的:
1、欣赏乐曲,感受舒缓与轻快、活泼的不同音乐性质。
2、尝试用多种方式(语言描述、身体动作、线描等)进行音乐表现。
3、通过游戏,体会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白色图画纸一张、记号笔一把。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将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安静、用心地听,老师很想听听你们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1、安静欣赏音乐一遍,启发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1) 同伴之间交流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小朋友跟旁边的伙伴说说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给予幼儿自由表达审美感受的平台,通过让幼儿第一遍完整欣赏相互交流,表达对音乐的初步感受。
(2) 请个别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告诉老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幼:听了这首音乐感觉很舒服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好像看到仙女在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跳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转圈圈……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觉得好像很可怕,似乎里面有魔鬼。 幼:也有英雄在里面。
通过提问,支持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同时也激发其他幼儿的审美想象。
二、 通过欣赏,感受和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性质。
师:小朋友你们对音乐的感觉真好!那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我们再来听听看。
1、完整欣赏音乐一遍,让幼儿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变化。 师: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幼:强弱
幼:快慢
?水族馆》分为四部分a b a* b*段,其中a和a*段旋律舒缓、优美。b 和b*段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觉。两段音乐的性质明显不同,
第二次完整欣赏,教师通过语言的'启发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音乐的性质。从幼儿的回答中我发觉只有少数幼儿能感受出音乐性质的变化,其他幼儿还停留在对音乐的审美想象里。
2、教师随着音乐旋律配上简单的图谱,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旋律变化。
(1)师:在老师的心理还想用有趣的线条来表现这首音乐的变化。小朋友也伸出小手跟老师画一画,一起再来感受音乐的变化。
(2)师:从这张图谱可以看出音乐的变化,在乐句舒缓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怎么样?(波浪画的比较慢,比较大)音乐变得轻快活泼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又是怎么样?(波浪画的快、密)
借助图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画波浪线来感受音乐性质的变化,然后再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图谱波浪的幅度变化,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体验使幼儿很快就领悟音乐性质的变化。
3、通过图谱分乐句欣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表现两种
不同性质的音乐。
师:小朋友当听到舒缓音乐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幼儿自由的表现)
师:随着音乐的变化,音乐突然变得轻快活泼起来,那小朋友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鼓励幼儿想用什么动作表现,就用什么动作表现。要求幼儿认真听音乐,随着音乐的变化动作也要发生变化。) 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进一步感受旋律a b a* b*段式音
乐舒缓、优美和轻快、活泼的性质。有的幼儿用小鸟飞的动作来
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小鱼游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翻滚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三、通过欣赏课件,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1、教师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师:你们知道这首音乐的名称吗?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
事?原来这首音乐是法国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圣桑的作品,他天天到水族馆去观察,看到小鱼们快活地在水草边游来游去,快活地嬉戏,觉得很美,就谱写了这首优美动听的音乐,名字就叫“水族馆。
2、播放课件,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水族馆。
(1)师:我们随着这美妙的音乐也来感受一下美丽的水族馆吧!
(2)师:感觉怎么样?
幼:很漂亮。
师:在音乐很舒缓的时候看到小鱼是什么游的?
幼:慢慢地游
幼:很舒服地游。
师:音乐变得轻快活泼时小鱼变得怎么样?
幼:游的很快。
幼:很着急的样子。
师:它们想干嘛去?
幼:想找食物吃。
幼:想玩游戏……
通过视频,音乐与图像结合让幼儿感受作者创作音乐作品时用心灵体验到的水底世界里优美的意境。
四、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有趣的水族馆。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1)师:美丽的“水族馆”还有什么东西会跟着音乐动起来?
幼:水草、章鱼、螃蟹……
(3)师:我们现在就变成水族馆里的东西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自由自
在地表现。记住要随着音乐的变化来表现动作。
再次请幼儿欣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水底世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音乐、头饰等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和表现音乐。
音乐欣赏的教案模板篇3
活动目标:
1、想象乐曲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2、感受a段的悠闲和b段的欢快情绪,尝试用动作来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牧童教具,记号笔一支。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背景图一幅)
师:小朋友,你们看,图上有什么呀?
看了这幅图心里有什么感觉?
这么美丽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玩玩?
看,已经有人去了。(出示牧童教具)他们是谁呀?
美丽的春天来了,桃红柳绿,阳光明媚。两个小牧童倒骑在牛背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身边的美景,他们高兴地吹起了短笛,你们听。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牧童短笛》。
师:听了有什么感觉?
这首曲子从头到尾给你的感觉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2、分段欣赏音乐。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这一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想一想这时小牧童们在干什么?
他们是怎样吹笛的呢?这里面还藏着一个秘密,请小朋友们再仔细地听一听。
(2)再次欣赏第一段音乐。(师操作牧童教具)
师:谁发现秘密了,他们是怎样吹笛的?(用线条记录在小路上)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幼儿分成两组,听第一段音乐自由表演。
师:这段音乐讲的是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现在我们来听听第二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想想看,这时候小牧童又在干什么呢?
(4)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听了感觉怎样?
想想看,小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
他们会玩些什么呢?谁来学一学?
(5)再次欣赏第二段音乐,个别幼儿学做小牧童表演。
师: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跳跃的,讲的是牧童们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翻跟斗、抓蝴蝶、做游戏的情景。下面请你们再来听一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
(6)集体听第二段音乐表演。
(7)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
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
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3、理解乐曲结构。
师:这首曲子一共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
(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a—b—a三段体。)
4、给乐曲取名字。
师:这么好听的曲子,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叫什么呢?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小乡村,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我们就叫它《牧童短笛》吧。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江南的美景吗?你们觉得在我们的家乡,哪里最美?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着小牧童,到美丽的乡间去走一走、玩一玩。
(师生集体听音乐表演动作,出教室。)
音乐欣赏的教案模板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乐曲abca’的曲式结构,感受乐曲欢快、优美等特点。
2.能通过音乐图谱、故事感知等方式,进一步理解音乐的特点及乐段的变化,能用肢体动作体验和表现土拨鼠一天不同的心情。
3.激发幼儿根据音乐大胆想象,体验随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休闲的男子》;音乐图谱、心情图谱、土拨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一只可爱的土拨鼠,它今天带来了三种有趣的表情,我们一一看吧!(出示三张表情图:快乐、紧张、舒心)
教师。
二、完整欣赏
1.师:土拨鼠把这三种表情藏在了一首好听的乐曲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分别藏在了什么地方?(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2.提问:土拨鼠先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接着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最后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排列表情图)
3.再次完整欣赏,验证表情匹配结果。
三、分段欣赏
1.欣赏a段
(1)师:有一天,土拨鼠要去草丛中找土豆,它踩着快乐的脚步出发了。(边听a段音乐,边欣赏教师a段动作。)
(2)引导幼儿学土拨鼠走路的样子。(出示口令图:脚印脚印脚印脚印︱脚印脚印脚印—︱刨刨刨刨︱土—︱刨刨刨刨︱土—︱)教师喊口令,幼儿练习节奏,速度以快到慢。
(3)幼儿听音乐完整练习。
(4)师:土拨鼠一共去了几个地方找土豆呢?(边听a段音乐,教师边在身体四个部位做动作。)
(5)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图谱4句。
(6)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表现a段乐曲。
2.欣赏b段
(1)师:土拨鼠一边找土豆一边玩得真开心,听!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土拨鼠会那么紧张呢?(欣赏b段音乐)
(2)师:你觉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音乐有力)
(3)你们紧张的时候是怎样的,表演看!(幼儿自由表现)
(4)这时土拨鼠显得非常紧张,看看它紧张了几次,每一次有什么不同?(再次欣赏b段前半部分并出示图谱:!)
(5)师:这时,机灵的土拨鼠会想出什么办法?(幼儿自由想象)
(6)这时,土拨鼠看见了一堆高高的草丛,它爬呀爬呀,爬呀爬呀,滋溜一下滑了下去!(教师边说边画图谱:)
(6)幼儿听b段音乐表现动作。
3.欣赏c段:
(1)师:逃离危险后,土拨鼠会做什么呢,心情会那么舒畅呢?(欣赏c段音乐,教师画图谱:)
(2)师:你觉得这时土拨鼠可能在干什么呢?为什么?(音乐优美)我们来想象一下土拨鼠的样子?(幼儿自由想像表现小动物翩翩起舞的样子)
(3)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表现c段音乐。
4.欣赏a’段
(1)师:天黑了,听!土拨鼠该怎么了?(欣赏a’段音乐)
(2)幼儿一起跟着音乐表现土拨鼠跑回家的样子。
四、完整表现
1.教师:这段好听的乐曲叫做《草丛中的土拨鼠》,它一共有四段,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幼儿看着图谱跟着音乐完整地表现乐曲一遍)
2.请幼儿做土拨鼠排好队伍,听着音乐完整地表现乐曲。
3.请能干的幼儿扮土拨鼠妈妈,带领幼儿游戏,走出教室,结束。
音乐欣赏的教案模板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劳动性质的音乐,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2、教幼儿尝试创编动作。
3、教育幼儿爱劳动。通过问答游戏活动,熟悉歌曲旋律,记忆、理解歌词。
活动准备:
日常活动中,幼儿有用力做事情的体会。(如抬桌子、搬玩具等)、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大雨小雨》、《小动物叫》、《小树叶》、
2、律动练习:《鞋匠舞》、《我是小兵》、《手腕转动》、《我们大家做的好》
二、基本部分
1、老师做搬桌子的`动作,引起幼儿的关注,让幼儿一起来帮忙,老师一边说加油干呀!嗬嗨、嗬嗨!带幼儿一起学学劳动的动作和喊声。
2、刚才小朋友都在用力劳动帮忙搬桌子,老师这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就是我们劳动时唱的歌。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加油干》,听老师唱一遍。老师清唱歌曲一遍。
3、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你好象听到了什么?
4、老师弹唱歌曲一遍。
5、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歌曲里人们是怎么干活的?他们是怎么唱的?
6、带幼儿学念歌词,要求幼儿边拍手边念。
7、幼儿学唱歌曲
幼儿跟唱——轻唱——自然声唱——分组唱
8、创编动作。
(1)请小朋友说说这首歌曲什么地方唱的慢?什么地方唱的快?(慢的地方表示在用力劳动;快的地方表示劳动很快乐。)我们来做做劳动的动作,(幼儿自由做劳动的动作)嗬嗨时候我们又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2)老师带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9、复习韵律活动《头发、肩膀、膝盖、脚》要求幼儿合拍地做动作。
三、复习部分
复习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要求幼儿有节奏准确地做动作。
音乐欣赏的教案模板篇6
目标:
1、感受乐曲,初步尝试根据自己的感受创编故事。
2、继续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乐曲的乐句。
3、律动时能表现出"小海军"的威武、勇敢的气势。
准备:
磁带、图谱、幼儿用的小图
过程:
1、律动"小海军",要求做出解放军的威武气势。
2、初步感受乐曲。
师:今天,我请小朋友自己听着乐曲,然后想一想,为乐曲讲一个好听的故事。
提问:听完乐曲,你觉得乐曲里将的是什么故事?
3、看图谱欣赏乐曲
(1)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听老师讲故事。
(2)幼儿欣赏乐曲。
师:听一听乐曲中哪句讲的是水草?哪句讲的是小鱼?
(3)再次欣赏师:这次,我们在听到小鱼的时候,我们就做小鱼游的动作。
4、幼儿听音乐练习指小图,要求听好乐句,该换的时候再换。
(幼儿的小图要和大图做比较,鼓励幼儿为小图画上简单的内容,避免拖延时间。)
5、幼儿听音乐画小图(第三段是难点,教师应带领幼儿有针对性的练习,解决难点)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知识准备非常充分,也能积极参与创编动作,我尝试着给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有自主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孩子创编小鱼游戏的各种动作。用“让老师跟你们学一学”的引导语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感受音乐的快慢对比时,我以“水草生长”、“小鱼游动”两种不同的动作让幼儿得到感知,从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看出他们在“小鱼与水草”两种角色的扮演中都得到了快乐。
不足之处:
作为大班的幼儿,表现欲望是强烈的,在活动中,教师一直让幼儿用手部动作来表现水草和小鱼,我觉得教师可以让幼儿站起来不仅用手也要同时配合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这样会更加的生动形象,幼儿的参与性会更高。
音乐欣赏的教案模板篇7
设计思路:
乐曲名为《鞋匠之舞》,属于典型的abab结构,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形象的理解音乐,所以设计了修鞋、试鞋、展示鞋的情节,并希望通过引导幼儿的自由表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并使用自己的动作表现abab结构。
2、能变换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3、能大胆想象、创造,在音乐b段时够迅速做出有创意的造型。
活动准备:
?bingo》和《鞋匠之舞》音乐cd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1)律动《bingo》,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教室:“今天我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去玩,我们一起出发吧!”
(2)教师引导幼儿围坐休息:“糟了,我的鞋子坏了,鞋底张了一个大嘴巴,怎么办呢?”
2、熟悉a段音乐,尝试用不同节奏表现音乐
(1)教师随a段音乐示范修鞋子:“你知道鞋匠是怎么修鞋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幼儿说说鞋匠是如何修鞋子的,并进行模仿钉鞋子。
(3)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有节奏的钉鞋:“我们也拿一个钉子,拿上铁锤来试试自己钉鞋子。”并引导幼儿变换节奏钉,将钉子钉进鞋子:“叮――叮――叮――叮――、咚咚咚咚咚。”
(4)提问:“我们修鞋子时除了用铁锤来敲,还可以怎样修?”当幼儿说到其它的修鞋方法时,教师带领幼儿学一学,变换节奏修鞋。如:粘――粘――粘――粘――、粘粘粘粘粘。
(5)带领幼儿听音乐修鞋,对幼儿想到的各种修鞋方法进行练习:“我们一起用我们刚才想到的各种方法来修鞋子。”
3、幼儿创编表现abab音乐
(1)幼儿随音乐用自己想用的方法来修鞋子,并引导幼儿在听到第一个b段音乐时“穿”上自己修的鞋子,第二个a段音乐时踏踏脚,试试自己修的鞋子是否结实,第二个b段音乐时将鞋子伸出来给大家看看。
(2)鼓励幼儿想想除了简单的伸脚展示鞋子,还能怎样展示。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前做个大家看一看。
(3)幼儿随音乐完整修鞋并展示,教师及时表扬和鼓励。并请个别幼儿示范一下自己修鞋和展示的方法。
(4)提醒幼儿要用自己的方式展示鞋子,让大家都能够看得到。幼儿再次随音乐修鞋子,并展示。
(5)引导幼儿与朋友一起相互展示自己的鞋子:“我们的鞋子修得真好,这一次要更认真地修哦,修好后去给你的朋友看看,比一比你们谁修得好。”幼儿随音乐修鞋并展示。
(6)请1、2对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是如何互相展示鞋子的'。
(7)鼓励幼儿随音乐,将自己修好的鞋子与更多的朋友进行相互的展示。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共同商量创编各自展示鞋子的方法。
(8)幼儿随音乐,与同伴合作将商量的创意表现出来。教师及时对合作得好的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
4、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教室:“我们穿上我们新修好的鞋子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音乐欣赏的教案模板优秀7篇相关文章:
★ 音乐教学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