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的故事教案通用8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要明确学习成果的评估标准,以便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教案的系统性安排,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循序渐进,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泥的故事教案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泥的故事教案通用8篇

泥的故事教案篇1

1、设计思路

孩子们见过粽子、吃过粽子,但不了解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作为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以故事主要线索的形式出现,更易于为孩子接受和理解。怎样

包粽子?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还有哪些民俗活动?结合“我是中国人”的大班主题,《粽子里的故事》将引发二场孩子们关于“粽子”的大讨论以及“端午”热。

2、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情节,能学说老奶奶的心愿。

(2)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和朋友一起品尝粽子,分享节日的快乐。

3、活动准备

镑图画书、ppt课件不同形状、不同馅料的粽子图片

不同馅料的粽子若干,餐刀、水果叉若干

4、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

一(播放课件。)你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一(出示图片。)你还看到过怎样的粽子?

一听说过粽子里的故事吗?

(2)讲述故事

①完整讲述:

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

一谁吃了粽子?最后谁会讲故事?

一粽子里包着的到底是什么?

泥的故事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分组分角色练习童话剧中的动作、语言、表情,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表演。

2、了解海报的基本要素,学习设计海报,会用画、剪贴的方式制作海报。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收集各种海报,丰富对海报的了解。

2、各种色纸、水彩笔、剪刀、固体胶、折纸书、剪纸书等。

三、活动重点:

分组分角色练习童话剧中的动作、语言、表情,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表演。

四、活动难点:

学习设计海报,会用画、剪贴的方式制作海报。

五、活动过程: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1)这个童话剧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角色?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选择,教师适当调整角色人数。

(3)幼儿思考自己选择的角色,表演时要说什么话?做什么动作?

(4)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合作演出。

(1)每组选出代表,在教师指导下,将整个童话剧进行串演。

(2)其他幼儿认真看表演,说说哪些地方演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3、制作海报。

(1)我们的童话剧已经排练好了,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那么,怎么让别人知道这件事呢?

(2)教师出示幼儿收集的各种海报资料,进行分析:海报要出现哪些信息?(名称、时间、角色、主要内容等。)

(3)由于《嫁女》的童话剧是从民间的故事改编的,在海报上怎样体现这个古老的故事呢?(可以画、折纸、剪纸的方式出现角色形象。)

(4)幼儿分组讨论并设计制作海报,教师参与并指导。

六、活动反思:

此课时,准备了呐音乐,准备和孩子一起玩送新娘的游戏:抬花轿师:办喜事真开心,我们也来玩玩抬花轿的游戏吧。我来抛绣球,我要找步调一致的朋友圈为我抬花轿(师有意将绣球抛给步伐协调的朋友圈)

在整个活动中明显感觉到孩子们对于此节活动的兴趣,从唢呐音乐的播放在到新娘的出示再到故事中人物图片及头饰的出现,引出的一系列关于故事的发散性问题,孩子们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整节活动顺利的进行,在这过程称中孩子的创新思维也让我对他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在教师的互评中让我也收获不少,比如说在活动过程中的语速应尽量减慢,出示新事物时语气应抑扬顿挫,加深孩子们对此的神秘感,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真的'很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在我们共同的交流中我也明白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我的语气过快,所以显得活动很赶,而且孩子回答完问题之后也没有做过多的总结,也在最后一环节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场地的问题,以至于没有很好的发挥,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扬长避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考虑到一切会发生的因素,时刻让自己明白孩子是最重要的,我们的言行举止关系甚至影响孩子的一身。

泥的故事教案篇3

第一课时

一、谈话设疑,引入新课

1、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你们有哪些希望和打算呢?你们对生活有哪些美好的向往?

2、孩子们,在一个美丽的小镇里,人们个个穿着整洁美观,言行举止文明大方,公共场所遵守秩序,街上老人有人扶,盲人有人帮。说来也怪,这样高素养、高文明的形成竟和一条小蓝裙有关,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蓝裙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不熟悉的地方多读几遍。

2、 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全班抢读。

3、 分组朗读课文,比比哪一组读得通顺、流利。

4、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请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起因:谁最努力,对班级贡献最多,老师会亲手做一件“礼物”送给她;

经过:小姑娘得到了一件小蓝裙,引发了几次“不协调”;

结果:邻居们也动手把整条街道清扫的整齐干净。

三、作业:

全体学生作业:1、写会本课的一类生字。

2、熟读课文

优等生作业:在书上做批注,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生词。

二、细读课文,批注感悟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小蓝裙引发了几次“不协调”的现象?用“”分别画出来。面对这些不协调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请把想法批注在旁边。

2、 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画出的句子:

①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

②家里乱糟糟的,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

③第二天,爸爸看到杂草丛生的庭院与家里的整洁很不协调。

④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房子如此干净整洁,觉得自己住的地方

不对劲。

(1)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画出的`句子,抓住“脏——小蓝裙”、“乱糟糟——漂亮女儿”、“杂草丛生的庭院——家里的整洁”等的对比,理解“不协调”的含义。老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句子。

(2)面对这些不协调,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批注说给大家听。学生交流批注,老师相机指导读相关段落。(如:谈到“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时,老师引导:是呀,每一位善良的爱美的人都想帮助小女孩梳洗干净,小女孩的妈妈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一起读第4段。学生读后评议,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特别是“哇,好一个漂亮的小公主!”在与前面的对比中,引导学生读出惊喜的语气)

3、 学生分组讨论。“一个月后,一条整齐清洁的街道就出现在这个城镇上。”为什么一条小蓝裙会改变一条街道?(抓住每一次由不协调到协调再引发新的不协调的变化,从而悟出一个道理: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当你看到小蓝裙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你想说什么呢?

4、 猜一猜,这个小镇还会有哪些变化?(可从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思考)

5、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不协调的地方,说一说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小结:多让人惊喜的变化呀!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个共识:每个人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就能创造出更多的美。

三、作业:

全体学生作业:将自己认为好的句子写到积累本上。

优等生作业:从文中体会到的和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

第三课时

一、与文本对话

1、讨论: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看到此情此景都会怎么想?怎么做?最想说些什么?

2、老师为什么送小女孩一件小蓝裙?她可能有怎样的想法?

3、熟读课文:体会人物的表现。

4、组织小组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课本剧表演好?

(1)划分角色:根据故事情节和个人特长选择角色。

学生可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小女孩、父母、邻居、老师等,把他们当时的语言、心理或行为用一段话表达清楚。

(2)艺术创编:想像他们在生活中还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可通过口头语言、形体语言等表现故事情节。

①可从鼓励、希望及教育的艺术角度谈自己的理解。 ②讨论如何丰富和创编故事情节;怎样才能把理解感悟到的内容表现出来;怎样更合理地给每个同学充分展示的机会等。注意时效,不要流于形式。

③把从文中体会到的和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来,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创新。

(3)组织小组同学自主排练课文剧。

二、作业:

全体学生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预习下一课。

优等生作业:把课文改变成一个小剧本。

板书设计:

小蓝裙的故事

小女孩

家里环境

↓ “不协调”——对生活美好的向??

庭院、房屋

街道、小镇

泥的故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倾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情节变化。

2、能够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懂得尊重别人,能够知错就改,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倾听,理解故事内容,能够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难点:能够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小蜗牛、啄木鸟、小蚂蚁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ppt1—2(小蜗牛嘲笑啄木鸟)

(1)师提问:

①小蜗牛遇见了谁?(啄木鸟)啄木鸟在干什么?(在给大树治病)

②小蜗牛说了什么话?

(都说你是森林医生,原来你是给大树治病的,这太容易了。)

③啄木鸟听了小蜗牛的话是怎么做的?

(2)幼儿学习说一说小蜗牛与啄木鸟的对话。

(3)讨论:小蜗牛说的对吗?为什么?

(师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2、观看ppt3—4(小蜗牛嘲笑小蚂蚁)

(1)师提问:

①小蜗牛又遇见了谁?(小蚂蚁)

②小蜗牛见小蚂蚁没理他,是怎么说的?

③小蚂蚁是在玩吗?它到底在干什么?(往高处搬家)

④小蚂蚁是不是和啄木鸟一样没理他?(不是)小蚂蚁说了什么?

(2)讨论:小蚂蚁说的对吗?

(引导幼儿从他们各自本领谈谈自己的意见)

(3)幼儿学一学小蜗牛与小蚂蚁的对话。

(4)继续提问:小蜗牛是怎么晕过去的.?

(被大雨冲下了大树)

(5)讨论:小蚂蚁醒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观看ppt5—6(小蜗牛认错)

(1)提问:

①谁叫醒了小蜗牛?(小蚂蚁)

②小蜗牛醒来后不好意思的说了什么?

③小蚂蚁是怎么说的?

(2)幼儿学一学小蚂蚁和小蜗牛的对话。

4、完整的看一遍ppt故事。

(1)告诉幼儿故事的名称《小蜗牛的本领》

(2)组织幼儿认真完整欣赏一遍课件。

(3)提问:啄木鸟有什么本领?小蚂蚁有什么本领?小蜗牛有什么本领?

(4)讨论:我们可以嘲笑别人吗?为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尊重别人才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5、谈一谈

(1)你有哪些优点?你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教师可以从自身谈起如:我画画很好看,但是我不会跳舞。)

(2)我们该怎样去向别人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如:要尊重别人,虚心请教)

二、学习复述故事(分角色表演)

1、教师扮演小蜗牛,幼儿扮演啄木鸟和小蚂蚁进行对话。

2、出示头饰请三名幼儿进行情境角色表演。(教师给予语言和动作上的指导。)

3、幼儿自由选择头饰三人一组进行情境表演。

三、情感教育(结束活动)

小蜗牛虽然嘲笑别人不对,但他也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今天他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我们,希望我们小朋友也能做的知错就改,学本领时要知道尊重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能做到吗?小蜗牛要去学本领了,我们和它道别吧!再见。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泥的故事教案篇5

小班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指导语:

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

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指导语:

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

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中班

活动目标:

通过故事学习,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风俗,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边看挂图边听故事。

3、教师讲解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分组游戏。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十五灯展。

大班

活动目标:

1、引起幼儿的谈话兴趣,萌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2、鼓励幼儿勤观察、大胆发言,体验与同伴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关于广饶文化广场变化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咱们的广饶文化广场上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么?

幼儿:广场上挂了好多的灯笼;

幼儿:有鱼灯、还有孙悟空呢?广场的大柱子上都挂满了灯笼,还有……

(孩子们的谈话欲望调动起来了,他们相互谈论着,高兴的表情挂在小脸上。)

二、给予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机会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给全班的小朋友详细的讲一讲呢?

(孩子们积极的举手,来前面把自己的新发现与大家分享。)

三、总结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挂灯笼么?

教师引出元宵节,告诉小朋友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正月十五前后,人们赏灯、猜谜、吃元宵、放烟花等非常热闹,激发孩子们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赏灯的兴趣。

反思:谈话活动只是让幼儿从感性上对元宵节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激发了幼儿对元宵节的兴趣,那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我设计了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泥的故事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讲讲、做做中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趣和角色情绪的变化。

2、能大胆地进行表达自己的想法。

3、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不同表情的胆小先生3个,“胆小”两字。

2、胆小先生指偶20个。

活动过程:

1、出示“胆小”两字,认认、做做。

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这两个字是胆小,那什么叫胆小,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吗?(提醒:你看到什么事会害怕呢?)你们胆小吗?可是有一位先生特别胆小,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胆小先生》。你们猜猜看,胆小先生会怕什么呢?(让幼儿发散思维、想象)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幼儿说说(初步)

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若幼儿无反映,教师作提问:胆小先生从开始到结束有什么变化呢?

3、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幼儿进一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做一做。

胆小先生开始是怎样的?后来有怎样了?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教师讲完后,提问,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学说角色之间的对话,可请幼儿扮演小老鼠、胆小先生。(1)教师扮先生、幼儿扮老鼠(2)幼儿扮先生、教师与幼儿扮老鼠(3)分组演示

4、经验迁移,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可复述故事或创编故事。

这个故事好听、好玩吗?可是到了第二天,看谁来了?(出示小狐狸)呀,小狐狸和胆小先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先想一想,想好以后,我们戴上胆小先生的指偶自己讲或讲给好朋友听。

反思:

?胆小先生》重点是帮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培养勇敢品质,培养幼儿运用语言讲述能力,帮助幼儿理解“大吃一惊”“抱头鼠窜”的意思,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受胆小先生性格变化。

1、出示道具:首先,上课之前我准备了相应得的'教具,大老鼠若干,胆小先生以及积木搭成的楼房,当我出示这些道具的时候,幼儿非常的兴奋

2、谈话导入“猜猜这个房子的主人是谁?在这个房里将会发生怎样的事呢?这是幼儿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3、讲述故事接着我非常有感情的边表演边讲述了这个故事,幼儿基本上认真的听完了这个故事

4、提问激趣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大老鼠闯进胆小先生的家,胆小先生是怎么做的?”“胆小先生为什么让大老鼠住进地下室?”引导幼儿讲述故事里大老鼠语言加深幼儿对故事印象。最后,启发幼儿续编故事结尾。

主题小结:这次语言课,幼儿基本上能安静的听完整段故事,接下来,通过幼儿的脸部和肢体语言的表演,加强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这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个别幼儿在听故事的时候还不够认真,还有些幼儿表达意思还不够准确,这些,在日后的语言课上,逐步的培养。

泥的故事教案篇7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笑吗?

是啊!生活需要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我们看完了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对笑有新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后,我会完成下列练习。

(1)划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字:

历害( )撤谎( )碉刻( )一幅表情( )

木隅( )可拎( )磨杖( )奋怒( )

(2)按要求写叠词:

abb式:

aabb式:

abcc式: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a小木偶拽(zhuài zhài )住了小红狐毛茸茸的大尾巴。

b嗨(hài hēi )!真漂亮!

c小兔子龇(zī zhī)牙咧嘴做了个痛苦的表情。

d小红狐一背(bèi bēi )上背(bèi bēi )包就拼命地逃跑。

e小木偶兴冲(chōng chòng )冲地大步向前走。

3、小组同学互评互改。

4、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泥的故事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创作各种各样的灯,体验成功的快乐。

2、喜欢与同伴合作,养成良好的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已在寒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灯;

和孩子收集各种废旧材料:纸盒、易拉罐,塑料瓶等;

提供各种广告纸、蜡光纸、皱纹纸、稠带等;

剪刀、浆糊、抹布等。

活动过程:

1、交流赏灯后的感受。

提问:

1)前几天爸爸妈妈和你们一起去看灯会,你们觉得好玩吗?

2)你看到了哪些灯?

3)最喜欢的是什么灯?为什么?

2、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共同讨论班级灯会的内容。

1)今天我们班上也来举办一次灯会,可是没有灯怎么办呢?

2)前几天小朋友们看的灯是叔叔阿姨设计制作的,小朋友们也很能干,一定也能设计出新颖奇特的灯来,对不对?

3)可以用什么方法、哪些材料来制作灯呢?

3、幼儿自选材料设计灯。

1)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让幼儿自由做灯。

2)为自己制作的等取名字。

4、师生共同挂灯,布置班级灯会。

赏灯并评选出最美的灯:

1) 你最喜欢哪盏灯?

2) 你觉得哪盏灯最美?为什么?

泥的故事教案通用8篇相关文章:

24孝故事心得体会通用5篇

中国梦的故事读后感通用5篇

上甘岭故事观后感通用6篇

关向应的故事读后感通用7篇

师子的故事读后感通用6篇

书的故事的读后感通用6篇

小故事加读后感通用7篇

科学家的故事100读后感通用6篇

天与地的小故事读后感通用6篇

读寓言故事的读后感通用6篇

泥的故事教案通用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