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能帮助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效率,制定富有互动性的教案可以促进师生互动交流,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树和喜鹊》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树和喜鹊》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写田字格里的4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正确认读11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
2、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
3、教师要对表达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关注,搞清楚困难的原因,是没集中精力听故事还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指导这部分学生。
4、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三、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小组交流--全班师生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个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导。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2、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
六、作业:扩展阅读
学生在课下搜集“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的'散文、诗歌等,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更喜欢怎么玩?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个别差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
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时间,学生在反复读书的基础上达到通顺、流畅。
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信的信心,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
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信学生,给他们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师生、生生达到共识。
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在兴趣极浓的情境表演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小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树和喜鹊》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13个字和子字旁、倒八两个偏旁,读准多音字“种、只、乐”的字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
3、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大树和喜鹊前后心情的变化
难点:体会朋友和邻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与互动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猜一种鸟。认真听哦。
头黑肚白尾巴长,站在树上叫喳喳,因为常来报吉祥,人们看见都爱它。--喜鹊(指名说)
2、板书:喜鹊(带拼音),开火车读词
3、师:我们都知道,喜鹊住在--树上(生齐答),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们--树和喜鹊(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4、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指名说
(1)树和喜鹊发生了什么事?
(2)它们是朋友吗?
(3)有多少树,多少喜鹊呢?
5、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去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段朗读,生做小老师纠正。
3、师点评,范读,生轻声跟读。
4、认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从前喜鹊孤单鸟窝邻居
招呼快乐后来叽叽喳喳安安静静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这篇课文讲了树和喜鹊刚开始很(孤单),后来因为有了邻居变得很(快乐)。
6、读准多音字“只、种、都、乐”
7、读准“一”的变调:一后面是第二声,一就读第四声;一后面是第一、二、三声,一就读第二声。生朗读感知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近义词:孤单--孤独)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练习说话:当_________时,我感到很孤单,我真想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二)学习第3、4、5、6自然段
1.读课文3--6自然段,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3.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出示:远亲不如近邻。)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
(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师:你能找出这其中aabb形式的词吗?--叽叽喳喳安安静静
师:你还能想到哪些?--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干干净??
师:那喜鹊每天早上是怎么叽叽喳喳的叫的呢?会说些什么?晚上又会说些什么?指名说
--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一黑,喜鹊们有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师:(有感情地读)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谁来想一下,当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a师:阅读的时候,脑子要比文字走得远。你怎么想都可以,想好后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b师:现在,树和喜鹊的心情怎样了?他们会说什么?
c师追问:为什么?
生1:因为我有好朋友一起玩。
生2:他们会对邻居们说:“谢谢你们,我们现在再也不孤单啦!”
d师:现在你知道怎样可以不孤单吗?
4、师:是呀!有了朋友就会快乐,有了爱就会幸福。只要我们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那么我们就不孤单啦!我们一起来把课文三至五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这份快乐吧!(生有感情朗读。)
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至五自然段。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出示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为什么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小结:“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所以“孤单”的反义词就是--快乐(反义词:孤单--快乐)
2、请学生读句子,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也……”说话吗?
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四、回顾知识,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树和喜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树和喜鹊只有自己的时候是孤单的,但是有了很多很多的树和很多很多的喜鹊之后,它们是快乐的,所以朋友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都要交好多好多好朋友。
五、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孤单没有朋友
快乐有了朋友
有朋友才快乐
六、作业
1、熟读课文,发语音。读“一”的变调
2、抄写近反义词:近义词:孤单--孤独反义词:孤单--快乐
3、用“…也…”造句。
4、写出5个aabb的词。
5、给多音字“种、乐、只、都”组词,每种读音一个词语,按格式写:(大括号,上下写好不同的读音)
《树和喜鹊》教案篇3
教学设计
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课前准备
1.课文朗读动漫。
2.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3.学唱歌曲《找朋友》。(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听故事的形式引入,不仅满足了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还训练了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他们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
二、自读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只种乐
(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互学
1、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学会提问,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四、展示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测评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树和喜鹊》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只、窝、孤、单、种、都、邻、居、招、呼、静、乐”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单、居、招、呼、快、乐”6个汉字,积累aabb式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
4、通过课文学习,初步体会到友情的重要。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6个汉字,积累aabb式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质疑导入
1、师谈话:这节课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大树和喜鹊的图片)?指名学生认读卡片:树、喜鹊。
2、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就课题提问。(如:树和喜鹊是什么关系?它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3、师过渡:要想知道这课文究竟写了什么,那就竖起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听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师播放课文录音,生认真倾听。
2、鼓励学生交流自己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听到了哪些内容。
3、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
①学习“只”这个多音字:
根据学生的朗读,出示“只有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引导学生发现“只”在两个短语中的不同读音,学习这个多音字,并鼓励学生“只”在什么情况下读第一声,在什么情况下读第三声。相机出示练习。
②出示“鸟窝”的词卡,指名学生认读,同时出示鸟窝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③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2)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出示“孤单”一词,指名学生认读。鼓励学生根据第1自然段的内容或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对“孤单”一词的理解。
(3)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强调“种”这个多音字。出示“种树”“种子”两个词,引导学生比较“种”字读音的不同。
(4)指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出示“邻居”一词,指名学生认读,强调“邻”是前鼻音,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邻居”的意思。
(5)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生朗读。
①出示:招呼、叽叽喳喳、安安静静三个词语,指名生认读,正音:“招、喳”是翘舌音,“静”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②理解“招呼”一词:鼓励学生根据汉字的字形和生活实际来立即恶(“招”是提手旁,与动作有关;“呼”是口字旁,表示说话,“招呼”放在一起表示向人打手势或说话。)
练习用“招呼”一词造句。(如:家里来客人了,我主动与客人打招呼。)
③积累aabb式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两个词语结构上的特点,并鼓励学生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来。(如:高高兴兴、干干净净、快快乐乐等。)
(6)指名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认读“快乐”一词,引导生用近义词替换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快乐”的意思。
5、在识字学词后要求生再次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巩固识字。
(1)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生字词。
(2)单独出示本节课所要认的汉字,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识记。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师出示读书要求,想象课文中树和喜鹊在数量上有什么变化,他们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并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2、生自读课文,圈画,交流。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3、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板书:一棵树、一只喜鹊,孤单;好多好多树、好多好多喜鹊,快乐。
4、鼓励学生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师引导学生做到语言表达通顺、完整。(最初,只有一棵树、一只喜鹊,他们很孤单;后来有好多好多树,好多好多喜鹊,他们都很快乐。)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单、居、招、呼、快、乐。
2、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以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3、生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师范写生字,重点强调:“单”字的笔顺是点、撇、竖、横折、横、横、长横、竖;“居”是半包围结构,下部的“古”要写得半藏半露;“乐”字注意与“东”加以区别。生书空。
5、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并给予个别指导。
五、课堂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课文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那么,他们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和快乐。
3、探究树和喜鹊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体会到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并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根据学生的交流,师板书。
3、师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到树和喜鹊的家园,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孤单和快乐,寻找他们心情变化的原因。
二、对比阅读,体会心情
1、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孤单”一词。
(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2)师出示图片,图上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生观察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带着这种感受朗读第1自然段,师强调读好“只有”这个词。
(3)在学生交流自己感受的基础上顺势出示“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指名学生朗读。
(4)引导学生结合第1自然段的内容说说对“孤单”一词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自己在什么情况也体验过“孤单”,同时练习表达:
当-----------时,我感到很孤单,我真想----------------!
(5)配乐朗读第1、2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孤单的感受。
2、学习5、6自然段,体会“快乐”一词
(1)师过渡:树和喜鹊就这样孤单地生活了很长时间,可是后来呢?他们会一直这样孤单下去吗?请同学们读一读第5、6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
(2)生自主朗读第5、6自然段,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师重点指导以下几点:
①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喜鹊的快乐?
引导学生抓住“天一亮”“天一黑”这两个时间点喜鹊的活动,从“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窝”“安安静静地睡觉”体会到喜鹊结伴而行的快乐,并相机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喜鹊快乐的心情。
②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想象,练习表达:
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
天一黑,喜鹊们又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
③引导学生思考:树的快乐体现在哪些地方?鼓励学生移情想象,进行交流。(如:树有了邻居后,他们可以谈心聊天,说说自己的悄悄话,这让他们感到很开心;他们为喜鹊了生活的地方,也会感到开心;好多好多树在一起变成了大森林,吸引来了其他的小鸟和动物们,他们也很开心等等。)
(4)配乐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探究原因,感受友情
1、师过渡:当树和喜鹊孤单时,我们为他们感到难过,当树和喜鹊快乐时,我们同样感到开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树和喜鹊的心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相信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2、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根据学生的交流,师出示图片:好多好多树、好多好多鸟窝、好多好多喜鹊。引导学生从“好多好多”“每棵树上都有”“每个鸟窝里都有”这些短语中感受树和鸟的多。
4、指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师:原来,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这才是他们从孤单变快乐的原因啊,原来生活中有了伙伴,有了友情,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5、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友情的理解。
四、课堂
同学们,珍贵的友情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阳光,能驱走我们心中的孤单和寒冷,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课文中的树和喜鹊那样,交上很多的朋友,收获珍贵的友情。
板书设计
6树和喜鹊
一棵树好多好多树
一只喜鹊植树造林好多好多喜鹊
孤单快乐
《树和喜鹊》教案篇5
一、 复习导入
游戏复习生字:桃树开花。
二、 研读课文
(一) 学习“也”的句式
师: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很孤单。 (出示“树很孤单 ” )
从前,这里只有一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出示“ 喜鹊很孤单” )
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谁来变个魔术,怎么把这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生预设:树很孤单,喜鹊也跟孤单。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厉害,瞧,这是不是就是我们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呀?原来把两个意思 一样的句子变成一个句子,我们可以用上 “也” ,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话,好吗?
生齐读。
(二) 学习 3 、 4 自然段
过渡:后来,树和喜鹊的生活有发生什么变化吗?赶快到第三自然段中找一找吧!
出示第三自然段,生自由读。
师:后来,树的生活发生什么变化了呢?
生预设: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
师:那么喜鹊的生活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预设: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师:多热闹呀,从前的他们孤孤单单,现在多了好多好多树,多了好多好多的鸟窝,也多 了好多好多的喜鹊,你们喜欢这样热闹的生活,还是以前孤单的生活呢?
生:热闹的。
师:那就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你可喜欢这样热闹的生活了。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这棵树再也不孤单了,因为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这只喜鹊也不 再孤单了,因为这里的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配合,树从一棵变成了好多棵,鸟窝从 一只变成了很多只,喜鹊从一只变成了很多只)
师:瞧,树多了那么多的邻居,喜鹊也多了那么多的邻居,他们开心吗?
生预设:开心
师:多开心了,请你们来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出示: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读准 “邻”的.前鼻音。
(三) 学习 5 、 6 自然段,体会“快乐”
1 、 积累 aabb 式的词语。
师:自从有了邻居后,他们每天的生活可热闹了,天一亮,小喜鹊们就开始聊起了天,如 果你是小喜鹊,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邻居们说呀?
生预设 1 :早安。
生预设 2 :小伙伴们,等着我给你们找好吃的食物吧!
师:小喜鹊们在外面飞了一整天,天黑了,飞回窝里了,它们又聊起了天,如果你是小喜 鹊,你又有什么话想对你的邻居说呢?
生预设 1 :晚安。
生预设 2 :明天我们再一块出去玩吧。
师:嗯,有了邻居后,小喜鹊们想说的话也多了,这件事也想说说,那件事也想说说,每 一天都叽叽喳喳的,可热闹了。让我们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吧,跟着小喜鹊们一起热闹热 闹。
师:这一段话中,有这样两个词语: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说一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吗?
生预设:他们的前两个字都是一样的,后两个字也是一样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样的词语有个很好记的名字,叫做: aabb 。这样的词语,你还能 说几个吗?
生预设:快快乐乐,开开心心。
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2 、 体会“快乐”
师过渡:小朋友们读得真棒,有了邻居后,树快乐吗?(快乐)喜鹊快乐吗?(快乐)让 我们快乐地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师:树和喜鹊的故事,到这儿就讲完了。那你能说说,树为什么会很快乐吗?
生预设:树有了邻居后,他不会孤单了,每天都有人陪他了。
师:那喜鹊为什么会很快乐呢?
生预设:喜鹊有了小伙伴,它不会感到孤单了。
师小结:对呀,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小伙伴,需要好朋友,树和喜鹊渐渐地有了他们的好朋 友,他们很快乐,也祝福他们越来越快乐。让我们再把整个故事读一读,把我们的祝福送 给他们,好吗?
生齐读课文。
三、 巩固字词
出示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
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四、 指导写字
1. 快
① 师强调重点笔画:竖心旁左点垂,右点平。右半部分横压横中线。
② 强调笔顺:点、点、竖、横折、横、撇、捺
③ 师范写,生书空临摹。
④生描红写一个。
⑤ 全班交流评议,反馈后修改。
2. 乐
① 师强调左右对称,竖勾压竖中线,竖折折压横中线,两点对称。
② 强调笔顺:撇、竖折、竖勾、点、点。
③ 师范写,生书空临摹。
④生描红写一个。
⑤ 全班交流评议,反馈后修改。
《树和喜鹊》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