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计划和组织课堂中的小组活动或合作项目,我们的教案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组的学生,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美食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美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家乡有名的美食,并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使幼儿初步了解广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激发幼儿设计广告的兴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特产实物图(如:黄粘米果,烤豆干 ,荸荠,香芋,番薯叶子米果,倒番薯。肉圆,鱼丸,板栗、红鱼、米酒、擂茶等)还有一部分真的实物
2、了解各乡镇的特产美食及食用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堂。
教师:你知道我们瑞金都有哪些特产美食吗?你都收集了哪些图片?谁来跟大家一起介绍你收集的图片?(请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收集的瑞金特产美食图片)
二、介绍瑞金特产美食和食用方法。
教师:孩子们刚刚说到了许多瑞金的特产美食,谁来说说有哪些有名的特产和美食呢?它是什么地方的什么特产呢?(让幼儿说,说对了出示相应的实物图片)
教师:原来小朋友知道的特产和美食还真不少,可是,除了知道,你吃过吗?怎么吃呢?(让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知道的小吃和食用方法),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瑞金的红鱼,香芋,米酒,擂茶,肉圆,万田的黄年米果,壬田的烤豆干,九堡的番薯叶子米果,仙米冻,谢坊的倒番薯干,日东的板栗,水星岭的荸荠等非常的有名,可是,你们知道吗?真正知道这些特产和美食的人并不多,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些特产和美食呢?
三、请幼儿学做广告。
1、激发孩子给美食做广告的兴趣。
教师:我们瑞金有这么多好吃的,如果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瑞金的特产和美食,就必须做广告,其中电视广告是效果最好,覆盖面最广的一种,如果让你来给大家介绍瑞金的特产和美食,你会如何做广告?你想给什么食物做广告?
2、教师示范做广告。
教师:(手拿仙米冻的图片做广告)想吃过神仙般的米冻吗?请尝瑞金仙米冻吧!
3、请幼儿思考如何做广告。
教师:在做广告的时候,你要说出特产和美食的好处及出产地。这样人家才知道这是瑞金的特产美食。
4、请幼儿说说自己想的广告词。
四、结束活动:
教师:现在,我们的广告做的非常好。这样的话,我们瑞金的特产和美食就会有好多的人来吃。可我们小朋友都不会做,所以小朋友在家里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这些制作方法,好不好?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最感兴趣,他们善于观察、模仿,在编演广告的过程中,他们进一步感受、表现广告的无限创意,他们的童真、童趣在创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的主动性、参与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活动在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同时,还丰富了他们的想像力。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也得到了锻炼。
大班美食教案篇2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菠、煎、腐”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等8个字。
2.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正确读写“红烧茄子、烤鸭”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制作哪种食物运用那种烹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读好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从南到北,美食文化不同烹调方法也不一样。
2.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美食》。
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中国美食)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11道美食图片。图片中,介绍了哪些美食?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5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翘舌音“烧、肉、炒”,前鼻音“饭”。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菠菜香煎豆腐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翘舌音“煮、蒸、炸、粥”,前鼻音“煎、炖”后鼻音“酱”。
3.检查课文朗读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生字:烧烤鸭肉炒饭茄鸡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跟着老师书空。“烤”字左右结构,右边是个“考”。“肉”两个人不一样写法,上面的“人”较舒展,下面的“人”的“捺”变成点。
(2)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3)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比赛摘苹果。(出示课件:苹果上带有生词的苹果树)会读一个词语,苹果就被摘下一个。看看谁摘的多?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了,下节课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课件出示9)复习词语: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词串。
4.继续学习《识字4》。
(板书:中国美食)
(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读法指导。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中国美食,如果你想跟多地了解中国美食和烹调方法,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课文。
2.逐行指导。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课件出示:文字、插图)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哪些烹调方法?(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凉拌、煎、红烧”的烹调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红烧”的烹调方法。(红烧:中国美食中烹调方法的一种,把肉、鱼等加油、糖略炒,并加酱油等作料,焖熟使成黑红色。)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凉拌黄瓜、煎油饼、红烧肉)
(2)第二行:烤鸭、水煮鱼。(课件出示:文字、插图)这两种中国美食又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烤、煮”的烹调方法。)说一说,这两种烹调方法的具体做法。(可以借助查字典)(煮是把主料放于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用大火烧开,再用中火或小火慢慢煮熟的一种烹调方法。烤是把食物原料放在烤炉中利用辐射热使之成熟的一种烹饪方法。烤制的菜肴,由于原料是在干燥的热空气烘烤下成熟的,表面水分蒸发,凝成一层脆皮,原料内部水分不能继续蒸发,因此成菜形状整齐,色泽光滑,外脆里嫩,别有风味。)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比如说“烤全羊”、“水煮花生”等。
(3)第三行: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课件出示:文字、插图)这两种美食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爆、炖)了解“爆”、“炖”的烹调方法。
爆就是急,速,烈的意思,加热时间极短.烹制出的菜肴脆嫩鲜爽.爆法主要用于烹制脆性,韧性原料,如肚子,鸡肫,鸭肫,鸡鸭肉,瘦猪肉,牛羊肉等.常用的爆法主要为:油爆,芜爆,葱爆,酱爆等。
炖和烧相似,所不同的是,炖制菜的汤汁比烧菜的多.炖先用葱,姜炝锅,再冲入汤或水,烧开后下主料,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炖菜的主料要求软烂,一般是咸鲜味。
(4)第四行: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课件出示:文字、插图)这里有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蒸炸炒)这三种烹调方法,比较常见,家里人一般用这些方法制作什么家常菜?(蒸馒头、蒸包子、炸丸子、炒土豆丝)
4.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5.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6.当堂背诵。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当堂背诵。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的中国美食,说一说运用了哪些烹调方法吗?本文共介绍了10中烹调方法:凉拌、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
2.你最喜欢的中国美食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美味佳肴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中国美食,了解了很多烹调方法,我们会用词串说句子。
板书设计
中国美食
凉拌、香煎、红烧烤、煮;
爆、炖蒸、炸、炒。
大班美食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吃的味道。
2、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用语言描述小吃的味道。
活动准备:
图书区:家乡小吃图片。
娃娃家:用小吃招待客人。
手工区:广告纸、卡纸、橡皮泥、美工用具。
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材料。
1、我们是哪里人呢?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特色小吃?你吃过这些小吃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味道的?图书区里有这些小吃的图片,请你和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说一说。
2、这些小吃也可以用来招待客人,请你用这些小吃到娃娃家里去招待你的客人们吧!
3、家乡的小吃,我们也要以把它们做出来,老师准备了橡皮泥,请你把吃过的小吃做出来吧!
4、你看过哪些小吃的包装,这里也有一些小吃的包装袋,你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打扮它们吗?
二、幼儿选择区角。
1、请幼儿自选进入区角进行活动。
三、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1、帮助图书区的孩子进行介绍、讲述。
2、观察装饰包装袋孩子活动情况给予相应帮助。
3、组织娃娃家的孩子进行表演、对话。
四、幼儿整理操作材料。
五、评价本次区域活动的情况。
大班美食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以各种食物为主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将熟悉的食物以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鼓励幼儿根据一次性盘子的形状特点,在上面大胆添画。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色彩表现力。
活动准备:
一次性盘子若干,红、黄、蓝等各种水粉颜料,绘画笔、湿抹布、调色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你们平时最喜欢吃什么?请和小朋友一起来分享分享。
二、作品欣赏,教师示范
1、出示范画
原来你们喜欢这么多的美食,老师也有喜欢吃的美食。瞧,盘子上面的美食就是老师的最爱。看看有没有你们爱吃的呢?
2、幼儿欣赏
提问: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你看到了什么?
在绘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些什么?你认为怎样能够画出不同的美食呢?用什么颜色形状、表现不同食物?
3、教师示范:请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把美食装进盘子里的。
三、幼儿创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展现食物的明显特征。
2、提醒幼儿在绘画时注意绘画材料的摆放。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能力较弱的孩子。
4、重点指导孩子的作画技巧。
四、作品展示
布置美食街,让幼儿来介绍自己喜欢吃的美食。
大班美食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双簧”这种节目的表演形式。
2、学会两人合作,进行双簧表演。
3、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对诗歌有所熟悉。
2、搭建一个“后台”,积木一块,冲天辫一根
三、活动过程:
1、幼儿集体表演儿歌“家乡美食多”。
2、看双簧表演,引导幼儿思考。
(1)几个人表演的?根据幼儿的回答介绍:
前脸(在前面的人表演动作:口型、动作、有表情)
后脸(藏在后面的人说)
(2)介绍“醒木”:前脸的人用它。
怎么用?(抬高、敲)
为什么要用?(表示开始)
(3)介绍节目的名字:双簧。
3、请幼儿表演。
(1)集体练习,表演儿歌。
(2)分工练习:
①每个小朋友都做后脸,老师做前脸。
要求:一边帮老师配音,一边看老师的表演好不好!
好在哪里?(口型都对的、没有发出声音、速度跟幼儿一样快、有表情)
②教师做后脸,幼儿做前脸。
③一对幼儿,一前一后进行示范表演。
④幼儿集体表演(大组一前一后,然后交换)。
4、幼儿再次看表演,与第一次不同。
(共表演三遍)第一遍常规速度,第二遍有意变慢,第三遍语速加快。
(1)有什么觉得不一样的地方?
(没完没了很好笑;一会快一会慢很好笑)
(2)幼儿结伴自主进行表演,体会双簧表演的滑稽。
5、诗歌仿编:
(1)家乡还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我们也将它变成儿歌来进行双簧表演。
(2)用方言表演
6、师幼互动。
(1)请幼儿找一位客人老师,一起表演“双簧”。
(2)学会使用礼貌语“客人老师,请你和我一起表演吗?”
大班美食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