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表达对作品的赞美、批评、感悟和思考,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书中的主题,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对书籍中的冲突和发展提供独特的观点,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海的梦读后感1000字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海的梦读后感1000字篇1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这本书,讲述了简爱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因为她从小父母双亡,被寄养在姨妈家里,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承受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之后,她万般无奈只得去到慈善学校。在那里,她和同学们每一天只能吃一些烧焦的粥,偶尔能吃到一点奶酪。简爱在那里生活了整整八年。之后为了生计她做过当家庭教师,她的正直高尚的品格和纯洁的心灵得到了主人罗切斯特的赏识,并且慢慢地深爱上了她。她也喜欢上了罗切斯特。但命运再次戏弄了她,原先罗切斯特已经有个发疯的妻子!简爱所以受到巨大的打击,默默地离开了悲痛之地。钱很快就花光了,就在山穷水尽之时,一个牧师救了她,她不仅仅从牧师那里得到一份工作,并且她还得到了她叔叔的一笔庞大遗产。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历经磨难之后也终成眷属。
造化弄人。简爱从小到大,几经波折,最终获得了幸福。虽然她受到了如此多的折磨,但她从不放弃,默默忍受,生活终将她磨砺成了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这使她在今后的生活中拥有了顽强的生命力,不会轻易的被社会淘汰。这就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品质。如果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时,缺乏自信,遇难而退,结果就将是一事无成。我也一样,以前我学了许多兴趣班,但始终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意志不够坚定,总是会受到其它东西的影响,经常学到了一半又去学其它的课程。可是,此刻我懂得了坚持的重要,再也不会被困难所吓倒,并在电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从前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走过那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便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一周后,他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年轻人意志坚定,始终不放弃,最终就获得了成功。微软公司录用这个年轻人不仅仅看中年轻人在专业技术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他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我有这么一本好书做我的良师益友,相信我以后的日子会过得更加充实。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拥有坚强的意志与宽容心的人物——简爱。
海的梦读后感1000字篇2
随手写一下吧,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个片段:
1.小王子漫游过几个小行星最后来到地球的撒哈拉沙漠上,他面对着渺无人烟的空旷山崖一遍一遍的喊话,回应他的只有空荡荡的回音。后来他在沙漠上遇到一条蛇,他不禁问道:“所有的人都到哪去了,在沙漠上真有点寂寞。”“在人群里也是很孤独的。”蛇回答他。
2.小王子遇到了狐狸的时候,他请求狐狸陪他玩,狐狸拒绝了,狐狸说:“我不能陪你玩,因为我还没有被驯养。”小王子不解:“什么是驯养?”“驯养,就是建立起某种联系。”小王子驯养了狐狸,但最后还是离开了狐狸,离开的时候他问狐狸:“那你还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吧。” “至少我还有麦子的颜色。”
大致意思吧。
年少时的快乐很简单,长大后懂得越多烦恼越多,快乐越难。工作中应付挑剔的客户,各怀心思的同事,不看重你的老板。上班对着电脑,下班捧着手机,渐渐的我发现,我很难再交到一个好朋友,学生时代的好友也各奔东西,从事的工作不同也不再有对视的默契和说不尽的话题,我们都为着生活奔波忙碌,为琐事烦恼困顿。在人群中,也是很孤独的,即使我面对着我的朋友说说笑笑,其实内心苦涩茫然,大家都太忙了,没有人愿意听你无谓的理想也抱怨,你也学会自我消化自己品尝,心里仿佛砌起一堵高墙,也常常被泪水浸染。
几年前,我遇到的我的小王子,我重新建立起一个信念梦想,它常常抚慰我焦躁压抑的内心,我又重新感到快乐。即使我从未得到过它,甚至从未接近过它。时间长了,我也偶尔对其他事物怀抱新鲜感,有些厌倦也有些无谓起来,我的信念逐渐模糊,逐渐被生活驱逐着。午夜梦回中我低着头沉默着走在羊肠小道上,我的身旁空无一人,周围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我漫无目的的走着,不知该走向何处,终点何方。我仿佛看到了走马灯,这是人生的回忆录那?这是人生的终点吗?我仿佛瞥见一道微弱的亮光,我不禁停下脚步回头望,身后堆积着很多东西,童年时美丽的发卡,贴在墙上的奖状,分别时写的信,堆积再角落里的影碟cd,玻璃罐里的星星……我想向后奔去,可是仿佛原地踏步,我挣扎着迈步,可是距离从未缩短。我不甘心又无奈的垂头丧气,最后还是继续往前走。我似乎发现脚步轻盈了许多,周围也仿佛没那么阴暗可怕,我开始观察周边的环境,有些嘈杂的车鸣声,有轻微悦耳的音乐流淌着,有街边小摊贩的叫卖声,有小孩子的笑闹和炮仗声……这是梦吗?我挣扎着想分清现实和梦境,猛的惊醒,天蒙蒙亮,闹钟还没响,似乎还可以睡两个小时的回笼觉,我却不再有睡意,我翻开几年前写的日记,稚嫩的笔迹,简单的心。我想起了我的小王子,我又似乎有些快乐起来了。
海的梦读后感1000字篇3
今天,我读了《红岩》这部小说,不禁感慨万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读着读着,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仿佛看见了小萝卜头可怜的身影:大大的脑袋,骨瘦如柴。
小萝卜头多么不幸啊!八个月大就和妈妈一起被关进了监狱,而且是足足关了八年,直到牺牲啊!在阴暗潮湿的监狱中,他完全失去了自由,就像关在笼中的一只小鸟。小萝卜头是多么向往自由啊!他多么想自由地奔跑,快乐地玩耍;他多么想尽情地享受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他多么想看看小花、小草、小鸟和小虫啊!然而,这些再平常不过的愿望,对小萝卜头来说,都是无法实现的。相比之下,我是何等的幸福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小公主”般的生活,简直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滑旱冰、玩滑板……假期,爸爸妈妈还带我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呢!
小萝卜头可真不幸啊!每天吃着毒米饭,竟不知道糖是什么滋味,常年穿着破旧的大囚服,从来连一个玩具都没有。而我呢?吃的是美味佳肴:肯德基、德克士、麦当劳、克劳克……喝的是可口可乐、冰红茶、蜜桃汁、苹果醋……浑身上下穿的是名牌:好孩子、红蜻蜓、加菲猫、奥特曼……玩具更是数不胜数:变形金刚、机器人、赛车、飞机……我真是幸福万分啊!
小萝卜头是多么不幸啊!他仅有的学习用品是用削尖的竹筷做笔,用香烟盒订成的本,用棉花烧成灰调水成墨。而我呢?文化用品应有尽有:崭新的书包,各种各样的书,各式各样的本,至于笔更是种类繁多,笔袋里满满当当的全是笔,足以让你眼花缭乱。和小萝卜头比起来,我真的好幸福啊!
以前,我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而今,通过和小萝卜头比童年,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是多么地幸福啊!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像小萝卜头那样刻苦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海的梦读后感1000字篇4
很高兴能够读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按照时间顺序,苏轼的一生在政治斗争与黜陟迁徙的大背景下展开。其实看完以后对他的人生有一种印象就是疲于奔命。古代的交通本就不便,而他一生在数个州县辗转,路途遥远跋涉之苦可想而知。但是仔细一想,奔命或许不假,他也确实接受过很多始料不及的搬家命令,但是还不至于用“疲”来形容他。真正的天才,总是不知疲倦的。而苏东坡的天才,体现在他“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上。
一开始对原著的书名感到奇怪,gay指的不是一种性取向吗?查了资料才知道成书时间其实是早于gay这个词的“同志”义广泛使用的,也就是说,“the gay genius”指的是“快乐的天才”。标题如此,不难看出林语堂对苏轼最概括的一个评价了,而且他也喜欢用gay这个词,不光形容苏轼,还描绘了京城富丽堂皇的街道、坐拥西湖的杭州、有伎女请他题词的聚会宴饮,也描写了侍妾朝云的形象,而且紧接着就是“在苏东坡的一生中,似乎王朝云是最懂他的女人”,这也才配得上苏东坡的“gay”。
“苏东坡一生的经历,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才华与慈悲让他步入仕途、名满天下,受各方百姓爱戴,也让他受朝中小人嫉妒;刚正与狷介让他惨遭构陷,又或是扶摇直上,然而政局更替,无人知晓明天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更甚者身陷囹圄性命攸关;唯有他的乐观旷达,无时无刻不在支持着他,让他有愿望也有能力支持他人,让他如清风一般活着,带给人美感与希望。黄州突围之后,这个才华横溢的中年人才开始了然自己的内心,他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这是他认识到自己也不过是大千世界中平凡的一粒尘埃,真正的天才,从不以天才自居;“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谓世界,皆在自己心中,内心澄澈,世界自然宛如明镜。
更为触动我的,是他在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维琳方丈对他耳语:“现在,要想来生!”苏东坡轻声说:西天或许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勉强想就错了。”这是他的道教道理。解脱之道在于自然。他的一生无不在践行这个道理,他遵从着自己的本心,不计后果,因为无论结果如何,至少问心无愧。我生病三年,也是从抗拒慢慢向顺应转变,若是无比困难,勉强或许适得其反,但既然本心想要走向更远的未来,脚步蹒跚也不应停歇,若是有荆棘拦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成与败很快就被时间抹去,而留下的是我的那一份“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虽不至于像苏轼一样万古不朽,但至少可以使君微展笑颜。
海的梦读后感1000字篇5
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走在“自在·随心”的路上。这是作者山下英子对于这本书的总结。在没有接触这本书之前,仅凭“断、舍、离”三个字,我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丢弃自己不要的东西。心想:扔东西有什么难的呢?读完这本书,才真正理解“断舍离”这三个字的内涵。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个“物质过剩”的时代。我们能接收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一件产品也许由五个国家共同生产制造,我们有着越来越多的选择,拥有着父辈们想象不到的富饶生活,我们拥有很多,又好像未曾属于自己。回想一下,自己家中是不是有很多闲置不用的东西,是不是存在着经常性杂乱的地方?简单举个例子:我的书桌,经常堆积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有很多自己觉得会用到的东西,于是就堆在桌子上,而且经常找不到。单纯觉得是因为自己疏于收拾,却忽略了最根本的原因——我囤积了太多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就像书里形容的那样,“暂且收着吧”“总会用上的”“太浪费了”,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控制着我们买了太多自己并不需要的物品,又舍弃不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便陷入了焦虑、郁闷、自我厌弃的沼泽。
“断舍离”的观念将物质和精神结合起来。物质层面做减法,探求自己生活的本质,弄明白“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样就能辨别什么是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例如:一支笔,最本质的功能在于书写。然后问问自己,对于笔,我不能舍弃的功能是什么?——好用。然后,我就可以把不符合要求的笔做处理。减轻了精神负担的同时,也不必焦虑如何整理,因为拥有的仅仅是需要的,物质的数量下降带来了质量提高。
精神层面做加法,追求美好,热爱生活。以自我轴进行取舍,考虑这个东西我想不想用。我们就能察觉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提升自我肯定感,了解自己,面对自己。以时间轴进行取舍,立足当下。当下,就是现在这一刻。时间真正的宝贵之处,在于时间之外的一点:当下。当意识徘徊在过去和未来,属于现在的当下就成为了空洞。最后,人·事·物构建的体系,就成为了自我和外界的关联度,从而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断舍离保留的、获得的人·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珍贵、非常喜爱的才被筛选出来的,一定是经过时间的萃取之后,还依然存在于那里的坚定。是抛弃掉任何掩饰后和自己的坦诚以待,丢掉了所有外界的伪装和粉饰,然后让自己说出一句,我喜欢。
于是突然顿悟,我们只是被外在的虚假,分散了注意,蒙蔽了眼睛。断舍离,从简单的整理到人生哲学,是我们不断发现自己,挖掘自己,放松自己,享受生活的愉悦,享受精神的丰盈的过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海的梦读后感1000字篇6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给中国文学创造的神话,不仅是一个呈现在眼前的小说世界,以及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活在我们中间,而且还打开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人生格局就此改变:空阔、宽容、坚硬、柔软、写实,这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纪录片《路遥》制片人吴建荣评价)
?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最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情感。(陈忠实评价)
?平凡的世界》是用温暖的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讴歌普通劳动者的文学作品。与《人生》相比,《平凡的世界》更具有人性的高度,作家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描写苦难的新时期作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把苦难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的作家却并不多,路遥当属其中之一。这部小说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艰难生存境遇的同时,极力书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作品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其中,孙少安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而孙少平是拥有现代文明知识、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国社会普通人人生奋斗的两极经验。
?平凡的世界》还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情怀。一是作者对作品中的人物寄予了同情心,对普通百姓的
生活方式做到了极大的尊重和认同。不要说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作品中的一些消极人物,如乡土哲学家田福堂,游手好闲的王满银,善于见风使舵的孙玉亭,甚至傻子田二的身上,都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人性的光彩。二是作品处处展现温暖的亲情与友情,是一部温暖人心的小说。小说中有大量关于人间亲情的描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孙玉厚一家了——孙玉厚勤劳朴素、忍辱负重;他的儿女孙少安、孙少平、孙兰香等自强自立、善解人意、善于帮助别人。小说还书写了美好的同学之情、朋友之情、同事之情、乡邻之情等人间美好的情感。三是作品中的爱情写得很美,被赋予无比美好的内涵和想象空间。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无性不成书”的长篇小说创作风气中是难能可贵的。如孙少平和田晓霞在杜梨树下近乎柏拉图式的恋爱,就写得很纯美,让人为之感动。
这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这样的小说对底层奋斗者而言,无疑具有“灯塔效应”。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能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的原因。
海的梦读后感1000字篇7
什么叫心灵上的高兴,无欲无求、红尘看破也不过是避世;忙繁忙碌地名利追求又会错失良辰美景;人活于世,于大千天下,可以不为人情事故所困?人情事故即人的相处,我们最近的关系网莫过于亲友好友、同事还有一些“假想敌”:
温暖、质朴的道理深化浅出让我们再度重温孔子,近间隔接触孔子,实在“道不远人”。她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小人之道、交友之道、抱负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辨别论述“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高兴生活!”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蔬矣”,不论与领导还是朋友,都要守旧一定的间隔。与朋友相处时“忠告而善道之,不行则止,毋自辱焉。”意思是:朋友做的不对的中央,要加之引导;要是他不听就算了,不用自取其辱。
可见,孔子并没有倡导朋友有难,拔刀相助、出生入死的义薄云天,而是回归通常,讲究一个“度”,“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对于刚了解的朋友是如许,而对于熟识很多的好友,要是每天在一同,也不见得是一样功德,“小人之交淡若水”。朋友之交广遍天下,时不时电话短信联系,知道对方好欠好,相互交流思想、所见所闻,就可以了。
去年年末,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下飙升,临时网上议论的沸沸扬扬,一月份我去买这本书,就曾经重印了七次,看后以为心里克制了很久的东西自己表达不出来,但是书中表达出来了。对于《论语》,书店的书更多的是学者压人式的讲法,而《论语心得》这种亲切的讲法一下将读者拉近了,我们好像就是孔子席前一个平静的门生。正如书中说,论语差别与励志格言,它不是一句一句的教导,而是一幕幕场景,像话剧一样来看最故意思。
仁是《论语》当中呈现很多的一个字眼,但是《论语》当中并没有给出界说,只有两句自制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其他的解释是针对差别的门生给于差别的答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吧。对于小人,书中也没有给出界说,而是将其与小人做了多次比拟。比如“小人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总是将答案留给门生,现在又把答案留给了我们这些读者。
?论语》当中孔子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抽象,和门生探究题目总是平易近人,是商量的语气,尽管孔子比他的门生要大很多多少岁。想想现在的讲堂,老师在上面讲,门生又要看幻灯,又要做笔记,忙的不亦乐乎,真是感慨良多啊。
海的梦读后感1000字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