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事迹8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写出优秀的事迹材料,我们一定要认真对个人事迹进行分析,写好事迹材料对于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有很大的帮助,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事迹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事迹8篇

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事迹篇1

3月1日早上10点,刚到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的周朝辉和周海文,给理发工具和座椅喷了一遍消毒液,为当天的志愿理发做准备。

“你有什么需求,是要剪短一些还是留长一些?”每次理发前,周朝辉和周海文都会这样问。周朝辉说:“虽然是在疫情期间,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会尽量满足不同人对发型的需求。”

周朝辉今年41岁,周海文今年33岁,两人来自湖北赤壁,都是武汉渼树理发店的理发师。2月14日,周朝辉看到同济医院招募志愿理发师的公告后,马上报了名。“我想为武汉疫情防控尽自己一份力。”周朝辉说,他随后在理发师的工作群里发起号召,周海文看到信息后也报了名。

周朝辉和周海文第一次出门当理发志愿者就是服务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由于要近距离接触,他们坦言当时有些紧张。但随着防护认知提高,两人的心态也平稳起来。“我们每次出门都会戴手套、口罩,穿防护服,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服务对象。”周朝辉说,如果去医院,他们还要戴好护目镜。

只要抗击疫情前线的人需要理发,周朝辉和周海文都会开车前往,提前一天预约好之后,他们会在早上7时50分左右出门。每次给一个人理发大概要10到15分钟,为女性理发需要更长时间。一天下来,周朝辉和周海文平均要服务60个人,回到住处往往已经晚上八点。摘下护目镜和口罩后,他们的脸上都会留下深深的勒痕。

2月29日,许久没回家的周朝辉收到了9岁儿子的一封信:“我们能保护好自己,你只用保护好自己就行了,不管多少天,我们在家都会很开心……”看完信,周朝辉哭了:“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抗击疫情一线的人群,为了家人的安全,我们一直在外面住。”

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事迹篇2

在过去的2019年里,我们对新年期盼已久。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夺走了我们全部的快乐。也许上天就是要和我们开玩笑可是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让我们尝到了生离死别的痛苦。尽管它夺走了无数的生命,但是扎永远泯灭不了扎根在我们心里的爱!

在疫情发生时,疫情最严重的省份是武汉。当时我们都快过年了,人们都争相回到自己的家中,但是疫情发展的太迅速,不得已关闭了所有通往武汉的飞机场,火车站。当时正在飞机场的旅客们一听见发的通告就坚决的扭头拉着行李走了,几百个人场面真的很壮观。这是多么的值得人敬佩啊!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了不让他人感染疫情他们毅然放弃了回家的机会。

同时医护人员紧急就位。因为疫情可能会感染,所以医生们都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三个小时下来他们累得一身汗。但是医护人员并不觉得累,因为她们是白衣天使,她们是给病人带来希望的。几天前有一位记者问一个医护人员:squo;squo;你害怕不害怕?那个医护人员说:我当然害怕了。那个记者又问:你害怕为什么还要来?那个医护人员说:因为我们是医生,穿上白大褂我们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个回答震惊到了我,为什么他们自己害怕还要坚持留下来?后来我才明白:因为她们是医生,她们心中有信念,肩上有责任,心里有方向!我要向他们学习,努力学习知识,只有知识,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事迹篇3

马__,___镇中心卫生院临床医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被临时抽调至我县__大酒店临时隔离点值班。

疫情期间,隔离酒店工作人员休假,她每天除了为隔离人员测量体温、症状观察、分发药品等医疗工作,还要负责配送三餐、消毒房间、垃圾分类处理等等。为了避免接触传播,她们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防护服穿在瘦瘦小小的她身上,几层穿下来把她包裹的像个大球。刚开始的她行动笨拙提着沉重的袋子,在三层楼之间穿梭,送饭、发放生活用品、打包垃圾,往往一天的工作结束,全身都能出好几身汗,里面的衣物都被汗水浸湿。最为辛苦的是,因防护物资短缺,避免更换,每天不敢喝水,不敢上卫生间。沉重的工作活生生的将她从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瘦瘦小小的小女生变成了全能的女汉子。

因为隔离点采取封闭式管理,隔离人员精神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常常因为不能出门、生活条件不如家里、害怕生病等产生消极思想。其中就有一位被隔离的女士,作为集中隔离人员中的唯一一位女性,她的孤独可想而知,每天情绪低落不愿多说话,常常一个人发呆。马__立即发现了问题,故意找话题和她谈心,了解她的情况,告诉她把自己当成好朋友。几天下来,那位女士人也变得开朗爱说话,还积极把自己所在的房间打扫的一干二净。后期她又听说新被隔离的陈某某怕冷,手脚容易冰凉,她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为陈某某提供了暖宝宝;陈某某思念家人,她马上与陈某某家人交流,为她带来家里做的饭菜;2月8日,是陈某某生日,她悄悄联系了她的家人,为她买了生日蛋糕,下午送饭的时候,将蛋糕默默放在门口,打电话让陈某某取饭,陈某某打开门,看到蛋糕,激动的落下了泪水,她说,这是她度过的最难忘的一个生日。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尽管疫情无情,但她总能在本职工作以外,体察到每一个人的需要,力所能及的满足他们,为冰冷的隔离添上了丝丝暖意。

隔离期间,同事们总有亲人来探望,带来了吃的用的,因为她的家人远在外地,没有办法来看她,她只能羡慕的看着别人,曾几次悄悄的留下了眼泪。她也只是万千医务人员中普通的一位,但她同样拥有那些在本次疫情献出生命的前辈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自己的精神。面对肉眼看不见的敌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她没有退缩,不惧危险、坚定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期白衣战士的神圣使命,是勇敢的抗疫先锋、最美的白衣天使。

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事迹篇4

2020年春节期间,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出现。为了抗击肺炎疫情,武汉选择封城。即便如此,还是有无数人被感染,因为正逢春节出行期,南来北往客流量太大,被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在这场没有硝烟刀枪的战役中,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就是最大的英雄,他们舍弃和家人团圆的机会,冒着被病患感染的危险,毅然选择逆流而上,参与救援,医治患者。国难当头,幸好有这些逆行者,病毒面前,幸好有这些救援者。就连84岁的钟南山老先生,也再次出战,用行动稳住了中国14亿人们的心。相信有他们在,病毒不会猖狂太久,一切都会恢复如初。

武汉生病,封城,全国团结,抗毒。作为学生党员和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我们现阶段要做的就是呼吁和响应钟老的号召:不出门,不聚餐,勤消毒,戴口罩,就是为国做贡献,就能保家人平安。在家中,首先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范;但是,光自我防范远远不够,这场肺炎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其致死率,而是其可怕的传播速度。这不仅在于病毒本身,更是人们观念、意识的淡薄,这不光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于家庭、社会、国家都是一枚炸弹,另外加上春运大规模人口流动而恰巧又在于武汉市这个九省通衢的地方,促成了此次肺炎的大规模、高速度传播,那么我们在做好自我防范的同时更要积极宣传。积极宣传有两个方面,第一:我们年轻人的防范意识各项防范措施都明显优于该次病毒的易感人群——中老年人,而家里长辈又普遍没当回事,这便折射出这场疾病下,大多数人,尤其是易感人群观念淡薄、意识不够。那么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更应该肩负起积极主动获取正确信息、多方面多渠道辨析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然后将信息灌输给家中长辈以及身边人;另一方面,多传播正能量信息,在白衣天使们和有关专家的不懈努力下,这场肺炎已经有治愈案例,我们应该多传播诸如此类信息,而不应该横加指责这场肺炎的始作俑者,战争还未结束,现在不是大发议论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相信,中国政府能领导好这场战役,中国人民、武汉人民能度过难关。

时至今日我们也都知道全国大多数省市都有确诊病例,可仍有些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觉得那么远,传染不到我。这时我们就该告诫他:无论如何,防范于未然!几乎大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心里的第一想法就是我从来没想过会是我。我们同样需要做到信任,信任国家、信任党、信任政府、信任医护人员、信任武汉人民会挺过难关,目前各方面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八旬的钟南山都在奋战前线,哪怕前路渺茫也要死守一线生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信任呢?为什么平常你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而这个时候你就开始各种不信任,谣传政府谎报、瞒报?网上还有一些一颗大白菜四五十块钱。对于谎报瞒报,政府已经采取有关措施;对于哄抬物价者,大发国难财者政府也会大力惩治!请你务必相信这些!

我们致敬所有的医护人员。若不是他们舍身奔赴前线,若不是他们不分昼夜救人,也许被感染的人会不计其数,会给祖国带来更大的灾难。这个世上,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天灾人祸出现时,总有一部分人挡在我们面前,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他们太无私!

感恩所有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恩所有参与救治的医务工作者,感恩所有用心研究疫苗的医学人员,感恩所有无偿捐钱捐物的资助者们,感恩所有身在武汉,实时报道的记者们。他们身为平凡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坚守岗位,坚定信念,为祖国和人们一直无私的贡献!我们畏惧死亡,更敬畏生命,面对不断上升的死亡和感染人数,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人生如此短暂,生命何其脆弱。

2020年的春节,虽然没有往日的热闹,但是却有着温馨的平淡。相信用不了多久,病毒会被消亡,患者全都痊愈。让我们虔诚许愿:天佑中华儿女,国无天灾病难,人人健康平安,家家共享团圆!

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事迹篇5

__,男,汉族,__岁,__县__镇__村人。__年从医,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保战线上工作了近50年的老乡村医生,50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曾被__日报报道,年年都被镇卫生院评为“年度乡村医生先进个人”。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__接到__镇中心卫生院的紧急通知,立即马不停蹄赶往镇卫生院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紧急会议。由于疫情紧急,医用口罩、“84”消毒液、酒精、体温计等防护物资成了紧俏物,防护服、护目镜更是极度缺乏,镇卫生院库存告急。会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在防护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有效防控疫情,如何圆满完成镇政府及卫生院安排的工作任务。

大年初三,即使防护物资不够用、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即使突发急性结膜炎,视力受到极大影响的情况下,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毅然决然地奋斗在抗疫一线,挨家挨户进行摸排,逐个量一遍体温才算放心。到了深夜,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他在家接受了输液治疗,初四病情刚有所好转,他却坐不住了,“昨天的工作与抗疫任务我还要梳理一遍,还有几位病人的体温未测量,摸排工作还未完成。”一大早,家人准备好的早餐来不及吃就出门了,给村民发放口罩,给湖北返乡人员测量体温,一忙就是一上午。来不及吃午饭的他又急忙赶往几位刚摸排出来的从湖北返乡人员家里,进行体温测量并询问情况。下午三点,__在骑车回家途中,由于个人病情未痊愈、一天未进食,突然晕厥,摔至重伤。为了抗击疫情,为了治病救人,为了他人安危,他未将个人的得失放在心上,始终坚守岗位,履行着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由于病情较严重,需行手术治疗,临进手术室前,他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好饿,真想吃点东西后继续奋斗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目前,他还在重症监护室,未脱离生命危险。(妻子__是一位村干部,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直非常支持他的工作。)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__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奋斗。虽然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们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疫情面前,才会毫不退缩、勇担职责、践行使命,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事迹篇6

“阿拉自家人,不要拿证件了吧?”

“抱歉啊奶奶,没有出入证、身份证,我不能放行的!”

这里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合庆镇勤昌村塘东街的设卡道口,由于连接着蔡路集镇,行人车辆来往不断。守在这个道口的志愿者们看上去特别年轻,戴着“疫情防控巡查员”的袖章,口罩上方露出“较真儿”的眼神,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勤昌村的青年志愿者团队,6名团队成员都出生在2000年前后。疫情期间,这些年轻人主动加入防疫志愿者行列,把守“道口”检查关,哪怕亲戚朋友,但凡进村,都要掏证件、测体温。6个年轻人做事认真,被同村长辈们亲切地称为勤昌村新出道的“f6”。

上海是超大型城市,仅居民小区就有1.3万余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织牢织密基层防控网,志愿者们数十天如一日,为这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力量,更为千千万万的市民带来温暖。

“各位旅客,健康云填写过的请打开手机短信,凭短信出站,请把帽子摘下,前面测量体温!”拿着电喇叭,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赵文昊一遍遍提醒出站旅客。随着返程客流增加,上海火车站疫情防控工作压力持续攀升。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逆行”而上,在上海火车站进出口协助开展进站乘客体温检测、疑似患者转运等工作。

抗击疫情,上海市一批批医疗队员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出发前,理发成了医务人员的“刚需”。已坚持义务理发30余年的“全国最美志愿者”殷仁俊带着“爱心剪”团队来到医院,为即将上前线的医疗队员理发。面对爱美的女性医护人员,殷仁俊一遍遍询问,头发剪这么短行不行?男队员希望越短越好,殷仁俊干脆剪起超短发,“包他们一个月无后顾之忧”。

华东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志愿者团队,发挥专业特长,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在沪家庭子女提供一对一专门辅导,包括学科辅导、作业指导、课程学习、读书交流等,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学习活动。

居家隔离期刚满就报名社区防疫志愿者的党员黄琼芳,一脱下警服就换上志愿者马甲的社区民警朱慧敏,甘当道口守护者的虹桥高铁站双语志愿服务分队……连日来,一大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坚守基层防疫一线。截至3月4日12时,上海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在“上海志愿者网”发布6936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覆盖道口监测、社区排查、心理援助等岗位。招募上岗志愿者超过20万人,累计服务超过800万小时,人均服务40小时以上。

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事迹篇7

中部战区总医院,从一开始就投入战斗、始终坚守一线,同时还派出医疗队支援地方抗疫。他们与武汉这座城市血脉相连,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他们挺身而出,成为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护卫师”。

疫情发生后,以江晓静为代表的医院专家组建议,马上启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方案》。医院党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分析会,认真研判形势,形成共识,全力抗击疫情。

1月21日,第一批40人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当医疗队到达肺科医院时,面临的是床位不够、患者众多。

卸下物资设备,全体队员集体上阵,将普通病房用36个小时改造成icu。医护人员想尽办法,能加一张床就加一张床,能多收一个病人就多收一个病人。在最紧张的时候,4个护理小组要负责5个护理单元,但在严峻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

疫情当前,中部战区总医院主动向武汉市卫健委申请成为定点收治医院,全院人员自发请战,一页页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成为最动人的颜色和声音。两天后,7个病区全部交付,可以投入使用。

一名怀孕34周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经多次转院,被送到中部战区总医院。专家反复会诊,妇产科主任王晶主动请缨,各种预案和应急措施全部准备到位,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一声清脆的啼哭声缓解了外面专家们的紧张情绪。令人欣喜的是,孩子没有被感染。

为了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医院发动全院力量,积极投入战斗。

全院共有6个食堂、30余名厨师,每天要准备两万份盒饭。做好的盒饭要区分不同点位打包分装,病号饭要送到病房,医护人员的饭要送到工作岗位和外住的宾馆,既要有营养,又要求保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下来,有时累得自己连饭都不想吃。但是,参加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说:“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我们的亲人和同事,我们为他们做点事,一切都值得。”

一线科室的保洁员吃住在科里,不嫌脏、不嫌累、不怕危险,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保洁员朱爱红因为公共交通全部停运,提着个人的一大包生活物品,凌晨5点从家里出发,步行3个小时,回到科室要求上班,她说:“我把被褥和生活用品都背来了,你们救病人,我照顾你们,直到疫情结束。”

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事迹篇8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庚子年的春节,变成一场与病毒的战争。这场战争,没有硝烟、没有号角,但是有一群人,没有恐慌、没有退缩,他们不计个人得失,无畏生死,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他们用医者仁心传递着温暖与感动。有这样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的妇幼人,她就是靖边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祁____,女,39岁,中共党员,至今仍坚守在抗“疫”一线。

危难时刻迎风而上

疫情来势汹汹,在接到上级关于取消医务人员春节假期全面投入防控疫情的通知后,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全力以赴,认真落实上级部署,全面进入战斗状态,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医院立即成立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祁____参加过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工作。这次疫情依旧率先垂范,出任靖边高速东出口、靖边火车站、环__酒店和钻__酒店监测体温执勤点负责人。“关键时刻必须冲在前”,这是她在工作中最真实的写照。她不仅每天要根据上级指示做好防控的各项具体工作、来回穿梭于四个执勤点,还要兼顾医院具体分管的工作和院内行政总值班,同时组织开展医务人员防控培训。安排部署,了解情况,帮一线工作人员排忧解难。每天昼出夜归,有时就住在单位。任劳任怨,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服从统一指挥,连续奋战在防控一线。

她是同志们的“主心骨”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她给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的诺言。参加工作整整20年了,在她心里,早已经把家和单位,同事和亲人看得同等重要了。“爱院如家”,与她人生中最美好的20年一起涓涓流过。1月28日,她带领着由多名党员组成的一线防控工作小组,直奔四个执勤点投入战斗。她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每天去各个监测点查看,指导防控人员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及时洗手,防护好自己。并告诉大家,所有派出的工作人员值完勤回到酒店休息,我们一定要认真负责地为他们测量体温,他们保护着整座城,更需要我们的保护。陕北初春的夜晚格外的冷,晚上零下十几度,外面执勤人员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她放心不下值夜班的同志,凌晨12点多,她又跑到高速路东出口、火车站,千叮咛万嘱咐执勤人员做好防护的同时做好防寒防冻。看到手握体温枪的同志们,在认真而又忙碌的工作着,不忍多打扰,她心疼不已,拿起手机发去信息:“记得多喝热水,注意保暖,辛苦了!”

发生了一件令人紧张的事情,她沉着、冷静,一线工作人员徐静,告诉她:“祁院长,我不知怎么发烧了,体温有点儿高。”她告诉徐静,“不要慌,咱们马上去医院!”接着第一时间先让徐静停下工作休息,然后开始协调上级各部门,联系县医院发热门诊去做ct、__光片、化验等各项检查。叮嘱她好好休息,并每天亲自监测徐静的体温,直至14天观察期满,一切正常了,大家都松了口气。徐静说:“谢谢祁院长,有你在,我们什么都不担心”!“只要大家都好好的,我就放心了”,她暗暗的松了口气。这段时间只要单位一忙完她就会出现在一线战友的视线里,同时还为防控人员做好心理辅导,为他们减压。拉家常中潜移默化开导大家,气氛轻松了,大家就不觉得太累了,谁哪里有不舒服,她就带些常用药品过来。“大家有事就告诉我,我们一起解决”!最让人感动的是她每天抽出时间写的爱心小卡片,一行行温暖的字,给了同事们极大的鼓舞。同事娜娜姐看到给自己的爱心卡片,眼圈一红,随后笑着说:“只要祁院长在,我们心里就踏实了”,她是同志们的主心骨!在这场疫情面前让大家更加体会到强大的凝聚力和人间的爱意!

舍小家顾大家

这个春节,她是“不孝顺”的女儿,“不合格”的妻子,“不称职”的妈妈。但在防控疫情的前沿,只能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一名妇幼人的责任与担当。闲聊之际,她的好友打来电话:“__年过年流行陪家人、做美食,你也别太累,保护好自己”!她是这样回复她的好友“你对我的关心很是感动,你也知道,平时我就是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人,疫情当前,义不容辞,请相信我,相信我们,相信__,相信中国,肯定能赢”!

“作为一名干部,一名党员,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哪里搬,关键时刻就应该冲在第一线”。她是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行动践行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继续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

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事迹8篇相关文章:

护士先进事迹抗击疫情5篇

85后抗击疫情先进事迹5篇

在抗击疫情中先进事迹6篇

抗击疫情个人先进事迹7篇

党员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篇

2023抗击疫情事迹材料5篇

学习抗击疫情先进事迹优秀7篇

2023年抗击疫情党员先进事迹5篇

在抗击疫情中先进事迹优质7篇

40后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参考7篇

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事迹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