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可以与同事合作,分享教案和最佳实践,以提高课堂效率,教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活动,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蛇与庄稼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蛇与庄稼教案篇1
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认定目标
1.弄清蛇能保护庄稼的原因。
2.猫与苜蓿有什么关系?
3.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这些联系之后有什么作用?
过渡: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会有什么联系呢?
三、学习第一段
1.投影出示
(1)这段中提到了哪些事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
(2)连续几年庄稼都歉收,老农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3)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说说蛇与庄稼的联系。
2.学生快速默读后讨论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小结:蛇把田鼠吃了,从而保护了庄稼。这是老农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田里少蛇是庄稼歉收的原因。现在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
4.说话练习: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看看图示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1)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2)归纳:因为蛇能捕捉糟蹋庄稼的田鼠,所以蛇保护了庄稼。因为蛇保护了庄稼,所以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5.小结:这段课文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蛇与庄稼之间的联系。
四、学习第二段
1.投影出示问题。用第一段的方法并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第二段。
(1)故事中提到了哪些事物?
(2)为什么说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关系?
(3)试用箭头图表示出来。
2.学习小组讨论,同时让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摆出猫与苜蓿的关系图。
3.订正。学生口述四者的联系。
4.小结:猫和苜蓿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为有了田鼠和土蜂,他们的关系便密切起来。
五、学习第三段
1.投影出示问题:
(1)说说什么是简单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2)什么是复杂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复杂联系的?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
3.讨论。
(1)解释“显而易见”的意思。(露在外面的,容易看出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简单联系。)
(2)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不是一下子看出来的联系是复杂联系,也就是多动脑筋才能想到的'。文中举的例子是: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了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
(4)指名读这句话,说说“也许”和“甚至”各是什么意思?
(5)吐痰是怎样让人得病的呢?用箭头图表示出吐痰与肺结核之间的关系。
4.前面讲的“蛇与庄稼“、”猫与苜蓿“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
5.谁还能举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例子。用.课件出示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实物例子,学生说说联系。
6.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投影出示下列句子)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1)齐读这两句话,理解“它们”、“规律”、“这样”等词语。
(2)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作用?(把事儿做得更合乎咱们的意愿,说明了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规律的重要性。)
7.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联系。像老农一样经过研究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人类造福。说明了掌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去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七、练习说话
1.投影出示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
简单联系: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干;水可以灭火。
复杂联系: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蛇与庄稼。
2.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做总起句,举两个例子。最后用“所以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做结尾句说一段话。
蛇与庄稼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所说的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培养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的能力。
4激发学生立志做科学的主人,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所说的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
2理解生活中事物的联系。
3理解句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的意思。
教学准备
1课文生字词卡片。
2猫、鼠、蛇等小图饰(供板书时使用)。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课文
1板书课题。
2看一段有关蛇活动的多媒体课件资料。
3让学生谈谈对蛇的印象(大部分学生认为:蛇长得既丑恶,又凶狠,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动物),并对课题质疑。
4教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一遍,再谈谈对蛇的新认识。(学生此时认识蛇积极的一面,因此对蛇为人类作贡献所充当的正面角色印象非常深。)
二、自由读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圈出生字词拼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殖、肆、呻、咱。
(2)指导书写生字,注意以下字形:蹋、痰、肆、毁。
(3)理解词语:海啸、起色、呻吟、糟蹋、放肆、风调雨顺。
三、再读课文,找出突破点,提炼文章主线
1让学生速读全文,找出文章中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课件出示)板书:
事物的联系:复杂联系简单联系
2形象地把复杂联系和简单联系命名为两个“小组长”,让学生在列举的实例里帮助“小组长”找到自己的“组员”。也就是说,课文中说的.这些事例,哪些讲的是复杂联系?哪些是简单联系?并用示意图表示出几个事物之间的联系。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展示。
四、研读课文,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课件出示问题要求,让我们把课文中复杂联系的三个事例作为今天探讨的专题,我们分成“小农业科学家组”、“小生物学家组”、“小医学家组”。请大家选择专题,自由组合,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以下问题:你们是怎么发现这些事物之间的秘密的?针对出现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请大家研读课文,圈点批注,查阅资料,相互交流,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比赛看谁是优秀的小科学家、小生物学家、小医学家。
2交流汇报,评比。
3朗读。板书演示介绍这些事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
4谁还能举出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和简单联系的例子,并说说它们的联系。
5研究事物的联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联系文中学的例子及生活中的其他例子谈看法,引出本文的中心句——“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指导反复读,在读中进一步感悟。(如用学习习惯、精力、时间等各方面与学习成绩之间的联系来谈。)
五、总结全文,深化感悟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联系。像老农一样经过研究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人类造福。这说明了掌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去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板书:研究规律,把事办好)
六、巩固拓展,布置作业
1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课后第三题)
2写一段话: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做总起句,举两个例子(其中一个用课文中的例子,另一个用课文以外的例子),最后用“所以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作结尾。
板书设计
11蛇与庄稼
(研究规律,把事办好)
蛇与庄稼教案篇3
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八册12课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11个生字。
3.能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
4.能说出蛇、田鼠、庄稼之间的关系,猫、土蜂、苜蓿之间的关系,并能用画示意图等方法帮助说明。
5.能说出对课文揭示道理的理解,感受事物间的辩证规律。
学习重点:
理解"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只有掌握规律性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学习准备:
1.预习: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搜集生活中有关事物之间联系的事例。
学习过程:
一、释题质疑,提出研读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过课题后,你都想到了哪些问题?
3.哪些问题现在能够解决?哪些问题还一时找不到答案?
二、研读自学,抓住课文内容
1.带着自己想研究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并写一写生字。
2.在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
①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课文中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的?
③课文举的例子哪些是简单联系?哪些是复杂联系?
3.在小组里把自己解决的问题和读书的收获说给同学听。
三、交流研讨,理解课文内容。
1.各小组汇报研读课文的收获。
2.用图示法讲解蛇与庄稼的关系,要求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
3.讨论:当时老农想出了用蛇来保护庄稼的办法,现在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吗?
4.用多种方法表示猫和苜蓿之间的关系。
(1)生板演讲解四者的联系。
(2)理解"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着密切的关系"中"竟"一词使用的好处,并体会朗读。
5.讨论:吐痰与肺结核病人之间的关系。
6.交流:课前搜集的生活中事物之间联系的例子,并能说出哪些是简单联系?哪些是复杂联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显而易见"。提问:这是用的什么方法理解的词语?
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除了查字典外,还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合并字义、换词等方法。
7.畅谈对本课揭示的道理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畅谈学习收获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说一说本课自己的学习收获。
这篇课文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我们只有掌握它们的规律,才能把事做好,为人类造福。
教师板书:学生板书:
12蛇与庄稼猫保护苜蓿
蛇保护庄稼捕传
捉粉
捕捉糟蹋影响
田鼠土蜂
老鼠
吐痰污染空气传染病人(肺结核)
蛇与庄稼教案篇4
教学目标 :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的了解蛇与庄稼、猫和苜蓿之间联系。
2、能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回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这一部分,并思考写了什么内容。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表现出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
3、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懂得,田鼠与庄稼是直接关系,蛇是通过田鼠与庄稼产生关系的,因而是一种复杂关系。
4、请出几名学生用合适的关联词把蛇与庄稼的关系概括出来。
三、学习第二段
1、请学生根据第一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段,用简单的方法清晰地表现出猫和苜蓿的关系。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成果。适时的引导学生明确在这个故事中的直接关系和复杂关系。
3、谈感受
四、学习第四段
1、请同学谈谈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2、出示最后一段话。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
五、总结全文
大家谈本节课收获。
六、课堂练习
想一想,议一议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没有存在复杂联系的,可用简单的文字将其写出来,也可以用图示法表现出来。
蛇与庄稼教案篇5
目的要求
1、认识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懂得只有掌握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物做得更好。
2、学习作者是怎样用具体事物说明事物间的联系。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4、学会本科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阅读导读部分,弄懂本组内容及要求。
二、检查预习
1、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读、指导读音)
2、说说预习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3、预习时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讲课文时讲解)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幻灯出示: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是分几层意思来讲的'?
2、同位讨论、集体订正
3、指导理解每层的意思
重点理解词语:海啸
风调雨顺
说破了
起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5、练习朗读本段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思考:(幻灯出示)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猫与苜蓿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猫养的多苜蓿就长得好?
2、讨论解答思考题
3、用简图表示猫、苜蓿、土蜂、田鼠之间的关系。
(三)激活练习
1、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看谁提得好。
2、教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
3、用见图表示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关系。
洪水来了蛇被淹死---田鼠逃命
洪水退了蛇没有了---田鼠糟踏庄稼歉收
买了蛇田鼠少了粮食丰收
捉
吃
传播花粉
猫-----田鼠----土蜂----
----苜蓿
(四)朗读课文理清联系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弄清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之间的联系
3、预习课文第三段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笑声读一、二段说说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因此猫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中,从竟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讲解第三段:
1、出示自学提纲:
1)、本段讲了几层意思?
2)、课文讲了那些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为什么说这些联系是简单的?
3)、课文是怎样由简单联系过渡到复杂联系的?
4)、课文具了那些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为什么说是复杂的联系?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3、讨论解答以上问题弄懂词语:显而易见甚至呻吟
4、前面讲的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联系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为什么?
5、你还能举出复杂联系的事例吗?
(三)、概括中心思想
1、齐读第三段
思考:课文那些句子试点命中新的?
2、讨论:
指名说出中心句
规律?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用上因为所以、只有才把句子换个说法。
3、最后两句话与前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概括中心思想:
(四)、完成课后第三题
1、读词语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抄写词语
(五)、作业:
1、联系写生字、词
2、预习《跳水》
板书设计:
5
蛇与庄稼
吃
糟踏
蛇田鼠庄稼
捉
吃
传播花粉
猫田鼠土蜂苜蓿
蛇与庄稼教案篇6
一、教学要求:
⒈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懂得只有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⒉联系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文中重点词句。
⒊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事物的联系的。
⒋朗读课文。
二、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了解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
三、教学准备:
cai课件
四、课时划分: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略)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
(二)弄清蛇与庄稼的联系。
⒈故事激趣,设下悬念。
⒉学生针对故事质疑。
⒊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蛇与庄稼的联系。
⒋学生自由发言。
⒌教师小结过渡。
⒍同桌交流,理解词句并朗读。
⒎启发学生谈话:
你从这个事例中体会到什么?
(三)弄清猫与苜蓿的联系:
⒈出示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
⒉检查自学情况,弄清猫与苜蓿的关系。
(四)认识随地吐痰与肺结核病之间的联系。
(五)总结全文,深化练习。
板书:
11 蛇 与 庄 稼
复杂联系:
保 护 保 护
蛇 ------→ 庄稼 猫 --------→苜蓿
吃 不能糟蹋 传粉
田鼠 田鼠--------→土蜂
不能影响
蛇与庄稼教案篇7
一、初读课文,感知思路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举例讲了哪两种事物的关系?(可以分解成两个小题目:①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会取得好收成?蛇与庄稼有什么关系?②为什么从村子里猫多猫少,就知道那里苜蓿长得怎样?猫与苜蓿有什么关系?)
2。课文主要说明了事物之间的什么特性?(也可以分为两个小题目:①事物之间有没有联系?哪些是简单的联系?哪些是复杂的联系?②从事物之间的关系看,事物之间有什么特性?)学生从读文中初步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从整体上感知了作者的思路,然后按思路给课文分段。
二、阅读理解,进入思路
按以下几个步骤提问导读,把学生思路引入作者的思路:
1。扣题引导,把握思路。
①提问思考:本文课题有什么特点?(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用“与”连接,说明两者之间有联系。)
②读第一段回答: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本段可分几层,每层主要内容是什么?层与层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导读,了解作者运用“举事例——分析——结论”的归纳思维方式,采取由果溯因的倒装写法,讲清事物间存在着因果联系。
③在教师指导下理出如下简图:
2。学生自学,印证思路。
自学第二段,按学第一段方式,参照上图归纳本段内容及思路,弄清“猫与苜蓿”的联系。
3。归纳总结,领会思路。
学第三段,了解本段思路。
①默读思考:本段分几层,每层讲什么?
②用简图画出本段思路。(列举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一步说明事物的联系和变化。)提出本文的中心。
三、返顾全文,深化思路
1。编写各段提纲。
2。了解全文写作方法。
(从分述到总结,先事实后结论)
3。总结全文思路:
根据以上思路,弄清课文所阐明的道理: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因果联系,有复杂的、简单的。对复杂的联系,我们一定要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从个性到共性,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研究和处理好各种事情。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规律。
思路教学法有析题法、归纳法、质疑法、延伸法、图示法、类比法、求异法、诗句揣摩法、板书诱导法等。上述教例运用的是提问导读法。我认为,只要因文而异,用法得当,就能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蛇与庄稼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