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舞教案模板6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可以利用反馈和评估数据来改进教案的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考虑学生的年龄、水平和兴趣,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娃娃舞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娃娃舞教案模板6篇

娃娃舞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并用活泼、连贯的唱法唱歌。

2、根据形象有趣的歌曲内容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

活动重难点

熟记歌词内容并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爷爷、奶奶的图片各一张。

观察过老人走路的样子。

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介绍一位懂礼貌,尊敬老人的好娃娃,你猜猜他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启发幼儿结合平时对待老人的态度,猜猜好娃娃的表现

播放磁带

二、幼儿观察“爷爷、奶奶”的图片,引出歌曲

1、 幼儿观察图片,激发学习新歌曲的兴趣。

2、 我们来学一学“爷爷奶奶”是怎样走路的。

三、 学唱歌曲第一段

1、 教师范唱:爷爷年纪大是怎么样的`?我为爷爷做什么?爷爷感觉怎么样?

2、 教师再次范唱歌曲第一段。

3、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4、 教师再次范唱,幼儿做动作,鼓励幼儿参与演唱。

四、学唱歌曲第二段

1、 奶奶年纪大了是怎么样的呢?

2、 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3、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奶奶”。

4、 鼓励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演唱第二段。

五、 幼儿将两段歌词连起来演唱

1、 教师指图提示幼儿两段歌词的不同。

2、 幼儿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

六、 学唱第三段歌曲

爸爸妈妈看了是怎样的态度?是怎样说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歌词进行总结。

七、完整演唱歌曲

师幼完整演唱歌曲

分组演唱

表演儿童

娃娃舞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激趣:“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风)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风娃娃”(师板书:风娃娃)风娃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真可爱!(师边叙述边板画风娃娃)

3、读题:想和风娃娃交朋友吗?那就和风娃娃打个招呼吧!

[兴趣是的老师,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谜语,因而我用猜谜为切入点,板书后又提到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娃娃,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4、(过渡):这几天,风娃娃碰到了一件烦心事,这不,他写信向我们求助来了,想和老师一起看看这封信吗?

(课件出示风娃娃的求助信及童声配音)

求 助 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娃娃,我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儿都夸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前几天,风妈妈见我已经长大了,就让我去帮人们做点事。知道吗?我可喜欢帮人们做事了,可是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责怪我?呜……

你的朋友:风娃娃

20xx年12月12日

5、师:看到风娃娃这样伤心,你一定想帮帮它。可是,风娃娃到底是做了哪些事,求助信上可没告诉我们,怎么办?让我们一同到书中看个明白吧!

[一封拟人化的风娃娃求助信,让孩子们耳目一新,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了孩子们的责任心。有了这份情感的牵引,有了这样的期待视野,孩子们才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小节,画出生字新词,对照课后生字表中的拼音反复多读几遍,争取把字音读准。思考:风娃娃来到了哪些地方?

2、汇报风娃娃来到了哪些地方?板书:田野、河边、广场

3、学习字词

师:风娃娃飘呀飘,飘到了我们的身边,你看,她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字娃娃呢?

(1)、出示课件

chōu xù xù xī jí qiàn fū

抽 上 来、 断 断 续 续、 吸 气 、高 兴 极 了、 纤 夫、

hàn shǐ shì zhēng zōng shāng

流 汗、行 驶 、 表 示、风 筝、无 影 无 踪、 伤心、

zé zhuàn

责 怪、 转 动

指名同桌读——齐读——开火车读。

2、认读生字:

离开了队伍,还脱去了“拼音帽”,你们还能喊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课件,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抽、续、吸、极、夫、汗、示、筝、踪、伤、责

3、说说你是怎么和这些生字宝宝交朋友的。

3、猜谜巩固:

(1)、一字生来真奇怪,一边湿来,一边干。( 汗 )

(2)、大字腰上系皮带。( 夫 )

(3)、油水被人用手擦掉了。( 抽 )

(4)、竹子争着飞上天。( 筝 )

三、学习第一节

师:看到小朋友这么能干,老师感到十分开心。风妈妈看到孩子长大了,也十分开心,有一天风妈妈对她的孩子们说:“……”

课件出示:风妈妈说:“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许多事。”

1、师过渡:说说你妈妈是用怎样的语气对你说话的?那你就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

指名读——齐读

2、风娃娃听说可以为人们做事了,他十分开心,那它到底来到哪些地方,为人们做了些什么事呢?咱们留到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屏幕出示四个生字:夫、表、示、号。

2、学生观察写好这四个字的注意点,说一说哪个字最难写?

3、示范写“表”,提示下半部分不是“衣”,提醒“夫”与“天”的不同;“号”的最后一笔。

4、学生先书空,再描红、临写。

5、展示学生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6、作业:搜集有关风的作用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交流汇报

1、出示下列词语:

风娃娃、田野、抽水、断断续续、河边、纤夫、飞快地行驶、广场、风筝、无影无踪、衣服、小树 、责怪

2、开火车读——自由读课文

3、借助词语说说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

师随机板书:田野、河边、广场

二、学习课文,深入理解

(一)、研读“吹水车”

1、出示课本插图:说说风娃娃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出示: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

动画演示水车抽水的过程,理解“断断续续”。 ——指导朗读

3、风娃娃此时是怎么想的?

4、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你看——

出示: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

指名读——点评,指导朗读——男女赛读

(二)、研读“吹帆船”

师:风娃娃高兴地吹啊吹,他来到了河边,忽然他听到了“嗨哟,嗨哟”的声音,是谁在说话呢?他仔细一看,原来是——

1、出示课本插图2

2、看图说说纤夫们吃力拉纤的样子?课文里怎么说的呢?

3、出示: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齐读)

4、动画演示:风娃娃吹帆船,帆船飞快行驶的过程

朗读: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三)、感受风娃娃的“傻”

1、师:风娃娃这么一吹,使水车转得飞快,让帆船飞快行驶,如果你是在田里劳动的农民或者是在河岸上拉纤的纤夫,你会怎么感谢风娃娃呢?

2、说话:

我是农民伯伯,我会说:“ ”

我是河边的纤夫,我会说:“ ”

3、听了人们对他的感谢和赞美,风娃娃十分开心,他认为:……

引读: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4、师:事情真的如风娃娃所想的那样吗?咱们跟着风娃娃一起去看看。

(四)、自主研读“好心办坏事”

1、自由读,说说风娃娃又来到哪里,做了什么事?

2、汇报交流,随机指导朗读

3、想象说话(任选一个)

放风筝的孩子伤心地说:“ ”

来收衣服的人生气地说:“ ”

路旁的小树哭着说:“ ”

四、明理小结,课后延伸

1.听了人们的责怪,风娃娃十分伤心,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我明明在帮人们做事,人们为什么还要责怪我呢?

2.听了你们的话,风娃娃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瞧,他又写了一封信向我们表示感谢来了。

《风娃娃》教学反思

?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课文中的风娃娃是怎样的呢?欣赏一下课文的插图,你就会看到风娃娃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仔细读课文觉得风娃娃其实就在孩子们的中间。他既可爱有时又有些可气。

教学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透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很快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有:吹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等。让学生整体的了解课文。之后又问:其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事情呢?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学生。

之后又请学生读课文,提出你在阅读时,哪些地方你不懂?学生提出了好多问题,“断断续续、纤夫、船帆是什么意思。”等问题。有些问题其他同学明白的,我就请其他同学来解答,有些比较难的,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问题,就由我来讲解。学生能自我提出问题,说明他在阅读时动了一翻脑筋,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寻找答案,但还是不明白。就好象让孩子摘桃子,没摘到,就差跳起来这一步。教师在这时助学生一臂之力,学生主动地听讲,记忆就十分深刻。

学习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还应和生活相联系。风娃娃还做了哪些事,你明白吗?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来说说看。学生踊跃发言。风娃娃会给干活干得很累出汗的人们擦汗,带来凉爽;风娃娃会关窗,有时把玻璃也打碎;大风有时会把房子吹倒等。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感情是细腻的,他们说出了风的许多好处和坏处。其实风娃娃一心想做好事,为什么会做坏事呢?我们小朋友中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状况呢?其实也有,你好心帮别人,人家不领情。不但不感谢你,反而埋怨你。你能举举其中的例子吗?透过事例,让学生明白其实你有时候也像风娃娃好心办了坏事,启发学生做事是不能一厢情愿,不能只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还要全面地思考问题,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认真动脑,少做傻事,快快长大。

娃娃舞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娃娃舞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棉签均匀地涂色

2.能大胆地画线条,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各色水粉颜料,彩色蜡笔,棉签,抹布,有画框的纸幼儿人手一张,自制红、绿棉签娃娃两个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美丽的秋天到了,枫叶渐渐变红了,梧桐树叶,银杏树叶纷纷换上了黄色的衣裳。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啊飘,来到了大地中间。(老师示范画树叶)小树叶在大地上跳起了轻盈的舞蹈,一会跳到这边,一会跳到大地的上边,转下来在地上打了个滚,来到了大地中间,他转呀跳呀,从上跳到下,从左跳到右。不一会,整个大地就铺满了它黑黑的脚印。"(老师示范画线条)"

2.(出示红棉签)师:"红颜色娃娃来了,它说,这儿真好,我要给它铺上红地毯。红颜色娃娃高高兴兴地绕着树叶娃娃的舞步走了一圈,挥起了小刷子,顺着一个方向慢慢地、均匀地铺起地毯来,是顺着一个方向铺的哦。铺得很均匀,铺得满满的,一会儿地毯铺好了。红颜色娃娃看看那儿,我也给这儿铺上红地毯。小朋友一起说说,红颜色娃娃该怎样铺地毯呢?(先绕着舞步走一圈,然后再顺着一个方向均匀地涂满)红颜色娃娃满意地离开了

3.(出示绿棉签娃娃)"瞧,谁来了?绿颜色娃娃想请一个小朋友和它一起给大地铺上绿地毯。哪个小朋友愿意来试一试?(请一名幼儿来操作)4.颜色娃娃都想给大地铺上美丽的地毯,小朋友和树叶娃娃,颜色娃娃一起来玩游戏吧!

二、幼儿操作

1.提出操作要求:

(1)记住了,小树叶跳舞的时候,它的舞步要铺满整个大地(2)铺地毯的时候,颜色娃娃要先……,再……,颜色要铺满整个大地(3)还要注意,同一种颜色的地毯不要铺在一起,各种不同颜色的地毯铺在一起才好看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树叶娃娃在七彩的地毯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小朋友你们看了这些画,心里觉得怎么样?美在什么地方?

师:这些图画颜色很漂亮,运用了大大小小的色块,线条也很流畅,真像树叶娃娃优美的舞步,给我们的感觉非常美,非常漂亮!

2.谁来说说你的颜色娃娃是怎么给大地铺地毯的?

3.师:我觉得这张地毯看上去金黄色的`,心里感觉暖洋洋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主要用了哪些颜色?

四、结束部分

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大地铺上了五颜六色的地毯。好,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幼儿园里找找看,秋天还有哪些漂亮的颜色,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前请小朋友们带来了各种形状的树叶,小朋友们根据树叶外形进行绘画,并增添了一些在游戏中的舞蹈动作,小朋友画的非常认真。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个别完成的,但在绘画时,有个小朋友画出了很多树叶娃娃手拉手一起跳舞的样子,这是备课活动时没有想到的,今后将多多提高。

娃娃舞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明快的旋律。

2、尝试自编韵律动作,体验创造的乐趣。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二、教学准备

1、钢琴

2、ppt课件

三、重点难点

幼儿学会用调音的方式演唱歌曲

四、教学方法

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句演唱法分段演唱法、游戏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幻灯片《森林舞会》

幼儿观看森林舞会画面

通过音乐及画面,突出了音乐活动的特点,激发幼儿活动兴趣,能让幼儿快速的进入活动中来。

(二)、练声

t:今天,森林舞会热闹的开始了,快乐的气氛引来了许多小动物,我们一起看看是谁来?

t:1 3 | 5 — | 5 4 3 2 | 1 —||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t:谁来啦?(青蛙)

t:小青蛙唱的真好听,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青蛙唱歌吧。

幼儿随琴声进行发声练习

此环节要求幼儿进行发声开嗓练习,能够保护幼儿正在发育的嗓子,为了接下来的唱歌活动做好铺垫。

t:这时,小鸡也来了。(幼儿跟随教师,进行发声练习,分别再用小鸡的叽叽叫和小猫咪的喵喵叫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幼儿进行发声开嗓练习,能够保护幼儿正在发育的嗓子,为了接下来的唱歌活动做好铺垫)

(三)、听一听,想一想

1、 t:舞会上,在这么多动物朋友里有两个朋友成为了这次舞会的主角,想不想看看是谁呀?(教师出示小熊与洋娃娃的ppt)

2、t:想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唱歌,从歌词中,看看小熊和洋娃娃是怎么跳舞的?你听到了什么?

3、再次欣赏歌曲,要求听出歌曲中出现了几次1 2 1。

(四)、学唱歌曲

1、用ppt出示歌词“ 121”的图谱,引导幼儿理解四个121的音高特点:a : 1 3 | 5 — || b:1 3 | 1 — ||

c: 1 3 | 5 — || d: 1 3 | 1 — ||

2、熟悉歌词。

t:你们在歌词中还听到了什么?(依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歌谱其余的部分图谱)

3、出示全部图谱后,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让幼儿根据图谱进行歌曲的学唱。(节奏由慢到快,引导幼儿学会演唱歌曲)

当旋律歌词会了之后,要求大家以分角色、齐声的方式进行表演。

1、幼儿按要求回答问题

2、幼儿聆听歌曲

3、幼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幼儿学习“121”的旋律。

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自由想象入手,在想像的过程中理解歌中唱的是小熊和洋娃娃跳舞,初步理解歌词的含义。

此环节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我运用了图谱的方式来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和旋律走向。

(五)韵律游戏

1、要求儿童创编几个韵律动作来配合歌曲,教师进行相应指导(教师弹琴,幼儿自由创编)。

2、播放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让幼儿扮演小熊或洋娃娃进行角色表演。

幼儿发挥想象创编韵律游戏

让幼儿在音乐中体会创造的乐趣。

六、教学反思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欢快活泼,诙谐有趣的音乐。根据乐曲的曲式结构、音响所表现的内容,合理地编配故事情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掌握乐曲的结构和节奏,我采用了为音乐编配生动有趣的`节奏语和身体动作的策略。在最后完整的表演,我邀请孩子们自己表现,孩子们更积极地投入了随后的两两结伴表演游戏活动中。在活动的结尾有些仓促。

1、在音乐欣赏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必要,教师尤其不能忽视培养幼儿用耳朵倾听音乐、用心灵去体验音乐的能力。学会听辨乐曲中的节奏、曲调、音色和曲式等不同变化,才能进入音乐世界用心去感受音乐的内容,才能让想象在音乐的天空中遨游和飞翔。这种由主观到客观、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欣赏技能,都是激发幼儿具备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的极佳方式。

2、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在本节活动中,幼儿并不是总静坐着单纯地倾听音乐,而是可以随着音乐自由创编动作、与同伴一起做做。还可以随着有趣的节奏语说说动动……、与其说是欣赏音乐,不如说是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玩”着,且变化出与乐曲有关的不同玩法,因而幼儿乐此不疲,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涨。

3、存在的不足之处:

教学实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幼儿兴趣不是很高,配合的也还可以,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我未向幼儿介绍清楚。出现了一些失误:没有随教师的指导语立刻出现,而有了脱节的现象。在幼儿两两结伴表演的时候部分教师表现的不是很好,准备不充分。但幼儿配合的还是可以的,只是我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每个环节不连贯,孩子的想象力积极性没调动起来,出示图谱时,介绍图谱部分少,没让孩子先观察一下,孩子在听音乐表现动作时没有表现出来,最后草草收场,还有我的语速快了些,活动的节奏把握的不是太好。结束有些仓促。

娃娃舞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的节拍表演,创编与音乐相符合的肢体动作,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性。

2、体验在音乐活动中的愉悦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泥娃娃玩具。

2、音乐磁带、录音机、玩具小喇叭一个,相机一架,图案符号三幅。

活动过程:

(一)幼儿复习歌曲《小毛驴》。

(二)情景导入:

1、幼儿模仿静态泥娃娃,激发活动欲望。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些朋友,你们看是谁?你们喜欢泥娃娃吗?那让我们来学一学泥娃娃,现在呀,你已经变成一只非常可爱,但却又不能动的泥娃娃了,让我来瞧一瞧谁学的最象?你们愿意一直做一只不会动的泥娃娃吗?为什么?

2、讲述神仙哥哥的故事:泥娃娃多可爱,可就是不会动,让我来想一个办法帮助她,唉,有了!神仙哥哥有一只神奇的喇叭,神仙哥哥每吹一次喇叭,泥娃娃就可以动一些身体部位。

(三)分段创编:

1、创编头、身体的动作。

你们想让泥娃娃先动哪一个身体部位呢?(请幼儿示范)

我们一起来看看神仙哥哥吹了第一次喇叭后,泥娃娃的什么部位会动了。(展示图一,重点鼓励幼儿自由随乐摆动,从而感知乐曲节奏)

2、创编手部动作。

神仙哥哥吹第二次喇叭,你们想让什么部位也动起来呢?

(展示图二,尝试着动动手)

你们跳的真漂亮,神仙哥哥说:恩,我要吹第二次喇叭了,你们想让泥娃娃的什么部位也动起来呢?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手能不能动了,小手也能动起来了,那还不赶快伸出你们的小手。小手也能动了,你们心里怎么样呢?

(1)让我们用我们小手随着音乐来跳个舞,

(自由感受随乐创编表演)

(2)集体讨论:你的双手是怎样随音乐舞动的?

鼓励幼儿展现自我,运用多种节律的表现方式朝不同方向表演。

(3)让我们用头、身体和手一起来跳舞好吗?

(4)幼儿集体表演。

(5)请个别幼儿进行展示。

3、创编全身动作。

泥娃娃的头、身体、手都能动了,你们还想让泥娃娃的什么部位也动起来呢?为什么?

(1)幼儿继续听音乐表演,改进自己的表演动作

(2)集体学习:你表演得美吗?你是怎么表演的?(幼儿个别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3)分组表演学习(男女交换表演,观摩学习)

(4)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创编新意及动作的美感来评价)

(四)完整表演:

让我们把这故事完整地表演吧。(教师利用图案符号提示幼儿教换动作)(根据幼儿表演需求可再来一遍)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的表演,教师为创新、进步的表演拍照,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五)音乐游戏:《碰一碰》

娃娃舞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

学蒙古舞心得体会8篇

幼儿舞教师心得体会7篇

小班娃娃家教案8篇

音乐欣赏的教案模板模板6篇

青团手工大班教案模板6篇

体育生教案模板精选6篇

猫的故事教案模板6篇

幼儿游戏教案模板6篇

2023美术教案模板优秀6篇

体育生教案模板参考6篇

娃娃舞教案模板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