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是学习中的体验和体会的一种总结,写好心得体会是让我们的思想深度不断提高的方式之一,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

邱军,生前系甘肃省华池县副县长(挂职)。2018年12月,他主动请缨,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挂职,千方百计引进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华池县整体脱贫,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广泛赞誉。2021年1月8日,邱军同志不幸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9岁。8月31日,中宣部追授邱军“时代楷模”称号。邱军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网-人民日报2021年09月02日)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邱军同志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请缨,从美丽富饶的安徽来到山大沟深的华池,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肩负着扶贫的使命和担当。他坚信“贫穷不应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一定要为华池做点什么”,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诠释着“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为新时代“南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作出了最好的注解,也为青年一代践行“南梁精神”作出了最好的示范。

面向群众、忠诚为民。他坚持“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走遍了全县15个乡镇、走访了200多户贫困户,掌握了一手资料。每天奔波在大山深处,穿梭在群众身边,看住房、看饮水、看产业发展,问医疗、问教育、问群众收入,思考群众的困难,琢磨着发展的方向,对扶贫事业无限热爱,对老区群众充满感情,时刻践行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

坚守信念、百折不挠。“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背井离乡,克服饮食气候的不适应,心存感恩,任劳任怨;几番走访,数次调研,面对质疑,不被理解,依旧埋头苦干;坚持兴教扶智,斩断穷根,为贫困学子开展助学活动。他用最质朴、最深沉的行动让青春在革命老区里绽放,让激情在脱贫攻坚中迸发,让热血在嘘寒问暖中流淌,诠释了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立党为公、顾全大局。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邱军主动请缨,牢记宗旨,以身作则,担任了城壕等乡镇的包片领导和城壕镇包乡领导,寒来暑往,来日方长,义无反顾地去啃最难啃的“硬骨头”,为群众排忧解难,经受住种种严峻考验。他用一心为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求实开拓、敢为人先。他因地制宜,锐意创新,确定了“企带户养”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了企业与农户共同的利益连接机制,让“牛产业”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动机”;实地调研,倡导沙棘产业生态扶贫,带来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开展群众技能培训,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打造电商平台,加快土特产发展的步伐。“心激荡,来说唱,脱贫攻坚暖庆阳。放眼望,干群忙,革命老区迎曙光……”点点滴滴的收获中,都有他求实创新的身影。

党的事业百炼成钢。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在邱军同志先进事迹的感召下,在“南梁精神”的激励下,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坎坷,战胜艰难困苦,不负韶华,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

8月31日,中宣部追授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干部、华池县原挂职副县长邱军“时代楷模”称号,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后,邱军的先进事迹再一次引发华池县干部群众的追忆,大家纷纷表示,要像邱军一样,胸怀大局、无私奉献,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奋斗激情,全力以赴干事,心无旁骛创业,全心全意为老区发展谋振兴,为老区人民谋幸福。

华池县城壕镇庄科村曾经是邱军重点帮扶的乡村之一。走进庄科村范台组,一座座钢架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的金丝皇菊长势喜人。“邱县长指导我们种上了金丝皇菊,现在我们一年的收入在八千元到一万元之间,邱县长是真正的‘父母官’。”回忆起邱军,村民齐怀文深有感触地说。

除了指导产业发展,邱军还争取资金为庄科村架桥铺路。“村里人至今都感念邱县长的好。他那种踏实的工作态度感染着我,也激励着我、鞭策着我。我们村干部会更加脚踏实地为民服务,凭借邱县长为我们打下的牢固基础,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实,绝不辜负邱县长生前对我们村的期望。”庄科村党支部书记闫鑫说。

“他年仅39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华池的山山水水之中,诠释了新时代的南梁精神,为我的人生树立了标杆。我将以邱军同志为榜样,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沿着邱大哥未走完的路,一直走下去。”城壕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王星亮说。

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播出当晚,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华池县政府办公室、华池县乡村振兴局的干部职工们一起观看了节目,大家表示,要紧紧跟随邱军同志的脚步,学习他践行宗旨、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赤诚为民、奋力拼搏的精神境界,全力以赴干事,心无旁骛创业。“我将以邱军同志为榜样,自觉践行‘时代楷模’精神,主动作为、尽职担当,围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等重点,接续为群众办实、办好每一件事情,为华池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华池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闫育刚说。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3

8月31日,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邱军同志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的称号。

邱军,生前系甘肃省华池县人民政府挂职副县长。2018年12月,37岁的邱军从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东华公司来到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担任挂职副县长一职。华池县是孕育了“南梁精神”的革命老区,抱定“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信念,邱军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大山里,一路走着看着。在上任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邱军马不停蹄地走访调研了华池县15个乡镇、111个行政村。在与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华池方言,手里的扶贫笔记更是记得密密麻麻。老百姓没有钱,邱军去争取产业扶持资金;没有养殖知识,邱军张罗着组织养殖培训;没有销路,邱军亲自跑市场。就这样,他带领着贫困户,发展起了牛养殖、沙棘、金丝皇菊等致富产业。

2019年底,华池县5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3%,实现了整县脱贫。悠悠百姓事,枝叶总关情,邱军心里装着的都是老百姓,却唯独没有自己,2020年11月,邱军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就医期间,他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一张纸条,关心的仍然是华池县各项产业的后续发展问题。2021年1月8号,邱军不幸逝世,年仅39岁。

8月31日,央视一套播出的“时代楷模”发布厅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邱军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邱军同志的亲属代表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4

2021年1月15日,邱军去世后的第8天。年轻的妻子,瘦了一圈,头发白了一大半。年迈的母亲,欲哭无泪,悲恸到无法下地。而90多岁的奶奶,还在安徽老家,等着孙子回家过年。

2018年12月,37岁的邱军,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到华池县挂职副县长。2年来,他实施奶牛养殖、沙棘育苗,紧抓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2019年华池县整县脱贫,邱军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

然而,就在2年挂职即将期满的时候,邱军却病倒了。2021年1月8日,在重症监护室,经过50余天的抢救后,邱军永远地走了,带着他对华池县的眷恋,带着华池县干部群众对他的不舍,永远地走了。

我要珍惜回馈乡亲们的机会

2018年12月,邱军主动请缨,经过集团选拔,来到甘肃省华池县,挂职副县长。“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邱军曾在日记中写道。

上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华池县南梁为中心,建立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作为全国知名的革命老区,这里干旱缺水、资源匮乏,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79户35596人,贫困发生率26%。直到2019年前,还戴着“穷帽子”。“贫穷不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邱军曾对同事说,他相信只要发扬好“南梁精神”,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

纵横的墚峁,将华池县“切”得七零八落。不少自然村,藏于大山,隐于沟壑。“邱县长天麻麻亮出发,夜幕四合才返程。”华池县政府办公室干部魏建飞记得,初来华池,邱军水土不服,却工作忙不停,嘴唇皲裂、起皮,带血的口子,迟迟难愈合。一个多月,邱军走遍了华池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不仅理清了思路,而且还学会了当地方言,成了地道华池人。

几番走访,数次调研,邱军打算在城壕镇发展奶牛饲养。想法说出,一片质疑。镇上人评说镇上事,既没养殖经验,也无启动资金,“不切实际,纯属空想。”邱军先不争辩,只是埋头干。他利用央企帮扶资金,作为政策补贴,并引进养殖企业,对接销售市场,打通上下游。“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群众没了后顾之忧。”华池县扶贫办干部闫育刚说,“牛”生意赶上了好时候,当年城壕镇养牛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2020年,邱军多方筹措资金,在城壕镇新建了一座肉牛养殖场。“牛”生意再升级,引进国内龙头企业托管代养,农民变“股民”,年底能分红,带动6个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5

“他对群众很大方,就是对自己抠。”认识邱军3年来,华池县政府干部魏建飞这样评价自己这位朋友。

在华池,许多群众都深深地记着邱军的慷慨帮助。城壕镇余家砭村的王文正记得,儿子王志彤时常收到邱军嘱托妻子从安徽寄来的衣服、文具和玩具。南梁镇高台村的刘玉金记得,自己女儿读高三时一度心理压力很大,邱军经常来进行心理疏导,女儿上大学前还特意来看望,送了一部手机和一个行李箱。被帮扶户燕丽记得,一次邱军看到自己家里的电饭锅太老旧,第二天就买了一个,还亲自送了过来。

“每次买了东西,邱县长都亲自送过来。”王文正说,“一个大城市来的人,一个副县长,一点不嫌农村人,没有一点架子。”只有魏建飞知道,这位对群众大方的副县长,却把自己喜欢的皮鞋保存在手机相册里,一直不舍得买。脚上的皮鞋穿坏了,也只是花了10元钱,将开胶的鞋底扎了一圈。

2020年10月23日,邱军一大早就带着同事给深山里的孩子送去羽绒服和保温杯,随后走访调研,一直忙到天擦黑。回到乡镇吃饭时,邱军接到母亲打来的视频电话,问儿子生日怎么过的,这时大家才知道,这天是邱军39岁生日。当天,吃着师傅赶制出来的长寿面,邱军动情地说:“在家里有母亲念着,在华池有同志们想着,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次生日。”

而这,也是他过的最后一个生日。在距离挂职期满的最后40天里,邱军病倒在扶贫工作岗位上。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邱军惦念的依然是工作。在重症监护室中,他曾用发抖的手写下:把我写的自评报告交给集团,工作总结的数据完善到11月30日,明年的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乡上和村上工作要加强,对明年资金使用要有个大概规划,县上要加强与中国化学沟通,做好老百姓的动员……

邱军不幸病逝后,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央企楷模”“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他在扶贫一线奉献青春的事迹,感动、激励了许多人,就如网友“大李”写道:“他把生命献给了异乡的人民和土地。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位高尚的人,一位真正的党员。”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6

“走遍全镇1310户贫困户,与群众结成了‘亲戚’”

位于华池县南部的城壕镇,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这里山大沟深,产业单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个,贫困人口1310户5243人,贫困发生率41%。

但这样一块看似贫瘠的土地里,邱军硬是看到了希望。经过充分的考察和论证,邱军认为城壕镇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场,优质的水源和空气,十分适合发展奶牛饲养产业。

于是,邱军主动请战包抓,他要带着群众发一笔“牛财”。

他利用央企帮扶资金作补贴,确定了“企带户养”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乡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动员160多户群众养殖奶牛800多头。为解决养牛群众的后顾之忧,他对接正大集团,让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构建起抱团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牛产业”成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动机”。

只发“牛财”不够,邱军还想让这里的“荒山”变“金山”。邱军积极协调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资建设钢架大棚,实施沙棘扦插苗培育,在城壕镇庄科村范台组流转土地55亩,新建配套棚灌设备钢架大棚62座,项目育沙棘苗620万株,实现44户贫困户年稳定增收15000元以上。

“邱县长这两年到城壕镇调研脱贫攻坚52次,走遍了全镇1310户贫困户,真正与广大群众结成了‘亲戚’。群众只要听说邱县长来到城壕,总是争相邀请他‘串亲戚’‘唠家常’。”城壕镇党委书记李伟说。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向先进教师心得体会6篇

铁路先进事迹观后感6篇

7同志先进事迹6篇

铁路除雪先进事迹6篇

CCTV先进事迹6篇

先进事迹的名字6篇

新型冠状病毒先进事迹6篇

感动桂电人物先进事迹6篇

赣鄱先锋先进事迹材料6篇

新时代的先进事迹观后感6篇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548