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师可以在教案中安排小组讨论、合作项目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分数除法(一)教案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分数除法(一)教案篇1
教学内容:
49~5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 ,就是 个“1”。
板书:1÷3= 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 ,即3个 块,把3个 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 ,即 块,因此,3÷4=3/4 (块)。
由此可见,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 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1÷3= 3÷4= 这两道算式,
想一想
①两个(非0)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②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总结三点
①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②在表示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③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相当于”一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a/b (b≠0)
(4)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么?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5)分数与除法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
4.教学例3: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7÷10
(2)怎样计算?。7÷10=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二的第1、2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怎样计算。
第3、4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5、6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作业:练习十二7----11题,选作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例1:1÷3= 1/3(个)
例2:3÷4=3/4 (个)
例3:7÷10= 7/10
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6篇《分数除法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范文。
分数除法(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3、运用分数乘除法的相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地进行简便计算,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乘除法的相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温故案
一、知识要点:分数乘除法、倒数、比。
1、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 的 的 运算。
(2)一个数(整数或分数)乘分数,就是求 的 是多少。
2、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 ,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 和其中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
3、分数乘法的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分数乘分数)。
因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用 相乘的积作 ,用
相乘的积作 ,能约分的要先 ,然后再计算。
4、分数除法的计算(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
在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
5、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法中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时经常要用到的运算定律有 。
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乘除混合运算的,遇到除以一个数,就转化成 这个数的
然后采用一次约分的方法计算。(2)四则混合运算的,按先 后 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的,先算 ,再算 。
7、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 互为倒数;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 。注意:1的倒数是 ,0有倒数吗?
8、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两个数 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 ,两者相除多得的商叫做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 或 相同的数, 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9、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
分数
巩固案
二、跟踪练习
(一)填空题:
1、40分=( )小时 3/5千米=( )米 23×( )=1 1.5和( )互为倒数。
2、 ( )∶8=1.2∶( )=0.75=( )÷6=( )折=( )成
3、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4、把盐和水按1∶19的比例配成盐水,盐占盐水的( )(填分数)
5、一根钢材长6米,若用去1/2米,还剩( )米;若用去它的1/2,还剩( )米。
6、甲数是乙数的1.6倍,那么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
7、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4小时,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 )∶( )。
8、一个数的2/3是24,这个数的5/6是( )。
(二)判断题:
1、1米的1/2 和3米的1/2 一样长。( )
2、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3、如果a÷b=4 ,b就是a的4倍.( )
4、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10%。( )
5、王芳看一本200页的童话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应从40页看起。( )
(三)计算:
2×3/4= 3/8×6= 3/10×2/3= 7/25×15/14= 6/13÷4= 5/7÷5/2=
30-1.6÷4/15= 3/5×1/2+3/5÷1/2= 1/5÷6/252×2/8= (0.7516) ÷(2/9+1/3)=
(四)列式计算:
1、8的2/7与5/7的8倍的和是多少? 2、18的5/27减去3/7是多少?
3、2/3与5/12的和的6/7是多少? 4、42的6/7与21的1/3的和是多少?
(五)简单应用:
1、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是3/4米,宽是长的2/3,这个花坛的宽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
2、李叔叔录入论文,3小时录了这篇论文的1/3,照这样的速度工作8小时,可以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
3、一共有240千克水果糖,每袋装1/4千克,才装完了3/4,他们已经装完了多少袋?
知新案
1、某鞋店进来皮鞋600双。第一周卖出总数的 15 ,第二周卖出总数的 38 。
⑴两周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⑵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双?⑶还剩多少双?
2、六年级同学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六一班捐了500元,六二班捐的是六一班的45 ,六三班捐的是六二班的 98 。六三班捐款多少元?
3、一件西服原价180元,现在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15 ,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
4、希望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16人,四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多 29 ,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分数除法(一)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9~50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1页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
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
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列方程解决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用除法计算。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4、小结。
三、练习
1、做“练一练”。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2、做练习十二第1题。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
(2)学生说题意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并校正。
3、做练一练第2题。
启发: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为什么要列方程解答?
3、小结解题策略。
四、作业:练习十二第1、3、4题。
板书设计:(略)
分数除法(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当一个数为整数时,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难点:
理解“÷”转化为“×”的转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18的意义。
2、一辆汔车2小时行驶90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口述算式和结果。
(2)板书:数量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二、新授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当这个数是整数时,怎样计算整数除以分数?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1)教学例2:出示例2,弄清题意后,由学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18÷ (出示线段图)
(2)推导18÷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分两步进行计算
第一部分:求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
1)、小时里面有几个小时?
2)、2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1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即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明确:因为2个小时行18千米,所以要算18÷2,也就是18×(千米)。第二步: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
1)、1小时里面有几个小时?
2)、1个小时行驶18×(千米),那么要求5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算式应该怎样写?
明确
1) 为1小时5个小时,所以,要算18××5,也就是18×。
2) 18××5用18×代替,因为18××5=18×。(这里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根据上面的推想,板书:18÷=18×,=45千米
答汔车1小时行驶45千米。
强调
1)18÷不便于直接除,把它转化乘法。
2)18÷=18×,“÷”转化为“×”,被除数不变,除数发生了变化。
3)是的倒数,即的倒数是。
2、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使等式成立。
15÷=15×( )10÷ =10×( )
8÷=8×( ) ÷9=×( )
2、列式计算。
(1)一堆煤,每次用去 ,多少次才能用完?
(2)王晶小时做15朵花,1小时做多少朵花?
3、教科书第29页的“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八第1——4题。
分数除法(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能正确 的计算分数的除法。
2、全盘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解决在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
3、能很好的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
教学重点:
分数除法的.计算的方法。
难点:
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的运算的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小组讨论
1、怎么样来计算分数除法
请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好以后 再请学生进行回 答。
2、教师强调:在计算分数除法的时候我们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请生说说你是怎么来理解这句话的。
二、进行练习
1、做课本66的1
请学生直接的在课本上进行口算,口算的时候让学生要看清题目,注意区分乘和除。
学生做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进行口答。
对于做错的题目,让请学生自己来分析下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2、做第2题
前面4题可以让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并请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
进行集体订正。
3、对比练习
1) 城东小学六年级有学生450人,占全校人数的2/9,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2)城东小学有学生450人,六年级占其中的2/9,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4、做66页第4题
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请学生分析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做好以后请学生进行板演
5、根据方程或算式,将应用题补充完整。
1)、120×3/8
( ),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 )
2)、3/8x=120
( ),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 )
3)、120+120×3/8
( ),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 )
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布置作业
做66页第5~7题
1、在计算练习中,可增加以下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在( )里填上“>”“
4/7×1/3( )4/7 4/7×4/3( )4/7
4/7÷1/3( )4/7 4/7÷4/3( )4/7
4/7÷1( )4/7 4/7×1( )4/7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说说判断的结果和理由。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紧紧围绕数量关系的分析学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3、加强对比有利于学生辨析什么情况下列算式解答,什么情况下列方程式方便。
课后反思:
通过今天的复习,部分学生已初步感受到单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实际也可以用分数除法解答。于是我及时引导,再次让学生体会,从而理解乘除之间互逆关系。
在今天学习第4题的练习中,结合具体题目,补充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学生体会到的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再次体会到列方程解与分数除法解的优劣。
在处理第7题的练习中,学生对变化着的“1”不注意,部分学生将国土面积乘5/2等于草地面积。归其原因还是没有掌握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
分数除法(一)教案优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